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本末倒置,高考是根源

2020-09-18 舒老師的教育天地

為什麼說中國教育目前存在的最大問題是本末倒置呢?並且歸結為高考呢?

由於高考選拔制度,導致社會、學校和每個家庭,異乎尋常的重視高考前的教育,胎教、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各類補習班。唯一的目標就是對付高考,出好成績,上好大學,上211大學,上985一流大學,甚至目標就是要清華北大。

高考這根指揮棒引導社會、家長相信: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幼兒園沒跑好,就小學加油跑,爭取比別人跑得快,超過別的同學。小學輸了,就加大初中力度,爭取在初中的起跑線上更有優勢。高中就更不用說了,畢其功於一役,似乎一輩子都壓在高中階段了。你追我趕,惡性循環,沒有一家敢掉以輕心,補習滿天飛,學生負擔更加壓力山大。

人生就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雖然每個人都知道,馬拉松長跑幾乎沒有人搶跑,也沒必要搶跑,起步階段搶跑的馬拉松選手大多倒在半路。但是,這樣淺顯的道理,沒有一個家長敢讓自己的小孩去試驗,去證明,沒有一個學校敢嚴格遵循科學的成長規律培養學生,社會和家長不答應。

導致的後果是什麼呢?就是幼兒園、小學和中學生智力未完全發育,認知能力未充分,身體未健全的階段就100%發力,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對身體造成了不可恢復的傷害。

按照生理髮育規律和人的智力發展規律,這個階段的學生是最應該充分接觸大自然,充分遊戲活動以增加感性認識,增強科學探究的興趣和能力,提前過度學習磨滅了學生原始的創造力和科研興趣。這種拔苗助長的學習,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更值得深思的是,高考結束,上大學後,學生的智力和身體達到人生的最佳狀態,學生的學習反而普遍放鬆下來,學習的動力也沒有那麼充分了。本應該勤奮學習的最好年華時光浪費在遊戲和各種課外遊樂,創造性已經在大學之前各種模式化、機械性的標準答案中消失殆盡,科研探究精神也在全社會考大學的功利性追求下沒有了情懷。

