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結束,迎來了孩子的節後綜合症?有句話說,功夫在琴外

2020-08-21 音樂和育兒

一、「我不要上課!」

剛放完假,我正在教室等學生過來,結果就聽門外傳來哭聲,出門一看,原來是一對母女,媽媽在一旁把孩子用力往教室拉,孩子緊拽大門,整個人掛在門上不進去,隨著娃一聲喊「我不要上課!」,簡直是哭出了一種幼兒園第一天上學的感覺。

媽媽厲聲責備「不行!今天說什麼也要進去!放個假出去玩了幾天,啥都不想做了你!」旁邊家長看到這個戲劇性的場景有的樂,有的哄。

據我所知,這個小朋友平素還是挺乖的,為什麼不想上課呢?媽媽無奈地說「放了幾天假,都玩野了,回來什麼課都不想上,只想玩,每次回來都要花好些時間才能收心,明年都不想帶出去了!」

而我自己的學生,也不用說了,雖然沒有上演這一幕,但是在課堂上,原本放假前很熟練的曲子,短短幾天內,開始結結巴巴,不停錯音。

這種情境可並不陌生,每到小長假、寒暑假結束回歸正常課程的時候,都有一批孩子要麼忘掉曲子,要麼不想練琴不想上課,假後那一個星期,常常能聽到有不少學生挨批評的聲音。

這說起來,都是節後綜合症惹的禍!

什麼是國慶節後綜合症?如何逃開一放假孩子就不想練琴不想上課的魔咒呢?

二、 結束了假期不想吃飯不想睡覺不想上班並非大人的專利

每次放完假了就出現渾渾噩噩,昏昏欲睡,睡不著覺、吃不好飯,還不想上班的情況,這就是節後綜合症沒錯啦!百度百科上這麼說:

【人們從周一到周五,辛勤工作,把與工作和學習無關的事置之度外。一到雙休日或法定假期,這些被置之度外的事又被提上議事日程。這幾天,把原來建立起來的工作與學習的「動力定型」破壞了。待到假日過後的上班日,必須全身心重新投入於工作,即必須重新建立或恢復已被破壞了的「動力定型」,這就難免出現或多或少的不適應,即所謂「節後綜合症」。】

那麼孩子們是怎麼出現的節後綜合症的呢?

這和平時練琴、學習心態分不開。家長們可以檢測一下,下列這些情況存在幾項?一般假後不想上課的孩子多伴隨著這些現象:

  • 老師和家長比較嚴厲、要求高
  • 每次練琴時間無限制延長,家長認為練得越多越好,只要有空就練久一點,孩子不能自己把握自己的時間
  • 孩子經常對老師講解的內容不理解,覺得太難,比較怕困難
  • 平時的練琴習慣不好,每周練琴時間和次數完全不固定
  • 馬上要考級/比賽,但是孩子的曲目還沒有練好

以上狀況如果出現了2-3項的小朋友就非常容易產生節後綜合症,不想上課不想練琴也就很正常啦!

那麼我們要怎麼改善這種症狀呢?

三、逃開節後綜合症的魔咒

1、掌握正確練琴方法,不讓練琴變成一種痛苦的事情

平時的練琴一定要有計劃,這個計劃最好由孩子和媽媽一起完成,這樣小朋友一方面可以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一方面沒有強迫性,孩子有可以自己掌控時間的感覺。

在決定要開始學琴後,就要開始做這個計劃,計劃:包括日期、練習時間、次數、練習曲目、曲目速度、練習評價等,每天完成了就在上面做一個記號,這樣,這個計劃可以根據孩子和家庭的情況,一周或者一個月調整一次。在這個過程中家長的監督作用就非常重要了。

自製練琴計劃表給家長們參考

除了練琴計劃以外,家長最好從開始就和孩子傳輸一種理念:練琴是需要堅持的,只要付出就一定可以收穫。

連莫扎特這樣的大師都會說「我每天花12小時練琴,人們卻用』天才』兩個字掩蓋了我所有的努力。」只有平時有了正確的練習習慣和觀念才能在節後儘快回歸正常。能學有所成的一定是肯在練琴上花時間,花精力的孩子。

