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家長溝通中,我聽到不少家長向我抱怨,說是他家的孩子脾氣不好,一點小事不順心,他就大哭大鬧,上躥下跳,見到什麼東西都想摔掉,做父母的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我相信這也是不少家長的困惑,為何孩子脾氣這麼壞?
其實孩子脾氣之所以這麼壞,原因不在孩子身上,而在我們身上。有句話叫做孩子是父母的另一個翻版,在一定程度上,我們怎麼樣,孩子就會怎麼樣。換句話說,孩子脾氣壞就是我們一手造成的。
說到這裡,可能一些家長就會不樂意了,他會反駁道:「我的脾氣還好,再說我也沒朝孩子大吼大叫啊」。可能你的脾氣還好,但是你的另一半脾氣好嗎?
毫無例外,孩子脾氣不好的家長,那他的父母中必定有一個脾氣不好。再者,有些父母會納悶,自己明明沒有朝著孩子發火,為何孩子也會脾氣不好,這不是太冤枉了嗎?
的確,有些父母沒有把火撒在孩子身上,但是卻把火撒到另一半身上。有些寶媽對自己的孩子很是心疼,然而對自己的林另一半卻很是嫌棄。丈夫歇一會被罵,晚回來被罵,歇一會都會被罵,總之就是各種的不順眼,看見就嫌煩。
殊不知,孩子是最好的觀察家。當他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之後,耳濡目染,他的性格與脾氣就會發生改變,尤其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這樣。
在無形之中,他的大腦中會形成這樣一個觀念。遇到難以解決的事情,我要發火,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我也要發火。發火摔東西成為他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
可能還有家長會說,我也上過不少的課,不少老師總是講要克制情緒,然而當你情緒上來的時候,你根本控制不住。就像是洪水來的時候,你想要阻攔,根本就阻攔不足,正確的辦法是給洪水讓出道。
這句話一點沒錯,人都是情緒化動物,當情緒上來的時候,尤其是特別生氣的時候,你越是憋著不發洩出來,那麼你就會特別難受。時間久了,整個人就會處於一種暴怒抑鬱的狀態。
在這一點上,脾氣不能壓抑,然而脾氣一來卻往往會對自己,以及周邊的人產生巨大的傷害,因此必須要解決暴脾氣的問題。其實人之所以會發脾氣,背後就是因為自己不夠強大,而一些事物的發展超過自己所能控制的範圍。
比如,當孩子突然打碎一個碗的時候,我們可能會選擇原諒孩子,但是如果孩子把所有的碗都給打碎的時候,我們就會暴怒,就會朝著孩子發火。背後就是因為超過我們所能控制的範圍。
再者,我們父母自身受到限制,面對問題時沒有其他的辦法解決。比如一些學歷比較低的家長,在孩子犯錯時跟孩子講道理,結果說來說去就是哪幾句,孩子不耐煩,於是反抗,用各種道理來和我們對著幹。
此時,我們這些嘴笨的父母,無可奈何,說不過孩子,怎麼辦呢?於是就用我們的「三板斧」,拿著家長的權威指責孩子,把所有的怒火都發到孩子身上,孩子稍微有點反抗,就對他進行語言甚至是暴力攻擊。
其實這些的背後都是父母無能的表現,當父母足夠強大,他能夠面對一切的孩子問題,所有的都在他掌控中,那麼他就不會用發脾氣來解決問題了。當然想要達到這一點,是很難的,是需要付出時間和精力去學習。
很多父母逼著孩子學習,自己卻從來沒想過為了孩子學習,這一點才是最大的悲哀。事實上這也是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其實還有另外一個辦法,那就是在想要發脾氣之前,先問自己三個問題:這件事真的值得發火嗎?如果我發火後,會有什麼後果?如果給周圍人造成巨大傷害,我該怎麼挽回?
當你思考完這三個問題,你就會熄滅心中的火,自然能夠控制自我不發火。雖然不發火,但是人身體內會積攢太多的腎上腺素,這些腎上腺素都需要釋放出來,這個時候可以通過一些運動來實現。
優秀的孩子是培養出來的,優秀的父母是學習出來的。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為了孩子去做一些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