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止戰爭·世界和平」制定國際法宣言文在首爾發布

2020-12-17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宣言文發布現場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韓方代表金源達(右2)感謝扶剛博士(左2)助力世界和平正能量

&nbsp&nbsp&nbsp&nbsp央廣網北京3月15日消息(記者 於聞)由韓國HWPL和平組織舉辦的「終止戰爭·世界和平」制定國際法宣言文發布會3月14日在首爾coex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nbsp&nbsp&nbsp&nbsp來自美國、英國、愛爾蘭、韓國、黎巴嫩、斯裡蘭卡等16個國家的國際法專業人士20餘人,法律界、政治界、宗教界、慈善界、非政府機構、新聞媒體、國際青年團體、國際女性代表等世界各地精英1000餘人與會。其中,法務長官、外交長官、次官100餘人。國際法協會英國倫敦本部副議長卡麥爾.候賽因,著名社會活動家、佛通社社長扶剛博士,中國著名律師王科峰,中國資深外交官於引,最高人民法院龐衛東,中國和平志願者孟繁君、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蔣文杰、中國國際科學和平促進會劉安勝等和平進步人士受邀出席本次會議。

&nbsp&nbsp&nbsp&nbsp據悉,這次「終止戰爭·世界和平」宣言文已得到巴勒斯坦、科索沃、阿爾巴尼亞等各國政府首腦的支持與肯定。

&nbsp&nbsp&nbsp&nbsp扶剛博士在接受國際媒體採訪時表示:「終止戰爭世界和平」制定國際法宣言文在韓國首爾發布十分及時,這是時代發展與和平運動的「勝利成果」。它充分反映了人類社會對幸福生活的渴望與珍惜。和平是文明紅利,更是人類生活福利。沒有和平意識,沒有和平行為,沒有和平環境,那麼生活與追求的所有價值終歸於零。受恐怖與戰爭環境威脅的生活是痛苦,幸福源泉的「身、心、靈」會隨時倍受它的摧殘與侵犯,這些反人道行徑人類應堅決有力給予拒絕!

&nbsp&nbsp&nbsp&nbsp據了解,HWPL國際法委員會成立於2015年9月份。自此開始,國際法委員們為了起草此宣言,利用他們的專業知識開召開多次法律大會進行深入研討。他們帶著制止戰爭以及制止相關戰爭行為的明確目標,不知疲倦地為著《終止戰爭世界和平宣言文》的起草完善而努力工作。經過不懈努力,該宣言最終在委員會成立後的第六個月完成。

&nbsp&nbsp&nbsp&nbspHWPL主席李萬熙先生在宣言文發布會致辭中提到:「為了實現整個人類世界共同的期望,我們今天相聚於此,因著《終止戰爭世界和平宣言文》的發表。在這特殊的一刻,這一特別的地點將永載人類史冊並且永不會被忘記。地球村家族的每一個心靈都會來認可並推進此宣言文,這樣我們將擁抱一個充滿和平生命的嶄新時代」。

&nbsp&nbsp&nbsp&nbsp據世界和平女性團體成員王麗麗介紹,宣言文的核心內容包括:制止動用軍事武力以及武力威脅;化解潛在的戰爭因素;化解爭執問題;宗教自由;推廣和平文化。據知情者金永姬女士告訴記者,該宣言文是一項史無前例的解決各類戰爭和武裝衝突的強有力的工具。這樣我們離實現人類最終的根本目標——世界和平就更近了一步。

&nbsp&nbsp&nbsp&nbsp青年和平領袖蔣文杰說:此宣言文主要目的是,為了維持國際間和平與安全,把一個沒有戰爭的世界作為「無價的產業」持續性的留給子孫後代。使世界各宗教共同遵守承諾:和平共處,互相包容,以及遵守貫穿於各個宗教經書中相同的精神。

&nbsp&nbsp&nbsp&nbsp在宣言文發布大會上,巴勒斯坦法務部長H.E.AliAbuDiak,黎巴嫩法律部長H.E.AliceChaptini,南非最高上訴法院院長H.E.LexMpati等國際知名法律界人士發表祝賀講話。IWPG主席金枏熙女士在發表的講話中提到:一旦今日的《終止戰爭世界和平宣言文》發表,全世界的青年和女性會迅速投身到讓整個地球村的民眾都支持宣言文的工作中來。共同推動此項最具有價值的工作,永遠造福於我們的子孫後代。

