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好人|養殖烏骨雞帶動村民增收……他因病致殘卻完美「逆襲」

2020-12-24 西部文明播報

來源:上遊資訊-重慶晨報

十三年前一場大病,他成了肢體殘疾人和低保戶,還欠下一身債。後來,他艱苦創業,開辦烏骨雞養殖場,不僅自己的日子越過越紅火,還帶動村民一起養殖,幫助村民增收。

他叫陳偉,是萬州區羅田鎮陽坪村4組村民。在其他村民眼中,陳偉是「身殘志堅」的典範。截至目前,陽坪村共有148戶加入陳偉的「鄉卡卡烏骨雞養殖合作社」,烏骨雞養殖總量達1萬多隻,每年能為村民帶來數十萬元的收入。

近日,陳偉入選9、10月「重慶好人」榜,他身殘志堅,幫助村民增收的故事,也隨之揭曉。

22歲身患重病差點癱瘓

22歲,本應是夢想起航的年齡。可陳偉的22歲,卻非常不幸。

2007年,22歲的陳偉和妻子趙柳英,一起到浙江打工。誰知在這一年裡,他被確診為強直性脊柱炎和股骨頭壞死。

為此,妻子帶著他四處求醫問藥,不僅花光了家裡的積蓄,還欠下了20多萬元的外債。

「那年12月,求醫無路的我,最終和妻子一起回到家鄉。回家後,我們一家因生活困難,被評定為低保戶。」說起往事,陳偉有些傷感。

他在病床上躺了三年,生活不能自理,還差點癱瘓。年邁的父母,不能享天倫之樂,只能照顧他的起居。妻子趙柳英為了維持家庭生計,四處打短工。看著千瘡百孔的家,陳偉暗下決心,一定要戰勝生活的黑暗和自身的頹廢。

就這樣,過了不久,他在自己剛剛能坐起來的時候,開始幹些手工活。

「挑雜糧、糊鞋墊、織毛衣、做小工藝品……我想著殘疾不等於殘廢了,於是便力所能及做些事,好讓自己重拾對生活的信心。」陳偉表示,那時勞動力很廉價,做這些手工,掙不了多少錢,但他仍很高興,家人也不斷鼓勵他。

隨著身體狀況逐步好轉,陳偉開始通過電視、網絡接觸一些創業信息。

通過實地考察,陳偉發現自己的家鄉山多地廣,適合發展種養殖業。

開辦家庭養殖場還清債務

2011年,陳偉終於向妻子提出了自己的創業想法。

「我雖然幹不了重體力活,但至少還能動。家鄉適合發展種養殖業,於是我打算養雞,為家庭增收。」陳偉表示,妻子很支持自己的想法,於是,夫妻倆找親戚借來2萬塊錢,買了400隻雞苗,辦起了家庭養殖場。

養殖場辦起來以後,陳偉絲毫不敢鬆懈。他一邊自主學習養雞方法,一邊實際管理,忙得時候,晚上最多只能睡四五個小時。

「在飼養烏骨雞的過程中,我一直堅持採取散養、放養的方式,這樣產的雞蛋品質好,銷路才會好。」陳偉說,飼養第一年,他賺了近2萬元的純收入。嘗到甜頭後,他決定擴大養殖規模。

通過滾動式發展,2014年,陳偉的家庭養殖場烏骨雞數量已經達到4000多隻。雞蛋通過各種渠道,遠銷浙江、廣東等地,年純收入超過了10萬元。不僅還清了債務,也退出了低保戶行列。

成立合作社帶動村民一起增收

看著陳偉通過發展養殖業過上了幸福生活,村民紛紛上門「取經」。見大家熱情高漲,陳偉也不「吝嗇」,決定用自己多年的養殖經驗帶動村民一起增收。

「當年我困難的時候,鄉裡人沒少幫助我,現在我找到商機了,理應要分享給大家。」陳偉說,做人要知感恩。

就這樣,懷著一顆感恩之心,陳偉將自己的雞苗按成本價,提供給有養殖意願的農戶,如遇上經濟有困難的貧困戶,陳偉就讓其先賒帳,等雞蛋出售後再還本錢。

2016年,在當地政府的扶持下,陳偉成立了「鄉卡卡烏骨雞養殖合作社」,採用「公司+農戶」模式,進一步幫助村民增收。

在他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到養殖行業中,截至目前,陽坪村共有148戶加入合作社,烏骨雞養殖總量達1萬多隻,年產蛋量10萬公斤,每年為村民帶來超過40萬元的收入。

不僅如此,陳偉還流轉了160畝土地發展烤菸,每年僅土地流轉費和務工就能給周邊上百戶村民增收。

「殘疾不等於殘廢,我希望通過自己的故事,勉勵更多人!「陳偉告訴記者。

上遊資訊·重慶晨報記者 範聖卿

【免責聲明】上遊資訊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資訊-重慶晨報」或「上遊資訊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資訊聯繫。

