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單位,當我們和領導對話或者溝通時,因為要揣測領導的意圖並且組織好語言及時回復,因此都會變得小心翼翼。特別是有的時候,領導在回答下屬的匯報或問題時,由於用語過於簡單,致使下屬聽不明白、不知如何執行甚至造成誤會。
比如,我們編輯一段信息給領導,而領導卻只回復了一個「好」字。通常,如果我們不回答,這樣就會顯得不禮貌;但如果我們回答,將會很難回答。話多了,領導會厭煩,也會顯得虛假。如果回答沒到點子上,有點驢唇不對馬嘴的感覺,還不如不回答。這個時候,我們該怎麼回復?在領導回復我們「好」之前,我們發給他的信息內容決定了我們接下來的回覆方式。結合這些年來的辦公室工作經驗,關於如何回復,我主要有如下心得分享。
首先,關於回復對方信息的總原則。在單位,我們既是上級又是下級,既要回復上級的信息也要回復下級的信息。在回復下級信息時,不能因為自己是上級而高高在上,要學會彎腰傾聽、站在對方角度考慮問題,以謙遜的態度回復;在回復上級信息時,不能因為自己是下級而卑躬屈膝,要學會分析領導的性格特點、當時的心情、周圍情況,適當挺胸以自然的態度回復。
第二,關於信息的分類。信息主要有「單純告知類信息」和「請示報告類信息」兩類。其中,「單純告知類信息」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讓領導知道自己幹了什麼事情、幹到哪一步了、下階段的計劃,或者傳達某個會議通知等,這類信息的主要特徵是不需要領導給予指示建議,只需要單純告知其即可;「請示報告類信息」的重點是要徵集領導的意見、指示,請領導對工作進行明確安排、作出決斷、提出具體方案或者意見。這類信息,在領導知情外,還需要得到領導的進一步指示。
第三,關於如何回復領導的信息。弄清楚前面講到的兩個問題,第三個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如果發給領導的是「單純告知類信息」,一般地,領導回「好」了,我們簡單回復「收到」就可以了。之後,作為執行層面,要表現的就是執行力,讓領導看到自己的執行力和決心。但是身邊很多人,在自己做好了很多工作後,給領導匯報本想得到領導的表揚肯定,結果只得到了一個「好」字,總感覺領導回復的字太少、並沒有表揚自己,總感覺少點兒什麼,心情不免有些許失落,甚至感覺領導是不是不太滿意或者領導心情不好。這會導致自己有點兒慌,或者陷入鬱悶。這個時候,應該及時矯正思想偏差。請記住:領導畢竟是領導,發給領導的是單純告知類信息,發這類信息的主要目的是讓領導知道這件事兒。既然領導已經回復了「好」,就說明他已經了解這個情況了,目的也就達到了,何必憂愁?此外,有的領導平時話不多、表揚人也不多,這個時候,他單純地回復一個「好」字,也不要太失望,畢竟,領導的性格這樣,再怎麼自責內疚也沒辦法。
當然,如果還是想不通,不如,在下次遇到類似問題需要信息諮詢領導的時候。不如將原來的「單純告知類信息」變為「請示報告類信息」。在前類信息的基礎上,這類信息添加了部分內容。可以是自己下階段的想法、計劃,也可以加入「請XX領導作評價」「不知XX領導您是否滿意」等內容。如果領導回復的還是「好」,那我們一起探討第二類信息的回覆方法。當我們發給領導的信息主要是請領導安排後續工作、作出批示,但領導只回復了一個「好」字。就要開始反思,是不是信息上碼字太多了,領導因為在忙別的事情並沒有全部看完,只是簡單看了看就回復了;要思考領導回復「好」字是不是表示他知道這個事情,但是至於下一步具體該怎麼做,還需要當面去找他匯報?如果這種可能性比較大,那就需要當面去他辦公室或者電話向他匯報了;要思考是不是自己用微信報告工作,領導不高興,但考慮到你的面子所以沒有直接批評你、沒有直接點出來。如果分析是這種情況,那就要當面說明發信息請示的原因並請示下階段工作開展計劃了。當我們給領導發「請示報告類信息」主要是想得到他的表揚和肯定而不是得到一個「好」字來回復時,要思考領導是不是反感「邀功」,如果是,就要適可而止吸取教訓了。
總之,在職場中,很多領導說話喜歡說一半留一半。這時候,作為下屬,就要學會換位思考他們想表達的意思再去回答、執行,這樣才能提高領導的滿意度。
當然,工作中,能不用發信息等方式請示領導的儘量不發信息,而是採取當面請示或者電話報告。這樣,更能根據語境判定出領導的指示精神。
微信公眾號搜索「幹部關注」關注,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前進的路上有你,有我!
版權聲明:圖文無關,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