這就是每個學生人生的本末倒置,也是社會人才培養的本末倒置。

高考,特別是大學培養人才,評價人才的改革刻不容緩了。




大學生遊戲人生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高考滿分作文引發熱議的背後,是我們本末倒置的教育理念的問題
    今年的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在網上引發了巨大的爭議。支持者有之,反對者有之,而大家都有各自的充分理由。這兩天,這事情又上升到所謂利益輸送與教育公平的高度了。對於這件事情,其實爭論雙方都只關注到了表面現象。今天,我們將深入分析這件事情背後所隱藏的更嚴峻的問題。而這個嚴峻的問題,都被大家忽視了。
  • 高考滿分作文引發熱議的背後,是本末倒置的文化教育理念的問題
    今年的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在網上引發了巨大的爭議。支持者有之,反對者有之,而大家都有各自的充分理由。這兩天,這事情又上升到所謂利益輸送與教育公平的高度了。對於這件事情,其實爭論雙方都只關注到了表面現象。今天,我們將深入分析這件事情背後所隱藏的更嚴峻的問題。而這個嚴峻的問題,都被大家忽視了。這個嚴峻的問題是什麼問題呢?
  • 獨家專訪張五常:中國目前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這麼大的國家從當年的什麼都沒有到現在的樣樣都有規模,中國經濟增長速度為什麼這麼快、中國土地價格為何如此之高、中國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什麼
  • 有償家教家長批改作業等問題根源在於高考的選拔機制
    縱觀這些情況的出現,無疑都是源自對最終高考指揮棒頂層設計的叫板。 考試分數的高低是學生的命根子,是有償家教的財源,是教師評級獲獎的保證,更是校長晉升的臺階。現在看看,中國有多少重點幼兒園、重點小學、重點初中、重點大學,尤其是大學,目前考試分數是進入高校的唯一門票,進入大學人才培養選拔的評價好像只有考試這一條路,高考指揮棒從大學一直影響到幼兒園。
  • 象形文字和高考制度是中美教育差異的主要根源
    我也很愛中華文字,我只說我們沒有發揮出它訓練思維的特長來,我們只學會了死記硬背;我本人就是高考的受益者,高考是目前教育公平的不二選擇,高考制度必須堅持,高考招生辦法必須改革。中美的科技差距明顯,追根尋源是教育的差距。中美兩國教育無論是在價值觀、教育目標、教育態度、教育形式和教學方法等方面都有比較大的差異,但關鍵還是我們的傳統象形文字特長沒有發揮優勢與現行選拔人才考試制度密切相關的。
  • 北大教授銳評:打了滿分的浙江高考作文,暴露出中國教育的根源問題...
    我想高考作文也屬於人文訓練的一部分, 不管中國高考形式多麼機械死板, 高考公平性的維持畢竟是這個社會目前的極少數共識之一, 這種公平性最起碼應該體現在評分上。作文評分正因為有主觀性, 我們才有責任來監督這種評分的質量。
  • 中國當代教育所有失誤與問題的核心是大學教育的劣質化
    全社會對當代教育的批評不絕於耳,指出與指責的問題也是五花八門,開出的治理藥方也是各有特色,各有側重。但歸結到一個核心點上就是:大學教育質量的低劣化!也是中國教育的最大的戰略性錯誤。具體的實操中,把大學教育與基礎教育的定位與質量觀恰恰做的本末倒置了。所以,解決中國教育的所有的問題的最好的入手及最治本的辦法是從機制上根本性的來解決大學教育質量的真實全面提升。
  • 高考631分卻是全班倒數第一,中國教育目前出問題了沒有?
    河北衡水中學某班,班裡的倒數第一學生的高考分數為631分;班裡數學偏科的女生說,自己考了145分。作為中國人,我們或多或少都聽說過「河北衡水中學」,那是一所匯聚眾多學霸的學校,每年的高考成績都是在全國出類拔萃的。
  • 北大教授銳評:滿分的浙江高考作文,暴露出中國教育的根源問題
    我想高考作文也屬於人文訓練的一部分,不管中國高考形式多麼機械死板,高考的公平性的維持畢竟是這個社會目前的極少數共識之一,這種公平性最起碼應該體現在評分上。作文評分正因為有主觀性,我們才有責任來監督這種評分的質量。
  • 應試教育的根源及中國教育的出路
    沒有那麼出名的原因,一是宣傳報導上沒有像衡水那樣花功夫,做功課。畢竟河北靠近北京,近水樓臺先得月。二是南方人在宣傳報導上確實不如北方人。三是臨川出名的中學有三間,形成三足鼎立之勢,無形之中稀釋了這種高考資源優勢。但是,像衡水中學的管理與教學,其實大家是大同小異的。都是封閉式的軍事化管理與量化考核,學生累得發昏,教師累得吐血。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將中國傳統的苦讀,發揮到了極致。
