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是否還在「掰手指頭」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
是不是老師組織的5分鐘測試:100道10以內加減法題,你的小孩因為要放下鉛筆,掰手指頭算出答案,再用鉛筆寫出答案,浪費了大量時間而只完成一半不到的計算題?
我的寶貝女兒上小學一年級就是這樣:她5分鐘時間只算對了28道。(我當時也是腦殼都是大的!)
這次期中數學測試,女兒89分,數學老師給的學習建議是:需要增強「口算」練習。
那為什麼同年級的孩子,有的孩子」口算「毫不費力馬上可以算出,而自己孩子卻總是從1開始數起?
那是因為數學是「抽象」的語言。
理解不了「抽象」哈!舉個例子。我們都知道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問題來了,請問:兔生肖+雞生肖=?(打臉了吧!)。
一年級初期小孩子理解」5+4=?「就和我們理解」兔生肖+雞生肖=?「處於一個水平。
在孩子眼中「+」「—」「="還沒有跟平常認知語言」加上「」少一個「」一共「對上號,更加理解不了」5+4=?"可以理解成」5往後面數4個數「。所以,真不是孩子笨!
為什麼要學習掌握「口算」能力?
「數學是科學之母。」孩子如果具備了紮實的數學根基,對於將來學好任何一門學科來說都是非常必要的。而經由數學加減做反覆練習,提升數學能力的訓練,更可使孩子擁有聰慧的頭腦,具備靈敏的反應能力。
當然,隨著孩子的年齡認知理解的增長,會發現不知道哪一天孩子就突然掌握10以內加減法的抽象理解,但後面隨之而來就是「進位計算」,所以,別坐等,按照數學老師的學習建議:增強「口算」練習。一定強度的反覆練習是可以高效率記憶理解並掌握」口算「能力的。
OK,分享一個我和女兒經常玩的一個有效有趣算術遊戲—「加法拳」:

遊戲規則:兩人用伸出的手指頭代表數字,誰先算出兩人手指頭代表的數字之和,誰就贏。
嘴裡念著「加法拳,加法拳」,雙方都只用一隻手,伸出1到5根手指頭;對方是2根手指頭,自己是3根的話,馬上說出答案5,先說的為贏;玩得比較熟練了後,用兩隻手,伸出1到10根手指頭,算相加之和;用同樣的方法還可以練習減法和乘法。這是小學低年級練習加減運算的最好方法。
大家還有什麼有趣有效的算術遊戲?歡迎在評論區說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