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再現「強硬」手段,不到崗績效全為零,逾期視為自願離職!

2020-12-20 不二說社會

前言:特殊時期企業經營受阻,某公司再現「強硬」手段,不到崗績效全為零,逾期視為自願離職

從上周大面積復工到現如今,短短不到半個月時間,企業紛紛訴苦「經營受困」,而員工更是一片哀怨,「裁員,降薪,待崗」這樣的字眼,讓身為上班族的我們感同身受,不得不說這次特殊事件給我們帶來了不小的影響。

無獨有偶,今天某公司員工就供公司的一些列,所謂的「優化」政策是各種吐槽,到底發生了什麼?我們來看看內部員工是怎麼說的?

從員工曬出的公司內部群聊天截圖可以看出,公司要求本周之內所有員工必須按時到崗,如員工所說因為特殊時期外地員工,受到封存封路的影響遲遲未能到崗,眼看著遲遲不能按時開工,老闆急了,這才怒了。

於是就有了,「不能本周到崗員工,績效為零,逾期就視為自願離職」的霸王條款。不得不說,在這樣的非常情況下,公司此舉著實觸碰到了大家的底線,也難怪被員工吐槽。

對此職場過來人也表示,「公司的一刀切」的強制措施有點太過分了,現在是特殊時期誰不想早點來正常上班,但是條件不允許呀,公司這樣強制性要求必須立馬到崗,無疑就是為了給自己裁員找個合適正當的理由罷了,何必還要給員工身上潑髒水。

但其中也有人表示理解,畢竟公司承受的壓力更大,這個時候難免做出一些欠思考的決定,大家還是要相互理解。

本以為此貼能讓眾人給出謀劃策,沒想到員工因為沒有曝光公司名字而被網友調侃,「這樣的公司還有什麼好顧慮的,連公司名字都不敢透露,活該你被公司當軟柿子捏」。

其實這也正反應大多數職場新人的為人處世的態度,面對不公待遇當時可能義憤填膺,但真的到了為自己伸張正義的時候卻各種擔心猶豫。

但就公司強制要求員工本周到崗,違反者自動離職的做法來說,企業做出如此不合理的規定,無疑打散了團隊的凝聚力,試問一個沒有凝聚力的團隊還如何能創造佳績呢?

特殊時期,某公司再現「強硬」手段,不到崗績效全為零,逾期視為自願離職。

對此,你又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呢?你覺得公司的做法合理嗎?

