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為青春期叛逆焦慮嗎?帶你感受和十幾歲孩子相處的暖心時刻

2020-10-16 快樂庭院

文:黑豆老末兒

作為家長,也許你看不慣十幾歲孩子熬夜、睡懶覺,看不慣他的眼睛定在手機上,也許你看不慣他的髮型、看不慣他說話直接不顧及你的感受,也許你看不慣他「咚」地關上房門、不愛理你,還看不慣他那吊兒郎當、什麼都不放在心上的樣子,看不慣他特立獨行、清高冷淡的行為······總之,也許你有種種的看不慣,這種種的看不慣,你給總結了一個詞語——叛逆。


青春期孩子的叛逆,你也許人前不敢提起,提起就感覺到沒面子;也許你唉聲嘆氣,感覺自己好不幸,怎麼養了這麼個孩子;也許你欲哭無淚······總之,孩子的種種叛逆行為讓你看不到前途,感覺不到晴天!

如果真是這樣,那麼老末兒向你表示深深的同情和理解!老末兒也曾有由此帶來的一些焦慮無奈,不過現在老末兒更多了欣喜,因為老末兒越來越相信:

青春期,除了叛逆,還有更多無比暖心的瞬間連成了一個數不盡的故事串兒。

下邊老末兒帶你領略幾個叛逆青春期的小片段:


十七歲少年的溫柔

愛美的媽媽獨自做火車出差,在兩節車廂處,不小心夾了手,以至於養了很久的小指指甲給夾斷了,不僅指甲夾斷了,還斷到肉裡了,媽媽頓時又疼又心疼指甲,忍不住給十七的兒子發了一張受傷的圖片。

秒回:「怎麼了?」

「指甲被門夾了,斷到肉了!」

「嘴巴舔舔

抿抿」

短短的幾個回復頓時暖到了媽媽的心窩,疼似乎少了很多。媽媽想起兒子小時候如果有點小傷,自己也是這樣安撫兒子、表達對兒子的愛的,每一次兒子也都被溫暖到,而今,自己有被兒子呵護到的幸福,美噠噠呀!

讀著這位媽媽寫下的文字,老末兒心裡都感覺到了無限的溫柔和幸福!你感覺到了嗎?


爸媽的貼心幫手

一家三口,兒子十七歲,曾經也是讓父母頭疼的叛逆。

假期即將結束,家裡來了客人,小夥子提前準備了點心、水果和茶水,客人來了,和爸爸媽媽坐著聊天,小夥子臨時充當了一個快樂的招待。

爸爸媽媽眼神裡神情中透漏出來的都是對兒子的愛和讚賞,這麼溫馨的畫面,體貼懂事的暖男,客人也倍感喜悅,表達了自己真誠的讚美,「真是大小夥子了,長大了!你們家小夥子真是一個特別體貼特別懂事的孩子喲!」

面對客人的真誠讚美,小夥子有些靦腆和羞澀。



家裡「男人」已長成

一家四口,媽媽、十六歲的少年、姥姥、姥爺,媽媽一直是家裡的頂梁柱。

夏日的一天,媽媽出差在外地。晚上,姥爺感覺手腳麻木到不能動,因為有幾年前姥姥腦梗的先例,少年感覺不對,打電話給媽媽,媽媽聯繫了做醫生的朋友幫忙送姥爺去醫院,少年這邊已經準備好了銀行卡、身份證、醫療卡、口罩等一應物品,等著媽媽朋友的到來。去到醫院,在朋友的協助下,少年以最快的時間為姥爺辦好了一切住院醫療手續,微信裡安撫媽媽:「姥爺已經開始治療了,放心吧,沒大事兒。」

還和媽媽微信,讓媽媽看到了姥爺掛水的圖片,聽到了姥爺的聲音,掛上電話,媽媽瞬間淚目:兒子長大了!

事情沒辦完,媽媽回不來,還是少年照顧醫院的姥爺、安撫在家的姥姥,又不忘和媽媽通信息告訴媽媽姥爺的最新情況。

真的是家裡有個越來越體貼的敢於承擔的「男人」長起來了!


