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倫敦英語"隨經濟衰退淪落 漢語熱潮難擋

2020-12-13 中國網教育

中新網2月28日電香港《文匯報》26日刊出評論說,「倫敦英語」雖然是世界各種英語的源頭,但由於英國經濟陷入前所未有的衰退,且復甦遙遙無期,使「倫敦英語」淪落為「二流語言」。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各國學習漢語的熱潮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使漢語教師變成國際上最熱門的「搶手貨」。

文章摘編如下:

當一個國家、經濟體快速向前發展之時,會吸引越來越多的各地學子對這個國家語言的重視和興趣。相反,一個國家經濟走向衰落之時,語言首先失去對外界的吸引力。「倫敦英語」雖然是世界各種英語的源頭,但由於英國經濟陷入前所未有的衰退,且復甦遙遙無期,使「倫敦英語」淪落為「二流語言」。經濟學的基礎理論證明,越多人學習自己國家的語言,科技進步、企業擴張和貿易發展就能得到更強的「催化劑」,有助進入良性循環。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各國學習漢語的熱潮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使漢語教師變成國際上最熱門的「搶手貨」,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近50年來,世界學習「美式英語」、「澳洲英語」、「加拿大英語」的人數持續上升,而學習「倫敦英語」的卻大幅下降。「倫敦英語」淪為二流語言,促使英國的科技、企業和外國的交流合作減少,結果引起惡性循環,阻礙英國和國際的融合和共通。從近年到英國留學人數的銳減,折射倫敦在當今世界的份量已今非昔比。

科技停滯降語言吸引力

英國《金融時報》近期發表了題為「英語會衰落」的專題文章,在英國各界引起巨大恐慌。該文章認為,英語的崛起,源於大英帝國的祖先敢於探索,在科技界屢創佳績而聞名全球;源於先輩不惜流血、持續在全球各地開拓了大片殖民疆土。但如今,由於英國的科技優勢蕩然無存,慕名學習英國先進科技而努力學習「倫敦英語」的人數則變得寥寥無幾。英國軍事雖然創建過擁有比自己國土面積大幾百倍的殖民地,但時至今日,科技停滯不前使全球學子對「倫敦英語」失去了興趣。

和英國相反,近60年來,美國憑藉其科技發展、經濟實力、軍事力量和一流大學、得天獨厚的地理資源,對當今世界、特別是青年一代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美式英語」也理所當然超越「倫敦英語」成為國際文化的主流。英國雖然在1975年加入了歐共體,但反對和拒不接受「歐洲政府」的設想和歐盟的相關規則,將自己擺到歐洲的「邊緣」,導致日漸衰落。「倫敦英語」雖然正宗,但由於不肯變革、故步自封,終於邁向淪為二流語言的一天。

守舊不變斷送文化前程

和「美式英語」相比,「倫敦英語」過於守舊、刻板、不肯創新和不接受新的單詞,變成「繁體字」,大大降低了學習者的興趣。幾十年來英國經濟持續低迷,客觀上降低了世界各地學習「倫敦英語」的「溫度」。「美式英語」和「倫敦英語」的最顯著差異是前者的許多單詞比後者要簡單得多;美國人生活和工作高效率特性,使這種趨勢變得越來越明顯。例如「倫敦英語」中的colour一詞,「美式英語」寫成color就可以了,這樣的例子可以說是比比皆是。

「倫敦英語」曾經入侵到全球的所有角落。直至目前,全球用英語發出的新聞量仍佔據了90%的傳媒市場,可以說是英國的驕傲。但隨著經濟一體化和新興經濟體快速發展,語言格局也產生了巨大變化。伊、阿戰爭,已經導致倫敦財政出現前所未有的困局,甚至需要提升大學生的學費來渡危機。隨著澳洲、加拿大等經濟體的快速發展,使他們源於倫敦的英語變得「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吸引了更多的青年學者努力學習,英國人對這種現象也只好望洋興嘆了。(黃海振)

