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營養充足,保持乳房部肌肉強健,脂肪飽滿。
2.行端坐正,保持優美的體態,應該挺胸、抬頭、收腹、直膝。
3.根據自己乳房的情況選擇質地柔軟、大小合適的乳罩。
4.注意保護乳房,免受意外傷害。
5.注意乳房清潔,經常清洗乳房特別是乳頭乳暈,這點對於那些先天性乳頭凹陷者尤為重要。
6.定期對乳房實施自我檢查,定期到專科醫院做乳房部的體格檢查。
星辰在線7月26日訊(長沙晚報記者 詹春華 通訊員 楊芳 劉媛)
指導專家 廖潔
長沙市第四醫院名醫工作室普外科副主任醫師、乳腺專家
「最近幾天我的乳房特別疼,是不是得了乳腺癌?」昨日,一位30多歲的女性讀者柳某通過長沙晚報「健康」版微信公眾平臺——「長沙晚報健康吧」諮詢,字裡行間透露著惶恐。
提到乳腺疾病,不少女性都會心頭一緊。近年來,不少女明星因乳腺癌相繼離世:2007年,「林妹妹」陳曉旭香消玉殞;2009年,臺灣著名女歌手阿桑與世長辭;2015年,《甄嬛傳》主題曲演唱者姚貝娜芳魂遠去……人們在扼腕嘆息的同時,也對乳腺健康越發重視。
「乳房疼得厲害就是乳腺癌?」針對讀者疑問,長沙市第四醫院名醫工作室普外科副主任醫師、乳腺專家廖潔表示,這是一種普遍存在的認識誤區。「乳房的疼痛程度和疾病的嚴重性並不成正比。乳腺癌早期,部分患者可能並不會感覺到疼痛,而一些良性的乳腺疾病,則可能產生較為明顯的痛感。」
廖潔同時強調,日常生活中,女性應時刻關注乳房狀況,學會自我檢測,並定期去醫院接受相關檢查。若有異常情況,應做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大姨媽」光臨前後是乳房疼痛的高發期
不少女性都有這樣的感受:「大姨媽」來之前那幾天,乳房總會脹痛,而等到「大姨媽」真的來了之後,疼痛便會減輕。
廖潔表示,這類伴隨著「大姨媽」而來的乳房疼痛呈現出明顯的周期性,是乳腺增生的典型表現,其主要特徵為經期前後症狀較為明顯。一般來說,這樣的周期性乳房疼痛在30~40歲的女性中較為高發,尤其是未婚、已婚未育或已育未哺乳的女性更為多見。此外,部分處在青春期之前以及絕經之後的女性也會存在乳房疼痛的問題。
廖潔介紹,乳房疼痛一般表現為脹痛或是隱痛,極少數女性表現為刺痛,個別較為嚴重的患者甚至會產生刀割樣疼痛。此外,部分人的乳房疼痛可放射至肩部或背部。值得一提的是,乳房疼痛可能僅表現在一側,或是在兩側疼痛共存的情況下,以一側為主。
乳房疼得厲害就是乳腺癌?先不要胡思亂想
「乳房特別疼,我是不是得了乳腺癌?」不少女性都會產生類似的疑問。在文章開頭,廖潔就強調過,這是一種普遍存在的認識誤區。「乳房的疼痛程度和疾病的嚴重性並不成正比。乳腺癌早期,部分患者可能並不會感覺到疼痛,而一些良性的乳腺疾病,則可能產生較為明顯的痛感。」
同時,一些其他疾病,例如第六、第七頸椎的病變,也可能引發乳房疼痛。而一些老年患者往往會將心絞痛、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引發的胸部疼痛與乳房疼痛混淆。廖潔提醒,胸部肋軟骨痛極易被誤認為乳房疼痛,患者若不能明確疼痛原因,應及時就診,以免造成誤診或耽誤治療。
此外,精神緊張、熬夜、壓力大,以及長期食用高熱量、高脂肪、高膽固醇及辛辣食品等,都會導致乳房疼痛加劇。
