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彈一星元勳朱光亞逝世

2020-12-15 人民網

老照片

  • 【視頻】中國「兩彈一星」元勳朱光亞逝世 享年87歲

  • 【視頻】2010年8月,溫家寶看望朱光亞

  • 【視頻】2009年8月,溫家寶看望朱光亞

  • 【視頻】人民軍隊英雄譜——朱光亞

  • 【視頻】《我們的父親朱光亞》贈書儀式在京舉行

  • 老照片:毛澤東主席接見物理學家朱光亞

  • 1947年,美國密西根州安阿堡市,朱光亞(左一)和張文裕(左二)、楊振寧(左三)、李政道(右一)。CFP供圖
留言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解析度調為1024*768

相關焦點

  • 兩彈一星元勳朱光亞在北京逝世 享年87歲[圖]
    新華社發據新華社電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傑出的科學家,我國核科學事業的主要開拓者之一,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名譽主席、原主席,中國工程院原院長、黨組書記,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屆、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朱光亞同志,因病於2011年2月26日10時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
  • 中國「兩彈一星」元勳朱光亞逝世 享年87歲
    中新社北京2月26日電 中國核科學事業的主要開拓者之一,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中國工程院首任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名譽主席朱光亞因病於26日10時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  朱光亞院士曾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國家科教領導小組成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他還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屆、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朱光亞院士家中27日將設靈堂,供社會各界前往弔唁。  中國工程院官方網站提供的資料顯示,著名核物理學家朱光亞生於1924年12月,湖北省武漢市人。
  • 致敬朱光亞院士
    今天是朱光亞(1924.12.25~2011.2.26)誕辰95周年紀念日。他是兩彈一星元勳,被譽為「中國工程科學界支柱性的科學家」、「中國科技眾帥之帥」。
  • ——寫在中國「兩彈一星」元勳朱光亞逝世一周年之際
    朱光亞,斯人雖已遠去,身後卻浩氣長存。 「兩彈」功勳 1942年夏,18歲的朱光亞進入西南聯大物理系學習。 在這裡,朱光亞先後受教於周培源、趙忠堯、王竹溪、葉企孫、饒毓泰、吳有訓、吳大猷等教授,並很快顯露出自己的天賦才華。 1946年,朱光亞與李政道等一起,漂洋赴美。
  • 最晚被解密的「兩彈元勳」 朱光亞:他的一封信讓51名留學生回國
    因為父親就職於法國的企業,所以朱光亞從小就接受的是西方的教育,對物理這一學科十分感興趣。 1941年,朱光亞考上了國立中央大學物理系,一年後他得知西南聯合大學在重慶招收大學二年級插班生便跑去應試,順利的轉入了西南聯大,師從周培源、葉企蓀、吳大猷等大名鼎鼎的教授。
  • 「兩彈一星」元勳朱光亞學習筆記亮相
    朱光亞在辦公室的工作照 記者張皓練 翻拍    長江網訊9月1日上午10時,「光輝典範 永耀蒼穹——朱光亞生平事跡展」在武漢科技館序廳開幕。本次展覽除了展出大量資料圖片外,還展出了朱光亞讀書期間的手稿和他使用過的辦公設備等珍貴物品。  朱光亞生於湖北,他是中國核科學事業的主要開拓者之一,「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之一。26歲時,他拒絕美國邀請,毅然回國。途中,他與51名留美同學聯名發出公開信:「我們的民族再也不是一個被人侮辱的民族了!回去吧,祖國在迫切地等待著我們!」  今年是朱光亞院士95周年誕辰。
  • 朱光亞生平簡介
    2004年12月,為表彰朱光亞對我國科技事業特別是原子能科技事業發展作出的傑出貢獻,國際小行星中心和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我國國家天文臺發現的、國際編號為10388號小行星正式命名為「朱光亞星」。
  • 朱光亞生平事跡展在重慶科技館開展
    前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央軍委科學技術委員會、中國工程院、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聯合指導,中國科技館、朱光亞戰略科技研究院、重慶市科協聯合主辦的「光輝典範 永耀蒼穹——朱光亞生平事跡展」在重慶科技館開展。
