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人」謝向前成立助殘機構 幫助300餘名殘友創業增收

2020-12-13 湖南在線

「我要好好活,還要帶著大家好好生活」

「中國好人」謝向前成立助殘機構,連續6年為近百對殘障人士舉辦集體婚禮,幫助300餘名殘友創業增收

12對新人在嶽麓區坪塘街道上善助殘服務中心舉辦了集體婚禮。長沙晚報通訊員 廖豔 攝

長沙晚報12月1日訊(全媒體記者 洪虹 通訊員 廖豔)「能穿上潔白的婚紗與心愛的人一起走進婚姻殿堂,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今天我圓夢了……」11月30日,國際殘疾人日前夕,「見證愛情最美的模樣」殘障人士集體婚禮在嶽麓區坪塘街道上善助殘服務中心舉辦,12對新人在眾人的祝福聲中結為伉儷,因身患小兒麻痺症而落下殘疾的羅文英,喜極而泣。

這12對新人,是上善助殘通過網絡報名篩選而來。除了長沙本地的殘障人士外,還有省內其他地區的新人專程趕來。2014年,「中國好人」謝向前在嶽麓區坪塘街道牽頭成立長沙市上善助殘服務中心,自2015年起,該機構已連續6年為近100對殘障人士舉辦集體婚禮。婚禮資金主要靠自籌和贊助,儀式也只求簡單熱鬧,不講豪華。如此普通的集體婚禮,緣何能吸引大家在此相聚?

舉辦集體婚禮為殘友圓夢

有的對視而笑,有的眼泛淚光,有的雙手緊握、十指相交,有的緊緊依偎、互相依靠……集體婚禮當天,儀式還未開始,不少新人已經按捺不住激動之情,「眾目睽睽」之下就秀起恩愛。

「社區組織的電腦學習課上,他因視力殘疾,將五筆字根表拿反引得同學哄堂大笑。第二天,我拿著媽媽的放大鏡帶到學校送給他。他說你做我的女朋友吧,這樣我就不用放大鏡了。」相識相知相戀,肢體二級殘疾患者戴暉與視障患者胡磊已走過風雨10年,但由於婚前雙方父母極力反對和身體情況特殊,兩人沒有舉辦正式的婚禮。常人眼中的婚禮,卻是他們心中遙不可及的「夢想」。這一次,戴暉戴上夢幻頭紗,成為美麗新娘,走出家門和殘友們交流分享,也讓夫妻二人覺得生活更有奔頭了。

2013年,一場突如其來的事故,導致謝向前全身60%重度燒傷,落下殘障。他十分了解殘友們最真實的情感和婚戀狀況:很多殘友都是孤獨終老,一部分即便結婚成家,也不太會像正常人一樣舉辦婚禮。

「他們雖在身體上有各種各樣的缺憾,但在生活中卻陽光向上、自強不息。」謝向前認為,集體婚禮不單單是對遺憾的彌補,更是向社會宣示,殘友們也能擁有正常人的愛情、婚姻,在拼搏奮鬥中展現自信,實現人生價值。

建起同心農場幫殘友就業創業

求學、工作、結婚,這是擺在殘疾人面前的三大難題。6年來,參加過上善助殘集體婚禮的新人,其中不少成為了該機構的工作人員或志願者,有了相對穩定的經濟來源,為自己贏得了尊嚴。

44歲的劉少文從小命運多舛,2012年更是因為機器操作失誤,失去了左手。2013年,劉少文與同為殘疾人的妻子結婚,育有三子。妻子智力缺陷需要照顧,劉少文在外打工必須帶著妻子,因此時時碰壁。

「他現在是我們上善助殘收入最高的人了,每月4000多元呢!」謝向前說,劉少文肯吃苦,農場裡餵雞、種菜的活兒搶著幹。如今,劉少文終於能靠自己的勞動撐起這個家,還成為了一名扶殘助殘的志願者。

