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一會兒聽話一會兒搗蛋,他的能量流動變化你看到了嗎?

2020-12-12 黃衣心理

小讀客出品的昆廷布萊克3-6歲表達能力提升繪本裡,有一本反義詞專刊叫做《大的小的好的壞的小親親》,這本書裡講了一個叫「小親親」的男孩子時而乖巧時而頑皮、時而聽話時而淘氣、時而安靜時而鬧騰的樣子。家長朋友們一定深有感觸,每一個孩子都並非一成不變,每天如一,時刻都是相同的狀態。

在做家長的心理諮詢過程中,總有朋友無奈地問:「老師,孩子為什麼狗一下貓一下的呢?他們要是一直聽話,乖乖的樣子,該有多好啊!」

是啊,家長總是想要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的,然而,我會笑問:「難道,我們是生了一個小神仙嗎?」

沒有人能夠持續一個狀態中,因為能量在循環

作為一個成年人,你有沒有集中精力做了一段時間事情,感覺有些疲勞,這時你的上級說:「大家辛苦了,咱們喝杯咖啡再做事吧。」然後同事們站起來放鬆一下,喝杯茶、聊幾句天,再努力做事,是不是感覺這個流程比較舒服?

假如上級說:「不許休息,你要繼續做下面的事情」,你內心的動力還會持續下去嗎?是這樣的,你肯定心裡有不滿的情緒,無法專注地做好接下來的事情了。

我們經常會用短時間的休憩來緩解做事帶來的疲勞感,這就是我們能量循環的正常運轉了。

而做不同的事情,是孩子身體裡面能量循環流動的一個呈現方式。

從能量學的角度看,任何個體做事都需要經過平靜、準備、行動、互動、整合五個階段

告訴孩子他有多長時間可以用來做作業或遊戲,孩子的掌控感就會很好,如果再給他一些自主性,他的能量循環就會更流暢。

有計劃、有想法地做一件事情時,個體的身心會為之做好充分準備。從按兵不動到心有計劃、身體的動作企劃,是前期的兩個階段要完成的。

準備好了再全身心配合去做這件事情,行動過程中是把前面兩個階段積蓄的能量循序漸進的釋放出來,發揮能動性,完成行動目標。

此後,與環境的互動階段,緩解上一個環節帶來的壓力,得到更多支持。

最後進行一個整合,或自我安慰、或總結經驗,身心放鬆下來,進入到平靜期,即下一個能量循環。

互動階段的重要性

9點半做完作業的小鳥同學,找我撒了一會兒嬌,喝了杯熱水,吃的幾口零食,才心甘情願地去洗漱、睡覺了。

折騰這一會兒就半個多小時,我一邊陪著他一邊看表,心裡頭想著行動環節(做作業)之後的互動和整合兩個階段所用時間,大概各用20分鐘的樣子。

做作業是第3個階段,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能量循環中決定結果的階段,然而比行動更加重要的,卻是互動與整合這兩部分。

拿我們成年人來說吧,通常在完成一件工作之後,我們都會收到來自上級和同事的評價,以及自身對工作成果的認知評價。

這個評價,既是對工作過程的認同,又是對工作價值的評定。由於是個體自身努力的成果,所以又對其心理狀態產生影響。成果本身客觀的影響,以及來自周圍人不同看法的影響。

當孩子完成作業,他內心對於自己拿到的這個「完成」和作業的質量有一個評價,所以小鳥同學近來常常滿足地說:「真享受認真完成作業的感覺!」

此時家長說:「你把作業寫完了,寫的對嗎?不要明天老師一檢查又滿是錯題!」孩子的內心就會有委屈,因為他很用心,自己覺得很努力在學習。被打擊、猜疑、否定,會影響孩子能量的流暢運轉,他們的情緒狀態會阻滯在這個互動階段,所以有些孩子非常需要被肯定和鼓勵,原因在於成長中總有互動階段的缺失。

如果家長這樣說:「呀,看到你這麼認真的完成作業,願意把作業寫好,媽媽真為你開心。」孩子會感覺到自己的付出有價值,他的能量運轉流暢起來,順利地進入整合階段。

所以在互動階段,當孩子完成一個行動時,家長要給到的是鼓勵,少給一些打擊。

在整合階段,不同的行為結果和互動結果,帶來不一樣的整合效果。

整合的過程涵納前面4個階段的能量運轉,當孩子得到足夠的休憩、做好充分準備、進入一個行動過程、得到積極的評價,他的能量經歷了充電又釋放的過程,體驗了行動的高峰,得到外界的支持。

