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青春過渡期」嗎?8歲孩子這樣教,青春期少操心

2020-12-25 超級奶爸孫悟空

青春期的叛逆,是大部分家長教養孩子的難題之一。由於這個時期的孩子自我意識已相對成熟,會覺得自己已經是大人了,在面對很多事情會表現出一種幼稚的獨立性。

比如孩子對家長會說:「我已經不小了!」或「你們不懂!」。往往家長還說不聽,打不得。這就是管教青春期孩子最大的難點。

其實,「叛逆問題」之所以普遍,是因為多數家長忽略了「青春過渡期」的存在。如果家長不希望孩子在青春期太過叛逆,那就應該從「青春過渡期」開始未雨綢繆。

青春過渡期是在哪個階段?

在國內,大多數家長會以為孩子上中學才是青春期的開始,其實不然。世界衛生組織對青春期的界定是女孩子從9歲開始,男孩子則是11歲。所以通常將青春期定義在10~19歲這個階段。

不過即使同屬青春期,14歲跟10歲的孩子的意識行為跟身體發育差距很大,10~14歲這個階段則細分為青春過渡期。這個時期父母與孩子的相處與教育方式,往往決定孩子在14~19歲是否更為叛逆。

所以當孩子臨近青春過渡期,大概在八歲時,家長應該停止以往對幼童的管教方式了。

8歲孩子這樣教,青春期少操心。

1、把管束變成幫助孩子自律。

孩子上小學後,家長因為關心,會下意識地管著孩子。而8歲以後的孩子,已經能清晰地認識到來自父母的管束。

這種「被管束」的感覺,會逐漸在內心累積,並可能會隨著自我意識的成熟而反彈。

其實,大家可以嘗試幫助孩子學會自行管理。你可以告訴孩子,讓他自己做一份日常計劃,安排什麼時候寫作業,什麼時候玩,什麼時候睡覺。然後扮演監督的角色即可。

即使開始會很難,但孩子終於還是會習慣,並從小學會自律,同時減少其長期「被管束」而有了逆反心理的可能。

2、家長應有「提前教育」的意識。

有時候,家長可以假借親戚家的大齡孩子,或者以自己小時候為例,給孩子聊聊未來兩三年可能遇到的困難,並告訴孩子可能存在的解決方法,

對於一些關卡,比如第一次擔任班幹部,比如很重要的中考,「提前教育」會他們感到有底,減少部分成長焦慮。

另外,「提前教育」也能一定程度地避免分歧,比如當孩子開始學滑板前,大人就該教導孩子以後不能在什麼地方玩滑板,不可以嘗試非常危險的滑板動作。而不是在孩子學會滑板後再進行教育。前者,孩子接受度極好。後者,通常已經說不動了。

總的來說,「提前教育」就是要減少焦慮、壓力、親子分歧,它們都是孩子叛逆的部分因素。

3、把「你應該」換成「你覺得呢?」

8歲的孩子,在面臨分歧或者需要教育孩子時,父母大可以把「你應該」如何做換成「你覺得」該怎麼做?這裡考慮更多的不是為了表示尊重,而是為了訓練孩子慢慢地懂得辯證地去處理事情或自行約束。

無論怎樣,在這種方式下,孩子的接受度總是比簡單粗暴的一句「你應該」要好的。

溝通方式的改變,是讓孩子更懂得客觀思考,其內心也就不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即使青春期的孩子依然容易情緒化,但發洩後終究會反思,畢竟這是多年前就養成的行為方式。

4、立規矩,避免情緒化地管教。

給孩子立規矩,不僅是約束孩子,也是對打人自己的約束。管教孩子有章可循,避免情緒化管教——心情好,孩子做錯事一笑置之;心情不好,孩子做什麼都是錯的。

如此,8歲的孩子完全能清晰地感知到家長的「情緒化」,從而有了委屈不滿。這種情緒又是叛逆的重要土壤。另外,避免情緒化管教也是為了讓孩子對大人的教育保持良好的接受度。

小結:以上4點不僅有效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對「青春期叛逆」更是有針對性的。做好這些,孩子不會叛逆到哪裡去。家長就可以省去不必要的操心了。