媽媽的知心人

距離我的生日還有一個多月,有天晚上,收到了一份女兒訂的快遞,放學後的他打開來,我看到了封面《掌控情緒,從來都不靠忍》,心裡想:好啊!閨女能看這樣好的書真的是太好了!一會兒問問她看完能否借我看看?我正在學習情緒的課程呢!

暗自竊喜之時,聽女兒淡淡地說,「給你吧,算作給你的生日禮物!」

我心裡一喜:「這是給我的?你也太好了吧!」

「對呀,算作生日禮物吧。」

「好啊,好啊!」我拿起書翻看一下,真是很不錯的一本書,「你真會買東西,真實是知媽媽者,閨女也!哈哈哈·····」

「你生日快到了,我一搜『情緒』兩個字,就出來了這本書,應該是點擊量最大的、最火的,估計是不錯的。」

不管她的言語多麼平淡,我想都不可否認她用心惦記我,不可否定她內心情感的流動,否則怎麼會這麼早早地買禮物給我,還特意選擇了我喜歡的主題內容!

每一個媽媽的特殊日子,她都惦記著,今年母親節時,閨女送給我的一套書現在還是我睡前最好的讀物。

「閨女,你也太有品味了!太了解我了!居然每次買的東西都那麼合我的心意!」

孩子真心真意送我禮物,我當然要真心真意表達我的愛了!一個個這樣的幸福瞬間連成串兒,就是日子。

這些溫暖的故事能否足夠說明叛逆不是青春期的唯一內容?

跟著老末兒體會了這幾個瞬間,你是否想起了,自己家那個神獸在平日裡留給你的那些溫馨心動,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越分享你的幸福會越多!

老末兒也曾經沒有跟上孩子的成長,在孩子青春期到來的時候弄到手足無措,如今看自己的孩子,怎麼看怎麼好、越看越喜歡、總也看不夠,不僅是看自己家孩子好,老末兒現在看很多的青春期孩子,也是一個個都能閃閃發光!

借著老末兒拋出的幾個片段,如果你能想起很多的暖心時刻,或者由此啟發你願意有意識地通過自己的改變從而創造出越來越多的幸福瞬間,那麼我真誠地恭喜你,你是一位非常智慧的家長,你不僅能接納孩子叛逆的青春和青春期的煩惱,還能感受到青春期孩子成長帶來的喜悅!你真是一位懂愛也懂孩子更懂生活的家長!

