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疾控部門稱蜱蟲叮咬可防控 曾治癒疑似病例

2020-12-17 搜狐網

  來源:青年在線

    我省去年曾治癒一蜱蟲咬人疑似病例

  近日,河南多地有人被一種叫作蜱的小蟲子咬傷,不治身亡,成為蜱蟲「重災區」。在山西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副院長高繼寧說,一年前,他曾親手治癒了一名被疑似蜱蟲叮咬而差點送命的患者。目前對河南被蜱蟲咬傷症狀與自己一年前病例資料中的描述「一模一樣」。「要和時間爭奪機會,及早就醫,確定病因後及時治療,就能抑制毒素擴散,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高繼寧希望自己的經歷能夠對河南方面的防治有所幫助。

  樹下睡覺不慎被叮咬

  高繼寧記得很清楚,2009年8月的一天,患者楊俊文是被全家人抬著進的醫院。「當時,他來到我們醫院已經是被蟲子叮咬後的50多天了。全身發腫,頭腦發熱,上吐下瀉,腎功能衰竭,更嚴重的是,大便大量的出血,止都止不住,生命幾乎到了邊緣。」高繼寧稱,當時病人的病情十分嚴重。

  「檢查結果顯示,楊俊文腎功能嚴重衰竭、便血情況非常厲害、血色素只有3克多、血小板數量也只有3萬多。」經過診斷,高繼寧初步判定,楊俊文的病因是由一種生物毒素引起的,而咬傷他的蟲子就是致病的元兇。

  出於醫學診治上的謹慎,直到此時,高繼寧並不確定咬傷楊俊文的元兇就是蜱蟲,但當他把當時楊俊文的症狀與被蜱蟲咬傷後的症狀詳細進行了仔細對照後,還是給出記者肯定的回答,「簡直一模一樣,而且我救治的病例要比這個嚴重多了。」

  事實上,當時已有多家媒體報導,引起楊俊文發病的元兇就是蜱蟲。

  及早就醫

  能抑制毒素擴散

  在醫生密切監控和治療下,住院40天後,楊俊文脫離危險。對此,高繼寧認為,人們不應該對這個突來的蜱蟲產生懼怕感,因為「只要及早就醫,確定病因後及時治療,就能抑制毒素擴散,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據了解,山西也存在蜱蟲這種蟲類,山西省疾控中心病媒生物科科長程璟俠表示,蜱蟲有800多個種類,常見的蜱蟲,比芝麻大一點,靠吸血生長發育,一般是在林區、草地裡寄生,所以城市裡很少有。但這種蟲類也會寄生在流浪動物身上,所以,人被叮咬的可能性也比較大。

  程璟俠介紹稱,蜱蟲叮咬是可防可控的,例如,外出旅遊時,應少在草地、樹林等環境長時間坐臥,避免被蜱叮咬。

  被蜱蟲叮咬怎麼辦

  如發現切勿自行取出及時去醫院取出;蜱將頭鑽入皮膚內時頭有倒勾越拉越緊,自行取出容易將頭留在皮膚內繼續感染,再去醫院取頭極為麻煩;被蟲子咬不能立刻打死蟲子應該把它吹走要不毒素更大;進入有蜱地區要穿防護服,紮緊褲腳、袖口和領口。外露部位要塗擦驅避劑(避蚊胺、避蚊酮、前胡揮髮油),或將衣服用驅避劑浸泡。離開時應相互檢查,勿將蜱蟲帶回家中。(來源:山西青年報)

(責任編輯:侯俊傑)