進入整合階段以後,孩子們通常會做一些看上去很無聊的事情,比如小破壞、搞怪、惡作劇一下等等。或者他們需要彌補互動階段的被關注需求,或者他們自身的能量在更新,所以看上去很無聊。

家長們總感覺孩子一會兒聽話一會兒不聽話,原因就在這裡。

孩子能量更新的過程中呈出的一些行為需要被允許,家長給孩子確立規則有要有效,同時給孩子更多自主,不涉及底線問題少嘮叨。

支持孩子能量更新整合,是對本次能量循環的正向反饋,也是做好下面一件事情的必備條件。

平靜與準備的階段要給以支持

家長們通常只給孩子行動、互動的過程,有時候孩子的整合階段也被看到,但不允許孩子有平靜和準備期。

請家長們注意保護孩子的休息時間、給他們充足的準備時間和空間。從心理學角度看,能量循環過程如果是完整的,孩子的身心更加健康,行動力更好。所以,得到支持的孩子,能量循環更加流暢,他們做事的動力更強。

行動過程中,孩子很怕被打擊

當孩子做事情的時候,他們的能量集中在此時當下,有的孩子一邊念叨一邊寫作業,有些孩子一邊搖頭晃腦一邊寫作業,有的孩子一邊踢踹凳子一邊寫作業,這些都是孩子能量流暢釋放的需要。

家長即要規範孩子的行為,又要給到孩子支持感覺,耐心地陪伴是必不可少的,同時也要理解和積極溝通。

對於孩子不能安坐或注意力不集中的行為方式,需要採取相應的發展評估、情商訓練、感覺統合訓練等給以提升,絕不是在做事的時候否定、打擊、強行糾正。

保證孩子能量流暢運轉,是把事情做好的前提,所以我們要抓住重點,把握孩子能量更新的時機。所以我們來看《大的小的好的壞的小親親》這本書,看到孩子的能量總在流轉,會有更多的掌控感。