相關焦點

  • 實用英語口語:各種「經濟衰退」的大集合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實用口語>正文實用英語口語:各種「經濟衰退」的大集合 2012-09-24 00:01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老外愛學漢語因為現實利益?
    [摘要]近年來,歐美興起學中文熱潮,一些幼兒園開設中文課,「從娃娃抓起」。這股熱潮主要是因為中國經濟崛起,不可小覷,不能說明中國文化影響力強大。近年來,歐美掀起一股學中文的熱潮,許多面向成人的中文補習班紛紛成立,而今英國的幼兒園也開始教中文了。倫敦最近成立了首家以中文為主的雙語託兒所,向正咿呀學語的嬰幼兒教授中文詞彙和歌曲,簡直有「學中文從娃娃抓起」的架勢。而且學費不菲,每月收費由350至1500英鎊(約合人民幣3400至14700元)不等,視時間而定。雖然昂貴,但仍然擋不住父母「掏錢」的熱情。
  • 職場英語:一個好學位能抵抗經濟衰退?
    皮尤研究中心經濟流動性項目(Economic Mobility Project)的研究主管黛安娜·埃利奧特(Diana Elliott)說:「這表明,對於那些剛畢業的學生來說,任何程度的高等教育確實提高了勞動力市場結果。這並不一定是要質疑那些個別人的故事。」在最高教育程度為高中畢業的年輕人中,即使在經濟衰退之前,也只有55%的人有工作,經濟衰退後這一數字更是下降到了47%。
  • 居龍:經濟衰退中的「回歸」
    居龍:經濟衰退中的「回歸」
  • 華爾街人士:很難想像新冠肺炎會導致經濟衰退
    宏觀經濟研究機構MRB合夥公司執行合伙人菲利普·科爾馬(Philip Colmar)6日在接受新華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隨著美國感染新冠病毒人數的增加,今後數日美國股市將會有更大的波動性。3月6日,宏觀經濟研究機構MRB合夥公司執行合伙人菲利普·科爾馬(Philip Colmar)在接受新華財經記者專訪。新華社記者 危穎 攝科爾馬說,由於缺少檢測試劑盒導致實際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數高於官方公布的人數,醫療機構對治療和預防新冠病毒感染尚未提出可信的解決方案,投資者不能充分評估新冠肺炎疫情對美國的影響程度。
  • 以後千萬別再說英語難學了,外國人學漢語才叫真難!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英語作為全球性通用語言,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國學生從小學三年級就開始學習英語,許多學生認為英語太難學了,自己是「飽受其害」。殊不知,外國人學習漢語才叫真難,要被逼瘋的節奏。漢語聽力題很多中國學生在參加英語考試的時候,英語聽力是最讓人頭疼的,只有胡亂寫答案,而漢語聽力給外國友人的感覺,不比英語聽力給我們的感覺差。下面我們舉幾例:1、「小李今年做生意賠大發了,欠了別人一屁股帳。」外國人立馬蒙了,小李今年生意怎麼樣?大發是誰?
  • 全世界掀學習漢語熱潮 受商業利益驅使值得反思
    如今,漢語學習正成為一種潮流。在泰國,政府決定在中小學開設漢語課;在韓國,漢語已取代英語成為學習人數最多的外語;在美國,教育部門定下要在10年內至少有50%的高中生學習中文的目標。目前,全球共有85個國家的2300餘所高校開設漢語課程,而正在學習漢語的外國人數量更達3000萬之多,預計到2010年,全球以漢語教學為主要課程的孔子學院將達到500所。
  • 《泰晤士報》開始10天漢語教程 中文潮蔓延英國
    英國著名大報《泰晤士報》拉開了波瀾壯闊的學中文熱潮。不管是初學者還是速成者,都開始在各種商業、娛樂場合自信滿滿地學說中文。《泰晤士報》網絡在線特意為英國人乃至全世界人提供五堂中文自學課程,如果攜有iPod,還可以隨機播放。隨處都可以取到48頁中文簡明對話與中英對照的小冊子。中文潮正在全球火速蔓延。  農曆新年到來前夕,「中國熱」已經蔓延到了英國。
  • 倫敦大學學院有個漢語教師「孵化器」
    【環球時報記者 畢方圓】「漢語熱」近年在英國不斷升溫,開設漢語教學的普通中小學也越來越多。漢語老師夠用嗎?《環球時報》記者日前了解到,原來英國有個漢語老師「孵化器」,它就是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簡稱UCL)的教育學院孔子學院。
  • 英語熱詞:日本經濟陷入「五次探底」衰退
    最近幾天,各大新聞媒體都報導了日本經濟再次陷入危機的新聞。剛剛從經濟危機中復甦一些,如今又陷入危機,不得不引人關注。在全球經濟形勢不明朗的大環境下,日本經濟七年內第五次陷入衰退,決策層面臨重壓,需推出新的刺激政策扶持當前脆弱的經濟。
  • 印媒:孟買漢語學習熱潮不退 家長急為孩子報名