上善助殘以「增促鄉村殘障人士美好生活而努力」為使命,幫助殘障人士解決就業問題。2018年,為了幫助殘障人士增加收入,謝向前在助殘中心旁建起同心農場。愛心人士「領養」農場後,殘友負責打理。目前同心農場已經擴建至100畝,近30名殘友解決了就業問題,以前依靠每月120元低保生活的殘友,如今每月能拿到上千元收入。機構還為長沙範圍內不能出門的300餘名殘疾人送去雞苗、培訓課程,助其創業增收。

開展農村殘障人士就近就便就業服務、農村殘友家庭「團結經濟」互助計劃、同心農場計劃、農村殘疾人陽光增收計劃、扶殘助殘社會公益活動……多元探索和努力,讓上善助殘和謝向前獲得種種榮譽與肯定。他還計劃2021年要把同心農場擴大規模,讓更多殘友受益。「我要好好活,還要帶著大家好好生活。」謝向前說。

幸福表白

「那年,我16歲,安哥哥19歲。在無線電技校,我常常跟安哥哥打賭,無論怎麼賭,我都是贏,賭輸後的安哥哥臉紅一陣白一陣不知所措的樣子總是讓我很開心。直到婚後,安哥哥才告訴我,那是故意輸的,只為了看我笑。」

—— 羅文英(肢體二級殘疾)

「我本來有個幸福的家庭,卻在1999年10月不幸罹患脊髓內膠質瘤,做完手術後下肢高位截癱至今。醫生說我可能活不過八年,是我丈夫背著我跑遍長沙所有的大醫院、小診所,負債纍纍也從未想過要放棄我。現在,我不但活了八年,活過了十八年,還頑強的地活到了今天!」

——劉紅霞(下肢高位截癱)

「我倆在同一個單位工作,相熟相知相戀,因我從小患小兒麻痺症下肢不能行走,一直自卑。她對我盡心照顧,使我信心倍增。我們沒有轟轟烈烈的故事,只是平平淡淡,不知不覺相敬相愛已三十多年。」

——林榮華(肢體二級殘疾)