學習能量學的知識,了解孩子每個行為發生的意義,是保護孩子身心健康的做法。讓我們在生活中發現更多場景中孩子能量循環的秘密,陪伴他們順利的成長。

相關焦點

  • 老師我可以哭一會兒嗎
    #兒童心理#《老師我可以哭一會兒嗎可只要單獨點他發言,一定是思維敏捷,聲音洪亮,絕對是想要出來自我表現的狀態,我常誇他是最會偷學的小機靈。上周桃子的上課紀律就特別不好,今天沒進教室門就一臉不滿的對我說,又被混合雙打了。上課後完全管不住自己,摸摸這裡,扣扣那裡,一會又忽然打起滾來。看到他這樣的狀態,我內心的小火山也在積聚能量。
  • 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造句,二年級下冊精彩造句合集
    1、媽媽一回到家就忙起來了,她一會兒忙著幫我們做香噴噴的午飯,一會兒忙著洗髒兮兮的衣服,一會兒忙著收拾家裡的雜物。2、媽媽一回到家就忙起來了,她一會兒忙著照看嗷嗷哭的小弟弟,一會兒忙著收拾弟弟翻亂的衣櫃,一會兒忙著擦乾淨弟弟弄髒的地面。
  • 婆婆你在幹什麼!讓他在睡一會兒不好嗎?只知道玩
    我娃現在兩個多月,平時我媽幫著看孩子,這幾天有事回老家了,公公婆婆來幫忙。  我娃還比較好帶,我最近在訓練我娃自主入睡,小嬰兒嘛,睡眠時間比較長,我家孩子現在一般在14到16小時,現在我婆婆來了,我覺得阻力重重,我婆婆又是那種聽不進去別人說話的那種,我和我老公說,我老公說她,她就和我老公吵架,然後就頭疼啊睡不著啊我老公不孝順啊,我老公也搞不定她,她也沒有變化,我看著都煩,我也不願意她們母子吵架,就把這當個樹洞吧,把我看不慣的都在這說說
  • 「孩子靜悄悄,必定在作妖」面對搗蛋孩子,家長們該怎麼做?
    文|秘籍君養孩子真是太難了,孩子太老實,父母擔心他長大沒出息。孩子太調皮,父母又擔心他長大管不住。不過,相對來說,還是調皮搗蛋的孩子最讓人操心。聽身邊很多寶媽感慨,自己家娃特別難帶。別的孩子都是聽話乖巧,自己的孩子就像個「混世魔王」,每天不搗鼓點事來,刷刷存在感,就不正常。但是,有時候忽然老實起來,更不正常。
  • 99%的家長不知道的教育秘密:等一會兒再教育
    無論孩子做錯了什麼,即使你當時已經火冒三丈,也不要立即發作,而是等一會兒再教育。過一會兒後,你的情緒平靜了,火氣消了,能夠更加理性地看待問題,這時候再教育,你能找到好的切入點,孩子也能聽得進去。既不會影響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何樂而不為呢?
  • 部編二年級下冊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造句
    2.動物園的猴子可調皮了,一會兒爬上假山擠眉弄眼,一會兒跳到樹上抓痒痒,一會兒又跑到洞裡捉迷藏,一刻都不消停。3.天上的白雲可真調皮,一會兒變成一隻吃草的小羊,一會兒變成打挺的鯉魚,一會兒又變成了一匹奔騰的馬兒。
  • 讓爸爸看一會兒孩子,回來看到這畫面,媽媽:絕望
    只見寶寶可憐兮兮地坐在地上,正在用力哭嚎,他的四周分別圍了四隻恐龍模型,活像侏羅紀公園的縮小版。媽媽趕忙把寶寶抱走,寶寶看見媽媽,哭得更傷心了,而寶寶即使哭了這麼久,房間裡也不見爸爸的身影。原來,家裡一直都是媽媽帶孩子,今天媽媽有事要出門,就讓爸爸在家看一會兒。媽媽的要求很簡單,只要一刻不離地看著寶寶就可以,不需要做什麼其他事。而爸爸看了一會兒就覺得無聊,靈機一動,他為了讓寶寶不亂跑,就把寶寶放在地上,讓四隻可怕的恐龍模型圍著寶寶。
  • 「媽媽,我好累,想睡一會兒行嗎?」說完,孩子卻沒有醒過來
    我們都希望孩子有出息,不落人後。為了孩子的「美好將來」,也為了自己的「面子」,無形中給孩子很大的壓力。我們會把孩子的課餘時間填得滿滿的,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孩子在上學之餘,比上學還忙。可是,我們考慮過孩子的身體嗎?考慮過孩子的感受嗎?「媽媽我好累,睡一會兒可以嗎?」
  • 孩子的調皮搗蛋是好是壞?這幾招教你應對調皮的孩子
    孩子的調皮搗蛋一直都是令家長們頭疼的一個主要原因。有寶媽和我抱怨說,自己為了照顧好這個家,每天要買菜做飯、做家務、洗衣服,平時在柴米油鹽上算計著過日子,逢年過節還要在人情上費心思。同事小玲前幾天才和我吐槽過,自己把孩子帶去了同事聚會,結果孩子整個晚上都在哭哭鬧鬧,一會兒把老同學的孩子弄哭,一會兒又打碎個被子,孩子這麼調皮實在頭疼。家長們普遍傾向於把孩子分為兩類,一類是安靜的乖寶貝,另一類則是腦海的哪咋。
