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歌舞表演促進中國牙買加文化交流

2021-01-08 環球網

新華社金斯敦9月28日專電(記者朱慶翔)來自中國歌劇舞劇院的藝術家27日、28日在牙買加首都金斯敦為當地民眾獻上了兩場特色鮮明的歌舞表演,吸引近千名觀眾前來欣賞。

激越清揚的竹笛、空靈婉轉的排簫、明麗歡快的嗩吶、揮灑跳脫的二胡……藝術家們用中國傳統樂器獻上《牧民新歌》《山鷹之歌》《百鳥朝鳳》《戰馬奔騰》等既富民族風情又有時代特色的曲目,贏得現場掌聲陣陣。

長袖飄飄、舞姿曼妙,靜如處子、動如脫兔。藝術家們通過《水之靈》《月下柔情》《秋瑟吟楓》《貴妃醉酒》等傳統舞蹈將中國文化含蓄內斂、多元包容的特點演繹得淋漓盡致,引得觀眾讚嘆連連。

而《採薇》《逍遙》兩個分別取材於中國古典文獻《詩經》和《莊子》的舞蹈節目,更是引起現場觀眾對中國歷史和傳統文化的極大興趣,不少人一邊欣賞,一邊向身邊的華僑華人朋友詢問舞蹈的文化內涵。

觀看演出的西印度大學加勒比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達米安·金告訴新華社記者,文藝演出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為牙買加民眾展現了更加立體的中國形象。「近年來,牙買加和中國各領域交流合作不斷深入,牙買加民眾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感觸更加具體,這次演出為牙買加民眾帶來了不同於經濟大國的中國形象。」

牙買加外交外貿部長卡米娜·約翰-史密斯說,牙中友誼源遠流長,近年來牙中兩國各領域合作成果豐碩,隨著雙方合作交流不斷深入,牙買加人民了解中國文化的意願更加強烈。中國歌劇舞劇院的藝術家帶來精彩演出的同時,也為牙買加民眾打開了解中國文化的窗口。

中國駐牙買加大使牛清報表示,中牙互為可靠合作夥伴,兩國夥伴關係既表現在外交領域的相互尊重和平等相待,又表現在經貿領域的優勢互補和互通有無,還表現在人文領域的相互包容和互學互鑑。今年是中國與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中拉文化交流年」,中牙雙方舉辦一系列活動,將進一步擴大人文交流,鞏固和發展兩國民間友誼。

據中國歌劇舞劇院院長陶誠介紹,中國歌劇舞劇院以慶祝國慶節為契機,分別派出表演團隊赴歐洲、北美和加勒比地區開展文化交流活動,為當地民眾獻上代表國家水準、體現中國特色的演出。赴加勒比地區的團隊結束牙買加的行程後,還將前往多米尼克交流演出。