2、即使出門也要保留習慣,內功和外功齊頭並進

古箏業界關於彈箏必須掌握的基本知識有一個著名的說法「箏內功」和「箏外功」。箏內功呢,就是關於演奏技巧技法方面的,箏外功就是關於心態、性格、品質方面的。

我們知道要彈好一首曲子,肯定不光是練習就夠了的,還需要掌握曲目的背景、作者、風格、演奏記號、力度記號等等。所以呢,出門的時候,沒有琴,但是我們可以這樣做:

① 把要彈的曲目複印出來,,讓孩子每天分左右手唱一唱譜,熟悉譜子。

② 帶上a4紙和一隻筆,讓孩子把曲目的作者、風格、節奏、調號、指法、演奏記號、力度記號等標記出來,每天只用完成這其中的1-2項即可,第二天再回顧一下之前寫的。

③ 給孩子聽一聽要彈曲目的演奏、講解視頻、音頻等,讓孩子對旋律熟記於心

以上三項只需要根據每天的遊玩狀態,比如在早上出門前或者晚上回來後完成即可。

在沒有琴的時候也就是培養孩子外功的好時刻,要讓孩子明白,學習一樣東西,需要有毅力、耐力、不怕困難等等各種品質,你看我們在外出的時候,沒有琴,也一樣可以好好練習,有這樣對學習誠懇的態度,還怕什麼學不好呢?當然做這些事情的時候需要父母也能夠有耐心、溫柔陪伴。

有句話說的好「功夫在箏外」。我也要說「功夫在琴外」。

3、放鬆心態,該吃吃該喝喝該玩玩

不要認為這樣花時間會讓孩子覺得累,放假回來後不記得譜子,花時間調整狀態才難,而且以上這些做法不需要花太多時間,每天選出15分鐘左右即可完成啦!

另外,我們這樣做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控制小朋友,而是在沒有琴的情況下,自然延長小朋友平日的練習習慣,因此不要以強迫的態度逼迫孩子完成,造成負面影響。

祝每個用心的家長和孩子們,可以不再受到假期綜合症的影響,享受即將到來的元旦假期吧!

