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書悅讀|如何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2020-12-22 為己悅讀

前段時間,有位益伴夥伴A給我留言說,看完我有關英語學習經驗的直播分享,想跟著我一起堅持學習英語。

她說,她正在準備自考商務英語本科,看著她說完後拍過來的資料視頻,一堆厚厚的整理得非常整齊的學習資料,我不覺感到驚訝和高興。

但是,她說完自己的目標之後又很快說出了自己的學習困惑:她感覺英語考試有很多知識需要學習,但是一會學習電影,一會學習外刊,一會學習單詞,然後學完卻又感覺腦袋好像空空,想不到任何知識點,也說不出來自己學習了什麼。

看著努力又困惑的她,我反覆向她確認:你近期的目標是什麼,目前最核心的任務是什麼?她猶豫了一下說到,我感覺所有的需要學習的都是我的目標,但是一下子學習很多,感覺自己理不清楚了,也看不到進步。

其實,這位小夥伴勤奮又好學的身影在我們生活中很常見。大多數在這種困惑或者迷茫中苦苦堅持著,堅信自己一直努力下去就會有結果。

然而卻沒有想到知識也是需要管理的,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能夠讓自己快速梳理知識脈絡,從而快速獲取、儲存和提取知識。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其實,構建知識體系如同搭建高樓,同樣需要注意搭建高樓的六要素:規模、結構、流程、關係、內外和動態變化。

那麼如何構建知識體系呢?我們首先需要明白,自己需要構建哪座知識體系,也就是要明確學習目標。

確定了學習目標之後,我們才知道需要掌握哪些知識,即某一領域的總體知識規模。

比如益伴夥伴A想學習英語知識順利通過自考,那麼她所需要的知識總量就是聽、說、讀、寫、譯等方面的知識。那麼圍繞著應試考試,我們可以把知識進行結構劃分,也就是分樓層,這樣大樓才好一層層往上蓋。比如聽和讀是第一層次的知識,寫和譯是第二層次的知識,說、即口語表達是最高層次的知識。

當我們知道蓋多大規模的樓,每層樓蓋成怎樣時,下一步就得清楚先做什麼,後做什麼,也就是懂得蓋樓的基本流程,然後制定計劃去落實。

那麼萬丈高樓平地起,我們需要先蓋第一層,才能蓋第二層和第三層等等。

比如A需要先提高讀和聽,讓自己獲取一定的信息量,才能夠應對寫和譯,然後是說。

這個過程的積累並不是無序的,而是環環相扣,逐層遞進的。那麼,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smart原則或者刻意練習法等工具促使自己執行到位、學到知識。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每一層樓還有很多個房間,那麼這些房間就如同這個層級的知識點,需要我們對單層的知識進行分類,然後填充,直到所有樓層按照這種方法去完成。

完成了知識的填充和分類還不夠,我們要打通各個樓層之間的通道,這樣在學習過程中才能夠融會貫通,才能在需要的時候快速定位和提取。

除此之外,我們要需要不斷地對樓層進行翻新,畢竟每個時代的發展不一樣。我們總不能用現在的方法學習過去的知識來應對不可預知的未來,那樣肯定是無法適應這個時代的。

那麼,通過這種類比,我們會發現,其實構建知識體系並不難。

首先,我們需要找到目標,然後圍繞核心目標去確定知識容量以及框架大小,確定了大致框架之後我們就要落實單個層級的知識點,讓單個知識點連成線,搭建平面;然後連結多層級的知識點,讓每層的知識點連成網,搭建框架。最後,在需要的時候實時更新,不斷拓展促使其體系更加科學和完善!

