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圖據新京報網
文/趙靈敏
10月12日,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宣布美國將從2018年12月31日起,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並給出了以下幾個理由:不斷增加的欠費問題,該組織進行基本改革的必要性以及該組織持續的對以色列的偏見。
在這幾個理由裡面,前兩個頗為牽強——美國自2011年起就拒絕繳納會費,本身就是欠費問題的最大根源;聯合國的內部改革問題確實有其必要性,但誰都知道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關鍵還是第三個,以及在這背後川普政府行事邏輯的變化。
美國退出是對以色列的一個呼應
2011年11月2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接納巴勒斯坦成為第195個成員國。
這不僅惹毛了以色列,美國也在幾天後宣布停止向教科文組織繳納會費,歐巴馬政府當時表示此舉是「迫於國內壓力和尊重美國法律」。因為美國國內的親以色列勢力,早已經在1990年代就兩次在國會通過法律,規定任何接受巴勒斯坦成為完整會員的聯合國機構,都不能獲得其經濟支持。
今年5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投票通過一項有關耶路撒冷的決議,稱以色列是「佔領國」,敦促以色列停止在東耶路撒冷的考古挖掘和其他工程。7月,在波蘭舉行的第41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位於巴勒斯坦約旦河西岸的希伯倫老城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對教科文組織的這兩項決定,以色列同樣憤怒不已,已經在一年內四次減少了應向聯合國機構繳納的會費。
▲川普。圖據新華社
美國的退出舉動,顯然是對以色列憤怒的一個呼應,而以色列也在隨後表示會跟隨美國退出。因為伊朗核協議等問題,美國和以色列的關係在歐巴馬任內持續惡化,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曾經在到訪美國時拒絕和歐巴馬見面。
而川普在競選階段就頻頻對以色列示好,聲言一旦上任就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上任之後,川普任命親以色列人士出任駐以色列大使;在今年5月成為首位任內訪問哭牆的美國總統,並揚言要撕毀歐巴馬時期籤署的伊朗核協議。
川普的這些舉動,一方面是恢復共和黨和以色列交好的傳統,另一方面也是要展示美國可以為所欲為的任性。
又一次「美國優先」價值觀的體現
美國的退出,也是川普上臺以來「美國優先」價值觀的必然結果。
川普靠激發美國國內的民粹主義情緒上臺,其對外政策的核心是「美國優先」,不願承擔對自己沒有直接好處的國際責任,也就是一種會計師的思維方式。美國任何時候在帳面上必須是盈利的,而且這種盈利是實實在在的,那些虛頭八腦的價值觀和面子都不算。
川普對歐盟和北約的質疑,對加拿大發起貿易戰,退出《巴黎協定》,都是這種價值觀的反映。
▲川普在白宮宣布,美國將退出《巴黎協定》。 圖據新華社
而在川普的眼裡,教科文組織所專注的前瞻性研究、知識的傳播和文化遺產保護等工作,根本屬於虛頭八腦,可有可無。加上美國本來就已經拖欠了高達5億美元的教科文組織會費,如果退出的話,不僅可以賴掉這筆錢,而且能給以色列一個順水人情,按照川普的邏輯,何樂而不為呢?
鑑於美國的國際影響力,其退出行為當然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損失,但這並不意味著該組織因此就無法運作。
事實上,此次的退出不是美國的第一次。
在1984年到2002年間,美國也曾經退出了教科文組織,當時非洲國家塞內加爾人阿曼都布任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多次不服從美國的旨意。而美國是共和黨強硬派總統裡根執政,他把教科文組織稱之為「第三世界批評美國和以色列的講壇」。1984年12月,美國悍然宣布退出,直到2002年9月,美國為了給反恐戰爭尋求國際支持, 才在小布希任內宣布回歸。
有了這樣的先例,可以想見,此次退出後,未來在美國國內政治發生變化和對聯合國有所求的情況下,美國也有可能再次回歸。而這段時間,也是其他國家擴大影響力的好機會。上次美國退出後,繳費第二多的日本乘勢而起,當選教科文組織總幹事。這次,又會是哪個國家得益呢?
編輯:與歸 實習生:純潔 大雄 校對:
推薦閱讀:
3小夥凌晨3點盜竊、4點救人,能否將功抵罪?| 新京報快評
結婚「零彩禮」,從女性獨立開始
為當「網紅」打砸酒店,網絡直播也要有底線呀
大數據分析蘇軾:家長參與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學到什麼
聘任制:公務員管理制度一大創新
「武漢本科起薪5萬」,要想實現並不容易 | 新京報快評高鐵和動車可以選座了,是新技術時代的一種標配 | 新京報快評
特別提示:留言如入選新京報A03版「微言大義」,請在後臺回復您的「真實姓名+銀行卡號」
本文為新京報原創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