(圖片來自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國慶後上班上學的你們,還開心嗎?對照檢查有沒有節後綜合症
    最近,一個話題衝上了熱搜,那就是國慶節後綜合症。國慶假期已經結束了,相信無論是爸爸媽媽還是孩子來說,都很難在突然之間適應學習和工作。很多媽媽也說出了自己的孩子的節後症候群到底有多恐怖。本來想的是孩子好不容易休息,終於可以帶孩子放鬆一下,順便增進一下親子關係,讓孩子更好地學習。但是,就像是老話說的,心易放難收。帶孩子出去玩了一圈,想不到卻讓孩子患上了節後症候群。
  • 得了「節後綜合症」怎麼辦?戳→
    結束了?說好的8天假期呢?這個假期你是如何度過的呢?說好減肥的你是不是這樣的↓果然,付出總是會有收穫的全身乏力……這是「節後綜合症」復發——【節後綜合症】是指人們在大假特別是春節黃金周和國慶黃金周之後出現的各種生理或心理表現
  • 國慶假期後上班,你是否感到異常疲倦?你可能得了節後綜合症
    2019年的所有假期都結束了,要想放假就只能等到明年了。很多人在過完國慶假期後都十分不捨得這個七天的假期,但還是不得已收拾心情去上班。人雖然到了公司,但是各種生理或心理上都表現出了對上班的不適應。這种放假後無法及時回歸到工作狀態的表現被稱為節後綜合症。為什麼會有節後綜合症?大家不妨回想一下自己美妙的國慶長假都幹了什麼?是不是天天大魚大肉,晚上還要加餐夜宵,各種燒烤火鍋小龍蝦每晚都要?是不是夜夜笙歌,嗨到半夜早上起不來?平時工作日規律的作息時間完全混亂,生物鐘都紊亂了。
  • 國慶長假接近尾聲,節後假期綜合症你中了幾條?
    節後症候群是人們在大假之後出現的各種生理或心理的表現。如:在節後的兩三天裡感覺厭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噁心、眩暈、腸道反應、神經性厭食、焦慮、神經衰弱等。節後綜合症也叫富貴症。
  • 再見了,「節後綜合症」
    「節後綜合症」這個詞在我印象裡出現了應該有十來年了吧,記得我還在校園中時也時常被它困擾。那時每當長假到來前心思就已經不知去了何處,越是臨近假期內心越是活躍,特別是勞動節和國慶節之前。單純從休假來看的話,暑假寒假之前或許還要面對各種考試,內心還不敢特別的放鬆,可是節假日卻不同,完全沒有任何壓力就在等待著假期來臨。同樣在假期快到時內心會有一絲失落,直至恢復課時後兩天才能漸漸適應。
  • 「節後綜合症」你中招了嗎?蜀黍教你如何應對
    蜀黍掐指一算他們得的是一種常見的不管窮人富人男人女人都會得的節後綜合症群眾什麼是「節後綜合症」呢?假期和非假期是兩種不同的心理狀態和生活狀態,八天長假,我們的身心開始去適應一種「娛樂、鬆弛、非理性」的舒適狀態,假期一結束,意味著又要開始一種「條理、緊張、挑戰、理性」的工作或學習狀態。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理智層面的假期結束了,但潛意識層面的假期還沒有結束,所以,出現節後綜合症是一種生理和心理的正常反應。
  • 國慶小長假結束 父母該如何幫孩子收心?
    國慶長假後,很多家長都要面臨這樣的問題:長假期間孩子們很容易忘記平時對自己的約束,熬夜、暴飲暴食等,睡眠規律、飲食規律早已被打亂......如今返校了,卻不能把孩子從這種生活裡拉出來。小編建議各位家長,孩子節後"收心"也要講究循序漸進,否則欲速則不達。
  • 這份節後綜合症,HR們請收好
    頭昏腦漲睡眠紊亂綜合症沉溺假期無法自拔綜合症精神渙散上班綜合症各位小夥伴們,你們是否留意到國慶小長假結束後的這些工作日,大部分人或者說包括你自己,都會出現比較疲憊的狀態,有的假期玩瘋了,導致上班遲到;有的玩累了,上班犯困想睡覺;有的還在和同事暢談假期的喜聞樂見……調查顯示,五一、國慶等小長假結束後的第一周內的工作日,絕大多數人都會患「節後上班綜合症」,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 「節後綜合症」,孩子哭鬧不願上幼兒園?4招幫助寶寶「收心」
    國慶長假告一段落,不少家長會面臨這樣一個情況:孩子不願意去學校了,特別是幼兒園的小朋友,因為本來上學的時間不夠長,8天長假,吃喝玩樂,「舒適圈」裡呆慣了,就不願意去受學校的約束。家長原本心理暗戳戳打好的「孩子一上學自己就解脫」的如意算盤,好像也沒那麼順利了?