  • 高考是目前對普通家庭最公平的制度。共度高考季,加油!
    又是一年高考季,各位家長學子靜心學習拼搏起來,別被一些專家引導著對高考制度發起攻擊。我冷靜地告訴大家高考制度是目前最公平的。當然,我們不否認高考制度很死板,還存在些許不完善的地方。最大的問題就是唯分數選拔可能讓天才埋沒。
  • 教育目前存在最大的問題是「頭重腳輕」
    育鄰夢教育目前存在最大的問題是「頭重腳輕」,主要包括:重教育內容輕生活實踐;重考試成績輕學習習慣;重高等教育輕基礎教育。教育是社會生產生活分工協作高度發達的必然產物,是賦予孩子們更好適應社會生活技能的活動,簡單的說教育就是引導孩子摸索出自我駕馭社會生活的使用說明書。
  • ...且具有危險性;其二,中國病態的教育制度才是這個問題的根源所在。
    孩子們的家長、老師乃至中國政府都在努力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案,但我們是否走錯了方向?一味批評遊戲公司會不會有失公允?遊戲癮有沒有可能是一種症狀,而非病根?  外媒GamesInAsia專欄作家艾恩·加內爾(Iain Garner)近日撰寫《中國的教育與癮》的文章,在文章中提出兩個觀點:其一,中國青少年遊戲上癮現象真實存在,且具有危險性;其二,中國病態的教育制度才是這個問題的根源所在。
  • 重藝而輕道的教育是本末倒置的
    重藝而輕道的教育是本末倒置的。重視知識教育、技能教育而不重視生命覺醒教育,這個是本末倒置。你學再多,還是對於道德提升沒有幫助,還是對於幸福的提升沒有幫助。我們看原來雲南大學那個馬加爵就是這個樣子,智商很高,但是他因為受不了那種同學的輕視,就會殺人。因為我們一直都是重視知識教育,沒有重視心靈、生命覺醒的教育。
  • 李學勤:功利化是現在教育最大的問題
    雖然大家都知道,沒有基礎科學,應用科學就是無源之水,發展不了,但是今天基礎學科很不容易招到高質量的學生,我最大的意見就在這裡。何況真正高精尖的人才不需要很多。我們需要培養真正基礎學科的人才,可是在現在的狀態下,這樣的人才產生不了。產生不了的根源,不在大學,而是在高中。目前的高中教育不能使學生認識科學的重要性,掌握不了學科的方法。
  • 中國教育最大的問題:Overfitting
    ■陳德旺最近北京在召開ICML大會,即機器學習國際大會,是該領域最大規模最高水平的大會。
  • 中國教育問題的根源和解決出路是什麼?
    中國教育必須解決好兩個基本問題:一是為誰培養人,二是培養出什麼樣的人.。如果從上到下,從老師到學生'對這兩個基本問題都能有統一的、正確的回答,並認真落實到教和學的實踐中,中國教育就一定能辦得好!我們小時候學校宣傳德智體美勞,每年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好多次,農忙時節學校組織小學生去農田拾麥穗,六七年級的幫農民割麥子插秧,春秋季節各種郊遊看愛國主義電影,幾個禮拜舉行一次作業展覽,各方面學校都安排得妥妥帖帖。我71年的,那時候小學五年制。現在的教育方針是題海戰術,唯分之上。完全不顧孩子們各個時期的發育特點。
  • 莫讓失度的素質教育作業本末倒置教育初衷
    教育問題專家熊丙奇認為,學生作業應該考慮實施的難度和結果,不應該由「考學生」變成「考家長」。(2015年10月29日中國青年報)  近些年我國把學生的素質教育納入教育培養的重點,從小就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動手能力是很值得提倡的。隨著生活頻率的加快,很多家長難以顧及到孩子的成長,把教育責任全權交給學校,隨之出現心靈上的「留守兒童」。
  • 【思客】俞敏洪:中國教育最大問題是均衡問題
    我們能看到的問題是中國大學的經費不夠,因為我們中國的大學不動用民間力量。我常常說,中國出現了一個問題,就是從解放到現在幾十年的時間,六七十年的時間了,我們犯的一個最大的錯誤,是不再相信民間力量。儘管後來80年代改革開放以後,我們終於讓民間力量的一部分釋放出來了,尤其在經濟領域。
  • 問題研究/素質教育不盡如人意,教師和家長是最大的「瓶頸」
    歸納起來有下列幾種: 一是高考因素。認為素質教育將會擠壓學生學習書本知識的空間,減少學生知識的汲取,當然就必不可免地影響高考升學率。尤其是各地對素質教育強調程度不一,推行素質教育的學校就會認為自己吃虧,就會影響高考的成績,進而影響自己學校在本地區學校名次的排列。 二是教材因素。認為既然提倡素質教育,那就必須對現有的教材進行改革,特別是從量上進行壓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