&nbsp&nbsp&nbsp&nbsp《戰爭終止世界和平宣言文》的發布會,聚集了世界一系列前來報到的知名媒體:Aljazeera,GMA,約旦新聞、佛通社、歐洲時報等等。

相關焦點

  • 專家作客搜狐談美伊戰爭中的國際法問題(實錄)
    一個國家如果對一些事物覺得不滿意,那麼它可以 訴諸戰爭解決。從人類歷史的發展到上個世紀初,確切說在1899年到1907年召開的兩次海牙和平會議,這個時 候對所謂的戰爭權,或者國家把戰爭作為國家的工具做了很大的限制。1928年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公約叫做《巴 黎非戰公約》,正式從法律上將戰爭摒棄在國家推行政策之外,廢除戰爭作為國家推行政策的工具。
  • 國際法開山始祖格勞秀斯及其不朽名著《戰爭與和平法》
    一、戰爭主宰的世界 國與國之間應和平相處的觀念(現在已經被公認為整個人類的觀念,儘管離它的真正實現還有非常遙遠的距離),如果是可能實現的話,那也要經歷一個艱難和漫長的過程。所有以往的經驗都顯示出實現這一觀念是多麼的困難,因為戰爭是歷史上我們所最常見的社會現象。
  • 國際法的發展動態及值得關注的前沿問題
    國際法學人應懷著對法律的敬重,以自己的專長為國家外交和世界和平事業做貢獻,努力開創國際法學研究的新局面。  關 鍵 詞:國際法/發展動態/關注/前沿/法律問題  當今世界正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未有之大變局,亂象紛呈,國際法作為國際關係和國際秩序「穩定器」的作用更趨重要。「治國者,以奉法為重」,大國外交必重國際法。
  • 華春瑩:美國在國際法有關問題上完美展示了什麼是虛偽霸道
    華春瑩:美國在國際法有關問題上完美展示了什麼是虛偽霸道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於瀟清 記者 許振華 2020-09-03 16:55 來源:澎湃新聞
  • 海上攔截合法性的國際法分析
    (一)與海上封鎖的淵源  海上封鎖作為一種古老的海戰方式,交戰雙方很早就意識到若能將敵方與外部世界隔離起來,防止所有船舶進出敵國主權、控制或佔領下的特定沿岸地域、全部或者部分海岸線,就能封鎖對方與外界的貿易而降低其戰爭能力,對己方將產生極大的戰爭效益。如此看來,海上攔截的確與古老的海上封鎖制度有一定的歷史淵源。
  • 國家公祭日 | 南大和平研究所所長劉成:新視角、新機制,為世界和平...
    北京時間12月12日,在「南京——從世界殘墟城市到國際和平城市」雲端國際會議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學教席、南京大學和平研究所所長劉成教授作《和平學視閾下世界和平的機制與展望》報告,從戰爭的文化原因、區域合作的機制、戰爭禁忌、創建國際和平城市四部分展望和平。
  • 8月4日國際公法好書推薦:國際法下的網絡行動與使用武力
    他還是是國際法協會核武器、不擴散和當代國際法委員會的成員,也是歐洲國際法協會和平與安全和國際法歷史利益小組的成員,他還是幾份科學期刊的編輯委員會成員。【作品簡介】創新的武器裝備總是吸引著軍事家的目光,這些軍事家的任務是預測未來戰場的樣子。如何處理一種新武器並使其效果最大化?這個新武器能否成為一個「遊戲規則改變者」?
  • 國家公祭日 南大和平研究所所長劉成:新視角、新機制,為世界和平之...
    北京時間12月12日,在「南京——從世界殘墟城市到國際和平城市」雲端國際會議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學教席、南京大學和平研究所所長劉成教授作《和平學視閾下世界和平的機制與展望》報告,從戰爭的文化原因、區域合作的機制、戰爭禁忌、創建國際和平城市四部分展望和平。回顧戰爭史,劉成認為,以自我為中心的模式,是戰爭和暴力出現的最重要原因。
  • ...在聯合國信息安全開放式工作組首次會上關於國際法使用問題的發言
    確認現有的相關國際法適用。同時根據網絡空間特點形勢發展制定新的行為準則和國際法律文書。將共同構建國家在網絡空間的秩序。關於現有國際法如何適用於網絡空間,中方有幾點原則意見:   關於武裝衝突法及訴諸武力法的相關國際法適用問題,中方認為必須慎之又慎。   首先是政治上發出了錯誤信號。
  • 專家:東京審判符合國際法準則 正義性不容否定
    唐曉輝說,東京審判對日本軍國主義發動的侵略戰爭性質的認定和對戰犯戰爭責任的追究與判決,符合國際公約和國際法準則,符合世界各國和人民的利益,符合人類對和平與正義的追求。  唐曉輝介紹,東京審判從法庭憲章的起草與公布、法庭的組成、對戰犯的審判,直到認定日本軍國主義侵略戰爭的性質和對主要戰爭罪犯的懲治,都具有不可辯駁的法理依據。
