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處罰中,對法律條文適用產生疑惑時,該怎樣來解決?

2020-12-16 木林普法

在適用法律時,如果用不同的方法,對法律條文解釋的結果都是一樣的情況下,就不會存在這種問題。

事實上,常常會出現多種解釋方法解釋出來的結果不一致,甚至相互衝突矛盾,此時該如何解釋?

首先應當選擇文義解釋,該解釋能確定意思的,就不必再採用其他解釋方法。

文義解釋,是指要依照法條用語的文字意義和通常使用方式來闡明法規範的意旨,而不得超出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該文字意義上的可能範圍。

當日常用語出現多義、歧義時,就要藉助專門的法律用語來表達,此時,專業術語的解釋具有優先性。

其次,在沒有專業術語的情況下,此時,就應該考慮使用體系解釋。

體系解釋,是指根據待解釋的法律條文,在法律文本的篇、章、節、條、款、目中的前後關聯位置,以及與相關條文的關係等來求得適當的法律意旨。

體系解釋包括:擴大解釋、限縮解釋、反對解釋、當然解釋四種。

體系解釋應當以下列四個要求作為出發點:

法律不會自相矛盾;法律不說多餘的話;法律不允許規定漏洞;法律規定的編排都是有意義的。第三,經過體系解釋仍然不能得出唯一結論的,此時,就得藉助歷史解釋的方法。

第四,如果上述解釋都解決不了問題,應當採用目的解釋。

目的解釋不僅可以用來解釋,而且還可以用來充當檢測運用其他解釋方法得出的結論是否正確的工具。

第五,如果用目的解釋仍解決不了的,則應從憲法角度來解釋。

對於得出的多種結論,應當選擇與憲法規範含義或價值取向相一致的,且這種解釋仍不得超越法律文本用語可能字義範圍的解釋。

需要說明的是,每一種解釋方法都代表了一定的價值取向,解釋結論的得出,常常是多種解釋方法綜合運用或不斷博弈的結果。

主要觀點來源於:晏山嶸著《行政處罰實務與判例釋解(第2版)》,法律出版社。

相關焦點

  • 中國擬修改行政處罰法 明確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組織的法律適用
    草案進一步明確了該法的適用範圍,增加規定: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組織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有違法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適用本法,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中國現行行政處罰法出臺於1996年,2009年和2017年先後兩次作了個別條文修改,對行政處罰的種類、設定和實施作了基本規定。
  • 行政處罰案件中「從舊兼從輕」原則的法律適用
    亦帆註:最高院《關於審理行政案件適用法律規範問題的座談會紀要》明確了行政案件「實體從舊、程序從新「的適用規則,結合紀要中的除外情形
  • 《食品安全法》中概括性處罰條款的適用
    借鑑《刑法》理論關於罪名的分類,可界定為概括性處罰條款,每條都列舉多項違法行為。基層市場監管部門在辦理此類案件時,同一市場主體的同一時間、空間內多個違法行為,適用同一概括性條款的不同款或項,處罰如何判定和適用,相關法律規範並未直接予以確定。筆者以《食品安全法》第124條為例開展分析,以求準確把握立法精神,全面評價當事人行為的違法之處。
  • 論行政處罰中「一事不再罰」原則
    如果確立由一個行政主體實施一次處罰,不僅有悖於行政分工,並導致未作出處罰的行政主體構成失職,而且在立法設計時會帶來技術性困難。據此,當出現一個違法行為觸犯幾個不同法律條文時,應當允許各個法律條文對應的相關行政主體依據不同理由分別作出處罰。但為體現相對公平和公正,各行政主體不能對行為人採取相同種類的處罰。應該說,這裡不排除為確保權力到位而犧牲權利的因素。(4)一行為不得兩次以上罰款。
  • 張紅:讓行政的歸行政,司法的歸司法——行政處罰與刑罰處罰的立法...
    其二,單行法中規定行政處罰的相關條文,同時規定刑罰處罰。具體而言,又有以下三種方式。(1)單行法條文概括性規定刑罰處罰。即在具體條文中先規定行政處罰,後規定刑罰處罰,一般表述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2)單行法條文援引性規定刑罰處罰。即在具體條文中列明應當援引的刑法條文。(3)單行法條文以準用性規範銜接刑事罰則,即類推規定對某種行為比照刑法某一條款追究刑事責任。
  • 牧宇|| 法律保留原則下地方行政處罰的界限設定
    以適用法律保留原則來劃分中央與地方的立法權限,關鍵在於法律保留的層次和不同層次保留的內容。法律保留原則可分為三種保留層次,即「人大保留」「可授權的法律保留」「非授權的法規和規章保留」,每個層次的保留對應於一定範圍內的規範,保留的內容是該範圍內規範制定的內在限制。通過法律保留原則的指引,分屬不同層次的中央與地方立法的內在限度得以彰顯。
  • 淺析行政處罰的種類及適用
    典型案例:廈門市某公司在生產經營的酵素梅、水晶酵素凍、益生菌酵母軟糖中添加匹克硫酸鈉(藥品)。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認定上述行為違反了相關法律規定,情節嚴重,決定對該公司作出以下處罰:1.沒收違法所得115961元;2.處貨值金額30倍罰款,共計3824730元;以上罰沒款合計3940691元。3.吊銷食品經營許可證。
  • 行政處罰案件中法律的溯及力問題
    經監管局法律部門審核後認為,確定直接責任人的證據不足,需要對該公司主要負責人或部門負責人補充製作調查筆錄。後承辦監察員對該公司質量經理和機械師進行了補充調查,複印了該飛機的飛行記錄。該公司負責人承認違法行為並表示將認真整改,接受局方處罰。  案例解讀:  本案是監察員在現場檢查時發現行政相對人的違法事實而引起的,案情簡單,涉及的法律問題主要是法律適用。