相關焦點

  • 圓夢助殘 愛心飛揚
    而殘疾人奔小康的關鍵,就是促進殘疾人及其家庭就業增收。2020年新春伊始之際,為提高殘疾人職業技能和實用技術水平,進一步促進殘疾人自主就業創業,吉林省圓夢志願者協會聯合民革省直工委智慧支部、中央電視臺網東北辦事處、吉林大微融媒體、逆根草助殘工坊、甄君堂中醫館等愛心企事業單位及愛心人士在歐亞集團購物中心舉辦了助力殘疾人創業就業暨愛心助殘大型公益慈善活動。
  • 勵志自強 助殘圓夢——明輝康養基地啟動 幫助殘疾人士就業創業再...
    圖為明輝康養基地啟動儀式現場中國國際教育電視臺副臺長、GCTV綠色中國網絡電視中心綠色農業頻道總監、成都市天府新區慈善會英雄慈善公益基金總幹事長唐榮勳,成都市天府新區慈善會英雄慈善公益基金秘書長陳一源,成都市盲人協會副主席王坤,武侯區盲人協會會長歐陽凡凡,原瀘州市殘聯理事長楊豔,瀘州老酒集團幫扶中心市場部部長溫永前,眾生緣公益文化傳播基金會負責人黃浦江
  • ——鶴壁助殘社會組織工作掠影
    鶴壁市殘聯「積善之家」是助殘社會組織的培育和工作平臺,立足於建立參與廣泛、運行科學、管理精細的工作機制,充分調動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助殘活動,多角度、全方位為殘疾人提供服務。該平臺目前已入駐同心圓助殘工作站、大河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陽光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鶴壁好人」志願者工作站等25家助殘社會組織。  近日,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 異鄉奮鬥十年 殘疾「修鞋哥」回成都開皮鞋店創業助殘
    除了讓自己生活更好,曾廣輝還不忘幫助其他殘疾人。經過多年發展,曾廣輝已經擁有40多家修鞋連鎖店,其中大部分由他的學徒獨立開設。此外,他還成立了愛心公益助殘團體。曾廣輝稱,十多年來,自己先後幫助了約千名殘疾人從事皮具美容崗位培訓,為大約300多名生活困難的殘疾人提供就業崗位。
  • ...深圳獅子會開展「科技」伴我成長殘健共融主題助殘活動
    深圳市殘聯黨組成員、副理事長李倫,中國獅子聯會駐深圳代表、深圳獅子會黨支部第一書記李衛華,深圳獅子會2020-2021年度會長盧志強、第一副會長郭永勇、秘書長賴卓妮、助殘委員會主席蘇健華,圳少年創新教育基地負責人章懷宇等領導、嘉賓,與500多名殘友及家屬,共同度過了充滿著科技元素和有意義的一天。
  • 進賢縣第一屆「進賢好人」名單公布 有眼熟的嗎?
    為充分展示公民道德建設的豐碩成果,弘揚中華傳統美德,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全縣上下掀起學習道德模範,爭當身邊好人的新熱潮,為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營造熱烈喜慶、文明和諧的社會氛圍。2010年6月12日,榮獲第九屆全國「創業之星」稱號,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 回 良玉的接見和表彰。 他酷愛讀書、生活簡樸,富裕之後積極回報社會:1999年12月,捐資150萬元設立「胡樂平扶貧助學金」,每年在全省範圍內免費招收20名家庭貧困的優秀學生來南昌現代外國語學校就讀。2003年,在非典時期,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幣10餘萬元。
  • 科技助殘 讓愛照亮未來 深圳獅子會開展「科技」伴我成長殘健共融...
    深圳市殘聯黨組成員、副理事長李倫,中國獅子聯會駐深圳代表、深圳獅子會黨支部第一書記李衛華,深圳獅子會2020-2021年度會長盧志強、第一副會長郭永勇、秘書長賴卓妮、助殘委員會主席蘇健華,圳少年創新教育基地負責人章懷宇等領導、嘉賓,與500多名殘友及家屬,共同度過了充滿著科技元素和有意義的一天。
  • 第十屆「中國青年創業獎」候選人公示公告
    「中國青年創業獎」由共青團中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共同發起設立,表彰創業事跡突出、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中國青年創業者,至今已連續開展十屆。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引領廣大青年弘揚創業精神、奮鬥精神,積極投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徵程,共青團中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於今年5月聯合啟動第十屆「中國青年創業獎」評選表彰活動。
  • 重慶好人|養殖烏骨雞帶動村民增收……他因病致殘卻完美「逆襲」
