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委:科技自立自強是國企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圖為新發展格局與國有企業學術論壇現場嘉賓發言 楊宏偉 攝

中新網北京11月26日電 (楊宏偉)11月26日,新發展格局與國有企業學術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秘書長彭華崗在論壇上表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

彭華崗指出,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要發揮好在科技自立自強中的引領支撐作用。但國有企業發展的過程中還存在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的問題。他認為,國有企業應積極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儘快突破「卡脖子」問題,把發展的主導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創新生態體系建設方面,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主任陳勁認為,央企要重視戰略研究工作,加強和科技部門的協同,加快對未來產業的布局問題,積極面向在線產業。他指出,以前央企的優勢是工程項目,但是現在要形成三位並架的技術研究和應用技術的平臺,加大對國家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新型研發機構的建設,首先央企和高校院所要共建實驗室,改革要逐步發展成需求導向和多學科交叉的發展格局,進一步加強體制機制創新。同時,陳勁還建議國有企業加強對創新特區、未來實驗室的探索,整合全球資源,營造一個協同共生的創新生態體系。

陳勁還以央企中車集團為例指出,中車集團通過設立新型的非盈利法人機構,進一步加強了體制創新,沒有待遇,沒有編制,但是營造了創新格局,是國家國創中心的典範。

關於創新人才的培養,陳勁談到,全員創新才是堅實的保障。他認為,企業家是創新的核心,而創新還包括首席科學家和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

對此,吉林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宋冬林也在論壇上指出,培育世界一流企業要求國企具有一流的創新能力,而人是推動企業創新的第一推動力,創新驅動實質是「人才驅動」。他認為,目前,國有企業領導人多半具有風險的規避性,而創新會意味著一些風險,要在機制設計上使國有企業領導人更加積極的應對風險。為激發員工活力,宋冬林建議,國企要進一步完善用人機制和激勵機制,建立競爭擇優、「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市場化選人用人制度,建立競爭性的用人機制。(完)

相關焦點

  • 國有企業如何作答構建新發展格局實踐之問
    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有經濟研究智庫學術委員會主任彭華崗出席「新發展格局與國有企業」學術論壇,並作了題為「國有企業要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擔當國有企業要準確把握新發展格局的科學內涵,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更好履行責任使命、發揮更大作用,
  • 構建新發展格局關鍵要靠深化改革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不僅把構建新發展格局列為一項重點工作任務,而且將其確定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之一。深刻認識其重大意義、本質要求和關鍵舉措,對於貫徹落實好這一戰略任務十分重要。
  • 智庫丨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戰略支撐
    從國內看,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支撐發展的條件正在發生變化,要素成本上升,傳統發展動力減弱,必須培育新動力、新模式和新優勢,科技創新對發展的重要性更為突出。從國際看,一方面,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快推進,科技創新作為核心競爭力愈益成為國家之間競爭的焦點。誰在科技創新方面佔據優勢,誰就能夠掌握未來發展的主動權。
  • 知與行|思想者: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是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抉擇,也是塑造我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
  • 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國企帶動作用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國有企業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國防建設、民生改善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同時,保護主義上升,世界經濟低迷,全球市場萎縮,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複雜多變。
  • 楊偉民: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提高「四個比重」「一個暢通」
    楊偉民表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點任務是提高「四個比重」「一個暢通」。第一,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提高國內需求比重;第二,擴大居民消費,提高居民消費比重;第三,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比重;第四,加強科技自立自強,提高自主可控技術比重;第五,堅持擴大開放,提高內外循環暢通性。以下為現場實錄(實錄全文):大家好!非常高興來到網易經濟學家年會。
  • 加快把科技創新勢能轉化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強大動能
    加快把科技創新勢能轉化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強大動能 2021-01-08 00: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劉鶴:構建新發展格局本質上是改革問題
    11月25日,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人民日報》發表了署名文章——《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文中指出,從深化改革和推動發展的關係看,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全面深化改革。構建新發展格局是發展問題,但本質上是改革問題。
  • 抓住機遇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建議》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抉擇,也是塑造我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抓住經濟全球化機遇,參與國際經濟大循環,推動經濟持續快速增長。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複雜變化。
  • 優秀黨建品牌巡展|構建「三位一體」工作格局 泰安市國資委推動
    本期展示的,是泰安市國資委構建「三位一體」工作格局,推動國企黨建工作規範化落地生根的優秀做法。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國有企業黨的建設抓什麼?怎麼抓?泰安市國資委黨委作出了回答——編纂《泰安市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規範化手冊》,用規範化的手段,構建「黨委、黨支部、黨員」——三位一體工作格局,不僅規範了黨建工作的內容和程序,而且形成了一套全面、完整、系統的黨建工作體系。同時,通過實施「紅色鑄魂」工程,國企黨建呈現出規範有序、生動活潑的新局面。強「根」固「魂」,把企業黨委鍛造成「紅色引擎」。
  • ...加快把科技創新勢能轉化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強大動能
    他首先向為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加快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作出重要貢獻的全省各級科協組織和廣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衷心感謝。,構建新發展格局,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不斷書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 創造更多科技自立自強的中國經典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並將「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列入2035年遠景目標。
  • ...堅定不移推進各項改革攻堅 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強大…
    李成輝在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強調 堅定不移推進各項改革攻堅 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強大… 2020-10-22 01:1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為「十四五」開好局(社論)
    在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中,我們深化了對在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黨中央權威是危難時刻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的根本依靠,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確抉擇的根本前提,制度優勢是形成共克時艱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科學決策和創造性應對是化危為機的根本方法,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
  • 知行合一 以學促幹 助力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一、堅持以科技創新驅動為核心,支撐高質量發展。全會指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針對我市創新主體不強、轉化能力不高等問題,就是要認真貫徹「四個面向」指示要求,繼續以構建現代創新體系指導意見為引領,抓牢一個龍頭,激發一個動能,深化「雙倍增」,實現「雙跨越」。
  • 何立峰在《黨建》雜誌刊文: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一、充分認識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主動作為的戰略抉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是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抉擇,也是塑造我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提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既是對我國發展新機遇新挑戰的深刻認識,也是對我國客觀發展規律和發展趨勢的自覺把握,是基於豐富實踐基礎上的主動作為。 一方面,從國際形勢看,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帶來新矛盾新挑戰。和平與發展仍然是當今世界的時代主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但國際經濟、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深刻調整。
  • 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
    >——五論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中國海洋石油報》特約評論員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特別是基於我國比較優勢變化,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決策。
  • ...回應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還有科技創新將為國企發展注入強動能!
    「十四五」時期國企改革目標升級近日,圍繞怎樣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給出了他的答案:即要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要著力推進創新驅動、促進科技自立自強,要積極推進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要不斷完善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以及要健全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等。
  • ...科技創新工作時強調:瞄準國家戰略融入地方發展在科技自立自強...
    袁佔亭在調研企業科技創新工作時強調:瞄準國家戰略融入地方發展在科技自立自強上展現新作為 2021-01-15 1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資本市場為科技創新搭橋 註冊制下63家國企申報上市
    來源:證券日報 原標題:資本市場為企業科技創新搭橋 註冊制下63家國企申報上市 本報記者 杜雨萌「國有企業要充分發揮在推動科技創新上的引領作用,持續強健實體經濟發展根基」,國資委黨委委員、秘書長彭華崗近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