    印度《孟買鏡報》5月19日文章,原題:你好,孟買過去一段時間以來,漢語在孟買異軍突起,廣受歡迎,已將法語和德語甩在身後,躋身於孟買最熱語言學習榜之上。最近漢語學習熱潮仍未衰退:1到2歲的兒童的家長正急切尋找離他們最近的培訓機構,以保證自己的孩子能在掌握這門語言上搶佔先機。
  • 英語比漢語難學?這份留學生的漢語試卷,多少國內同學敢說容易?
    相信很多家長都曾找過英語老師,說孩子拿這英語課簡直沒有辦法,怎麼學習、怎麼努力就是不見英語漲分,還說自家孩子語文都學得好,為什麼幾個「豆芽腳腳」的英文這麼難學呢?這個時候,英語老師往往會安慰家長、勉勵學生:「能學得好語文的同學,完全學得好英語。」
  • 新加坡超7成華人卻廢漢語,李光耀:漢語有劣勢,英語有一大優勢
    在英國的倫敦經濟學院學習3個月後,李光耀又轉學到劍橋大學攻讀法律專業,畢業時他獲得了「雙重第一榮譽學位」,並在1950年在倫敦考取獲得了執業律師資格。在李光耀看來,新加坡雖然華人居多,但是漢語也個劣勢,漢語有平翹舌音之分,且一個詞語可能在不同的語境下有不同的意思,非常難學,倘若將漢語作為新加坡通用語言,那國民可能要再繼續學習英語以便與外商更好的交流討論,這將是一個異常痛苦和困難的語言轉變。
  • 倒牛奶經濟學-真的是經濟衰退信號?
    經濟衰退開始了麼?歷史課本裡的倒牛奶事件一戰結束後,歐洲經濟復甦,美國農產品出口減少,而農民在大量生產。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美國大蕭條,對美國經濟造成了重創,農業自然也不能倖免。訂單取消,奶牛場卻難減產,不能像擰閥門那樣讓奶牛「停工」。擠出的奶易變質、難儲存,面對銷路變窄,奶農的選擇並不多。供需「錯配」讓消費者「斷供」人們被限制在家中,居民消費牛奶乳製品的需求其實是提升的,但零售端的乳製品卻開始斷供。
  • 畢馬威:「無協議脫歐」將使英經濟在明年陷入衰退
    原標題:畢馬威警告:「無協議脫歐」將使英國經濟在明年陷入衰退 來源:中國金融信息網核心提示:會計公司畢馬威9日警告,一旦出現「無協議脫歐」,英國經濟將在2020年衰退1.5%。新華財經倫敦9月10日電(記者楊海若)會計公司畢馬威9日警告,一旦出現「無協議脫歐」,英國經濟將在2020年衰退1.5%。畢馬威稱,「無協議脫歐」導致的貿易中斷會傷害英國商業,潛在的進口食品和藥物短缺可能打擊消費者信心,而通關延遲和規則的混亂還會損害出口。
  • 漢語和英語相遇是一樁美妙的事
    仔細想來,英國對當今世界最大的影響是英語。雖然英國是工業革命的濫觴之地,但通過莎士比亞、狄更斯、勃朗特姐妹等眾多文學大家的經典,英國對世界最具深度與廣度、可能也是最持久的影響力輸出,應該是她的語言文字。作為當今世界最廣泛使用的文字,英語凸顯著英國作為經濟強國所留下的非凡軟實力遺產。英語書籍同堅船利炮一起,成為了改變世界的軟硬兩手。
  • 美經濟景氣好轉 MBA申請熱潮退燒_中國網
    過去兩年美國經濟衰退,申請美一流商學院企管碩士MBA人數大增,主要動機是找「避風港」,先躲開不景氣與裁員風;但今年情勢逆轉,許多學生申請名校MBA熱潮退燒。GMAC發言人西佛斯坦指出,MBA申請熱潮似乎消褪。但也有學校維持榮景。
  • 聯合國通用英語和漢語,日本人:日語為何不行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結果都會令人滿意,比如在面對難民問題的時候,聯合國就曾經要求加拿大接受更多的難民,因為加拿大已經有意向要增加移民的數量,但是對於強制要求接收難民這件事還是讓人比較難接受的。儘管如此這些也都是在各國商議之後才能夠作出最終的決定。溝通是作出決定的先決條件,但是面對不同語言的國家,如何才能實現更加快速和準確的溝通呢?
  • 脫歐+疫情雙重壓力,英國經濟二次衰退風險升溫,英鎊或面臨2008年...
    英國脫歐協商大限12月31日即將到來,然而脫歐貿易協議依然進展艱難,加之在倫敦傳播的新冠病毒新毒株導致英國倫敦在周日(12月21日)宣布緊急封城,歐洲多國相繼發出旅行和貿易禁令,聖誕節前英國或許還需要面對食品供應危機。一系列災難性的消息對英鎊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壓力,經濟學家預測英國出現二次衰退的風險升溫。
  • 為什麼經濟衰退是創業的好時機?
    它們都是在經濟低迷時期成立的。通用汽車公司於1908年成立,當時美國經濟在「 1907年的恐慌」金融危機後陷入動蕩。同時,漢堡王(Burger King)在1953年掀起了第一波肉餅,當時美國再次陷入衰退。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於1980年開始播報新聞,當時美國的通貨膨脹率接近15%。在2007-09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Uber和Airbnb都成立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