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里斯多德曾說,「人生最終的價值在於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於生存。」
當我們將思考作為一個課題拿出來講的時候,是否如同這句話所說的那般重要?
在《思考的整理學》這本書中,就思考的各方面進行了一番分析。
作者外山滋比古是日本思考大師,百萬級暢銷書作家。他在自己以往的思考經驗上,提出新奇的整理法,讓我們感受不一樣的思考世界。
1.正確思考,需要暫時放下
作者寫道,「要學會暫時放下,給事物一段自由發展的時間。」
這句話,讓人想起一個詞——深思熟慮。
文中,他用酒精的發酵比喻思考的過程,認為如果將某一個突然出現的靈感立馬告訴別人,有時不被別人重視,或是直接將其否決。
唯有將靈感記下來,放置一段時間,之後浮現在腦海中的想法往往會比前面的更加精彩。
在生活中,也常常出現這樣的問題,迫切地想要完成一件事,卻越做越慢,越做越糟糕。當我們匆忙把一件事情做完的時候,卻沒有很好的效果。
書中提到,「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而一個朋友曾說過,「慢,也是一種成長」。
記得剛開始看書的時候,速度真的是很慢。看過網絡上有部分人說一天可以看一本書,而自己一個月都看不完一本簡單的書,越看越焦慮。
後來聽朋友說,什麼事情都要一步一步來,自己才知道,急功近利永遠到達不了目的地。
冷靜下來,自己結合實際的各方面考慮,做了一個計劃。從剛開始的每月看一本書,慢慢地改為一個月兩本書,雖然速度很慢,但卻讓自己有所成長。
同樣,在腦中閃過的每一個想法中,都需要經過再三考慮,才能夠讓自己信服,讓別人接受。
任何事情,要一步一步來,才能有進步。任何想法,都要經過時間的考驗,才能成為大智慧。
2.遺忘——思考中不可少的一步
「要讓我們的腦袋變成一個高效運轉的工廠,就需要不斷地遺忘。」
這本書中,很奇怪的一個地方在於,忘記才是思考的正確打開方式,讓我記起了朋友曾發過的一張圖片。
前段時間因為自考,我們都在複習考試內容,朋友問我複習得怎麼樣。我們基本上是背了就忘,一忘再背。她突然發了一張圖片,那內容簡直是我們兩個的現狀,讓我至今難忘。
這是網友看電影《夏洛特煩惱》的時候,根據電影中的一段臺詞,改寫來的,具體形象而又生動。
遺忘是很多人的通病,面對小事時,還無傷大雅,而若是碰上大事,那就真的是攤上大事了。
在大腦中,每天都要接受大量信息,都要處理各種事情。很多時候,那些沒用的信息在腦中久久不能抹去,而這個時候就需要去忘掉它們,騰出更多的空間給有用的信息。
當我們放空自己,不去想任何事情,給大腦一個休息時間時,能夠推動大腦思考問題,理性分析對錯。
作者提出,所謂思考的整理,就是如何更巧妙地遺忘。
很多時候,我們所進行的冥想也可以有同樣的理解。放空自己,深呼吸在很大程度上是對大腦的放鬆,讓自己更加清晰地看問題,過生活。
3.三上、三多、三中,你做到了多少?
「無論是喜歡還是不喜歡,當我們在做其他事情的時候,恰巧為我們提供了思考其他事物的便利條件。」
人們常說,一心不能二用。
這裡,作者用歐陽修的三上原則:「馬上、枕上、廁上」,來表明當我們在做其他事情時,也正是思考的好時機。
這三個時機可以說,在這個時代也經常被活學活用。
比如早晨的通勤時間,有一部分人用來做碎片化學習技能,閱讀,或是學英語等提升自己的事情。而有的時候就算不做這些事情,偶然看到某個廣告上的一句話,路上看到的一些事情,都能夠讓自己靈機一動,頓時產生想法。
這些想法的產生有必要把它們記錄下來,形成自己的固有產物,就要用到「多看、多寫文章、多下功夫推敲」的三多秘訣。
平時多看書,是一個好習慣。書中的內容能夠讓自己擴大知識面,看別人的故事,品味自己生活中的一切事情,解決自己存在的問題。
把這些想法寫下來,組織自己的語言,進行修改推敲,反覆練習,一個一個的想法也會為自己所用,讓思考更準確。
那麼我們可以在「忘我之中、散步中、洗浴中」的三中狀態中,去體會思考,不斷深入了解想法奧秘。
無論是冷靜地不能再冷靜的廢寢忘食,還是出門散步,或是直接洗個熱水澡,都能夠讓大腦放鬆,對思考有利。
生活中,將這些原則應用起來,還怕思考沒頭沒腦嗎?
4.擴散和收斂的較量
「如果一個詞語只能擴散而沒有收斂的話,那麼它最終只會消失。」
書中,提出了兩種能力,一種是改變接受到的信息的擴散能力,另一種是將分散的內容結合在一起的收斂能力。
這兩種能力,我們可以理解為總分和分總的兩個文章結構。
在學校時,學習每一篇文章,老師要求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中心主旨用一句話概括出來,這樣一眼就能看出文章的大致信息。
當我們把各個段落反映的信息收集在一起,再整理總結出一句話時,這就體現出來自己的收斂能力,這種概括經常出現在考試中。
擴散能力則是另一種情況,給出一句話或是一個觀點,讓自己發散思維,往各個方面分析其中內容,思考觀點背後的價值觀,挖掘出暗藏的玄機。
擴散能力在生活中比較常見,當自己看到一個觀點時,提出自己的另外一個看法,即使是與之相斥的,也要勇敢提出來,再進行各方發散。
作者寫道,「在我們閱讀時,只有擴散作用才能給予表現力永恆不朽的生命。」
當我們不斷產生新的想法,自己的思考整理能力也能更上一層樓。
書中有一句話,「要像一個真正的人一樣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需要具備人類的特性,也就是創造力。」
不斷創造新觀點,不停思考新人生,不放棄跑向未來!
作者簡介:
凌小,從零出發,曉寫文章暮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