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前存在最大的問題是「頭重腳輕」

2020-12-27 育鄰人

育鄰夢

教育目前存在最大的問題是「頭重腳輕」,主要包括:重教育內容輕生活實踐;重考試成績輕學習習慣;重高等教育輕基礎教育。教育是社會生產生活分工協作高度發達的必然產物,是賦予孩子們更好適應社會生活技能的活動,簡單的說教育就是引導孩子摸索出自我駕馭社會生活的使用說明書。如果把社會比作是一部機器,那麼它可沒有標準的使用說明書,每個人都需要通過自身努力學習掌握適應社會生活的技能,編纂出適應個體生活的社會機器使用說明書,教育教學就是協助孩子們編撰社會使用說明書的活動。

教育的基礎在孩子

重教育內容輕生活實踐

現今,人們提起教育那麼必定想到學校,認為學校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提到教育人們就一定會想到知識,認為學習就是掌握知識......自然不自然的人們將學習與學校和知識進行了等同,認為學習就是去學校、接觸更多的知識,而忽視了日常生活實踐對孩子成長活動的巨大指引作用。教育不等於學校、課本、知識,更需要全面提升個人適應社會生活的綜合能力,課本是對生活智慧的總結和彙編,最終仍然需要回歸到生活實踐之中。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主線和重要基石「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三個方面。

1、生活即教育

⑴生活具有教育的意義,具體教育的作用;

⑵生活決定了教育,教育不能脫離生活;

⑶教育為改造生活服務,在改造生活的的實踐中發揮積極作用;

⑷「生活即教育」是對傳統教育脫離實際、脫離生活的批判。

2、社會即學校

⑴為了改革與社會的辯證關係,即社會決定學校,學校為社會服務

⑵陶行知主張社會即學校,為了改革學校教育脫離社會實際的弊端,把學校辦成促進社會進步、促進社會發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力量;

⑶陶行知把整個社會、整個人生都列入生活教育範疇,從而把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終身教育三者聯繫起來,構成一個完整的大教育體系即社會終生教育體系;

3、教學做合一

⑴「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為了避免瞎做、瞎學、瞎教,所以指出在「在勞力上勞心」,以期理論與實踐之統一;

⑵這一原理將 「做」放在第一位,是完全符合「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認識論思想的;

⑶陶行知提倡「教學做合一」的意圖之一,是改變傳統教育脫離實際的弊端,又是為了把學從視為「字紙簍,死讀書,讀死書」的教學轉到重培養學生能運用「活的知識」、具有「行動能力」、「生活能力」、「創造能力」的軌道上來。

教育是賦予孩子們適應社會生活能力的活動,它需要理論知識作為鋪墊,但更需要引導孩子積極參與生活實踐,實踐才是學習成長路上最大的舞臺。因此,教育活動需要將知識與實踐緊密的結合起來,社會需要豐富孩子們學習的文化內容,更需要提供給孩子們能夠在社會實踐中學習成長的文娛環境。現今,之所以孩子們容易厭學、容易被虛擬遊戲「勾走神」,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們缺少了正常的遊戲娛樂場所、缺少了童年歡笑。現在,社會各行各業都在「創收」,城市生活已經幾乎沒有一塊地方是「免費」的公共用地、兒童遊樂環境也幾乎盡皆被商業化。

提到教育,人們自然聯想到學校和知識,這是自然現象。因為,學校是教育活動的特定場所、知識是教學活動的承載工具;而如果說實踐,現在即找不到合適的場所、更沒有具體的存在工具。教育需要順應社會發展而改革、教育改革需要「新基建」,這個「新基建」就是能夠為孩子們學習成長活動提供實踐的內容,包括場地和承載工具。

高等學歷教育已經飛的很高了

重考試成績輕學習習慣

四川俗語:「黃貓黑貓,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貓。」在孩子們學習成長方面現在幾乎只剩下了一隻貓,那就是考試成績。正所謂:「一美遮百醜」,只要孩子考試成績出眾他的一切就是好的;相反,如果一個孩子的考試成績不理想,那麼他就很難被評定為好孩子。