與孩子產生分歧,可以這樣做。

1、善用偶像的力量。

有時候,孩子知道自己的想法做法是錯誤的,或固執或好面子依然堅持。

這時候,如果孩子偶像是易烊千璽,那麼媽媽可以問問孩子,在面對同樣的事情時易烊千璽會怎麼做,怎麼做才更正確?用偶像提醒他做正確的事,很見效。

2、請放下大人的面子,表露你的擔心。

有時候,分歧也來自於大人對孩子的擔心。擔心孩子讀不了好學校,擔心其去哪裡玩不安全。但是當大人反對孩子某個決定時,卻往往只會跟孩子說不行或不可以,這可能出於維護自身的權威或不習慣肉麻的表述。

所以,嘗試告訴孩子:「你知道媽媽反對是因為擔心你嗎?」

無論怎樣,一句擔心你總是會避免分歧轉化為矛盾,更是讓孩子感到到大人的愛意。

3、學會擱置分歧,讓雙方先冷靜。

對於有些問題,加長不願意妥協,孩子也堅持自己的立場。如果眼看說服不了孩子,可以先擱置分歧。有時候孩子的堅持僅僅因為純粹不喜歡被大人左右,或者只是被一時情緒激發。

所以,先冷靜。一起去打一盤桌球再看看是否有需要繼續討論的必要。

結語:

所謂可憐天下父母心,正因為青春期叛逆可能帶來很大的家庭困擾,甚至影響孩子的未來。

所以這需要父母未雨綢繆,在臨近「青春過渡期」的8歲開始著手,最大可能減少孩子的逆反心理,至少避免其在14歲以後如脫韁的野馬般。

當然,這樣教孩子父母不會更輕鬆,但對孩子綜合素質的提高也將是顯而易見的。希望,本文對家長讀者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相關焦點