相關焦點

  • 江蘇已有4例疑似蜱叮咬死亡 並非所有被咬均致病
    一旦出現疑似體徵,應主動就醫。今年夏天,河南信陽市商城縣多人被蜱蟲咬後致死。9月8日,在媒體報導河南信陽市商城縣蜱蟲咬人致死事件後,河南信陽市衛生部門首次召開了新聞通氣會。據悉,這是2007年當地發現第一期疑似病例後,官方第一次就該病召開新聞通氣會。昨天,快報特派記者趕赴河南省商城縣蜱蟲叮咬致死事件「重災區」進行調查,感受到當地不少群眾「談蜱色變」的緊張情緒。
  • 蜱蟲咬傷檢查費村民負擔不起:一口咬掉10年收入
    而因財力、人力有限,基層防控體系對於疑似蜱蟲傳播疾病的宣傳、防控尚有諸多無能為力,也使得當地疾控部門難以全面掌控…[進入專題][我來說兩句]   而因財力、人力有限,基層防控體系對於疑似蜱蟲傳播疾病的宣傳、防控尚有諸多無能為力,也使得當地疾控部門難以全面掌控。  對此,有關專家和基層防控人員均呼籲,希望國家儘快將疑似蜱蟲叮咬所致疾病,納入法定報告傳染病中,並由財政進行幫扶。  曲清香是蓬萊市北溝鎮南王緒村農民,以種植葡萄為生,一年收入一萬多元。
  • 疾控提醒:外出郊遊要預防蜱蟲叮咬
    疾控提醒:外出郊遊要預防蜱蟲叮咬 2018-04-30 07:41  來源: 陝西日報 五一小長假來臨,山西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今日發布提醒:天氣漸暖,蜱類開始活躍,外出郊遊,一定要預防蜱蟲叮咬。 疾控專家介紹,蜱在我省各地都有分布。4月份蜱類已經進入活動期。我省蜱類主要發現於山區、林地,以及一些以天然自然景觀為主的景區。
  • 蜱蟲疫情造成多人死亡 有關部門瞞報疫情為何?
    目前,河南省衛生廳已調派省級前往蜱蟲中毒事件「重災區」商城縣現場調查指導,並召集相關部門召開緊急會議,進一步加強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防控工作。昨日,有山東萊蕪、湖北荊州等地的讀者致電本報,稱其周圍也有疑似無形體病的死亡病例。
  • 吸血蜱蟲致人死亡 綿陽成功治癒一例(組圖)
    其中河南累計557人發病,18人身亡;山東蓬萊11人遭遭叮咬後染病死亡。據專家介紹,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蜱蟲存在。蜱蟲叮咬會引起「人粒細胞無形體病」及其他疾病,嚴重者可導致死亡。蜱叮咬攜帶病原體的宿主動物後,再叮咬人時,病原體可隨之進入人體引起發病。但有研究發現,直接接觸危重病人或帶菌動物的血液等體液,有可能會導致傳播,但具體傳播機制尚需進一步研究證實。國外曾有屠宰場工人因接觸鹿血經傷口感染該病的報導。  該病全年均有發病,發病高峰為5-10月。
  • 內地12省份至少33人因被蜱蟲叮咬染病死亡
    9月8日,河南省信陽市衛生局疾控專家告訴媒體,正在當地傳播的疑似無形體病,目前尚無法從根源上預防。國內有12個省份發現疑似無形體病例,這些地區的特點都是山區或水域豐富的地方。對於信陽市未公布具體蜱蟲咬傷病例遭質疑一事,前日,河南省衛生廳回應信陽蜱蟲傳疾病疫情疑問時表示,不存在瞞報疫情,信陽等地衛生部門從2007年就已將疑似無形體病例納入網絡直報範疇。
  • 北京昌平確認龍澤苑西區出現蜱蟲已全面排查
    昨天(13日)下午,昌平區疾控中心將疑似蜱蟲的活體樣本取走檢驗。市疾控中心昨晚稱,尚未接到本市市民確診蜱蟲病例的報告,但外地在京人員情況不便透露,目前本市已加強對蜱蟲病疫情的監測。居民小區現疑似蜱蟲近日,在昌平區龍澤苑西區,多名居民發現疑似蜱蟲的小蟲子。小區內1人被叮咬,多隻寵物狗也被咬傷。
  • 治療蜱蟲叮咬 定點醫院辦法少
    網友發帖稱女兒被蜱蟲叮咬後蜱蟲頭部殘留在體內 赴多家醫院就醫無功而返 記者走訪定點醫院———本報訊 前天晚上,天通苑一名居民在自家寵物身上發現疑似蜱蟲,同時另一位住在天通苑的網友也發帖稱在自己女兒頭上發現了蜱蟲,拔除後頭部仍留在皮膚裡,自己帶女兒前往多家醫院就診卻未能得到醫治。這位網友認為,雖然蜱蟲不一定致病,但是蜱蟲頭部一直殘留在體內無法取出令人不安。
  • 八旬老翁陰囊處發現蜱蟲附著!提醒:謹防蜱蟲叮咬!
    按照規範,血樣被上送到東陽市疾控中心檢測。患者來自一個挨著山的村莊,家人回憶,村子裡有狗死亡,身上發現了蜱蟲。蜱蟲是新型布尼亞病毒的主要傳播媒介之一,急診科隨即對患者做了第一次全身檢查,腋下、膕窩、腹股溝都查了,沒找到蜱蟲叮咬痕跡。很快,東陽市疾控中心檢測結果出具——新型布尼亞病毒陽性。
  • 奪命蜱蟲怎麼防?近期多地發生蜱蟲咬人致死事件,疾控專家為你支招
    &nbsp&nbsp&nbsp&nbsp炎炎夏季,各種蚊蟲叮咬導致的疾病也進入高發期。近期,多地發生蜱蟲咬人致死事件,引發市民關注。記者在深圳市疾控中心獲悉,蜱蟲雖然廣泛存在於全國各地,但相對來說城市較少,市民只要掌握好預防措施,就不必太過擔心。
