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鷹救援隊救援現場。 圖/大河網
文 | 思凝
超強颱風「山竹」來勢洶洶,河南洛陽神鷹救援隊 「逆風」千裡馳援廣東,可返程時卻收到了一張冷冰冰的高速收費單——這事恐怕比狂風暴雨更讓人心生寒意。
9月19日,返程途中的神鷹救援隊被二廣高速湖南一收費站攔下,要求繳費才能通行,救援隊出示救災證明被否定。收費站工作人員稱這是救災返程,不能免費,沒有接到相關免費通知。
早在2015年,民政部、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等九部門曾聯合下發《關於加強自然災害救助物資儲備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進一步提升救災物資緊急調運時效,經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執行搶險救災任務的車輛,免交車輛通行費。
在明令之下,「救災返程,不能免費」這樣的理由實在是站不住腳,難道去災區算是執行任務,返程就不算了?不知道這位工作人員倘若是因公出差,是不是單位只負責去程路費,不管返程的車票呢?
至於「沒接到通知」的說法自然也是無稽之談。為救援車輛免費是依規行事,如果每一件合法的工作職責都需要等通知、等上級「點頭」,那工作人員豈不成了領導的「提線木偶」?倘若平常真的是「唯上不唯法」,這問題可就更嚴重了。
廣東受災、河南馳援、湖南收費——這事被放在公共輿論場域內,湖南收費一方不僅十分被動,也將遭遇輿情危機,這一點從網友們一邊倒的批評中可見一斑。類似事件已經發生過多起,部分收費站怎麼就不能以此為戒,完善一下自己的實施細則呢?
其實,若是官方救援隊伍,這高速費即便是收了,恐怕也可以通過後續的報銷來解決,總歸還是「公對公」。可是對神鷹這支民間義務救援隊來說,資金太寶貴,所有費用都要隊員們平攤,還真的不能不計較。
▲神鷹救援隊救援現場。 圖/大河網
36人、8輛車、10艘衝鋒舟、驅車1700多公裡、連續奔波近18個小時——據河南媒體報導,在「山竹」登陸廣東省前,洛陽神鷹救援隊於16日11時「逆風」趕至災區,成為趕赴災區救援的首批外省民間救援隊伍之一。
從16日到18日,神鷹救援隊先後在茂名市新寶鎮、陽江市陽春市執行搶險救災任務,截至18日中午已成功救出600多名受災居民,許多救援隊員三天三夜沒合眼。
這當中,不僅很多隊員受了傷,帶去的個別衝鋒舟也被障礙物劃破。由於受災村莊物資和食品缺乏,救援隊更是將自己所帶不多的物資全部分發給了當地受災村民。而據一名負責人接受採訪時介紹,這些隊員都是瞞著家人出來的,他們完成任務後迅速返程,是因為「再不回去瞞不住了」。
與這些民間救援人員的愛心和奉獻精神相比,湖南涉事收費站則更顯冷漠,展現出的是冷冰冰的旁觀者心態。這種心態,與全民抵禦超強颱風的氛圍實在是格格不入。當然,收費員只是教條地執行工作職責,或並不知道救援隊背後的故事,對他過分苛責也有道德綁架之嫌。
但國家制定相關免費通行的政策,除了提升救援的效率外,也意在防止這種讓救援者寒心、英雄流血又流淚的道德窘境。一句話,嚴格執行相關規定免費放行,法與情即可兼顧;反之,攔路收費,則既違規也悖情。
最後,向神鷹救援隊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