討論孩子的學習成長,幾乎三句不離考試成績,逢年過節長輩遇到孩子必談考試成績,成績已經成為界定孩子學習成長好壞的唯一「標杆」。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習慣就是提升孩子學習成長效率的規矩。培根說:「習慣是一種頑強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好的習慣將成為孩子一生巨大的財富。播下一個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從小養成的的習慣將使孩子受益終身,好運動、愛思考、善閱讀、重實踐等學習習慣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並且保持健康強健的體魄與熱愛生活的成長樂趣。

成績是一份能夠看得見孩子與同伴成長對比關係的數字,它展示了孩子在某個階段完成特定測試題目所獲得的分數,是一個可量化、可對比、很直觀的數字;但是,習慣卻是個人成長生活中一系列長期行為活動的總匯,幾乎沒有標準格式能夠量化它,習慣成為了一個可感知但不可量化的存在。然而,人們總是對那些存在鮮明對比性的事物更感興趣,因此對待孩子學習成長上,人們的評判標準更加倚重考試成績而不是習慣。同時,考試成績屬於個人行為,好界定、易區分;習慣則屬於群體性行為,每個人的習慣都或多或少受到他人的影響同時也影響他人。

人們通過學習考試獲得學歷,學習成長習慣目前沒有相應的證明途徑。但是,隨著社會信用體系徵信建設的逐步完善,學習成長習慣也必將以更加重要的分量影響個人的社會生活。因此,教育加重對孩子們學習習慣的引導工作勢在必行,學習習慣也就是孩子們自主學習、掌握知識的主觀性行為。

基礎教育仍有巨大提升空間

重高等教育輕基礎教育

談教育關注的核心是什麼?現階段這個核心是高等教育,評定孩子學習成長好壞的標準是能否考上清華、北大;評定地方教學水平的標誌是該地區有多少所大學、有多少雙一流大學、有沒有世界一流大學。教育重視即刻能夠開花結果的高等教育,然而對真正的作為教育基礎的家庭教育幾乎沒有關注,家長因工作難以對孩子全面教學輔導的現狀更加少有人關注。

社會工作,特別是所謂的高科技企業推行「996」工作制,很多青年上班一族為了生活而不得不全力投身於工作之中。如今國家對生育已經放開了很多,但是願意生育孩子、敢於生育孩子的人已然是越來越少,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生育孩子增添生活的壓力實在太多,比如生育孩子可能意味著夫妻雙方有一方工作不保、生育孩子家庭生活開支增加30%左右、生育孩子將為孩子的學習成長擔憂20多年。根據「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廖俊波同志先進事跡改編的電視劇《一諾無悔》,廖俊波同志幾乎沒有時間陪伴孩子的學習成長、沒有時間陪伴父母、買房需要貸款......作為縣委書記尚且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學習、無法陪伴父母、買房需要貸款,那麼作為普通工薪階層社會生活的壓力可想而知。

高等教育滿足就有自主學習意識近乎成長學生對文化知識的追求,提供學習內容和方向即可。然而,基礎教育則不同,基礎教育面對的是完全不具備自主學習意識、不知道學為何用的孩子們,對待他們不是簡單的內容能夠解決的。基礎教育需要的是服務,是滿足孩子們學習成長連結知識、實踐運用知識的服務,它需要保障的是孩子們更好成長、家庭更好參與社會生產分工協作等多方面的社會性問題。基礎教育是一項社會性工程,它需要解決孩子學習成長獲取知識的問題、解決孩子學習成長由誰陪伴的問題、解決孩子們養成什麼樣成長價值觀的問題;基礎教育需要從根本上解決幼有所育,讓家庭敢生孩子、能育孩子、能育好孩子。