  • 清代國際法傳入中國
    中世紀,歐洲國家在戰爭和交往中逐漸形成海事法典,外交上的常駐使節制度。17世紀初,歐洲三十年戰爭(1618-1648年)結束,歐洲出現眾多的獨立國家,形成新的主權國家之間的國際關係,也出現了研究國際法的先驅。其中,最著名的是荷蘭人格老秀斯(Hugo Grotius)。
  • 外交部:中國始終是國際法的堅定維護者和建設者
    中國日報北京7月30日電(記者 莫競西)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30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始終是國際法的堅定維護者和建設者。中國將繼續與發展中國家一道,共同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推動世界走上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正確道路。
  • 【太平洋學報】胡大路:日本憲法和平主義的制憲權解讀
    可否基於新一代人民的意志而重新制定憲法?針對「強加憲法論」、「新老兩代人交替論」向和平主義提出的挑戰,必須進行理論上的回應。這涉及兩個層面的問題:首先,國際社會和國際法將去軍事化、民主化等價值預設為戰後日本憲法的根本原則,這是否違背了主權獨立、禁止幹涉內政的公法原則?具體而言,國際法「決定」日本作為主權國家之戰後憲政體制的權力來源何在?
  • 這是國際法,不是美國想怎麼解讀就怎麼解讀
    【文/中國論壇特約專家 田士臣】美國國防部尚未發布2019財年的年度航行自由報告。此報告的發布雖沒有固定日期,但2017年和2018年的報告分別於當年的12月31日發布。2018年,美國針對中國實施了七次航行自由行動。
  • 世界何時才能鑄劍為犁——桌遊中的戰爭與和平
    ——《孔子家語·致思》戰爭,對出生於和平年代的我們來說如此陌生,陌生到反戰標誌已然成為潮流圖案,對戰爭應有的恐懼與害怕,也只在沉重的戰爭題材電影或紀錄片中才會被喚醒。至於遊戲,則更多地是站在另一個極端,無所不用其極地讓玩家體驗到戰爭中暢爽殺敵的快感,很少引發人們去思考——戰爭究竟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已經成為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和國際法基本原則...
    新聞中心 > 專題 >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60周年紀念大會 > 文字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已經成為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和國際法基本原則
  • 田士臣:這是國際法,不是美國想怎麼解讀就怎麼解讀
    【文/中國論壇特約專家 田士臣】 美國國防部尚未發布2019財年的年度航行自由報告。此報告的發布雖沒有固定日期,但2017年和2018年的報告分別於當年的12月31日發布。2018年,美國針對中國實施了七次航行自由行動。鑑於越來越多的美國軍隊和政府領導人對此類行動表示支持,2019年的航行自由行動與上一年比起來應該有增無減。
  • 當前國際法形勢和我國外交條法工作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對世界和平與發展構成威脅。另一方面,和平發展仍是時代主題,多邊主義仍是廣泛共識,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
  • 一生的「戰爭與和平」
    寫作這個「自治國」在和「主流強國」的對峙中敗下陣來,而這種內心的衝突終於在我寫下這篇「戰爭與和平」之後獲得了短暫的和平。你瞧,戰爭與和平並不只是長在兩國元首的腦子裡,它幾乎貫穿了我們一生的軌跡。當能力夠不著欲望,現實夠不到期望,一個人的斤兩敵不過公序良俗,當人有一天不想一直做一隻混吃等死的豬,戰爭就開始了。把前面那句話裡的「不」字都去掉時,和平則翩然降臨。
  • 國際法促進中心(CIIL)海牙辦公室成立
    人民網海牙7月2日電(記者張杰)荷蘭海牙被譽為國際法之都,1899年第一次海牙和平會議在荷蘭海牙召開,1913年8月28日,和平宮在荷蘭海牙正式投入使用。近百年來無數中國人來到荷蘭海牙,他們或是代表國家參加國際會議,或是在國際法庭和國際機構任職,或是在海牙國際法學院求學與各國學者切磋國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