  • 資料:朱光亞簡歷
    資料圖:朱光亞1924年12月生,湖北武漢人,195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0年4月參加工作,1970年6月入伍,美國密執安大學研究生院物理系原子核物理專業研究生畢業2004年12月,為表彰朱光亞對我國科技事業特別是原子能科技事業發展做出的傑出貢獻,國際小行星中心和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我國國家天文臺發現的、國際編號為10388號小行星正式命名為「朱光亞星」。
  • 「兩彈一星」元勳朱光亞生平事跡展在渝開展
    1月18日,「兩彈一星」元勳朱光亞生平事跡展在重慶科技館開展。其中,朱光亞的大學作業、文件手稿、辦公用具等珍貴實物及眾多圖片首次與公眾見面,市民可親眼見證朱光亞從一介青年學生成長為功勳科學家的人生歷程。
  • 朱光亞:我這輩子就一件事 搞中國的核武器
    2月26日上午10時30分,87歲的科學巨星朱光亞停止了思考,傳奇而神秘的一生從此畫上句號。但蒼穹之上那顆「朱光亞星」,將永久綻放光芒。  朱光亞這輩子喝酒只醉過一次,就是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晚上。  1972年後,李政道每年回到祖國都能見到朱光亞,但朱光亞對自己的成就和貢獻從來隻字不提。李政道也是從公開的資料中,才知道好友朱光亞在這個研製原子彈、氫彈的科學家團隊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中國科協原主席朱光亞:淡泊名利的兩彈一星元勳
    溫家寶拉著83歲的朱光亞的手,對這位相識20多年的中國科協原主席給予了高度評價。  朱光亞在任中國科協主席的5年間,組織廣泛開展了國內外科技交流活動。高潮透露,這5年間,近100個各類學會、協會組織各種交流活動累計達12800多次,交流各類論文70多萬篇。
  • 朱光亞:一生就做一件事 功績永載中國史冊
    講授大學一年級普通物理學的是剛從美國留學回來的趙廣增教授,他深入淺出的講課和介紹學科前沿的課外輔導,使朱光亞受到物理學科新發展的薰陶。大二時,朱光亞轉學西南聯大,並先後受教於周培源、趙忠堯、王竹溪、葉企蓀、饒毓泰、吳有訓、朱物華、吳大猷等教授。眾多名師的栽培,使朱光亞的學業有了較堅實的基礎。
  • 「朱光亞誕辰95周年生平事跡展」在綿陽開展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周洪攀 姚茂強12月21日上午,由中國科技館、朱光亞戰略科技研究院聯合主辦的「朱光亞誕辰95朱光亞是我國核科技事業的開創者和主要奠基人,他一直視祖國利益高於一切,將為人民謀福祉作為畢生追求,為我國建立核自衛力量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展館中,從朱光亞到海外留學到核科技研究,他每一步足跡均進行了展示。據主辦方介紹,朱光亞在波瀾壯闊、風雨滄桑的人生歷程中,彰顯了一名愛國知識分子情系桑梓、心憂天下的時代擔當。
  • 「兩彈一星」元勳朱光亞之子回憶:父親一輩子低調、一絲不苟
    朱光亞之子朱明遠在現場致辭。(鄭瑩瑩 攝) 鄭瑩瑩 攝中新網上海11月1日電(鄭瑩瑩)歷經一年多的巡展,「光輝典範 永耀蒼穹——朱光亞生平事跡展」1日在上海科技館開啟全國巡展的最後一站,將持續至12月30日,向公眾講述中國「兩彈一星」元勳、核科技事業的重要開拓者、第一顆原子彈氫彈攻關技術總負責人、國防科技領域的卓越組織領導者朱光亞的生平事跡。
  • 朱光亞之子走進鎮原,與學子共同回顧「兩彈元勳」的愛國情懷
    魏榮爵對朱光亞的評價:朱光亞是個極為認真刻苦的學生,他的物理作業書寫規範,非常整潔,老師甚至建議把作業交給書店作為物理課本使用。與朱光亞的嚴肅內向相比,鄒承魯是個非常活躍的年輕人,口才出色、思維敏捷。這兩位「院士學生」的小故事說明「好學生」並沒有什麼統一的標準,要指導孩子們按照自己的個性尋找出成長之路。
  • 「兩彈一星」元勳朱光亞生平事跡展來綿陽了 「印刷體」手稿震撼觀眾
    回去吧……」12月21日,位於綿陽的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學技術館舉行的「光輝典範永耀蒼穹—朱光亞生平事跡展」巡展開幕式上,朱光亞先生的長子朱明遠誦讀了《給留美同學的一封公開信》。這封公開信是70年前由朱光亞聯合其他51位留美同學共同起草,旨在號召當時的留美學者早日回國參加祖國建設。開幕式現場來自社會各界的觀展人士用熱烈的額掌聲回應了那永不消逝的激昂回聲。
  • 視頻| 從抗美援朝到兩彈一星 朱光亞生平事跡展在滬開幕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   【新民晚報·新民網】今天上午,由中國科技館等單位策展的「光輝典範 永耀蒼穹——朱光亞生平事跡展
  • 「光輝典範 永耀蒼穹」 「兩彈一星」元勳朱光亞生平事跡展在滬展出
    東方網記者曹磊11月1日報導:由中國科技館等單位策展的「光輝典範永耀蒼穹——朱光亞生平事跡展」於2020年11月1日至12月30日在上海科技館舉辦,上海是該展全國巡展的最後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