舉報

作者/來源: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廣漢創業者謝次勇:養殖餐桌上的娃娃魚 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據了解,在他的帶動下,當地100多家農戶也開始飼養娃娃魚,成為又一增收致富的法寶。  打工不如創業 辭職自己搞養殖  「看到別人養什麼,自己就想嘗試。」今年46歲的謝次勇自稱自己一直就是一個喜歡養殖的人。據了解,在上個世紀90年代,他在一家中美合資企業工作,開始接觸野雞等珍稀野生動物(國家法律法規禁止的除外)的養殖和銷售。
  • 打工仔回鄉養殖烏骨雞,年純收入達30萬元
    此前,他跑過運輸、打過工。「我在昆明市安寧一家肉雞養殖場打過工,學習到了肉雞養殖、防疫技術。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綠色消費的人越來越多,想到我們這裡地處國家級大雪山自然保護區緩衝帶,林地廣闊,山清水秀,飼養土雞肯定效益不錯。」羅永德說出了養雞的初衷。
  • 冬天採柑橘春夏釣龍蝦,四川自貢沿灘這個地方帶動村民增收有路子!
    大巖村養殖基地是自貢市榮鑫小龍蝦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第一個養殖基地,此外,還在周邊瓦市、沿灘等鄉鎮建有養殖基地4個,專業合作社小龍蝦養殖總面積達3000畝,每年產出的數十萬斤小龍蝦,遠銷成都、重慶、上海、江浙等地,帶動周邊300多戶農戶養蝦,幫助120餘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順利脫貧。今年初,曾遠還被授予「全國『帶頭致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農村致富青年先進個人」。
  • 農民周連山養殖烏骨雞非常細心,他的烏骨雞品質好,為他帶來財富
    農民周連山養殖烏骨雞非常細心,他的烏骨雞品質好,為他帶來財富現在我們國家的農村事業發展的是非常的好,很多的人都回到了農村開始了自己的農村事業之路,這其中就有養殖業。周連山養殖的烏骨雞比正常的雞晚出欄了一個多月,他就是為了讓烏骨雞能賣上更好的價格,烏骨雞的收購商來到周連山的養殖場看到了周連山的養殖方式,又看到了周連山的烏骨雞,周連山的養殖方式是真正的生態養殖,綠色養殖。
  • 農村養殖烏骨雞效益不錯,養殖方法也不難,養殖烏骨雞的幾點分析
    其實這也多多少少的影響到了農村的養殖事業,現在農村的養殖事業就在朝這個是方向發展,養殖一些營養價值高,綠色健康的產品,這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效益不錯。今天咱們就來說一個在農村養殖烏骨雞的一些點,養殖烏骨雞的效益是比較不錯的,而且養殖烏骨雞的方法現在也比較成熟了,也不是那麼的難了。
  • 重慶長壽區福村:千畝農村土地流轉帶動農民增收
    (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 長壽區福村:千畝農村土地流轉帶動農民增收  冬日走進福村,看到的依然是欣欣向榮的景象。
  • 41歲的他帶領村民種植葛根 讓8000多戶農戶增收
    他從大足區智鳳鎮「起航」,種植葛根12年,現已在全國發展葛根種植基地16000餘畝,帶動了8000多戶農戶增收,讓原本平淡無奇的葛根,闖出了一片市場新天地。近日,秦衛東入選9、10月「重慶好人」榜,對此,記者向其了解了他帶領農戶增收致富背後的故事。
  • 巴裡坤縣:奶驢養殖帶動農牧民增收
    近年來,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大力支持當地特色農牧企業和合作社發展壯大,引進了以驢奶加工為主的企業,帶動農牧民發展奶驢養殖業。  每天早上10點,巴裡坤縣利農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葉爾恰提·拜山拜克都會到花麒奶業有限責任公司交售驢奶。  30 歲的葉爾恰提家在巴裡坤縣石人子鄉,2014 年,他從塔裡木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
  • 如何養殖烏骨雞?養殖烏骨雞的這5個養殖技術,你知道幾個呢?
    如何養殖烏骨雞?養殖烏骨雞的這5個養殖技術,你知道幾個呢?普通的一些豬牛羊肉以及雞鴨鵝肉,都沒有辦法滿足它們口感以及精神上的需求,對於一些肉質比較鮮美並且營養價值極高的肉類,追求也是越來越多,所以很多人便加入到了養殖烏骨雞的行列當中,那麼在養殖烏骨雞是這五個養殖技術,你知道哪一個?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 豬倌的逆襲!重慶豬肉鋪走出個「全國十佳農民」