  • 你知道我的身體變化,可你知道我的心理變化嗎?青春期教育系列2
    青春期教育系列1——點擊查看https://www.toutiao.com/i6855973322140680715/青春期是由男孩初次遺精,女孩月經初潮開始的。我們知道青春期孩子到底有哪些身體上的變化?我們看不見的內在又有哪些心理變化?
  • 陪孩子長大(21)——家有青春期孩子,這四項技術你一定用得到
    社會工作者、心理工作者、醫生和研究青少年的專家,都會談到「青春期」的概念,一般會把孩子從少年到成年這個階段定位為「青春期」。 現在孩子成熟都比較早,青春期會從十一歲半到十四五歲,女孩比男孩早一點,有近半年到一年的差別。
  • 「太操心」是父母與青春期孩子矛盾的核心,學會抓重點,其他放手
    有這樣一個實驗:給一群孩子布置一件他們肯定能完成的任務。在他們完成的過程中,安排他們的父母在旁觀看。實驗前,組織者告訴父母們:孩子肯定能完成,請只看不發聲。結果:沒有一位父母能撐過8分鐘不指導。最快的一位家長,才看了30秒不到就開口「你怎麼這麼做啊?!應該先……」。更有甚者,有幾位家長直接上手,教孩子該怎麼做。指點太多,操心太多,介入太多,在親子關係,甚至在任何關係中,都只會起反作用。
  • 孩子青春期的「14歲現象」,是叛逆期也是塑造期,父母要陪娃度過
    當孩子青春叛逆期的時候,父母都會十分的頭疼,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是最難管教的,也正因如此,所以父母也很擔心孩子這個時候會養成不好的行為習慣。所以孩子的青春期,對於父母來說就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孩子的14歲是一個特殊時期沈女士一直覺得自己的兒子是屬於比較乖的孩子,但家裡的老人提醒沈女士說,孩子就要14歲了,這個階段的孩子進入了青春期,所以會發生比較的叛逆,讓沈女士要多加重視。
  • 青春期的孩子不尊重媽媽,爸爸暴怒:不孝順的孩子沒有出路
    作為一位知名的教育專家,犯罪心理學者,李玫瑾教授為什麼要這樣說呢?青春期,除了叛逆、頂嘴、逆反、自我、耍酷,就真的連基本的道德素質都沒有了嗎?著名家庭教育專家王莉在她的《青春期孩子的正面管教》一書中提出:「青春期的孩子開始有了自我,他們的忤逆只是為了想要證明自己。
  • 至初中生:謹防「叛逆期定律」,3招教你順利度過青春期
    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會經歷兩大「叛逆期」,第一個是「青春期」,第二個是「更年期」。對於成年人來說,自己的心情其實主觀上還是能夠調節的,但是10歲-20歲之後的學生就不一樣了,在這個時期,家長和孩子之間往往不能和平相處。
  • 3本深入淺出的小書,助你了解青春期孩子所有需要知道的成長知識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家長和孩子都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考驗。上至高三甚至大學,下至小學四五年級,都有輕生的孩子。這讓許多家長和老師忍不住膽戰心驚地自問:現在的孩子都怎麼了?!其實,在許多極端的案例中,如果成年人可以多了解一些青春期孩子的特點,多知道一些與這一特殊時期的孩子溝通的方法,就可以走進孩子的內心,幫助他走出心理陰影。
  • 爸媽,青春期的我不難教【讓你更了解孩子】
    「我到了青春期,有些叛逆不服管,做爸媽的都不知怎麼辦才好。漸漸遠離你們,漸漸不聽管教,我也不願意這樣。有些話想說,怕得到的只是爭吵;不說,卻也不想慢慢走偏。你們查了一堆資料,找了不少方法,卻還是不知道怎樣和我相處。其實,最了解自己的我卻明白,自己並不難教。
  • 孩子愛「唱反調」?你不懂青春的「叛逆」,就不知道孩子有多傷
    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對父母而言好似仇家,他們跟父母的關係不和諧,打耳洞、玩手機、打遊戲、上網、白天黑夜顛倒、早戀等。這些孩子們是不是一味不學好、無可救藥呢?以前看過這樣一篇文章:著名民謠歌手許巍少年時候成績還不錯。父母都是老師,所以希望他將來能考上大學,傳承他們的衣缽。可許巍偏偏喜歡音樂,他沒有按照父母的意願,而是走上音樂創作之路。
  • 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特別容易衝動?一個方法教你實現和諧溝通
    我們知道社會上很多工種是有男女區別的,比如非常燒腦類的計算機類工作,男性比女性比例大很多,不僅僅是社會原因或者身體原因,跟大腦發育也有關係,大家都會說,女孩子有家庭和孩子拖累,操心多,腦力跟不上就是這個原因。明白了青春期孩子大腦發育原理,你就懂得了為什麼一向乖巧的孩子突然變成一個不可理喻的小怪獸,好像來自外星球一樣。
  • 李玫瑾:別和青春期的孩子較勁,父母做好8件事,平穩度過青春期
