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光亞生平事跡展在重慶科技館開展
朱光亞生平事跡展在重慶科技館開展 他曾在渝學習5年 嚴謹治學從中學就開始 前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央軍委科學技術委員會、中國工程院、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聯合指導,中國科技館、朱光亞戰略科技研究院、重慶市科協聯合主辦的「光輝典範 永耀蒼穹——朱光亞生平事跡展」在重慶科技館開展。
-
「光輝典範 永耀蒼穹」 「兩彈一星」元勳朱光亞生平事跡展在滬展出
東方網記者曹磊11月1日報導:由中國科技館等單位策展的「光輝典範永耀蒼穹——朱光亞生平事跡展」於2020年11月1日至12月30日在上海科技館舉辦,上海是該展全國巡展的最後一站
-
視頻| 從抗美援朝到兩彈一星 朱光亞生平事跡展在滬開幕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 【新民晚報·新民網】今天上午,由中國科技館等單位策展的「光輝典範 永耀蒼穹——朱光亞生平事跡展
-
「兩彈一星」元勳朱光亞生平事跡展來綿陽了 「印刷體」手稿震撼觀眾
回去吧……」12月21日,位於綿陽的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學技術館舉行的「光輝典範永耀蒼穹—朱光亞生平事跡展」巡展開幕式上,朱光亞先生的長子朱明遠誦讀了《給留美同學的一封公開信》。這封公開信是70年前由朱光亞聯合其他51位留美同學共同起草,旨在號召當時的留美學者早日回國參加祖國建設。開幕式現場來自社會各界的觀展人士用熱烈的額掌聲回應了那永不消逝的激昂回聲。
-
3月15日前可來重慶科技館 了解「兩彈一星」元勳朱光亞生平事跡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20日19時47分訊(記者 伊永軍)朱光亞是中國核科學事業的主要開拓者之一,「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重慶是朱光亞曾經學習生活過的地方。日前,「光輝典範 永耀蒼穹——朱光亞生平事跡展」在重慶科技館開展。本次展覽將免費開放至3月15日,朱光亞的文件手稿、辦公用具等珍貴實物及圖片資料首次與公眾見面。
-
「兩彈一星」元勳朱光亞之子回憶:父親一輩子低調、一絲不苟
朱光亞之子朱明遠在現場致辭。(鄭瑩瑩 攝) 鄭瑩瑩 攝中新網上海11月1日電(鄭瑩瑩)歷經一年多的巡展,「光輝典範 永耀蒼穹——朱光亞生平事跡展」1日在上海科技館開啟全國巡展的最後一站,將持續至12月30日,向公眾講述中國「兩彈一星」元勳、核科技事業的重要開拓者、第一顆原子彈氫彈攻關技術總負責人、國防科技領域的卓越組織領導者朱光亞的生平事跡。
-
「兩彈一星」元勳朱光亞學習筆記亮相
朱光亞在辦公室的工作照 記者張皓練 翻拍 長江網訊9月1日上午10時,「光輝典範 永耀蒼穹——朱光亞生平事跡展」在武漢科技館序廳開幕。本次展覽除了展出大量資料圖片外,還展出了朱光亞讀書期間的手稿和他使用過的辦公設備等珍貴物品。 朱光亞生於湖北,他是中國核科學事業的主要開拓者之一,「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之一。26歲時,他拒絕美國邀請,毅然回國。途中,他與51名留美同學聯名發出公開信:「我們的民族再也不是一個被人侮辱的民族了!回去吧,祖國在迫切地等待著我們!」 今年是朱光亞院士95周年誕辰。
-
「朱光亞誕辰95周年生平事跡展」在綿陽開展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周洪攀 姚茂強12月21日上午,由中國科技館、朱光亞戰略科技研究院聯合主辦的「朱光亞誕辰95周年生平事跡展」,在綿陽科學技術館開展。朱光亞是我國核科技事業的開創者和主要奠基人,他一直視祖國利益高於一切,將為人民謀福祉作為畢生追求,為我國建立核自衛力量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展館中,從朱光亞到海外留學到核科技研究,他每一步足跡均進行了展示。據主辦方介紹,朱光亞在波瀾壯闊、風雨滄桑的人生歷程中,彰顯了一名愛國知識分子情系桑梓、心憂天下的時代擔當。
-
...國——「兩彈一星」元勳中的清華人》專題展在清華大學校史館開幕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55周年、黨和國家表彰「兩彈一星」元勳20周年,清華大學檔案館、校史館、圖書館聯合舉辦《願以身許國——「兩彈一星」元勳中的清華人》專題展覽。走進清華大學校史館二層主展廳,《以身許國圖》映入眼帘。
-
——寫在中國「兩彈一星」元勳朱光亞逝世一周年之際
1950年春,獲得博士學位後的朱光亞放棄優厚的工作生活待遇,作出了歸國參加新中國建設的堅定選擇。 歸國後,朱光亞相繼在東北人民大學物理系和北京大學物理系任教,培養了許多優秀人才,為後來的國防科技事業尤其是「兩彈一星」研製儲備了大批人才。 1955年,為了新中國的安全,毛主席、黨中央做出發展核武器、打破核壟斷的戰略決策。
-
中國科協原主席朱光亞:淡泊名利的兩彈一星元勳
溫家寶拉著83歲的朱光亞的手,對這位相識20多年的中國科協原主席給予了高度評價。 朱光亞在任中國科協主席的5年間,組織廣泛開展了國內外科技交流活動。高潮透露,這5年間,近100個各類學會、協會組織各種交流活動累計達12800多次,交流各類論文70多萬篇。
-
中國「兩彈一星」元勳朱光亞逝世 享年87歲
