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蜜小喬的女兒甜甜這學期升了中班,換了個主班老師,特別嚴厲,口頭禪就是「孩子們不準這個、不準那個。」
甜甜小班的老師特別隨和,也沒有太多規矩,所以她已經適應了寬鬆隨和的節奏,現在猛地跟著這個老師,突然嚴肅起來,孩子猛地無法適應,就連小喬也無法更好適應。
聽著每天放學甜甜對她講述的幼兒園生活,小喬覺得這個老師實在太嚴格,對孩子束縛太多,對孩子發展一點都沒有好處,甚至生出了轉學的念頭。為此她還和老公吵了一架,小喬老公覺得,無論遇到什麼老師,只要孩子慢慢適應就好。但小喬卻覺得,幼兒園老師太嚴厲,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
兩人爭執不下,於是小喬來問我,聽完她和老公的爭執,我表示這次站她老公。並給她解釋了原因。
首先,先來說下孩子的幼兒園老師嚴厲一點好,還是寬鬆一點好?
其實嚴厲的老師有嚴厲的好,嚴厲的老師一般重規矩,在這樣老師帶領下,孩子們能學會守規矩,但如果孩子性格膽小,很容易受老師影響變得更自卑膽小,不敢輕易表達自我。
溫和的老師恰恰相反,他們可能不太重規矩,對孩子比較隨和,孩子在幼兒園會感覺到比較輕鬆。但與之相對的是,孩子們因為欠缺管教,所以顯得缺乏規矩,沒有條理。如果孩子比較皮實不聽話,碰到這種溫和的老師,會變得更加叛逆不聽話。
所以嚴厲的老師好,還是溫和的老師好,關鍵在於我們如何看待。
其次,如果孩子性格靦腆膽小,卻碰到嚴厲的老師怎麼辦?
小喬遇到的就是類似的情況,她之所以會考慮轉學,是因為她家女兒本就膽小內向,現在的老師卻很嚴厲,時不時就嚇唬孩子們「不聽話不讓你們回家。」這樣的嚇唬,會讓孩子們恐懼上學,哭鬧著不願去上學,甚至會壓抑孩子的自我發展。
但我覺得,只要老師沒有體罰或者言語暴力,只是正常範圍內的管教孩子,那麼父母沒必要上綱上線轉學,找園長啥的,父母要做的是放學後極力安撫孩子,讓孩子得到更多的愛與信任,當孩子在父母這能夠汲取更多的愛後,他們即使面對老師的嚇唬,也不會心生害怕。
而且小喬老公說得對,孩子終究是要學會適應的,小學、甚至初中階段都會遇到不合心意的老師,難道一不合心意就轉學嗎?如何更好適應才是要緊事。
所以無論在幼兒園,還是以後到了小學,碰到不合心意、不對脾氣的老師,只要這個老師沒有做出體罰或者言語暴力行為,父母都不要急著讓孩子轉學,教他們更好適應,才能讓孩子長大後更好適應社會。
反之,如果孩子比較調皮,卻遇到了寬鬆平和的老師,我覺得這對孩子的發展反而是一種幸運。如果你覺得孩子在學校裡沒有學到規矩,不如在家先為孩子立下規矩,讓孩子學會在家守規矩,慢慢養成習慣自然在幼兒園就能守規矩。
孩子的教育終究是父母的事,不要總想著靠老師,老師教育孩子有局限性,真正的教育還是在家裡,在父母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