    先進事跡:林其鑫,男,1978年12月出生,漢族,本科學歷,重慶市永川區何埂鎮聯盟村農民,重慶琪金食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以土豬養殖為主,先後帶動2500多戶村民實現增收。2019年,帶動養殖出欄生豬3萬多頭,全市貧困區縣300餘種產品產能增收2.2萬噸。
  • 連莊鎮:發展特色農業 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連莊鎮:發展特色農業 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2020-12-25 1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珠暉區:特色產業助力 村民持續增收
    不服輸的廖輝文立即拜師學藝,在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對果園進行了合理規劃布局,在棗樹下放養烏骨雞,發展綠色無公害的循環立體種養模式。經過七年傾心耕耘,宥升農業已經成為衡陽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果園裡如今也栽種臍橙、豬血桃、桑椹等10多種水果和各類時蔬,還辦起了休閒農莊,吸引了更多的人到這裡來體驗採摘樂趣、品嘗鄉村味道。
  • 彭水三義鄉:「產業村長」帶動產業發展 產業發展帶動農戶增收
    近些年,作為重慶全市18個深度貧困鄉之一的彭水縣三義鄉,通過聘請農業行家裡手作為「產業村長」,讓他們帶頭發展特色產業帶動農戶增收。全鄉6名「產業村長」紮根農村潛心發展產業,已成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領頭羊」。
  • 雞鳴之後便是天明,他養殖的五黑雞帶領村民走上致富之路
    幾年前,返鄉創業的龍駒看準了「五黑雞」養殖前景,帶著村民一起建起了「五黑雞」專業合作社,並採用生態養殖模式飼養「五黑雞」,龍駒還通過多種渠道及平臺成功打開了「五黑雞」銷路,如今龍駒的「五黑雞」養殖場效益十分可觀,轉瞬間「五黑雞」成了龍駒和村民們發家致富的「金鳳凰」。龍駒,祖籍雙峰縣青樹坪鎮,幼年隨父母遷居貴州。
  • 東興:淡水龍蝦養殖助農增收
    在東興市馬路鎮大橋村,鼎盛生態農業科技專業合作社敢試敢為,率先在東興市規模化養殖世界最名貴的經濟蝦種之一——澳洲淡水龍蝦,在提振效益的同時,合作社示範帶動更多農戶參與特色養殖,幫助他們走上穩增收脫貧致富路。
  • 小瑞談養殖:烏骨雞的養殖管理技術和技巧
    ,例如白羽烏骨雞黑羽烏骨雞白頂烏骨雞以及金絲烏骨雞等等,選擇一種適合自己養殖環境氣候的來進行養殖是比較重要的,我們還要根據當前的市場需求,來選擇出一種市場比較流行的品種,比如在我國中南部選擇白羽烏骨雞養殖的要比其他品種多,同時養殖白羽在當地是比較合適的,所以養殖起來也比較方便。
  • 陝西佳縣以黨建引領帶動村民致富增收 農場建起來 扶貧出實招
    在黨組織的引領帶動下,王寧山村建起了以紅棗循環產業為主的扶貧農場,助力當地村民脫貧。「目前我們共改造了4500畝有機紅棗林,建成5條紅棗深加工生產線,開發出紅棗系列的果酒、醋飲、濃縮汁等10多種產品。將紅棗釀酒酒糟作為飼料,發展養殖產業。」說起王寧山村扶貧農場的綠色生態循環產業鏈,農場負責人杜軍鋒滿臉笑容。
  • 重慶開縣:池塘多元化養殖實現生態經濟社會效益
    重慶開縣:池塘多元化養殖實現生態經濟社會效益2013-03-21 14:2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  經濟效益:每畝增收上萬元  「實行生態養殖後,水質得到改善,不但節約了魚藥錢和換水用的電費,而且魚生長速度變得更快了。」徐渤跟筆者算起了收益帳,池塘每年同比減少換水2次,每畝節約用電30度,每畝新增魚產量50公斤。此外,他去年還在水面上種植蔬菜300畝,畝產效益3000元,僅蔬菜就增收了90萬元。
  • 果林裡養殖烏骨雞,李啟東一個地方養殖兩樣東西,效益也是兩倍
    那一定是生態養殖,現在農村養殖的主流就是生態養殖。今天咱們就來說一個在農村搞生態養殖的養殖戶,這個養殖戶是種植和養殖在一塊的,這兩樣東西彼此互相的受益,這個養殖戶養殖的是烏骨雞,種植的是果樹,這個養殖戶就是李啟東。
  • 陝西佳縣以黨建引領帶動村民致富增收:農場建起來 扶貧出實招_新聞...
    在黨組織的引領帶動下,王寧山村建起了以紅棗循環產業為主的扶貧農場,助力當地村民脫貧。「目前我們共改造了4500畝有機紅棗林,建成5條紅棗深加工生產線,開發出紅棗系列的果酒、醋飲、濃縮汁等10多種產品。將紅棗釀酒酒糟作為飼料,發展養殖產業。」說起王寧山村扶貧農場的綠色生態循環產業鏈,農場負責人杜軍鋒滿臉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