相關焦點

  • 共情,理解青春期孩子的感受,是孩子叛逆的最佳解藥
    問:也就是說只要你聽到弟弟哭就怪哥哥,可以這麼認為嗎?媽媽:肯定是他欺負弟弟,弟弟才5歲不可能欺負哥哥!問:你有沒有問問他把弟弟搞哭,有什麼想法和感受?媽媽:我一個人管兩個孩子,還有家務活,還要按他上學的時間點準備飯菜,真的沒有時間和精力管那麼多了。問:是否想過兒子已進入青春期了,而青春期的孩子會和以前有很大的改變?
  • 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
    應該怎麼和青春期的孩子相處?家有青春期的孩子家長相信都深有體會。  我們常認為青春期是12-18歲,正好是初高中這個階段,一般覺得孩子到18歲就是個成年人了,但是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認為真正的青春期要到30歲才會結束,一部分重要的生理原因就是因為前額葉皮質沒有長好。
  • 你相信青春期孩子會叛逆,你家孩子就會叛逆
    說到青春期,家長們往往如臨大敵——就會想到叛逆、個性張揚、不斷挑戰世俗和規則……說到家有「中二少年」,家長們都能心領神會這種艱難,真的是這樣嗎? 有一位心理學家卻說,青少年的問題其實沒那麼普遍。如果你相信青春期的孩子都是叛逆的,你家孩子就一定會是叛逆的。這個假設之所以成立,是你自找的。
  • 引領右腦教你怎樣和青春期的孩子相處
    青春期孩子的大腦分分鐘在打仗這是一張腦部發育圖,分別代表了5歲、青春期前期(9-12歲)、青春期(13-19歲)、20歲人腦的發育情況。紅色/黃色的區域代表尚未完全發育,而藍色/紫色區域則代表完全發育成熟。
  • 孩子不只在十幾歲的時候叛逆,比青春期還早的叛逆期你知道嗎?
    文 | 齊麗娟很多家長都知道孩子的叛逆期是在孩子十幾歲,也是所謂的青春期的時候,那在這之前,孩子其實還有一個青春期,也就是孩子兩歲的時候。這個時候孩子人生中第一次強烈地要求得到別人的尊重的時候。寶寶終於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思維了,雖然小,但是卻也要求這個世界給予他們該有的尊重,所以這個時候家長們雖然迷茫不懂,但是當知道為什麼了,也是該感到開心的吧!1.兩歲的叛逆期是什麼?
  • 孩子青春期叛逆家長不知怎麼教育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青春期叛逆,做出與其年齡不符的事情。 十幾歲的孩子正處於青春期精力旺盛的階段,家長眼中孩子叛逆,不聽話。只是因為孩子如今在父母面前的表現與以往不同,有些家長會想從前只有父母教育孩子,從沒有孩子教育父母這一說。孩子內心就會覺得為什麼父母可以對孩子發脾氣,孩子卻不能對自己發脾氣?
  • 叛逆、早熟、做事太出格,青春期的孩子,我該如何管教你?
    十幾歲正是青春好年華,正是一個人努力學知識、正三觀的關鍵時刻,男孩、女孩卻如此肆無忌憚地揮霍青春和健康。如果這些都得不到滿足,孩子就容易做出過激行為,比如文章開頭提到的男孩女孩不計後果地「玩」,比如孩子叛逆、離家出走等等。感情變化無常青春期的孩子感情變化非常明顯,可能前一刻他還在多愁善感,後一刻又開始喜怒無常。
  • 青春期不等於叛逆,家長掌握這些方法,輕鬆與孩子和諧相處
    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這對於很多家長來說都是一件非常困擾的事情。青春期階段的孩子,他們的身體和心理都在急劇發生變化,他們渴望成年,但是他們的經歷和成熟度卻限制了他們的成長。因此,青春期的孩子們特別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引導,但是如果引導不當,很容易對孩子造成傷害。那麼,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與青春期孩子的溝通方法有哪些呢?
  • 如何應對青春期孩子的叛逆?
    很多家庭都受困於孩子青春期的煩惱,在西方有一個說法,叫作teenage,就是指十幾歲的小孩,很多大人都覺得,這麼大的孩子是非常恐怖、非常難以駕馭的。 為什麼「青春期」的孩子問題多?在青春期,孩子關於欲望的那一部分大腦這個時候已經發育得差不多了,也就是說,成年人有的那些欲望,十幾歲的孩子都有了,他喜歡好的東西,喜歡穿漂亮的衣服和鞋子,喜歡參加party,對異性也開始產生了感覺,有的孩子甚至開始喜歡嘗試喝酒。
  • 如何正確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學浪計劃」
    家有青春期的孩子家長相信都深有體會。我們常認為青春期是12-18歲,正好是初高中這個階段,一般覺得孩子到18歲就是個成年人了,但是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認為真正的青春期要到30歲才會結束,一部分重要的生理原因就是因為前額葉皮質沒有長好。大腦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部位叫做前額葉皮質,它差不多就是在我們額頭後面的部分。