育鄰人使命: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陪練和顧問。

育鄰人願景:讓天下沒有難育的小、沒有難養的老。

孩子的成長如同百年大樹,需要經歷風雨。對於父母來說,需要您有足夠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護。在很多人為陪伴孩子而選擇回家時,我選擇來北京做一項陪伴更多孩子的事業——育鄰人:以鄰裡友善帶動社會和諧,推進社會德育教化,促進每個人健康快樂成長。探索一套以鄰裡互助方式化解「獨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難題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業,與家長一起「量身定製」孩子的成長計劃,為孩子們提供遊戲、合作、共享成長空間......即社區鄰裡教育服務生態圈。

相關焦點

  • 中國教育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本末倒置,高考是根源
    為什麼說中國教育目前存在的最大問題是本末倒置呢?並且歸結為高考呢?由於高考選拔制度,導致社會、學校和每個家庭,異乎尋常的重視高考前的教育,胎教、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各類補習班。唯一的目標就是對付高考,出好成績,上好大學,上211大學,上985一流大學,甚至目標就是要清華北大。高考這根指揮棒引導社會、家長相信: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 當前教育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道德教育的缺失!
    中國當前教育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道德教育的缺失! 可是,現在教育的導向都是應試教育,衡量一個學生成功與否看成績,看能否考取名牌大學,看一個學校的好壞用成績,看能否考取更多的大學,尤其是985、211高校。 前段時間,南京一中很多家長在校門口圍聚,喊著讓校長下課,原因是因為南京一中搞素質教育,結果考取的高分段人數少了!
  • 父母在教育上存在的最大問題是什麼?一針見血
    導讀:知乎高贊:父母在教育上存在的最大問題是什麼?一針見血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目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據教育學專家調查,目前在家庭教育中存在許多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01家長對子女的期望值過高 期望值過高,在大多數家長「望子成龍」的問題上反映相當突出。
  • 經常頭重腳輕 補氣祛痰化瘀
    北京老年醫院中醫科博士 李金輝 □主任 李方玲有些人會有這樣的感覺:頭腦昏昏沉沉,腳下發軟如踩棉花,這種感覺稱之為「頭重腳輕」。這種頭重腳輕、頭暈,是由於疲勞或大腦缺氧所致,嚴格意義上不算疾病,卻使人精神渙散,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影響心理狀態和生活質量。但有些老年人如果經常出現頭重腳輕、頭暈甚至頭眩的感覺,需引起警惕,這可能與高血壓、腦血管病有關。尤其是持續不易緩解的頭重腳輕,更應高度重視。傳統醫學認為,頭重腳輕屬中醫「頭重」「頭暈」範疇。調理要注意辨虛實。
  • 中國父母在教育上存在的最大問題是什麼?一針見血
    中國父母在教育上存在的最大問題是——不願等待作為一名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者和工作者,我接觸過很多孩子和家長,不少答案裡面提到的種種問題我也深有同感。但是,我想說一個好幾代中國家長都有的通病——不給孩子留時間,在與孩子的相處中極度缺乏延遲滿足能力。
  • 頭重腳輕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虎頭蛇尾、有條有理,反義詞有:根深蒂固,頭重腳輕是貶義成語,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頭重腳輕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頭重腳輕(tóu zhòng jiǎo qīng)成語釋義:形容頭腦發脹;腳下無力。
  • 中國當前教育存在什麼問題?應該採取什麼措施?
    中國當前教育存在什麼問題。從我所了解可以告訴大家。教育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有部分教師特別城市裡老師,在教室裡沒有好好教學生學習。而是用課餘時間,或者是星期六.日假日及寒暑假給學生補課,掙取補課費,這是我們教育目前存在的最大問題。
  • 「頭重腳輕」別說成「heavy head with light foot」
