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的整理學》:智慧的人生從學會遺忘開始!

2020-12-08 三姐愛讀書

所謂思考的整理,就是如何更巧妙地遺忘。 ----(日) 外山滋比古

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就常常被告誡「博聞強識」「必須要記住」的重要性,一旦忘記就會被批評、指責,甚至是責罰。漸漸地,我們的頭腦裡便下意識地開始不斷地記憶,不斷地塞進去很多「有用的東西」,從而讓自己變成一個知識淵博的人。

然而,我們人類的頭腦並不僅僅局限於像倉庫那樣儲存知識,還要能夠思考、善於思考、發揮個人的獨創性。這就需要我們學會給自己的大腦及時地清理「亂七八糟的東西」,從而整理出一個廣闊的空間,激發思考的無限可能。

因而,一個充滿智慧的人生,首先是從學會遺忘開始的,忘掉那些讓我們背負極大心理負擔的恐懼、悲傷、利益糾葛、人情世故等等,給人生減負,活出絢麗多姿的自我。

01

在現實生活中,當發生了某一突發事件時,對於事件當事人而言,接下來可能會有一系列的事情蜂擁而至。然後就會有雜七雜八的東西一窩蜂地塞進我們的頭腦裡,讓自己陷入一種茫然不知所措的困境中。不消說,這時候我們的頭腦是非常忙亂的。

按照外山滋比古教授的觀點,「忙」這個字是一個豎心旁,加上一個亡,其字面意思就是一個人的心丟失了。當一個人的頭腦處於忙碌狀態時,它是無法高效運轉的。所以,我們不能讓大腦陷入忙碌之中。

那麼,有什麼方法能夠不讓我們的大腦陷入忙碌之中嗎?答案便是睡眠!在白天,我們忙碌奔波了一整天,疲於應對各種各樣的生活瑣事和工作事務,整個人早已疲憊不堪。

晚上,睡上一個美美的覺,讓大腦處於一個平衡的狀態,第二天醒來便會感到神清氣爽、精神飽滿、鬥志昂揚,徹底忘卻了昨日所有的煩惱與憂愁。因而,睡眠是我們人類最自然的修復功能,它讓大腦得到了有效的整理。

02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們每個人的人生之路,仿佛一個「之」字,在曲折中前行。因而,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工作當中,很難避免會遇到一些挫折與逆境。有人從此而沉淪不前,有人卻能夠及時地調整好自己,繼續奮勇前進。

要想克服眼前的困難,我們首先需要給大腦做個大掃除,也就是遺忘掉這些負面的人與事。這時候,要告訴自己暫時擱置過去一段時間的煩心事,用一個全新的頭腦去思考事情,給自己換個好心情。

當周邊環境改變了,我們的心情自然會發生變化。有時候,我們很難避免會遇到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人與事,如果任由煩亂的思緒滋生,我們只會將自己陷入惡性循環的泥淖中無法自拔。

這時候,我們不妨給自己放個小假,暫時離開這個讓人傷心苦惱的地方,換個環境,換種心情,清理掉腦海裡的「垃圾」,騰出空間去感受眼前的美景,或者去聆聽一曲動人的旋律,讓自己的身心得到放鬆。

詩仙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豪放與果敢,確實值得我們今人學習。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挫折與困境不過使我們成功之路上的試金石,要始終堅信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兒。

由此可見,暫時的換個環境,也有利於思考的整理,有利於忘掉俗世紛擾,讓我們重新煥發精氣神兒。

03

想要讓自己遺忘的時候,也可以去做別的事情。如果我們長期堅持做同一件事情,疲勞感會越積越多,學習或者工作的效率也會大打折扣。這時候,我們不妨休息一下,讓自己換個心情。

記得我們還是在校學生的時候,學校安排的課程表就特別講究。比如,上完語文課之後是數學課,上完英語課後是物理,然後同屬於理科的生物課和化學課也錯開。這樣的排課不至於一個上午或者一個下午都是文科或是理科的課程,讓人覺得上課老是想打瞌睡,從而有效地調動我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此外,通過體育鍛鍊讓身體大汗淋漓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忘卻方法。運動能夠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從而讓頭腦得到良好的循環,讓人覺得神清氣爽,這表明我們的頭腦已經得到了非常好的清理。

04 寫在文末

在《思考的整理學》一書中,外山滋比古教授指出通過適度遺忘,能夠達到清理我們的大腦,從而使我們的思考變得更為活躍,辦事效率由此而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總之,睡眠、換個環境、做別的事情和運動等,都是遺忘的良好方法,都能夠有效地整理我們的大腦,讓人重新煥發新的活力,讓我們變得更理智、更智慧!