  • ...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作出行政處罰案,相關法律條文你知道了嗎?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第九十九條第一款的規定,蓬江區衛生健康局於8月24日對當事人的違法行為作出予以沒收違法所得和藥品、器械,並處51610元罰款的行政處罰,同時責令立即停止執業行為。近日,當事人已自覺履行了該處罰決定,蓬江區首宗依據《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作出的行政處罰案結案。
  • 行政處罰案件中法院對從重處罰決定的理解與適用|聚法案例
    如,寧夏回族自治區原《環境保護廳自由裁量適用標準》的「說明」部分規定:「本裁量基準中所述的『以上』包含本數,『以下』不包含本數。」該規定違反了國家環保總局環發《關於環保處罰幅度規定中「以上」、「以下」是否包含本數問題的復函》(〔2000〕164號文件,部門規範性文件)的相關規定。
  • 關於審理行政案件適用法律規範有關問題
    二、關於法律規範衝突的適用規則調整同一對象的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法律規範因規定不同的法律後果而產生衝突的,一般情況下應當按照立法法規定的上位法優於下位法、後法優於前法以及特別法優於一般法等法律適用規則,判斷和選擇所應適用的法律規範。
  • 淺議行政執法中的「法條競合」與「數罪併罰」
    《產品質量法》中的行政案件也有類似的情形,如:某產品涉及到人體健康或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規定的指標不合格,且該企業未履行出廠檢驗義務,既符合《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九條的情形,也符合該法第五十條以不合格冒充合格的情形,根據上述原則,適用法條時,應以特別條款第四十九條的規定來處理。
  • 行政審判中法律適用問題的探討
    地方性法規適用於本行政區域內發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審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並以該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為依據。」從該規定可以看出,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民族自治條例、民族單行條例是審理行政案件的依據。
  • 法條「競合」該如何適用?
    對該違法行為如何適用法律,產生了以下三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這種情況構成法條競合,應當適用處罰較重的法條即《大氣汙染防治法》第99條予以處罰。  第二種觀點認為,應適用特別規定優於普通規定的規則解決,也就是依據《大氣汙染防治法》第108條予以處罰。
  • 產品質量違法行為下的法律競合適用
    2012年第12期《中國質量技術監督》刊載了《使用普通編織袋包裝水泥該如何處理》的討論案例,文中主要對A水泥有限公司在水泥生產過程中使用普通編織袋包裝水泥的違法行為如何適用法律產生了分歧,其實這涉及到了法律的競合適用。下面進行分析。
  • 交通違法限速訴訟案中,地方性法規適用要優先於法律和行政法規!
    在行政處罰中,關於法律適用問題,一般情況下常講的「上位法優於下位法、特別法優於一般法」,它指的是法律法規在效力上的等級先後順序,並不僅是適用上的先後順序。如果下位法、地方法規和規章與上位法、行政法規等相牴觸時,必須適用該效力等級規定。
  • 法律釋義與問答:行政處罰與刑罰能否折抵?
    行政處罰法規定的行政處罰折抵刑罰的問題是需要在特定條件下才會發生的,這一特定條件是:首先,這一行政違法行為同時違反了行政法律規範和刑事法律規範,根據這兩個法律規範的規定都要給予處罰;第二,行政機關不認為這一行為觸犯了刑律而認為只觸犯了行政法律規範,因而對這一違法行為依照行政法律規範給予行政處罰,而後又發現該行為觸犯了刑律,司法機關需要給予刑事處罰;第三,行政機關對違法行為人作出了行政拘留或者罰款的行政處罰
  • 區際行政法律衝突適用規則
    由於區際法律適用衝突問題的複雜性,既有內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與香港和澳門之間的衝突,又有內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相互間的衝突,衝突內容廣泛,目前法律還不可能規定明確具體的解決辦法,有的地方藉助地方性立法在某些具體問題上規定了衝突適用規則,規定在發生衝突時適用何地的行政法規範。
  • 地方政府違法設定許可或處罰法院在行政審判中不予適用
    最高法院指導案例      魯濰(福建)鹽業進出口有限公司蘇州分公司訴江蘇省蘇州市鹽務管理局鹽業行政處罰案行政許可 行政處罰 規章參照 鹽業管理    裁判要點    1.鹽業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沒有設定工業鹽準運證的行政許可,地方性法規或者地方政府規章不能設定工業鹽準運證這一新的行政許可。
  • 論行政合同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重大意義及其法律適用
    綜上所述,民事法律關於合同理論的平等主體,意思表示一致,意思自治,契約自由等法律理念並不能適用於行政合同中,但行政合同其屬性首先是「合同」,其次才是「行政合同」,它又與行政主體單方面意志即可實施的行政處罰,行政命令,行政徵收(給付),行政指導,行政強制措施等其他行政行為有著質的差異。因此,研究行政合同,探求行政合同的法律適用在國家行政管理活動和司法實踐中,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