相關焦點

  • 文案小白如何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對於文案小白來說,面對這麼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容易手忙腳亂,這裡提供一個建立知識體系的方法,供大家參考。知識樹構建法,明確文案知識體系《文案變現》的作者葉小魚提到的「知識樹」,是一個很好的建立知識體系的方法。
  • 如何有效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下面認真看:01什麼叫知識體系?其實在了解如何構建知識體系前,你需要明白到底什麼叫知識體系?為此我特意上網重新學習了一下,什麼叫知識?什麼叫體系?02構建知識體系的意義在哪裡?構建知識體系的意義在哪裡?即為什麼要構建知識體系?
  • 如何構建知識體系?
    導語:上次有個小夥伴,讓我寫一下如何構建個人知識體系,說實在的這個點還挺大的,但確實又是我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那今天這篇就還是來寫寫,希望能給你一些啟發。為什麼要構建知識體系?越是現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就越是要去構建自身的認知體系,形成自己的觀點。這一點非常重要,為什麼呢?在當下社會,仿佛是信息推著走的時代,每天的信息多到爆炸,而大家攝入的知識點又都非常碎片化,其次,現在的KOl等具有影響力者都普遍年輕化。
  • 如何構建思維領域的知識體系呢,談一談個人的構建之法!
    突然有一天,想去構建一個知識體系。緊接而來的就是一個問題?要在哪方面建立知識體系呢?個人選擇了「思維領域」,緊接而來的就是另一個問題?為啥要在思維領域建立知識體系呢,人總會有一個意圖藏在心中。也正是因為一竅不通,才喚醒了自己的那麼一絲好奇心,想一睹「思維領域」究竟是啥一回事呢?想弄清楚思考究竟是啥一回事。今天是回顧,談一談如何構建思維領域的知識體系,因為自己從無到有,從0到1,用6年時間,硬生生的構築起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在思維領域方面的「知識體系。
  • 如何在碎片化時代,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這裡有三點可以幫到你
    大家在生活中肯定也有過類似的經歷吧,關於某個方面的知識已經讀了好多了,但還是知識點太雜,沒有一個系統性,這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小苦惱。正好,最近在讀的《請停止無效努力》這本書裡,就提到了很多有效努力的方法,其中就包括如何構建知識體系這一點。為什麼要構建知識體系?
  • 如何構建自己的知識系統?
    要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必須先建立起自己的知識系統。那麼,在當今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我們如何構建自己的知識系統呢?內觀己心,外察世界有朋友會說,我天天閱讀微信朋友圈、今日頭條等,幾乎成了一種閱讀習慣,應該是有自己的知識系統了吧。
  • 構建個人知識體系
    為何要構建個人知識體系在這個倡導終身學習的時代,我們已經掌握的知識很快就因為技術變革而過期。
  • 拆書悅讀|如何設定目標並促使其高效達成?
    在疫情期間,我給自己設定了一個目標:在3月份完成二級的3篇拆書稿。這個目標是根據smart原則來制定的。我信心滿滿地以為,只要目標符合smart原則,我就肯定可以完成。但是,當目標制定之後,我每天都想著要寫拆書稿的事情,可是因為各種事情而一再延後。以至於中間有段時間,只要想到拆書稿,我就特別焦慮。於是,我請教了身邊非常厲害的三級拆書家給我指導。拆書家給了我很多建議,也給了我信心,但是我寫完一篇後又沒有行動了。
  • 如何提高知識儲備,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自媒體寫作,前面說到提高知識儲備的前兩點,本文繼續整理分享後兩點。3、內化內化是將新的知識分解、消化,變成自己知識體系內的東西。主要有兩種方式:知識歸類和知識系統化。知識分類是形成知識體系的第一步,可以借鑑已有的分類,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歸類。一個合理的分類要滿足:.可以高效的歸類新的知識;當你查找所需知識時,可以快速便捷的找到。
  • 如何更好地構建「知識體系」 - 聊聊 DIKW 模型
    首發於傻翠的 個人博客 本作品由 idealclover 採用 知識共享署名-非商業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國際許可協議
