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思考的整理,就是如何更巧妙地遺忘。 ----(日) 外山滋比古
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就常常被告誡「博聞強識」「必須要記住」的重要性,一旦忘記就會被批評、指責,甚至是責罰。漸漸地,我們的頭腦裡便下意識地開始不斷地記憶,不斷地塞進去很多「有用的東西」,從而讓自己變成一個知識淵博的人。
然而,我們人類的頭腦並不僅僅局限於像倉庫那樣儲存知識,還要能夠思考、善於思考、發揮個人的獨創性。這就需要我們學會給自己的大腦及時地清理「亂七八糟的東西」,從而整理出一個廣闊的空間,激發思考的無限可能。
因而,一個充滿智慧的人生,首先是從學會遺忘開始的,忘掉那些讓我們背負極大心理負擔的恐懼、悲傷、利益糾葛、人情世故等等,給人生減負,活出絢麗多姿的自我。
01
在現實生活中,當發生了某一突發事件時,對於事件當事人而言,接下來可能會有一系列的事情蜂擁而至。然後就會有雜七雜八的東西一窩蜂地塞進我們的頭腦裡,讓自己陷入一種茫然不知所措的困境中。不消說,這時候我們的頭腦是非常忙亂的。
按照外山滋比古教授的觀點,「忙」這個字是一個豎心旁,加上一個亡,其字面意思就是一個人的心丟失了。當一個人的頭腦處於忙碌狀態時,它是無法高效運轉的。所以,我們不能讓大腦陷入忙碌之中。
那麼,有什麼方法能夠不讓我們的大腦陷入忙碌之中嗎?答案便是睡眠!在白天,我們忙碌奔波了一整天,疲於應對各種各樣的生活瑣事和工作事務,整個人早已疲憊不堪。
晚上,睡上一個美美的覺,讓大腦處於一個平衡的狀態,第二天醒來便會感到神清氣爽、精神飽滿、鬥志昂揚,徹底忘卻了昨日所有的煩惱與憂愁。因而,睡眠是我們人類最自然的修復功能,它讓大腦得到了有效的整理。
02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們每個人的人生之路,仿佛一個「之」字,在曲折中前行。因而,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工作當中,很難避免會遇到一些挫折與逆境。有人從此而沉淪不前,有人卻能夠及時地調整好自己,繼續奮勇前進。
要想克服眼前的困難,我們首先需要給大腦做個大掃除,也就是遺忘掉這些負面的人與事。這時候,要告訴自己暫時擱置過去一段時間的煩心事,用一個全新的頭腦去思考事情,給自己換個好心情。
當周邊環境改變了,我們的心情自然會發生變化。有時候,我們很難避免會遇到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人與事,如果任由煩亂的思緒滋生,我們只會將自己陷入惡性循環的泥淖中無法自拔。
這時候,我們不妨給自己放個小假,暫時離開這個讓人傷心苦惱的地方,換個環境,換種心情,清理掉腦海裡的「垃圾」,騰出空間去感受眼前的美景,或者去聆聽一曲動人的旋律,讓自己的身心得到放鬆。
詩仙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豪放與果敢,確實值得我們今人學習。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挫折與困境不過使我們成功之路上的試金石,要始終堅信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兒。
由此可見,暫時的換個環境,也有利於思考的整理,有利於忘掉俗世紛擾,讓我們重新煥發精氣神兒。
03
想要讓自己遺忘的時候,也可以去做別的事情。如果我們長期堅持做同一件事情,疲勞感會越積越多,學習或者工作的效率也會大打折扣。這時候,我們不妨休息一下,讓自己換個心情。
記得我們還是在校學生的時候,學校安排的課程表就特別講究。比如,上完語文課之後是數學課,上完英語課後是物理,然後同屬於理科的生物課和化學課也錯開。這樣的排課不至於一個上午或者一個下午都是文科或是理科的課程,讓人覺得上課老是想打瞌睡,從而有效地調動我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此外,通過體育鍛鍊讓身體大汗淋漓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忘卻方法。運動能夠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從而讓頭腦得到良好的循環,讓人覺得神清氣爽,這表明我們的頭腦已經得到了非常好的清理。
04 寫在文末
在《思考的整理學》一書中,外山滋比古教授指出通過適度遺忘,能夠達到清理我們的大腦,從而使我們的思考變得更為活躍,辦事效率由此而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總之,睡眠、換個環境、做別的事情和運動等,都是遺忘的良好方法,都能夠有效地整理我們的大腦,讓人重新煥發新的活力,讓我們變得更理智、更智慧!
-END-
歡迎關注@三姐愛讀書,分享更多好書、更多人生感悟!我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曾從事9年翻譯相關工作。如今,作為一名新媒體人,左手帶娃,右手寫文。快來和我一起愛看書,愛寫作,每天進步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