-
韓戰與中國崛起
相反,外蒙古出海路線由蘇聯轉到中國這一變化又使外蒙古的發展與中國產生不可分割的依存關係,這從根本上改變了中蒙關係的未來走向並必將產生有利於中國的重大變化。最後,朝鮮戰場的勝利打出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朝鮮停火協定籤訂後不久即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在美國的百般阻撓下,中國被邀參加有蘇、美、英、法等大國參加的日內瓦會議,主要討論如何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和關於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
-
韓戰初期,北朝鮮軍隊有多厲害?美軍參戰也被打得連連敗退
新中國成立後,歷經百年戰亂,早已破敗不堪的中國終於迎來了新生,全國上下一片歡愉,無論是金戈鐵馬的軍隊統帥,還是飽受摧殘的勞苦大眾,都對和平生活充滿了希冀。然而與中國一衣帶水的朝鮮卻深陷戰爭的漩渦,蘇聯和美國相繼從南北朝鮮撤軍後,南北朝鮮圍繞著祖國統一問題,爆發了韓戰。
-
韓戰,蘇聯武器半賣半送,為何沒有AK47?還真有點捨不得
當年蘇聯對上德國,在巨大的壓力之下,蘇聯的兵工廠也是卯足了力氣生產各種裝備,加上別國運來的物資,蘇聯在打完二戰以後國內槍彈堆積如山。後來韓戰爆發時,我國正好也比較缺這些裝備,於是蘇聯半賣半送給了志願軍,但是這些武器裡卻不包括AK47,為何沒給我們AK47呢?
-
美國為何要介入韓戰幫助韓國?這都怪蘇聯,因為權威受到挑戰
韓戰可以說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爆發的第一場由多國參與並且影響深遠的戰爭。除了當事國朝、韓以外,中、美、英、法、蘇等大國都不約而同地參與到這場混戰中,這其中的美軍是第一支在朝鮮半島上戰鬥的外國部隊。不過在戰前很多人認為美國不會加入,因為美國沒有在1946年到1949年之間直接出兵來管中國的事,又怎麼會有心思去理會小小半島上的事呢!
-
朝鮮人民軍為何強悍?差點把美軍上將趕下大海,打敗德軍沒問題
雖然說戰爭爆發的時候,朝鮮人民軍成立的只有短短的幾年時間,但人民軍的兵員骨幹大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將。人民軍的兵員骨幹主要來自兩個部分:其一,四野中的朝鮮族部隊。林總指揮的四野有3個朝鮮族官兵組成的步兵師:第156師、第164師和第166師。這三個步兵師的官兵親身經歷抗戰和解放戰爭,實戰經驗相當豐富。
-
韓戰誰贏了?為何一槍未發的蘇聯和日本成為了最大的贏家?
這場戰爭指的便是二戰後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歷時三年多、參戰人數超過300萬的韓戰。那麼誰才是這次戰爭的最終贏家呢?可以說,如果沒有任何外力的介入,朝鮮人民軍必然能完成統一半島的壯舉。但在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介入之後,朝鮮人民軍由於武器上的巨大差距,完全抵禦不住美國的進攻,一路節節敗退,像極了當初的韓國。最後被逼無奈的朝鮮決定求助中國,有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果斷出兵,朝鮮軍隊才維持住了頹勢。
-
韓戰的米格走廊
韓戰的米格走廊 1945年8月9日,盟軍第一次提出了三八線的規定,指的是將朝鮮半島上北緯38°線作為美國跟蘇聯對日本軍事行動和受降範圍的暫時分界線。而後日本投降,隨之這條三八線成了韓國跟朝鮮的分界線。
-
韓戰因何發生,我國為何會出兵?志願軍240萬,美國呢?
美國在二戰結束以後,為了建立自己的全球霸權,開始在太平洋地區投入巨大精力,為了保住臺灣,對我國形成封鎖,在臺灣地區派遣軍艦巡邏,並且把日本變為他在遠東的主要軍事基地。為了繼續的牽制蘇聯,違背之前籤署的協議,在朝鮮半島三八線以南,扶植李承晚集團成立大韓民國政府,與三八線以北以金日城為領導人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進行對抗。
-
韓戰時期朝鮮人民軍老照片:曾被美國打的狼狽不堪,難得一見
在韓戰爆發前蘇聯曾經給北朝鮮遺留了大量的武器裝備,二戰結束後美蘇曾經各佔據半島南北,這些裝備都是和美軍共同佔領朝鮮時蘇軍自身的武器,可以說都是一手裝備。 【訓練中的朝鮮士兵】韓戰爆發前蘇軍同樣給朝鮮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裝備,180架新型戰鬥機飛進了朝鮮,這其中有70架攻擊轟炸機、40架雅克戰鬥機,這些飛機連當時的中國都沒有。
-
韓戰第二次戰役,中國勝利,世界歷史進程因此而改變,為何
1950年12月24日,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勝利結束,聯合國軍經過「美國歷史上路程最長的退卻」,退到38線以南,中國人民志願軍徹底扭轉了朝鮮戰局,收復了38線以北除襄陽之外的全部地區。志願軍的威信也在朝鮮人民中空前高漲。整個世界,包括中國自己,都被這個巨大得令人難以置信的勝利震驚了,從此,新中國的巨人形象在世界上樹立起來了。
-
韓戰,美國試圖對中國投原子彈,為什麼英國首相非要攔住它?