-END-

歡迎關注@三姐愛讀書,分享更多好書、更多人生感悟!我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曾從事9年翻譯相關工作。如今,作為一名新媒體人,左手帶娃,右手寫文。快來和我一起愛看書,愛寫作,每天進步一點點。

相關焦點

  • 《思考的整理學》:走出思考誤區,讓思考更有智慧
    正如《思考的整理學》裡提到的:「所謂思考的整理,就是讓處於初級階段的思考爬上抽象的梯子,讓它不斷前進。如果思考只停留在第一階段,那麼無論時間怎樣流逝,也只是膚淺的想法罷了。」《思考的整理學》是日本作家外山滋比古的經典代表作。本書是作者基於豐富深刻的思考體驗,提出的獨特又高效的思考整理法。
  • 《思考的整理學》:日本思考大師支招,拖延和遺忘可以催生靈感
    最近讀了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學名譽教授、全日本家庭教育研究會前總裁外山滋比古所著的《思考的整理學》,受益匪淺。書中作者基於豐富的思考經驗,提出了獨特高效的思考整理法,使碎片化的知識轉化為生動的想法,激發出更多的創造力。書中提出了激發大腦創造力,有兩種方法對催生靈感更有效:睡一晚,時間的沉澱可以催生靈感;遺忘可以幫助我們催生出更有價值的思考。
  • 《思考的整理學》:如何規劃出更加高效的人生?
    《思考的整理學》一書的作者外山滋比古,是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學名譽教授、英語文學家、評論家、全日本家庭教育研究會前總裁,日本百萬級暢銷書作家,作品多次入選日本中學國文教科書,被大學入學考試試題選用。這本書是作者的代表作。
  • 懂得有效整理雜亂的思考,才能在思考的困境中突出重圍
    《思考的整理學》這本書是作者經典代表作,此外作者還著有《閱讀整理學》、《忘卻力》、《知性力》等多部暢銷書。如果大腦只是存儲知識的雜亂倉庫,就難以輸出打動人心的思考觀點。通過對思考的整理,我們得以將碎片化的信息轉化為生動的想法,避免在重要時刻手忙腳亂,在隨時隨地的思考鍛鍊中,使思考實現質的提升,讓大腦成為擁有創造力的工廠。在這本書中,作者基於豐富深刻的思考體驗,提出了獨特又高效的思考整理學。
  • 暢銷日本34年《思考的整理學》:擺脫混亂思維,激發大腦創造力
    如果是倉庫職能的大腦,需要保證儲存的東西不丟失,亦即不被大腦遺忘;但對於工廠職能的大腦,則是要對多餘的東西進行整理,甚至直接扔掉,才能留給工廠足夠的空間,效率才會更高,亦即我們接下來要聊到的《思考的整理學》。
  • 撒貝寧學習有「拍照記憶法」,寫作者積累素材有《思考的整理學》
    對讀書思考和寫作來說,同樣有高效的訓練方法。今天就可以給大家推薦一本日本思考大師外山滋比古教授的《思考的整理學》。外山滋比古出生於1923年,英語科班出身,文學博士,擅長語言學、修辭學、教育學、語義學、新聞學。還長年致力於推廣兒童情操教育。
  • 《思考的整理學》:突破慣性思維模式,讓靈感發酵,思維更上一層
    亞里斯多德曾說,「人生最終的價值在於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於生存。」當我們將思考作為一個課題拿出來講的時候,是否如同這句話所說的那般重要?在《思考的整理學》這本書中,就思考的各方面進行了一番分析。作者外山滋比古是日本思考大師,百萬級暢銷書作家。他在自己以往的思考經驗上,提出新奇的整理法,讓我們感受不一樣的思考世界。1.正確思考,需要暫時放下作者寫道,「要學會暫時放下,給事物一段自由發展的時間。」
  • 《思考的整理學》:如何留住靈感,把知識碎片化為己用
    直到我看到了日本作家外山滋比古寫的《思考的整理學》這本書,才解決了我的困惑。外山滋比古出生於1923年,英語科班出身,文學博士,對語言學、修辭學、教育學、語義學、新聞學均比較擅長。還長年致力於推廣兒童情操教育。
  • 沒有進行思考和整理,你的信息都是「垃圾」
    知道我看到了《思考的整理學》這本書,它的作者外山滋比古是本御茶水女子大學的名譽教授,而且作品多次入選日本中學國文教科書,他用豐富和深刻的思想,提出了很多獨特又高效的思考整理法,這些方法確實讓我受益良多。
  •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學會整理,過上怦然心動的人生吧
    、整理失敗的原因及正確的整理辦法這幾個方面來看看整理如何讓自己的人生煥然一新。無論誰,只要體驗過一次完整的整理,就會體會到心動般的感覺,而且,還會實際感受到『整理之後』人生所產生的戲劇性變化。」在這裡作者不僅解釋了什麼是怦然心動的整理魔法,還著重強調了整理後帶給我們的人生變化。運用這種方法不僅幫我們過上乾淨整潔的生活,也能體會到被心愛之物包圍的感覺。
  • 整理思考,尋找靈感,這三點你做到了嗎?
    對於人生的意義我們需要傾盡一切去追尋,而在這之前我們至少要對自己思想的有清晰的認知和表達,作為一個自媒體人,腦袋裡的想法總是會一下子浮現,然後又一下子消失,大部分時間都是感覺一團亂麻,而困擾我的這個問題,終於在一本書裡找到了答案,就是百萬級暢銷書作家外山滋比古寫的《思考的整理學》,這本書當年在日本可謂是引起了轟動 ,暢銷日本34年不衰,印刷124次,年均加印量