相關焦點

  • 「快手」對潮汕傳統表演文化傳承的促進作用研究
    本文通過文獻分析法探討潮汕地區傳統表演藝術被新媒體和學界忽視的問題,並通過網絡民族志和深度訪談法,分析「快手」對於提升年輕一代對傳統表演藝術關注度的作用,探討新媒體與傳統表演藝術傳承的關係,通過內容分析法討論傳統文化新媒體化與商業化對傳播與傳承的促進作用。
  • 援藏教師教藏族學子黃梅戲表演 促進文化交流
    精緻的妝容,傳統的藏裝,加上戲曲的內核,讓黃梅戲在高原演繹出了新的味道。  這是安徽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隊近日在山南市第二高級中學體育館內舉辦的「皖藏一家親,同築中國夢」中秋節和國慶節晚會的現場。  「藏族孩子演黃梅戲居然這麼棒,真不可思議!」臺下一名來自安徽的觀眾說,「我小時候看黃梅戲就很多,但看藏族同胞演,確實是第一次,感覺表演很成功!」
  • 雲南原生態歌舞在臺灣受歡迎 每天數萬群眾到場觀看表演
    第一次看到雲南歌舞藝術,了解到千裡之外的雲南文化,最後一個打歌節目映象深刻。雲南和臺灣兩地少數民族很多,彼此有很多共同之處,沒想到雲南原生態歌舞也這麼精彩。」  大年三十一過,由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雲南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和昆明市民族歌舞劇院承辦的以「孔雀開屏•諸事吉祥」為主題的雲南民族文化藝術表演活動就在臺灣佛光山拉開序幕,每天數萬觀眾到場觀看充滿雲南民族風情的演出。
  • 巴黎中國文化中心上線歌舞《相約千年》感受絲路文化
    中國僑網6月11日電 據《歐洲時報》中東歐版微信公眾號「向東向西」消息,近日,巴黎中國文化中心與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攜手推出的大型傳統歌舞《相約千年》精華版視頻在巴黎中國文化中心官網和YouTube、臉書、推特、影格等新媒體上線。
  • 臺灣歌舞「舞動」平潭海灘
    鄒族傳統歌舞表演阿里山歌舞驚豔海灘「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中的阿里山的姑娘與少年,指的正是臺灣阿里山鄒族。鄒族傳統做法烤制的烤全豬「我們特地來壇南灣『追淚』。沒想到在這裡看到了臺灣的表演。沙灘非常熱鬧,表演也很精彩,是我在別的地方從未看過的。」福州遊客陳辰說。「文化不僅需要保存、傳承,更需要推廣。而平潭田美澳『藍眼淚海灘』,正是一個兩岸共通共融的大舞臺。」
  • 中白文化交流促進民心相通——訪白俄羅斯文化部長斯韋特洛夫
    摘要:新華社明斯克7月1日電專訪:中白文化交流促進民心相通——訪白俄羅斯文化部長斯韋特洛夫 斯韋特洛夫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對於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來說,此次文化周期間展示的中國非遺項目,只是滄海一粟。
  • 歌舞迎新春,歡笑賀中華——2020哥斯大黎加歡樂春節暨中國文化日活動
    (中哥官員合影)活動開始前,老師們早早抵達活動現場做好準備工作,掛上喜慶的紅燈籠,穿上漢服、旗袍,支起展臺和展架,將親手製作的中國結、剪紙以及十二生肖卡片一字排開,向提前到來的當地居民和華人華僑熱情介紹十二生肖及中國傳統剪紙背後的文化故事
  • 中保文化交流色彩紛呈
    2018年7月2日,中保文化交流近年來迅速升溫,色彩紛呈,兩國歷史文化悠久,傳統友誼歷久彌新,保加利亞人民對中國文化情有獨鍾,「一帶一路」建設讓中保兩國文化交流邁上新臺階。這是2017年6月1日在保加利亞瓦爾納拍攝的《驚魂記》演出。
  • 兩岸辦客家文化交流活動
    美麗的客家之都——深圳  中國臺灣網6月21日深圳消息由世界客屬總會高雄分會理事長李寬治率領的高雄客家代表團一行148人將於今日抵達深圳,參加為期四天的「深圳高雄客家文化交流」活動。本網將全程跟蹤報導。  據了解,此次臺灣代表團的成員均為臺籍客家人,多數是第一次來深圳。隨團到來的還有多位臺灣媒體駐香港記者。
  • 促進文化交流融合 東馬來西亞第一所孔子學院揭牌
    與會嘉賓共同為孔子學院揭幕剪彩孔子學院總部副總幹事馬箭飛在賀信中表示,希望兩校能夠繼續精誠合作、齊心協力,把沙巴大學孔子學院建設成為在校學生和社區民眾學習漢語、了解中國的重要平臺,為促進中馬人文交流與合作、增進兩國人民了解和友誼作出更大的貢獻。