廖潔向記者講述了前不久接診的一位女性患者的故事:家住坪塘街道的患者張某,60歲,因發現左乳腫塊且疼痛得厲害,非常驚恐地來到長沙市第四醫院名醫工作室乳腺專科門診就診。經相關檢查,廖潔發現該患者雙乳對稱,未見乳頭溢液及凹陷,左側乳腺內上象限可觸摸到一腫塊,約1.5×1.0cm。彩超顯示該患者左側乳腺內實質性佔位病變性質待查,需入院治療。患者張某入院後予以完善相關化驗檢查,最後被確診為乳腺導管乳頭狀瘤,這是一種良性腫瘤,她一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來了。手術治療後,目前張某已康復出院。
非周期性乳房疼痛有多種原因,需鑑定區分
除了與「大姨媽」相伴相生的乳房疼痛,還有一類與月經周期無明顯關係的非周期性疼痛,這類疼痛症狀時輕時重,主要與乳房內的腺體增生有關。需要強調的是,非周期性乳房疼痛與個人情緒密切相關,如心情愉悅時,症狀會減輕或消失,而當憂傷、憤怒、焦慮等負面情緒襲來時,疼痛則會加重。
除此之外,乳房疼痛還可因炎症而起。處在哺乳期的女性,由於細菌感染或乳汁排出不暢等原因,可能誘發哺乳期乳腺炎,由此引發疼痛。而非哺乳期乳腺炎則分為多種,例如因車禍、外力等原因所導致的創傷性乳腺炎,較為少見的結核性乳腺炎等其他乳腺炎。
前不久,廖潔就接診了一位結核性乳腺炎患者。家住嶽麓區望月湖的周女士,28歲,於一個月前剛產下寶寶,乳汁充足,在兩周前無緣無故出現乳房疼痛、紅腫,並且伴發熱等症狀,尤其在寶寶吃奶時乳房疼痛加劇。周女士感覺到乳房內有腫塊出現,寶寶也不能吃奶了,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急忙來到長沙市第四醫院名醫工作室求診。經初步診斷為,周女士患上了結核性乳腺炎,需採用藥物進行抗結核治療,必要時還要輔以手術治療,手術中進行快速切片做病理檢查,以免誤診為乳腺癌。
每月一次乳房自我檢查
有助於早發現乳腺癌
廖潔介紹,在一般情況下,乳房自我檢查應每月堅持一次,如果近期自檢發現雙側乳房不對稱,乳房有腫塊或硬結、質地變硬,乳房皮膚有水腫、凹陷,乳暈有溼疹樣改變,乳頭有溢液、溢血等異常現象,應立即去醫院向專科醫生諮詢並檢查。
建議女性在30~35歲以後,至少每月自我檢查一次,每半年由醫生檢查一次。廖潔強調,乳腺癌如果能早發現早診斷,採用綜合治療是完全有可能治癒的。普及乳房自我檢查方法,有助於早期發現乳腺癌。
如何正確地自我檢查乳房?廖潔給出了六個步驟:
①站在鏡前看,雙手高舉過頭。
②雙手叉腰,挺胸,縮腹,雙手自然下垂看:乳房外形是否左右對稱?皮膚有無皺縮、隆腫、潰瘍或橘子皮樣?乳頭有無凹陷,有無分泌物?
③摸:在洗澡時雙手抹上肥皂摸,抹上肥皂是便於滑動。一隻手放於腦後,用另一隻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之指腹來檢查。
④壓:以按壓、螺旋、滑動的方式進行,地毯式檢查整個乳房範圍;別忘了檢查鎖骨及腋下淋巴結。
⑤捏:用大拇指、食指輕捏乳頭,按壓乳頭下有無硬塊,並擠壓檢查有無分泌物流出。
⑥躺著摸:可用少量潤膚油或乳液抹於雙手,便於滑動。躺下時頭下不放枕頭。左側肩下墊一小枕,左手置於腦後。檢查方式與站著摸一樣。看看是否有硬塊、淋巴腫大,有無分泌物。一邊乳房檢查完,再檢查另一邊乳房。
作者:記者 詹春華 通訊員 楊芳 劉媛 | 編輯:樂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