相關焦點

  • 公司要求籤《自願放棄繳納社保》,離職後能不能要求經濟補償?
    籤自願放棄繳納協議,約定3倍違約金,有效嗎?譚某2016年11月入職某科技公司任配方工程師,後崗位調整為某部門經理,雙方籤訂勞動合同期至2020年1月,工資為底薪10000元+績效。2020年1月1日,雙方合同到期後未續籤合同也未終止合同,譚某繼續在公司上班。1月5日,公司法人李某與譚某談話後,譚某未到公司上班。公司向譚某發送兩次《限期返崗通知書》,要求譚某回公司報到,逾期視為自動離職,譚某拒收了兩份通知。雙方發生勞動爭議,譚某要求公司支付解除勞動關係經濟補償金55777.5元。
  • 公司要求自願放棄社保,不想籤怎麼辦?教你一招讓協議無效
    籤自願放棄繳納協議,約定3倍違約金,有效嗎?譚某2016年11月入職某科技公司任配方工程師,後崗位調整為某部門經理,雙方籤訂勞動合同期至2020年1月,工資為底薪10000元+績效。在勞動合同中註明:譚某已在居住地繳納社會保險,入職後不再繳納其他保險。
  • 勞動者無故不到崗但未提出辭職,自動離職?勞動關係自動解除?
    導言:很多HR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勞動者無故不到崗但未明確提出辭職,這種勞動者離開企業的行為,算是自動離職麼?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係自動解除麼?用人單位應對這種情況時應當採取何種措施?能否直接認定勞動者為自動離職?
  • 員工調崗公司可以相應調整績效獎金嗎?
    (法院對調崗是否可以調薪的支持率)  調崗屬於用人單位經營自主權範疇,但調崗應當合理合法,而當調崗伴隨著調薪時,往往更容易引發糾紛。根據統計在調崗的案例中,用人單位調薪得到支持的判決比例僅為43%。而且,這些勝訴案例中,一方面是勞動者配合去新崗位上崗工作,被視為認可調崗調薪,另一方面則是用人單位具有完善的規章制度流程,根據勞動者的工作表現和能力適當調整工作崗位和福利待遇。  【案例】  林某是某公司的員工,勞動合同約定林某的薪資項目構成由公司依據薪資制度、職務(位)或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 員工離職後,公司扣了績效只發底薪,工資縮水近一半該怎麼辦?
    劉先生於是公司財務詢問,財務說離職後公司不給予績效工資。劉先生認為自己12月份幹的租約的,而且工作任務都是圓滿完成的,公司沒有理由剋扣自己的績效工資。於是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請求發放自己應得的績效工資。接下來就和小躍一起來看看HR招聘必須做好的7項工作,每一條都是規避官司的黃金法則。
  • 自願降薪、自願離職,打工人的「自願」真的是自願嗎?
    「今年公司效益良好,利潤有較大增長。公司決定,允許員工自願申請每月降低待遇的10%。」近日,一張關於「自願降薪」的截圖受到熱議。據該公司員工透露,「自願降薪」的言論是公司的忠誠度或者說是服從性測試,而類似的測試在每年都會發生。
  • 用人單位通常這樣逼迫員工離職,降薪、調崗都是小場面
    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第四十四條、第四十六條規定,無論是企業裁員還是決定提前解散,都應當向被裁、被解除的員工支付經濟補償,補償標準為職工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用人單位倒閉註銷或是大規模裁員,很容易產生群體性的勞動糾紛,就是源於經濟補償的支付問題。有一些企業為了不支付經濟補償,會提前用一些「技巧」,讓員工自己離職。
  • 不同意公司調崗算「被迫離職」嗎?員工該如何要求經濟補償
    員工被公司單方通知調崗,腦海裡的第一個反應是什麼?肯定不會是公司經營發展,需要我到那個崗位工作。想到的會是,公司這是在變相裁員嗎?這年頭通過調崗來逼迫員工離職的現象太多了。在沒有協商的情形下,單方決定調崗,會讓員工產生一種被支配的感覺,否定現在的工作,產生很多負面情緒,導致發生勞動糾紛。那員工如果不同意調崗,從而提出離職,是否屬於「被迫離職」,要求公司支付經濟補償?制度中規定員工應服從調動,就可以調崗?
  • 公司通過調崗、罰款、降工資逼你主動離職,聰明的員工會這麼應對
    在公司需要你的時候高薪聘請,如果效益不好,或者你的能力不行了,就會想辦法給你趕走。在這位老闆的眼裡,將員工當成了一個物件,所以對他而言,更看重的是公司的利益。企業為了降低離職的成本,在逼迫員工離職的方面使出了十八般武藝!老闆為什麼要逼員工離職?而不是主動開除員工,或者協商離職。
  • 應對公司調崗「套路」,合法拒絕公司調崗,你可以這麼幹
    張揚在武漢的一家物業公司工作,從事物業管理崗位。由於某些原因,張揚與新任部門負責人王欣的關係不太融洽,給王欣的部門管理和工作發展帶來了麻煩,因此她想解僱張揚。但是張揚並沒有違反公司的制度。如果被迫解僱,張揚的月薪約為7,000元,他已經工作了5年以上。違法賠償為11個月,工資超過80,000。該公司顯然不願意支付那麼多的賠償。
