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高考的第一天,高考作文成為每年高考季中最熱議的存在,其中北京卷作文材料為:2020年6月23日,北鬥三號的最後一顆衛星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完成全球組網部署。整個系統由55顆衛星構成,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它們共同織成一張「天網」,可服務全球。讓考生就「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這切入點展開論述,縱觀所有作文題目,還是北京卷比較容易。
當然,今天要講的並不是怎麼寫這篇作文,而是講述關於北鬥系統。
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是繼GPS、GLONASS之後的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可在全球範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導航、授時服務,並具短報文通信能力,已經初步具備區域導航、定位和授時能力,定位精度為分米、釐米級別,測速精度0.2米/秒,授時精度10納秒。
那北鬥系統是怎麼滲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呢?
當你選擇騎共享單車去公交車站時,通過北鬥精準定位即使在高架橋下、樓宇間、樹蔭下等信號遮擋的地方共享單車的定位也不會出現「漂移」。
到達公交站後,北鬥導航系統可以精準提供每輛公交車的位置,可以知道你乘坐的公交車目前在什麼位置,最近一輛車何時到達等。
北鬥系統不只是應用於導航,它能為我們做的還有很多,正如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孫家棟曾說「北鬥的應用只受想像力的限制」,如今北鬥系統它也能應用於智慧包裝中!
2016年,勁嘉集團與中電光谷等公司共同籤署《出資合同》,設立合資公司——深圳華大北鬥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華大北鬥」),助力勁嘉集團智慧包裝戰略推進,整合行業資源,實現包裝行業網際網路、物聯網化。
2018年,勁嘉集團成立子公司——盒知科技,旨在通過實現基於全球鑑真區塊鏈溯源平臺、真品溯源新零售平臺、物聯網大數據平臺、盒知物聯傳媒四大平臺貫通,形成互聯、互通、互用的生態型行業應用服務平臺,助推包裝往智慧包裝方向發展。
2018年5月23日,在第九屆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上,由哈爾濱中米科技投資集團、勁嘉集團和華大北鬥三方參與的哈爾濱大米北鬥監管質量追溯系統項目正式籤約。盒知科技將三方資源整合、提供技術支持,實現哈爾濱大米能溯源(防偽)、物流跟蹤(過程管理)、遠程監控(實時在線監管)的目的,企業商家通過統計分析相關數據,實現訂單的最優分配,優化生產與銷售安排,提升運營效率。
消費者通過手機掃一掃大米包裝上的二維碼智能標籤,就可輕鬆實現對所購大米的品種、產地、生產加工以及包裝等全過程追根溯源,真正解決大米終端信任危機,使哈爾濱的優質稻米從源頭到終端都能做到名符其實。
北鬥監管質量追溯系統採取陸、海、空立體溯源,由點及面,分步實施的策略。首先,以哈爾濱市作為切入點,將全市稻米生產基地納入北鬥定位監管區。同時,區域內所屬稻米生產企業和品牌全部實行一品一碼,即一個產品一個量子防偽鑑真碼。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原產地鑑真溯源。哈爾濱產區推廣成熟之後,監管區範圍將逐漸覆蓋東三省,將東三省大米企業、品牌全部納入北鬥監管系統,同時使用量子防偽鑑真碼進行標識,使東北優質稻米實至名歸。
目前已有非常多的企業加入到哈爾濱大米北鬥監管質量追溯系統中,主動接受全過程「追根溯源」,為老百姓提供安全、真實的大米,讓企業通過質量追溯系統,提前布局市場、調整營銷方式讓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