  • 《思考的整理學》讀書筆記及感悟<3>——感興趣的事不用做筆記
    你是否有過為了不遺忘某些事情會不會總是準備一個封面漂亮,頁數足夠的新筆記本把它們一個個的記下來的習慣呢?我有,而且我的這種習慣非常嚴重。從上學時期,只要有任何的新知識,你一定能從我的筆記本中找到蛛絲馬跡,不知道是因為我的記性是一開始就不好,還是因為一直覺得自己記性不好,記性就真的不好,總之我開始不知不覺的很多事情都會遺忘,這也可以說是間接的導致了我比較喜歡歷史但是還是在高中時選擇了學習理科。
  • 啟真新論 |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雲敏:從現在開始,學會獨立思考
    本期啟真新論,我們推出的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巖土工程研究所所長陳雲敏發表的《從現在開始,學會獨立思考》一文。觀點的碰撞,智慧的交鋒,我們也期待聽到您的聲音!投稿郵箱:zdxmt@zju.edu.cn。
  • 《365天子彈筆記》,整理思路進而上升到整理人生
    實習的時候選醫院抽籤抽到了外地,到了一個新的環境欣喜有但是更多的是孤立無援的陌生感,剛開始的幾個星期整天忙的跟狗一樣,還來不及適應新的環境就要開始工作了,事情繁雜而又冗長,後來我每天下班回到宿舍會把第二天需要做的事情寫在紙上,每完成一項就劃掉一項,按照事情的輕重緩急順序寫在隨身的筆記本上,這樣一來效率大大提升。
  •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真正的人生,從整理之後開始
    人人需要的整理魔法近幾年,許多新型職業逐漸流行了起來,整理師就是其中之一。《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作者近藤麻理惠,就是一位頂級整理大師。什麼是職業整理師呢?就是給客戶提供家居整理、收納方案和服務的專業人士。好的職業整理師,收入非常高。中國新聞網曾報導過「中國整理界第一人「韓藝恩的收入,每小時是500元人民幣甚至更多。而2017年時,在整理師行業,大部分人都能達到日薪1000元以上。經驗越豐富、等級越高,整理師的收入越豐厚。
  • 「夜讀」學會換位思考,是人生的必修課
    是人生的必修課.mp306:59來自瀟湘晨報學會換位思考,是人生的必修課.mp3來自人民日報00:0006:58什麼是換位思考?就是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學會體諒對方、理解他人。生活中的很多爭執與困惑,往往是因為大家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從自己出發看問題。其實,很多事情只需換個角度、換個位置,便能豁然開朗。學會換位思考,是人生的必修課。
  • 讀《思考的整理學》,我解決了情感領域個人觀點輸出的短板
    原來我不缺寫爆款的能力,只是太過於急於求成,而把最基本的思考力拉下了。《讀思考的整理學》讓我輕鬆做到情感領域的觀點輸出。《思考的整理學》第二章如何催生思考的靈感中,提到的雞尾酒法則指出,思考事物,孕育出新思想的第一要訣就是獨創性。如果文章只是ABCD觀點羅列,那就成了相互不夠融合的雞尾酒,大雜燴而已。如果硬要從ABCD裡湊出一個更為高深的新觀點,那為了論證你的新觀點的存在,勢必會非常的辛苦,又有可能站不住腳。
  • 做事情學知識,比刻苦、勤奮更重要的是,學會思考
    當時我們兩個都學得很被動,她跟我討論學習方法還有學習的心情。我還曾鼓勵她,說不要灰心,只要堅持下去,就會有效果。她說等小班課結束了,還要再報一年的課程。7月底我們的小班課就結束了。今天突然想起她來,便在微信裡問了問,最近還在學英語嗎?結果她說,自從小班課結束後,就沒有再學了。只是刷刷美劇。我並沒有舊事重提,大家都是成年人,做出的決定,是怎樣的結果,自己是再清楚不過。
  • 激發大腦的創造力 重新整理思考
    那針對此種現狀《思考的整理學》給出了我們具體的方法。 如果大腦只是存儲知識的雜亂倉庫,就難以輸出打動人心的思考觀點。通過對思考的整理,我們得以將碎片化的信息轉化為生動的想法,避免在重要時刻手忙腳亂,在隨時隨地的思考鍛鍊中使思考實現質的提升,讓大腦成為擁有創造力的工廠。
  • 真正的人生,從整理之後開始!整理的精髓都在這10個建議裡了
    在丟東西前,先思考理想的生活找到你整理的動機。「我想過心情舒暢的生活」「無論如何我都要學會整理」,這樣的說法太過簡單,必須更深入地思考才行。因此,從早晨開始整理作業的效果最佳。早晨的清新空氣能讓人思維清晰、身體靈活,判斷力也更敏銳。我的課程幾乎都從早晨開始,最早從早晨六點半就開始了,結果這時整理的速度也比平時快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