  • 遇到公司為了不給經濟補償,對你調崗降薪,讓你主動辭職怎麼辦?
    有網友吐槽說:年底這幾個月公司效益不好,已經對好些員工調崗降薪罰款,讓好幾個員工都主動離職了。公司找他溝通說,想給他調崗,但是調崗後就相當於降薪40%,他現在很糾結要不要離職,因為他感覺這是公司不想因為辭退員工支付經濟賠償,用的套路,問我怎麼做更好?
  • 被公司調崗逼迫離職,拒絕到崗能否要求賠償?聰明的員工這樣做
    李毅在M公司工作已有近六年的時間,因經營需要,公司調整了劉毅的工作地點,工作職務也有所變化。李毅對於公司的調崗安排非常不滿,協商無果後李毅直接離開了工作崗位,之後再未回到公司上班。公司依照制度規定將毅力的曠工行為視為「自動離職」,本以為與他的勞動關係已自動解除,沒想到一段時間後公司收到了仲裁通知,李毅申請了勞動仲裁,要求公司支付經濟補償金。仲裁審理後未支持李毅的訴求,李毅不服起訴至法院,要求公司支付經濟補償金30000元。
  • 我有100種方法逼你自願離職
    於是,公司HR繞了一大圈,「小睿」聽出來三個選擇:轉崗當保安、轉崗當保潔,或者自願離職。當然,為了防止他胡思亂想,HR又繞了一大圈,總結下來就兩點:第一、違紀辭退與自願離職,結果一樣,但意義不一樣。第二、公司有的是時間打官司。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小睿」明白,當保安或者保潔的選擇,純粹是公司在噁心自己。要是犯傻選了,那麼更噁心的事情還在後面。於是「小睿」強壓怒火選擇自願離職,給各方都留了個體面。
  • 離職時寫了「自願放棄」,離職後還能告公司要經濟補償嗎?(二審)
    來源:勞動法庫  許二多於1992年5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間與北京某電力公司建立勞動關係。  2008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間許二多與競業人力資源公司(下稱競業公司)籤訂勞動合同,電力公司為用工單位。
  • 智幫諮詢 員工離職,用人單位拖欠員工工資和績效屬違法
    網際網路公司人員流動大,很多員工跳槽頻繁,為了最大避免這種情況。各個公司的HR各顯神通,最常用的一招就是在年底發放獎金。某共享單車公司員工因在年中離職,無法享受工資20%的績效獎金,員工很生氣把公司告了,HR也因為不嚴謹的制度,受到了上級的質疑!
  • 高院再審:員工自願放棄住房公積金,離職時領了補償,還能告公司補繳嗎?
    案例編輯︱勞動法庫小編馬春花是深圳極大公司員工,入職時向公司申請自願放棄住房公積金。 一審法院:職工在職期間的住房公積金權益不因職工離職而消滅,也不因雙方協商而免除用人單位的義務 一審法院認為,公司作為用人單位應當按時、逐月、足額繳存單位為職工繳納的住房公積金,市公積金中心應當依法受理馬春花關於公司未按規定為其繳納住房公積金的投訴
  • 勞動者未及時辦理離職 個人承擔失業金損失
    該份合同到期後,2013年2月28日雙方續籤勞動合同至2018年3月1日,約定黃某工作地點為瀋陽市鐵西區景星北街38號、月工資標準不低於1100元。  2014年4月至2014年10月期間,公司安排黃某參加培訓,公司提供的考勤記錄顯示,上述培訓期間黃某存在未到崗的事實,且最後一次到崗時間為2014年8月26日。
  • 員工中途離職,公司應按比例支付年終獎
    各個公司的HR各顯神通,最常用的一招就是在年底發放獎金。某共享單車公司員工因在年中離職,無法享受工資20%的績效獎金,員工很生氣把公司告了,HR也因為不嚴謹的制度,受到了上級的質疑!案情回顧張某在2017年4月24日向某共享單車公司電子郵箱發送了應聘某大數據運維工程師崗位的電子求職信。
  • 公司通過調崗、罰款、降工資逼你主動離職,該怎麼做呢?
    為公司盡心盡力,鞍前馬後,卻遭遇裁員,真是不要太悲催,更慘的是裁員不走正規渠道,公司絞盡腦汁逼你「主動」離職,又是調崗,又是罰款,再不然降工資就怕你不走,遇到這樣的公司,又該怎麼辦呢?小編在網上看到這樣一條分享,某公司老員工小李,被通知離職,因為大環境影響,公司目前發展受阻決定裁員,而員工小李就在這批裁員名單內,不過公司卻以小李業績平平為由,拒付小李本月工資,並要求小李填寫主動離職表,小李覺得自己平時工作認真,又是公司老員工,感覺很委屈,所以小李並未填寫離職表,但第二日去到公司卻發現自己的工位已經變成別人的了。
  • 8年女員工現身打臉:我沒有自願離職
    近日,華為"251事件"當事人@leedeson發微博稱,「某民族之光不服勞動仲裁委員會要求在哺乳期給孕婦補發2萬績效工資,把孕婦告上了法庭。」 2020年6月,當事人@趙文嬋_Eva發現直接被取消公司所有權限,並沒有提前做任何通知。 據公司規定,沒有任何書面通知的解除和終止合同都得去上班,否則視為曠工,曠工三天以上,開除。 華為採取的措施是突然間停了所有帳號,強制終止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