  • 這位「拆書家」教你做書的主人
    書,還能拆著讀?是的,「拆書」是最近兩年很流行的一種讀書方法論。  趙周,拆書幫創始人,教育實踐家,企業培訓專家,成人學習類No.1暢銷書《這樣讀書就夠了》、《拆出你的溝通力》作者。  趙周說,讀書不一定要讀完全本,也不用把書上的話死記硬背下來,而是要拆為己用,把書中的知識吸收遷移,轉化為自己的體系;如果做不到,不如去看抖音。拆書要做到「拆為己用」  趙周認為,這是一個「快」時代,讀書也成為「快」文化的一部分。從書評開始,用幾篇短文代替長篇敘述,又從某些人嘴裡撿出「知識」,到現在,用拆書快速找出躲藏在一本本經典抑或爛書裡的「智慧」。
  • 如何構建各專門領域的知識體系?
    如何構建垂直領域的知識體系其實,要構建一個知識體系,就要收集和整理領域內的相關知識,這方面,思來想去,最好的方式是運用知識管理來實施。,建立一個知識體系還是比較簡單的。第二步:用自己的話講出來你把自己想像成一位老師,下面都是剛報導的新生,要怎麼用自己的話,向新生解釋知識管理的概念呢?一定要讓他們聽得懂。
  • 再談拆書:羅振宇搶了誰的飯碗
    大家一般想到的是負面影響,但拆書稿、音頻、解讀文章其實也是書籍的宣發工作。我們現在很難去判斷,「拆書」產業會不會對一些冷門書籍起到推廣作用。或者直接影響到一些書籍的銷量。我在《內容創業洗稿,知識付費拆書》這篇文章裡說,「拆書」本質上是通過包裝成知識付費的反智主義,以犧牲出版社為代價去推銷所謂的錄音+拆書稿。
  • 《這樣讀書就夠了》拆書課筆記(一)
    自1月16日開始,我很幸運在荔枝微課平臺收聽 5位資深三級拆書家的在線拆書課,他們帶我們破解讀書難題,構建個人知識體系,提升我們學習力,真正將書中知識化為己用。拆書家任麗娜老師講到,閱讀的三種分類:一是把書當老師的學院類讀書;二是把書當醫生的致用類讀書;三是把書當導遊的興趣類讀書。
  • 知識樹:如何在短時間內,讓自己掌握「最大化」的知識體系
    體系類的東西在「課程上面」我們多會有看到,比如某個老師開「私域流量課程」,那麼你可以觀察它整個課程的構建,從行業發展,到如何操作,一整套的東西,稱之為「體系」。我們所學東西都是有體系的,但是體系分為兩種:別人的體系和自己的體系。當學習別人體系當中的某個知識模塊的時候,我們是不是結合自己當下所需,去定向學習的,然後通過定向的學習,提煉,讓這個模塊的知識成為自己「體系化當中」的一部分,這是「結網式學習」。
  • 知識樹:如何在短時間內,讓自己掌握「最大化」的知識體系
    體系類的東西在「課程上面」我們多會有看到,比如某個老師開「私域流量課程」,那麼你可以觀察它整個課程的構建,從行業發展,到如何操作,一整套的東西,稱之為「體系」。我們所學東西都是有體系的,但是體系分為兩種:別人的體系和自己的體系。當學習別人體系當中的某個知識模塊的時候,我們是不是結合自己當下所需,去定向學習的,然後通過定向的學習,提煉,讓這個模塊的知識成為自己「體系化當中」的一部分,這是「結網式學習」。
  • 個人如何構建知識體系,授之以漁不如授之以「欲」
    那麼如何保持終身學習?學習什麼?從哪裡開始學習?有沒有通用的知識?有沒有通用的學習方法呢?歷史上有哪些學者學習法值得借鑑?如何構建知識體系?如何更新自己的知識系統?……不妨繼續仔細追問:如何提高求知興趣和學習動力;從哪裡開始學習,有哪些實用的入門資料;如何找到一份屬於自己的書單;如何建立全立體的資料庫;如何高效閱讀、整理筆記和有效複習;如何收集案例、資料,提出質疑,獨立思考,建立自己的知識邏輯;如何通過知識輸出,系統地檢驗學習成果;如何將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等等。相信這些問題同樣是許多求知者打破砂鍋問到底,這本書將會為你解答。
  • 如何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以收集知識為中心我們多數都是積極向上,想要學到知識,並且希望自己有所成長的人,所以我們鼓勵學習,鼓勵你獲得更多的知識,去成就更好的你。但我們卻犯了一個錯誤,那就是「只要學習就好」、「只要收集知識就好」,不管結果如何,反正我能滿足自己的心理安慰就行。
  • 郭萬超:構建當代中國社會科學知識體系刻不容緩
    原標題:構建當代中國社會科學知識體系刻不容緩   當今中國,一個極其重要的任務是構建自己的社會科學知識體系。一方面,這是中國成長為世界大國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當代中國也為這個任務的完成提供了極好的社會條件。
  • 3張便籤搞定致用類書籍,「拆」為已用才能長成你的知識樹!
    ★讀書之前應該先確認自己的目的,然後選擇不同的書,並使用不同的讀法。比如,致用類圖書就不用在乎是否讀完,是否理清了作者的邏輯、知識脈絡,而應該拆為己用,聯繫個人經驗加以運用(至於原書的體系,並不重要。讀致用類閱讀的關鍵是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