    把你的打探當做審問,認為你沒勁;把你的關心當做嘮叨,覺得你太煩;當你教育他,他會不耐煩地說「我知道該怎麼做,不要你管。」當你想看看他在看什麼,他會馬上拒絕「這是我的隱私!」」青春期的孩子進入了一個從兒童向成人轉變的重要過渡期。在這個時期,身體的飛速發育,思想的逐漸成熟,使他們認為自己已經不是懵懂的孩子,自我感覺已經「長大了」,他們期盼自我意識的獨立和自由,開始對這個世界進行自己的解讀。
  • 孩子六歲前要嚴管 青春期時少幹預
    排在第一位是6歲以前,第二位是青春期。這兩個階段對孩子適當適度教育,對其一生影響重大。我認為,6歲前要嚴管,青春期少幹預。孩子早期表現出任性的時間是3~5歲。3歲前,孩子的哭聲一般是他身體痛苦的感受表達,是一種信號,家長要幫助孩子解除痛苦並給予關愛。但3歲後,孩子的哭聲多了一層含義,有了意向表達。比如,帶他去商場,看見好玩的東西非要得到,不買就大鬧。
  • 孩子青春期太重要,這8件事家長值得做,父母一定要知道
    02、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家長要做到8件事當你的孩子進入青春期,首先,父母要改變你所有的教育模式。早年你可以說「快寫作業去」「走我們上學去」。但到這個階段不要這樣了。我問她一個問題,如果你的同事在辦公桌放一本日記你會翻看嗎?她說不會。那你為什麼看孩子的日記?她說我想了解她的心理。但孩子已經長大了,她需要有一個獨立的心理空間了。你不能這樣去了解她的心理,而是要尊重她,不要動涉及她隱私的東西。第三,要讓他參與家庭大事。孩子走向工作單位,往往是要先做領導的助手,所以一定要有動手能力。
  • 親子課堂|青春期孩子成績不好了怎麼辦?
    然而這種談除了轉移壓力,讓孩子背負和她一樣的壓力,其它起不到任何作用。當面對青春期孩子成績下降,父母要做的不是苦口婆心地跟孩子說,如果不好好學習將來會多難。其實這樣的話,不用家長說,孩子也知道,並且他還知道不好好學習,不僅將來難,現在也難,因為家長的嘮叨、老師的冷漠,這些都會讓孩子很難受。
  • 共情,理解青春期孩子的感受,是孩子叛逆的最佳解藥
    「沒見過這麼叛逆的孩子,再這樣下去遲早要被他氣出心臟病,罵也罵過打也打過,就是死性不改,要不是擔心他把弟弟弄出心理疾病,我才懶得管他」,一青春期孩子的媽媽沮喪又無力地控訴著。我問她咋回事,孩子叛逆具體表現在什麼行為上?
  • 叛逆、早熟、做事太出格,青春期的孩子,我該如何管教你?
    看到這樣的私信,我心裡咯噔一下:十幾歲的女孩懷孕了?太早懷孕,對身體危害可是很大的,我立馬回信:對身體傷害很大。阿姨,我不會算排卵期,你教給我好不好?我不知道該如何勸這個叛逆又早熟的男孩。把事情說給老公聽,我順口吐槽:這麼小的渣男,希望那個姑娘不會被他傷害。老公反駁:男孩渣?你怎麼不說女孩不自愛?
  • 李玫瑾:孩子青春期 家長要做的8件事
    ,家長要做到8件事 當你的孩子進入青春期, 首先,父母要改變你所有的教育模式。有一個單親媽媽看女孩子日記,結果孩子離家出走,媽媽很著急。那時候在央視《今日說法》節目,我和這位媽媽有一個連線,媽媽問我怎麼辦。我問她一個問題,如果你的同事在辦公桌放一本日記你會翻看嗎?她說不會。那你為什麼看孩子的日記?她說我想了解她的心理。但孩子已經長大了,她需要有一個獨立的心理空間了。你不能這樣去了解她的心理,而是要尊重她,不要動涉及她隱私的東西。
  • 你知道嗎,性教育一定要在孩子青春期之前就開始
    先入為主地讓孩子建立正確溫和的知識,事半功倍。今天,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兒童性教育的重要性,但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兒童性教育繪本普遍偏低齡,講述入門級的性別認知。當孩子關於這方面的疑惑多一點、好奇多一點時,家長往往驚慌失措,不知道該如何解答,或者認為將來學校會教而敷衍過去。
  • 你還在為青春期叛逆焦慮嗎?帶你感受和十幾歲孩子相處的暖心時刻
    文:黑豆老末兒作為家長,也許你看不慣十幾歲孩子熬夜、睡懶覺,看不慣他的眼睛定在手機上,也許你看不慣他的髮型、看不慣他說話直接不顧及你的感受,也許你看不慣他「咚」地關上房門、不愛理你,還看不慣他那吊兒郎當、什麼都不放在心上的樣子,看不慣他特立獨行、清高冷淡的行為······總之,也許你有種種的看不慣,這種種的看不慣,你給總結了一個詞語——叛逆。
  • 孩子不只在十幾歲的時候叛逆,比青春期還早的叛逆期你知道嗎?
    文 | 齊麗娟很多家長都知道孩子的叛逆期是在孩子十幾歲,也是所謂的青春期的時候,那在這之前,孩子其實還有一個青春期,也就是孩子兩歲的時候。這個時候孩子人生中第一次強烈地要求得到別人的尊重的時候。寶寶終於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思維了,雖然小,但是卻也要求這個世界給予他們該有的尊重,所以這個時候家長們雖然迷茫不懂,但是當知道為什麼了,也是該感到開心的吧!1.兩歲的叛逆期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