二戰結束後,按照雅爾達秘密協定,朝鮮半島以北緯38度線為界,分別由美蘇兩國接管,這使得朝鮮半島上出現了兩種性質的國體,為後來的韓戰埋下了伏筆。1950年6月25日,正在中國人民為新中國的發展事業奮鬥得熱火朝天時,韓戰爆發了,美國的插手使得這場民族內戰擴大為一場大規模的局部戰爭。在北朝鮮人民軍備打退回三八線後,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卻毫無撤兵之意,反倒不顧中方多次警告,越過三八線作戰,並將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
-
中美將士傷亡比7:1---你所不知道的韓戰真相
編者按,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籤訂,從戰爭爆發到此時,經歷了三年一月又兩天的時間。 半個世紀前的韓戰,中國在鄰國危難之時不顧自身困難,毅然出兵馳援,鏖戰三年把世界頭號強國打回到「三八線「以南。這對中國的意義就等於勝利。這種意義在今日仍然煥發出不滅的光彩。
-
蘇聯曾公布一批檔案,內容重塑歷史,學者:難怪中國參加韓戰
許多學者認為,中國是在蘇聯的壓力下參戰的。他們的論點是,當時蘇聯不可能也不敢和美國立即展開一場大規模衝突,但東西方固有矛盾又無法止步於朝鮮半島,因此,蘇聯和美國在朝鮮打了一場代理人戰爭。蘇聯的代理人是志願軍,美國的代理人是南韓軍,只是後來,蘇聯和美國也紛紛參戰了。這類論點比第一種理性、深入一些,但其論據乏善可陳。
-
韓戰:中、美、蘇出動航空兵力量相比
物資和後送傷病員;韓國空軍共有飛機30架,其中戰鬥機10架,聯絡機10架,教練機10架。1951年9月至1952年5月,志願軍空軍先後有9個師18個團的殲擊機部隊和2個轟炸機師的部分部隊輪番參加戰鬥,一線兵力保持3-4個師6—8個團。韓戰初期,中國空軍作戰飛機不足200架,當時美軍在朝鮮空中戰場投入飛機1200餘架,比例為6:1。
-
韓戰因何而起?我國派出240萬志願軍,美國呢?
1950年10月,我國正沉浸在新中國成立一周年的喜悅當中,卻突然收到了來自北朝鮮的求助信,原來北朝鮮和大韓民國打起來了,要知道他們本是同根生,自家人怎麼會打起來了呢?要說朝鮮半島的自家人會打起來都是因為蘇聯和美國兩個大國強權爭霸,而朝鮮內戰的爆發就是爭霸的產物。
-
1969年珍寶島事件後,中國和蘇聯都說自己贏了,為什麼?
名義上,這是朝鮮和韓國兩個國家的統一戰爭,但是在背後,是中國和美國,甚至還有蘇聯的戰鬥,要是中國輸掉了戰爭,那麼美國的軍隊就會擺在中國的家門口,從輸掉的那一刻開始,中國的東北將再也沒有安寧,同時也意味著中國將很難把精力投放到國家建設上,這對於當時的新中國來說,無疑是無法接受的。
-
實拍首爾的韓戰紀念館,韓國人記錄韓戰的起因,和我們記錄的完全不同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上個世紀發生在朝鮮半島上的那場戰爭已經過去六十多年了,今天世界政治和軍事格局也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每年韓戰爆發的那一天,當年交戰的各方依然用各種形式來紀念那場戰爭。蘇聯也向朝鮮派遣了大量的軍事顧問,幫助朝鮮訓練軍隊。特別是在1949年金日成訪問蘇聯後,蘇聯給予了朝鮮政府經濟上和軍事上的巨大幫助。
-
各國的教科書是如何描述、回憶韓戰的?
關於韓戰的章節在本書中被歸入「冷戰在亞洲」目錄。全文如下:韓戰幫助冷戰擴散到了東亞。在1894-1895年的日清戰爭後,朝鮮這個中國的附庸國逐漸落到了日本和俄羅斯的掌控之下。1905年日本打敗俄羅斯後,朝鮮被歸併進入日本帝國,並延續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國宣布的目標之一,就是讓朝鮮擺脫日本的控制。
-
韓戰是史達林的陰謀,美國被騙,毛主席力排眾議終破局
史達林具體的轉變時間是從1950年1月26日開始的。1月26 日,中方提出了關於旅順口、大連港和中長路的協定草案,要求在兩年內收回中國在東北的全部主權。1月28日,蘇聯退回經修改的中方文本,而這一舉動也就基本上承認接受了中國的要求。然後在1月30日,史達林就同意了金日成的軍事計劃。
-
韓戰美國戰敗後,總結原因,直呼三次「想不到」
1950年,韓戰爆發,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強制出兵幹涉,在擊退朝鮮軍隊後,美軍公然越過三八線,試圖威脅我國領土主權。為保國家主權,捍衛國家尊嚴,我軍統帥當機立斷,組建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至此,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拉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