中新社北京2月26日電 中國核科學事業的主要開拓者之一,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中國工程院首任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名譽主席朱光亞因病於26日10時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 朱光亞院士曾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國家科教領導小組成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他還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屆、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朱光亞院士家中27日將設靈堂,供社會各界前往弔唁。 中國工程院官方網站提供的資料顯示,著名核物理學家朱光亞生於1924年12月,湖北省武漢市人。
-
他是眾帥之帥,副國級,「兩彈一星」元勳中最晚被解密,87歲去世
曾任國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國科協主席,中國工程院院長、黨組書記,總裝備部科技委主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的兩院院士朱光亞,是中國核科學事業的主要開拓者之一,「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入選「感動中國2011年度人物」,被譽為「中國工程科學界支柱性的科學家」,2011年2月26日病逝世於北京,享年87
-
「兩彈一星」元勳朱光亞:細推物理即是樂,不用浮名絆此生
這是中央電視臺「感動中國2011年度頒獎盛典」上,組委會給予為新中國核事業作出巨大貢獻的已故科學家朱光亞的頒獎詞。朱光亞的長子——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朱明遠代父親領取獎盃時,說:「父親無時無刻不在以純潔而高尚的道德情操滋養著我們的心靈,提升著我們的人生境界,這也是父親一生不斷默默地為我們送出的禮物。」
-
兩彈一星元勳朱光亞逝世
【視頻】中國「兩彈一星」元勳朱光亞逝世 享年87歲【視頻】2010年8月,溫家寶看望朱光亞【視頻】2009年8月,溫家寶看望朱光亞【視頻】人民軍隊英雄譜——朱光亞老照片:毛澤東主席接見物理學家朱光亞
-
朱光亞生平簡介
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授予他「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2004年12月,為表彰朱光亞對我國科技事業特別是原子能科技事業發展作出的傑出貢獻,國際小行星中心和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我國國家天文臺發現的、國際編號為10388號小行星正式命名為「朱光亞星」。
-
「兩彈一星」精神激勵科技工作者愛國奮鬥
1999年9月18日,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前夕,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對當年為研製「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技專家予以表彰,授予他們「兩彈一星功勳獎章」。他們的愛國奮鬥,形成了「兩彈一星」精神——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登攀。「兩彈一星」精神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激勵著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愛國奮鬥。
-
朱光亞之子走進鎮原,與學子共同回顧「兩彈元勳」的愛國情懷
9月17日,科學家精神報告團成員朱明遠走進鎮原中學,作了題為《我的父親朱光亞》的報告,與同學共同緬懷「兩彈元勳」朱光亞的愛國情懷講述人簡介朱明遠,「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朱光亞的兒子。 魏榮爵對朱光亞的評價:朱光亞是個極為認真刻苦的學生,他的物理作業書寫規範,非常整潔,老師甚至建議把作業交給書店作為物理課本使用。與朱光亞的嚴肅內向相比,鄒承魯是個非常活躍的年輕人,口才出色、思維敏捷。這兩位「院士學生」的小故事說明「好學生」並沒有什麼統一的標準,要指導孩子們按照自己的個性尋找出成長之路。
-
弘揚「兩彈一星」精神 國科大展出23位元勳肖像畫
供圖中新網北京9月15日電 (記者 孫自法)為弘揚「兩彈一星」精神,推動大學生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科學家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優秀品質。中國科學院大學(國科大)在新學期開學之際,在其圖書館舉辦「兩彈一星」功勳人物肖像畫展,展出全部23位「兩彈一星」元勳的個人肖像畫和群像。
-
多位兩彈一星元勳 曾在重慶這裡讀的書
8年育才無數學校舊址引人遊覽8年時間裡,柏溪分校培養了眾多的人才,如「兩彈一星」元勳朱光亞、錢驥、黃緯祿,中科院院士、固體物理學泰鬥馮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圖案的設計者曾聯松,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吳良鏞。此外,著名畫家徐悲鴻、黃君碧也曾在此傳道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