  • 中國蘭邇文化交流協會開始語言表演藝術水平等級考試
    中國蘭邇文化藝術交流協會隸屬於北京蘭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是由公司及學院專業專家、權威組成,專門從事幼兒語言表演的研究、開發、實驗、推廣的機構。負責語言表演考級項目,在全國的市場推廣事務,為語言表演藝術教學、考級、賽事輸出、各種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動等提供必備支持。
  • 通訊:從北京到東京 京劇與歌舞伎的「神」共鳴
    2016年「文化中國·四海同春」藝術團日前在日本東京銀座演出,幸田秀莉是唯一身著和服出現在劇場的普通觀眾。雖然她的座位在最後一排,雖然京劇表演只是其中一個片段,雖然她沒有系統學過中文,但她卻用四個漢字向中新社記者表達了自己的感受:「京劇,太美。」  歌舞伎是日本的傳統藝術,被列為當地的國粹,迄今已有400多年歷史,京劇和歌舞伎被稱為「東方傳統藝術的姐妹花」。
  • 走馬聞識歌舞伎
    400多年前,這位被後人稱為「出雲阿國」的巫女為給出雲大社募捐,到京都作化緣表演,竟孕育出一項令後世日本人無比自豪的文化瑰寶——歌舞伎。 象徵城市繁榮的歌舞伎在京都發端,興盛於大坂(今大阪)和江戶(今東京)。通過這項看似曲高和寡、實則植根土地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或可觸摸到日本人的精神世界。
  • 二十多國留學生相聚揚州 演繹「歌舞青春 同樂五洲」
    圖為20多個國家600多名留學生相聚揚州,演繹「歌舞青春,同樂五洲」。 崔佳明 攝中國公共外交協會秘書長霍穎致辭時說,南京、揚州兩地有悠久的文化和歷史,也是江蘇高校集中的城市,大批高校開放辦學,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留學生。兩地高校在為國家培養各領域專業人才的同時,也在推動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
  • 泰戈爾與中國的文化淵源:崇拜中國文化,促進中印交流
    泰戈爾的父親戴賓德納特·泰戈爾及祖父德瓦爾伽納特·泰戈爾都曾訪問過中國。泰戈爾不僅崇拜中國文化,也深深地同情中國民眾。泰戈爾一直熱切期望著訪問中國,這個願望在1924年得以實現。但1924年的中國,正處在社會文化與政治歷史轉型的關鍵時期,中國正經歷意識形態的巨變,中國人正見證著一場偉大的變革。
  • 四川民族歌舞交流團赴臺第一場演出在高雄拉開帷幕
    四川民族歌舞交流團赴臺第一場演出在高雄拉開帷幕 】   婉轉的民樂旋律響起來,彝家青年男女身著五彩斑斕的服裝,載歌載舞走上舞臺——2月25日,帶著9000萬四川人民的深情祝福,四川民族歌舞交流團赴臺灣第一場交流演出在高雄市茄萣區拉開帷幕
  • 「吉林文化周-韓國行」活動舉行 促進中韓文化交流
    「吉林文化周-韓國行」活動舉行 促進中韓文化交流
  • 專訪東京中國文化中心:通過交流促進中國文化傳播
    帶著這個問題,人民網系列訪談節目「走進在日中國企業及機構」本期採訪了東京中國文化中心主任石軍,他為我們介紹了中日兩國當前的文化交流情況。 5年500場交流活動 吸引25萬人參與 從事中日文化交流工作20多年,石軍對於日本文化界有著深入的了解,也為中日友好作出了諸多貢獻。
  • 弘揚傳統文化 促進姓氏研究——吳桂賢與廣東蕭氏進行交流活動
    本刊訊:2020年12月4-5日,應廣東省蕭氏宗親聯誼會、東莞市蕭氏宗親聯誼會邀請,全國吳氏宗親聯誼會名譽會長吳桂賢一行輕車簡行來到東莞麻湧鎮華陽湖畔,與廣東蕭氏宗親進行姓氏文化交流和參訪活動。在參加「蕭吳宗親傳統文化」交流活動期間,吳桂賢一行乘船遊覽了東莞麻湧鎮的「華陽湖景區」,品嘗了地道的東莞美食,走進了麻湧鎮麻四村參觀保存完好的蕭氏宗祠。吳桂賢說,她曾在30多年前來過麻湧,當時的東莞,許多地方還是農田,一片片的香蕉林,路都是土路,也沒有高樓大廈,河湧縱橫。
  • 中國福建南少林禪武文化促進會代表團元宵節訪印尼
    釋常定 供圖    中新網印度尼西亞勿裡洞3月2日電 (記者 林永傳)2日晚,來自中國福建省南少林禪武文化促進會的武僧團,在印尼邦加勿裡洞省忠義堂獻演了一場精彩的中國南少林武術。當地軍警政各界和民眾1000多人以觀看該場表演的方式,歡度華人傳統的元宵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