  • 經典問答系列 | 第40問:青春期的孩子怎麼相處?
    所以所謂的我們說的青春期的叛逆是什麼?叛逆正好是他走向獨立的一個過程中,他通過這種叛逆的方式來宣告我長大了,我現在是成人了,作為家長你還拿以前的教育孩子的和孩子相處的方式,一定會帶來問題。針對孩子這種叛逆、對抗、衝突,如果要再詳細一點講,原因是什麼?第一個,我們家長對孩子進入青春期沒有做好準備。
  • 孩子叛逆現象普遍存在嗎?4個「錦囊」教你怎樣和叛逆期孩子相處
    孩子叛逆,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時常讓父母感到「頭疼」。許多父母也常常抱怨,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那麼,孩子叛逆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嗎?作為家長應該怎樣和叛逆期孩子相處?
  • 青春期孩子叛逆,母子相處,需要注意五大事項
    青春期的孩子比較叛逆,母子相處需要注意五大事項:母子平等交流,母親不要總是嘮叨和責罵,孩子不要總是沉默寡言;母子相互尊重和欣賞,多站在對方角度思考,讓母子關係融洽;要保持一定距離,給孩子空間和時間;培養共同愛好,做知心朋友,引導孩子,走上正軌;要有耐心。
  • 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這是我聽過最好的回答
    應該怎麼和青春期的孩子相處???30歲才能結束孩子不願說話,叛逆,難以溝通,不知道哪句話就讓孩子炸了毛。家有青春期的孩子家長相信都深有體會。我們常認為青春期是12-18歲,正好是初高中這個階段,一般覺得孩子到18歲就是個成年人了,但是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認為真正的青春期要到30歲才會結束,一部分重要的生理原因就是因為前額葉皮質沒有長好。
  • 青春期不叛逆才是最可怕的!盤點父母必須要了解的幾件事
    信守承諾,樂於助人,喜歡和父母交談,不吃垃圾食品,不看電視,喜歡運動,成績好,不把時間浪費在電子遊戲上?很多父母們認為這樣的十幾歲孩子是「好孩子」。那些以自我為中心,聽搖滾音樂,頂撞父母,房間很亂,總是帶著耳機,玩電子遊戲的孩子是「叛逆」的。
  • 你知道「青春過渡期」嗎?8歲孩子這樣教,青春期少操心
    其實,「叛逆問題」之所以普遍,是因為多數家長忽略了「青春過渡期」的存在。如果家長不希望孩子在青春期太過叛逆,那就應該從「青春過渡期」開始未雨綢繆。青春過渡期是在哪個階段?在國內,大多數家長會以為孩子上中學才是青春期的開始,其實不然。
  • 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這12條溝通技巧送給老師家長
    這12條溝通技巧很重要,建議老師轉給家長,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應該怎麼和青春期的孩子相處?歲,正好是初高中這個階段,一般覺得孩子到18歲就是個成年人了,但是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認為真正的青春期要到30歲才會結束,一部分重要的生理原因就是因為前額葉皮質沒有長好。
  • 如何與青春期孩子相處,這12條溝通技巧送給老師家長
    一般為10~20歲左右。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這12條溝通技巧很重要,建議老師轉給家長,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應該怎麼和青春期的孩子相處?這是困擾不少父母的難題。1青春期可能要到30歲才能結束孩子不願說話,叛逆,難以溝通,不知道哪句話就讓孩子炸了毛。家有青春期的孩子家長相信都深有體會。
  • 怎麼和叛逆的兒子相處?
    不知道怎麼跟他相處!我們想帶他出去,他哪裡也不去,怎麼辦?如果家長不能很好的管理自我,青少年就會用各種方式來讓你去被動改變,而這個時期是非常痛苦而漫長的:家長的性格多年已經形成,比起孩子多變的性格根本無法匹配,這就容易產生衝突和矛盾,實際上是磨合的過程,只是有的家庭磨過去了,有的家庭卻從此分裂。一般都是孩子暫時妥協而勉強停止,但到了二十歲左右或出身社會以後會再來一波,比如擇業和情感。
  • 3個叛逆少年的青春期,父母伴子如伴虎:孩子比看起來更需要你
    中國的知名作家麥家曾說:「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戰爭,其實是一場不公平的戰爭,你永遠是處在被動方,這個時候,你只能忍耐。」青春期是父母繞不過去的坎。即便你有很高的聲望,事業無比成功,面對孩子青春期的突變,一樣束手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