    後來,他艱苦創業,開辦烏骨雞養殖場,不僅自己的日子越過越紅火,還帶動村民一起養殖,幫助村民增收。他叫陳偉,是萬州區羅田鎮陽坪村4組村民。在其他村民眼中,陳偉是「身殘志堅」的典範。截至目前,陽坪村共有148戶加入陳偉的「鄉卡卡烏骨雞養殖合作社」,烏骨雞養殖總量達1萬多隻,每年能為村民帶來數十萬元的收入。
  • 興業銀行重慶分行開展「普惠金融 五心助殘」活動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24日11時訊 興業銀行重慶分行積極響應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組織開展的「普惠金融 五心助殘」行動,充分發揮金融機構在保護殘疾人群體金融消費合法權益方面的作用,於2020年11月-12月開展了「普惠金融 五心助殘」活動。
  • 傳承匠心守護愛 「致匠心·愛心在身邊」公益盛典暨大型助殘活動...
    同時,也恰逢基金會成立35周年。在這個特殊的時刻,作為全國首個專門面向殘疾人群體和助殘領域的匠人匠心活動,旨在以匠心之名,更好關愛身邊的殘疾人士;以愛心之名,共同關注殘疾人群,在全社會營造扶殘助殘的良好風尚。  「致匠心·愛心在身邊」活動自2020年9月啟動以來,微博話題#以匠心之名#和#匠人匠心#閱讀量累計超過9918萬,討論量達1.7萬。
  • 心向光明 對生活報以微笑 劉擁兵看望慰問全國助殘先進集體代表...
    心向光明 對生活報以微笑劉擁兵看望慰問全國助殘先進集體代表、中國好人楊德才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20日訊(記者 胡什)5月16日,第六次全國自強模範暨助殘先進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長沙市愛康殘疾人就業服務中心被評為全國助殘先進集體,作為全國助殘先進集體代表、中國好人楊德才赴京參會,受到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會見。
  • 溫暖在行動 梁溪區新增十個志願助殘服務崗位、五個助殘項目
    中國江蘇網5月24日無錫訊 5月24日上午,在第29次全國助殘日到來之際,梁溪區舉行「愛滿梁溪 溫暖你我」慶祝第29次「全國助殘日」主題活動。活動現場,區政府殘工委領導與十個志願助殘服務崗代表進行籤約。五個助殘項目正式啟動。
  • 「身邊好人」郴州謝運良:誠實守信 誠以待人
    謝運良,男, 1963 年生,1980年參加工作,漢族,群眾,高中文化,宜章縣笆籬鎮人,現任湖南省第十二屆人大代表、宜章吉興紙業有限公司和湖南百捷利包裝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長,湖南省殘疾人協會副會長和宜章縣好人協會會長。
  • 扶貧濟困30餘年 崔連喜等20位身邊好人登上「重慶好人榜」
    截至目前,已開展87期評選,共推出2186名「重慶好人」,有200餘人榮登「中國好人榜」,展示了「重慶好人」風採。好人們存好心、做好事、當好人,堅持「潤物細無聲」的日行一善,聚沙成塔,築起了道德精神的高樓,為引領社會風尚,傳遞正能量做出了積極貢獻。經廣泛推薦、評選,堅持扶貧濟困30餘年的軍隊離休幹部崔連喜等20位身邊好人登上「重慶好人榜」。
  • 老手藝成增收新力量 山西農村300餘戶村民磨豆腐致富
    磨豆腐這一老手藝成了讓北莊村300餘戶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力量。 張月 攝中新網長治5月14日電 (李庭耀)選料、浸豆、打胚、燒胚、過籮、沸煮、點漿、凝固……14日,山西長治長子縣北莊村各戶村民院中的豆腐坊內,冒著豆香的豆腐新鮮出爐。
  • 2019年全國最美家庭:謝莉蘋家庭
    2011年,嘗到了致富甜頭的謝莉蘋夫婦成立鑫鳳養鴿專業合作社,帶領同村20多戶農民共同養鴿。2012年,謝莉蘋夫婦投資300萬,在白馬鎮沙臺村建起一個現代化的養鴿場。鴿場佔地面積2500平方米,設有養殖區、消毒室、防疫室、辦公室,能同時飼養10000對種鴿。目前,鴿場種鴿規模已經達到6000對,日產肉鴿3000隻,年收入達360萬元。
  • 長沙成立殘疾群體就業培訓新基地
    24日,長沙市愛康殘疾人就業服務中心啟動新的殘疾群體就業愛心基地,將為更多殘疾人提供學習、就業幫助。 長沙市愛康殘疾人就業服務中心長期堅持扶殘助弱,中心成立至今,為459名殘疾人、農民工子女等提供免費培訓,並幫助他們實現就業;上門慰問殘疾人3679戶;為殘疾群體等提供51000個小時的免費推拿康復服務;組建殘疾人陽光藝術團,為146名殘疾人提供免費音樂藝術培訓,舉辦大型免費文藝演出39場。該中心被授予「全國助殘先進集體」「長沙市誠信之星」等榮譽稱號。
  • 搭建殘疾人就業創業產業架構「京蒙協作」共畫脫貧攻堅同心圓
    搭建殘疾人就業創業產業架構近年來,北京和內蒙古兩地開展京蒙殘疾人扶貧協作,按照兩地黨委、政府統一安排部署,在兩地扶貧部門的指導下,北京市殘聯與內蒙古殘聯深化殘疾人脫貧攻堅協作,北京市殘聯對內蒙古貧困殘疾人扶貧工作提供大量幫助,助推內蒙古貧困殘疾人脫貧奔小康,讓廣大貧困殘疾人得到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