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是覺得自己不懂得太多,有很多需要去學,但學了很多還是沒有任何收穫?這些都是因為學習不夠系統,比較混亂。
要解決這些,在學習之前就要先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這樣才能有一個更好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
建立知識體系第1步先要明確自己到底要學什麼,為什麼要學。
人家都在學時間管理,我也要去學;別人都在做手帳,我也要去做。但學這些對自己到底有什麼作用?沒有實際作用的學習,就不會有好的學習狀態,效果當然也不會好。
有人說技多不壓身,可在時間有限,特別是上班後更沒有多少時間讓你去學習的情況下,還是學一些比較實用的好一些。你去學一個工作中能用到的Excel表的函數,比去學習做手帳只是一時興趣強很多的。
現在請拿出一張紙來,先來列一下自己現在想學哪些?再來列一下原因,學習的目的是什麼。比如為什麼要學時間管理,因為現在效率低,經常加班,想通過學習合理安排一下工作時間,減少一些加班。
有明確目的的學習,學了有實際地方用的學習,才是一個好的開始。同時建議同一時間內學習的項目不要超過三項,這樣才能保證精力和時間得到很好的分配。
明確了學習內容,接著第2步要來明確一下自己的學習方式是什麼。
現在網絡很發達,學習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但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如果你的主動性不是很強,選擇自學的方式就不太好了,建議選擇跟班的方式學習,有老師監督,有同學相互影響;如果你的自控力比較強,理解力也還可以,完全可以採用自學的方式,買幾本書,自己制定學習計劃,自己安排學習等。
明確了學習方式,還要來明確一下自己的學習時間。都說利用好零碎時間就可以學很多,但這樣的學習效果並不太好,所以還是建議採用整塊時間來學習。沒有辦法做到每天都有整塊時間的,可以安排到周末,每周休息兩天,這兩天裡拿出2~4個小時來進行專項學習,這樣的效果也會不錯。
接著第3步需要對你的學習資料進行一個整理。
學習過程中,只要是看到一些相關的資料,大部分人都會先收集起來,然後就不進行任何管理了,這裡包含了你的讀書筆記和課堂筆記等。學習資料很混亂,學習效果也當然不會好。
要進行整理,首先要讓要保存統一到一個地方上,可以採用專門的知識管理工具,像為知筆記,印象筆記等,也可以直接在電腦上固定一個地方。統一一個地方可以減少重複收集,也方便整理。
接著可以通過新建文件夾的方式來進行分類整理。時間管理的就都放到時間管理文件夾下,Excel的就都放到Excel文件夾下。
收集來的文件並不是要全部保留的,需要進行一些刪除和合併。有可能這篇文章裡只有其中一段是你需要的,那就把其它的都刪除掉。還有可能兩篇文章內容差不多,那就可以合併到一起。同時可以標註一下重點,方便後面自己查看。千萬不要原樣收集起來就不管了。
讓學習資料整潔一些,也能讓自己的學習效果好一些。
接著還有最後一個步驟,學習不能光是不停地學,要來驗證一下自己學習的能不能用上。
學了好多時間管理的方法,可自己在實際工作中能不能用得上,需要來驗證。時間管理中安排優先級經常見的就是按四象限來進行劃分,可自己在實際劃分中還是不知道怎麼劃分,這就說明自己學得還不夠精細,需要閱讀更多的資料來進行學習。
嘗試了多次還是不行,那就證明這個方法就不太適合自己,需要換別的方法。比如按時間點,按屬性來劃分。學習了如何按時間,按屬性劃分,再來在實際中驗證一下,能夠方便自己劃分了,那它就是比較有用的。
不停地反覆驗證,也能不停地推動自己更好地學習,學完就能用得上,這樣的學習方式才是比較好的。
以上就是關於搭建知識體系的四個步驟,你對此有何看法,歡迎留言。
專注個人成長經驗分享,不講大道理,只講實用方法與技巧,關注獲取更多職場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