    大家好,歡迎來的餅哥英語的頻道,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頭重腳輕, 這個短語的含義不是指「heavy head with light foot」,其正確的含義是:top-heavy 頭重腳輕的;上重下輕的
  • 獨家專訪張五常:中國目前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這麼大的國家從當年的什麼都沒有到現在的樣樣都有規模,中國經濟增長速度為什麼這麼快、中國土地價格為何如此之高、中國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什麼
  • 高等院校實施素質教育中存在的幾個問題
    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在大多數地區或學校,素質教育的實施並不十分理想。一方面,關於素質教育的內涵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另一方面,素質教育的實現要依賴於許多先決條件。就高等院校而言,素質教育的實施主要存在以下難點。一、什麼是素質教育?有關素質教育爭論的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是關於素質的界定,即素質的構成。
  • 目前新能源汽車的最大問題是什麼?
    而我們目前的新能源(即能上綠牌的那種),基本上分為四類:插電式混動、增程式混動、氫燃料以及純電動。理想one而氫燃料則更少,目前已知的只有國產的上汽大通MAXUS EUNIQ7,以及上汽大通MAXUS V80的2019款FCV80燃料電池客車加長軸中頂10-14座版,後者是否存在
  • 頭重腳輕,籃網又籤下一後衛組成8後衛陣容,難道是為了哈登?
    但是,仔細看現在籃網的陣容是有點頭重腳輕的,因為籤下詹森之後,籃網已經是組成了8後衛陣容。這8名後衛球員分別是勒維爾、哈裡斯、卡巴羅、歐文、丁威迪、詹森、沙梅特以及布朗,並且其中有實力打首發的就有6名,後場優秀球員多,還有後場大師納什和助教德安東尼的助陣調教,乍一看這8後衛陣容其實還是非常猛的。
  • (原創)呂洪波教授論目前中國地質學教育存在的幾個問題!
    呂洪波教授論目前中國地質學教育狀況:(1)學生基本功下降。(2)教材簡化。(3)崇洋媚外情結嚴重。(6)地學科普應該是益智教育,避免愚化教育。
  • 你真的理解「避免頭重腳輕」嗎?
    有網友說第二個更好,因為可以避免頭重腳輕。確實是第二個更好。但當我追問:「什麼叫'頭重腳輕'?為什麼要避免它呢?」 他答道:「之前看的一本語法書裡面提到的。」 我發現,很多人會用「頭重腳輕」這個概念,但如果你讓他展開談談什麼叫「頭重腳輕」,為什麼要避免,避免之後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很多人答不出來,只會訴諸語法術語。
  • 中國職業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影響因素
    一 主要問題1 整個社會對職業院校的歧視較為嚴重職業教育雖然是國家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係極其密切,對社會經濟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促進作用,但五千年傳統的「學而優則任」觀念根深蒂固,決非一朝一夕就能改變。
  • 教育功利思想濃厚,愛國教育不足,國內教育存在什麼問題?
    這句話雖然簡單,但是筆者認為這句話背後的深刻內涵是正確的,教育興,則國興,教育強,則國強。沒有教育的強大,很難擁有綜合國力的提升,很難讓祖國立足於國際社會。雖然我國的教育事業得到了非常快速的提升,但是我們也不能否認目前國內教育也出現了一定的問題,也可以說我國的教育事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挑戰和機遇。
  • 從商業策劃者角度探究目前購物中心存在的問題
    這種現象,也可能是經營存在問題或是建築條件等現實條件所導致的結果,但根本原因在於毫無變革的思考方式。比如,完全落後於當前消費者消費水平的舊式思維;相比消費者的需求,更注重投資開發商自身需求的商業開發模式;一味模仿其他購物中心的成功部分而產生的惰性安逸思維方式等等。目前購物中心(其他業態)存在的問題,並不僅僅是由於電子商務的衝擊、商業設施的飽和及立地的問題、品牌資源的欠缺而造成的。
  • 《向陽而生》首播,開篇頭重腳輕,蔣欣成敗筆,勵志劇演成苦情戲
    從目前已經播出的內容來看,這部電視劇開篇頭重腳輕,女主蔣欣人設演技均有瑕疵、敗筆,一部勵志劇,簡直成了苦情大戲。 從首播第1、2集劇情看,《向陽而生》前期故事結構頭重腳輕、頗為臃腫,也給人一種透不過氣的「泰山壓頂」之感。
  • 中國教育最大的問題:Overfitting
    ■陳德旺最近北京在召開ICML大會,即機器學習國際大會,是該領域最大規模最高水平的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