  • 致命蜱蟲被縱容行兇_評論頻道_騰訊網
    蜱蟲的危害早已被認識到,有成為常識之勢 從中央電視臺的《致命蜱蟲》說起 央視一套《科技博覽》欄目曾於去年7月底播出兩集《致命蜱蟲》,記錄了蜱蟲致病、致殘甚至致死的震撼案例。要論「蟲子咬死人」的話,這個節目早就傳遞過同樣的信息。
  • 蜱蟲咬傷後有什麼症狀
    由於尚未發現相關病例,省內醫務人員對該病沒有多少接觸。一般來說,一旦被蟲子叮咬,患者應該到急診或者皮膚科就診,如果發熱伴有血小板減少,作為醫生,第一個懷疑的疾病就是血液病,很難想到與蟲子有關。也有一些市民可能曾經被蜱蟲叮咬過,但由於沒有發病,或者發病後並不確定病因,當作其他病治療。
  • 河南今年蜱蟲病高發期已過 未發現人傳人病例
    據我省疾控專家介紹,在我省今年春季發布的預防控制方案中,就已經提到「蜱蟲病」患者血液具有傳染性並加強了相關預防。大家也不用恐慌,因為出現出血已經到了後期,大多數患者在發病初期已經治癒。昨天,記者從省衛生廳了解到,截止到8月15日,全省共報告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275例,累計死亡9例,沒有發現經血液傳播病例。
  • 河南商城疾控主任稱疾病無瞞報 曾被口誅筆伐
    「疾病不存在瞞報問題」曾被網民「口誅筆伐」,商城縣疾控中心主任餘芳昨接受本報專訪時說:"疾病不存在瞞報問題"商城縣疾控中心主任餘芳是個新聞人物,因在首次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這屬於疫情發布,縣疾控中心無權公布」並拒絕透露死亡人數,她曾被網民「口誅筆伐」。
  • 疑因蜱蟲叮咬 浙江出現5例「新型布尼亞病毒」患者
    7月初,金華市疾控中心給出報告,他的血液中「新型布尼亞病毒核酸陽性」。樸哥想起來,不舒服之前,他在腳後跟發現一隻圓形的蟲子,隨手摳掉了。省人民醫院把她的血樣送到杭州市疾控中心檢測,顯示「新型布尼亞病毒」陽性。「感染這種病毒,提示患者曾被蜱蟲叮咬。」肖大姐自己想不起什麼時候被蜱蟲咬過,醫生找遍她的全身也沒有發現蜱蟲。經過十幾天的對症治療,肖大姐精神狀態穩定多了,「我們田間蛇蟲鼠蟻有點多,實在沒注意什麼蟲子咬我,也沒有感覺。
  • 一家三人被蜱蟲叮咬兩人身亡
    李師傅說,他們家住江蘇盱眙鐵山寺附近,村民們對於蜱蟲並不陌生,可並不知道這個指甲蓋大小的蟲子叮咬可能致命。  5月20日  李師傅的小舅子在盱眙當地不治身亡,「當時就是發高燒,咳血,病情來得很急,也就幾天時間,當地醫院一直沒有做出明確診斷。」李師傅說,小舅子也才50歲出頭,身體一直很好,悲劇來得太過突然。
  • 高度警惕:蜱蟲叮咬所致的新型布尼亞病毒感染
    據報導,截至目前今年已發現57例蜱蟲叮咬所致的新型布尼亞病毒感染,其中江蘇省發現37例,青島發現20例,死亡4例。 新型布尼亞病毒感染導致的疾病為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主要症狀為發熱伴血小板減少和/或白細胞減少,少數患者可出現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 省疾控中心:被蜱蟲咬傷不必驚慌
    那麼,河南有沒有蜱蟲作祟呢?6月5日,河南省疾控中心介紹,五六月份確實是「蜱蟲病」(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高發期,我省今年的監測數據顯示,蜱蟲病病例比往年有所增加,但是發病死亡率大大降低,我省對該病的研究和治療已達到全國領先水平。目前,鄭州市未監測到蜱蟲病病例。
  • 北京市民遭蜱蟲咬傷夜診難 自己用菸頭將蟲燙出
    北京市疾控中心消毒與有害生物防治所工作人員稱,衛生部門已對醫院急診做過相關培訓,「不清楚為何會出現各醫院推來推去的情況。」  鑑定  昌平疾控中心確認是蜱蟲  昨日上午,記者攜帶從龍女士腿部拔除的蟲子到原宣武區疾控中心請求鑑定。
  • 進入夏季蚊蟲叮咬高發季,小心這些毒蟲!
    人體遭到蜱蟲叮咬後,如果沒有得到有效處理,一旦引發蜱蟲病,將會導致嚴重後果。蜱蟲病是被蜱蟲咬傷後,一種較為嚴重的併發症,死亡率高達20%到30%。蜱蟲病可「人傳人」,如不注意防護,也可能被病毒感染。如果居民們看到錐蝽,請拍照後用礦泉水瓶或其他帶蓋容器裝好,記好採集時間和地點(如20180626,22:00,海珠區海幢街30號608房),聯繫所在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此項工作的人員,如若確定為錐蝽,疾控部門將提供每隻8元的獎勵金和健康諮詢服務。哪些地方容易找到錐蝽呢?據廣州市疾控中心介紹,它們多藏身於牆壁或木質物件縫隙等地,在夜間外出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