  • 一會兒「哼哈二將」,一會兒「塑料兄弟情」,孩子的友情究竟啥回事?
    我昨天也說了,孩子的情況往往錯綜複雜,我們要做的是多了解情況,比如問問孩子的感受,「他說這話的時候你有什麼感覺?或者「接下來發生了什麼?」或者「你希望會發生什麼?」 •感同身受 理解、支持和共情,是打開所有困境的地基。
  • 讓孩子多哭一會兒鍛鍊肺活量?真的嗎?
    昨天讓老公看了一會兒孩子,結果回來的時候孩子哭得嗓子都啞了……我數落他兩句,他竟然說:「孩子多哭一會兒挺好的,能鍛鍊肺活量!」這話聽起來,好像我不讓孩子哭還耽誤孩子發育了!這是什麼理論?孩子多哭一會兒能鍛鍊肺活量,真的假的?專家說適當哭泣可以鍛鍊肺部,但不建議用哭來增加肺活量。
  • 在蒲團上坐一會兒
    我很愛我的兒子,但是我和他在一起時,心裡經常很急躁,總是催他快點快點,所以,兒子現在的口頭禪是:等一下。一天傍晚,我忙完了手頭的活,看到兒子在蒲團上玩,我發現他的指甲又長了,於是拿了指甲刀,坐在蒲團上,準備給兒子剪指甲。
  • 漫畫語文:上課的時候,我一會兒唱歌,一會兒跳舞
    其實想要提高小學生在上課時的注意力,首先作為講課老師要做到用心去傾聽學生的困惑和想法,並且聽出學生們內心的求助和需要,認識到每個學生在性格習慣和學習能力上的差異,因材施教,保證每個孩子都能心平氣和、快樂愉悅地學習。因而在小學教學中,老師和學生建立起互相信任的關係非常重要,既有利於讓課堂保持安靜,也有利於調動學生融入班集體的積極性。
  • 我的寶寶好像中午困了,一會兒睡覺
    在家刷點評看到了寶寶在肚子裡可以拍照片,立馬打電話問要了地址就過來了。店鋪位置挨著通州婦幼很近,樓下就是停車場,位置很好找。 11:30到的,進門就看到很多寶寶照片,還有桌上漂亮的糖果,在四維和五維的糾結中我選擇了5維(五維是肉色的,四維是黃色的)。
  • 「媽媽我好累,睡一會兒可以嗎?」孩子說完這話,卻再也沒有醒來
    導讀:「媽媽我好累,睡一會兒可以嗎?」孩子說完這話,卻再也沒有醒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我好累,睡一會兒可以嗎?」孩子說完這話,卻再也沒有醒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開心一笑:正好你來了,你幫我跑一會兒,過一會兒我再跑
    老闆著急忙慌的對我說:「別提了,昨天晚上喝多了,怕你嫂子鬧,沒敢回家。早上跟你嫂子說帶員工去踏青,我這剛起來沒多大會兒,抓緊時間把步數跑出來!正好你來了,你幫我跑一會兒,過一會兒我再跑.....」2、班裡有個小正太像個大人唉聲嘆氣的,我關心問他咋啦。他背著手說:愁死人了,俗話說富不過三代,我爺爺,爸爸都那麼有錢,到我豈不是沒有了?
  • 蔡康永:幫助孩子成為情緒的主人,就從不要求他「聽話」開始
    這樣一位優秀的成功者,卻認為好孩子不必那麼乖,他曾經說了一件自己的親身經歷:當時他去一位朋友家做客,還沒動筷子,朋友就要求孩子把學會的幾首唐詩背給他聽。蔡康永覺得無法理解,既然飯菜已經擺上桌,不妨大家先吃飯,孩子背詩也不差這一會兒的功夫。本來孩子就不願意背詩,正好趁這個機會說自己餓了,想要先吃飯。
  • 讓大寶再自私一會兒
    有時,又像個小大人一樣教訓她:「小寶,你不可以吃手!」 不論我們怎樣小心翼翼,她仍然在暗自擔心自己會不會失去父母的愛。原先所有一切都由她獨享,現在兄弟姐妹要來分走一部分——這種不安,我想大多數孩子都曾經歷過。每一個孩子的心裡,都希望自己是世界上被愛得最多的那一個。 我看過一些更糟的情況,年長的孩子有時會趁父母不注意,偷偷地掐打小的那一個。
  • 內涵段子:正好你來了,你幫我跑一會兒,過一會兒我再跑
    老闆著急忙慌的對我說:「別提了,昨天晚上喝多了,怕你嫂子鬧,沒敢回家。早上跟你嫂子說帶員工去踏青,我這剛起來沒多大會兒,抓緊時間把步數跑出來!正好你來了,你幫我跑一會兒,過一會兒我再跑.....」2、男友家與我家相隔不遠,今早爸媽請我男友來家吃飯,下午我直接跟著男友去了他家。到他家後男友吃了兩碗剩飯,阿姨問:「親家母沒管飯嗎?」
  • 讓爸爸看一會兒孩子,沒想到回家看到這幅畫面,媽媽都要被氣炸了
    導讀:讓爸爸看一會兒孩子,沒想到回家看到這幅畫面,媽媽都要被氣炸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讓爸爸看一會兒孩子,沒想到回家看到這幅畫面,媽媽都要被氣炸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