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後綜合症」這個詞在我印象裡出現了應該有十來年了吧,記得我還在校園中時也時常被它困擾。那時每當長假到來前心思就已經不知去了何處,越是臨近假期內心越是活躍,特別是勞動節和國慶節之前。單純從休假來看的話,暑假寒假之前或許還要面對各種考試,內心還不敢特別的放鬆,可是節假日卻不同,完全沒有任何壓力就在等待著假期來臨。同樣在假期快到時內心會有一絲失落,直至恢復課時後兩天才能漸漸適應。
類似的情況我相信很多朋友過去也曾有過,可有趣的是突然有一天我們會驚訝的發現自己的「節後綜合症」突然就不見了。甚至假期來臨前我們反而會覺得疲憊,畢竟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也有了自己的後輩,每當這些節假日來臨時我們難免會有一筆額外的開銷。成長所產生的責任感又不允許我們厚著臉皮裝傻,所以基本我們可能如今自己過得並不富裕,可是依然會騰出一部分精力和財力為家人送上一份禮物。
特別在今年這樣比較特殊的情況下,我相信許多朋友上半年都發自內心地渴望著趕緊復工。只有我們重新投入工作後我們才能得到安心且踏實的生活,或許對於很多年輕朋友而言,今年是第一次讓我們如此渴望工作。也正是因為這些不可控的意外來臨時,我們才能獲得額外的成長。以前我們可能總是開玩笑的說能夠在家休息的話自己可以睡很久,可是真當一切發生時我們才明白或許和同學或是同事開開玩笑的日子似乎也很不錯。
伴隨著長假的結束,我們又迎來了新的工作日。我相信今天依舊會有一些朋友會被「節後綜合症」困擾,可是也一定有許多朋友發現似乎重新踏上工作的旅途是一件挺美好的事。有時忙碌中的我們會更有價值,也只有在忙碌中我們才能讓自己有所精進。而且我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原本越是渴望假日的朋友在成熟後越是渴望著忙碌,仿佛想要通過努力把以往的不足盡數補上一般。這不禁讓我想到一句話,人生就像橡皮筋,經歷多了自然也會變得更加堅韌,也更具彈性!
當我們真正和「節後綜合症」說再見時,我們應該就是真正地長大了。這時的我們已經把責任擺在了自己的感受之前,如果說曾經的我們心裡還是非常在乎自己感受的話,那如今的我們在在乎自己感受的同時也明白了責任的意義。忙碌的生活未必會帶給我們快樂,可是我們的忙碌卻會讓我們和身邊的人擁有更美好的生活品質。當然如果我們所從事的行業正是我們的興趣愛好時,那就真的無可挑剔了。
其實我們每個人在每個階段都有會對應的需求,年幼時我們需要關心呵護,成長期的我們需要得到更多的認可和鼓勵,成熟後的我們則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給予身邊的人更好的生活。在我們的人生裡我們每個人都有著追求自己目標的資格,旁人並沒有立場和資格可以去評論,這是尊重的表現。當然如果我們能夠從索取漸漸轉變為付出的話,或許我們會發現更多的美好,收穫到別樣的幸福。
本文由憶術品原創,歡迎關注、點讚、轉發、收藏,更多文章期待與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