  • 「節後綜合症」的英文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實用口語>正文「節後綜合症」的英文怎麼說? 2017-10-12 15:36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英文中關於「節後綜合症」的說法很多   比較正式的說法是:   Post-Holiday Syndrome
  • 告別黃金周,如何遠離節後綜合症?
    這些節後綜合症,我們該如何應對?其實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自我管理就能全面舒解、遠離節後綜合症:3:加強鍛鍊,適時運動:每天30分鐘有氧運動能有效改善疲乏,重振你的精氣神。8天,與家人團聚後不免產生分離不舍之感,回到工作崗位又會有疲倦之感,易產生焦慮抑鬱情緒。
  • 節後綜合症及對應症狀英語都怎麼說?
    貼春聯、放鞭炮、吃餃子、舞龍燈……熱熱鬧鬧的春節令人陶醉,七天長假也轉眼即逝,可一些上班族卻患上了「節後綜合症」,節後綜合症英語怎麼說
  • 當孩子遇上「假期綜合症」,幾招讓孩子滿狀態回歸
    ,最終還是迎來了「孩子鬧翻天,相看兩生厭」的嫌棄狀態,其實,這些都是「假期症候群」的惹的禍。其實,假期綜合症不只有孩子,成年人也會有,區別就在於孩子的自控能力沒有成年人強,調整適應的時間也很長,甚至影響節後正常的學習生活。
  • 「節後綜合症」來襲,趕快收好這份「回血指南」
    今天是國慶節後上班第一天了你的狀態調整過來了嗎?據統計,約80%的上班族都會患上各種各樣的節後綜合症得了「節後綜合症」後:一個字:困。因為,任何治癒過程結束之後都有一個適應期也稱回血期,身體處於逐漸恢復狀態此時,你應該是疲倦、遲鈍的也就是節後綜合症!!!
  • 節後綜合症:影響學習的最大元兇在這裡
    國慶假期過得太快就像龍捲風,就這樣不知不覺的結束了,更不幸的是很多人卻患上了:節後綜合症。 怎麼解決?快跟唯唯來看看。 1 節後綜合症表現如下 1)全身乏力疲憊 假期玩樂過度,打亂了人體正常的生物鐘,造成植物神經系統紊亂,「睡眠紊亂」就會找上門。如是過度疲勞引起的「睡眠紊亂」,就需趕快採取補救措施。
  • 假期結束不想上班?如何應對節後綜合症
    七大假日綜合症你中槍了嗎?1 睡眠絮亂,精神萎靡表現:長假玩樂過度,甚至通宵喝酒打牌,不給身體充分的休息時間,打亂了人體正常生物鐘,造成植物神經系統絮亂,「睡眠絮亂」就會找上門。5 眼睛不適,沉溺網絡綜合症表現:假期沉溺於網絡,只覺得頭重腳輕,眼睛發乾,澀痛不適,看東西發花,還成了雙影。
  • 「節後綜合症」怎麼說,快來看看英語表達
    節後綜合症快樂的假期已經過去了小夥伴還在感嘆時間飛逝已經有人盤算下一次的假期假期裡的小夥伴也許過度放飛自我啦會出現食欲不振,睡眠紊亂等那這個狀態就是「節後綜合症」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它的英文表達方式吧01Post-holiday blues‍‍‍關於「節後綜合症」的比較正式的說法是:Post-holiday syndrome/bluesPost-vacation syndrome/ blues‍‍‍例如:I’m suffering
  • 上班首日感覺身體被掏空 如何應對「節後綜合症」?
    「節後綜合症」是指長假過後的一種亞健康狀態,是短期適應障礙的體現,中國人在春節和國慶黃金周長假之後會表現得尤為明顯。  節後第一天不想上班  婚禮酒席、同學聚會、走親訪友、赴外旅遊等春節七天樂活動結束。
  • 如何應對節後綜合症?
    假期馬上結束了,即便再不想上班,還是要面對現實。快來學幾招應對節後綜合症,瞬間提神醒腦,精力倍兒好!聚會往往其樂融融、觥籌交錯......假期結束,一夜之間從熱鬧喧譁的聚會現場,切換到大城市孤獨的蝸居生活,失落是難免的……應對大法給自己找點事做吧,儘量把空餘的時間填補起來,這樣就沒有時間悲傷了。對於這種心理失調症,關鍵在於進行積極的自我調適;工作時要儘量調整狀態,投入認真,休息時也要給心靈放個假,學會休閒、娛樂。
  • 「節後綜合症」用英語怎麼說
    節後綜合症(post-holiday syndrome)就是人們在大假之後的各種生理表現。比如,在節後的兩三天裡感覺厭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噁心、眩暈、腸道反應、神經性厭食、焦慮、神經衰弱等。人們從周一到周五,辛勤工作,把與工作和學習無關的事置之度外。一到雙休日或法定假期,這些被置之度外的事又被提上議事日程。這幾天,把原來建立起來的工作與學習的「動力定型」破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