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還在「掰手指」計算10以內加減?推薦一個有趣有效的算術遊戲

2020-12-27 玉米爸爸一年級教育

你的孩子是否還在「掰手指頭」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

是不是老師組織的5分鐘測試:100道10以內加減法題,你的小孩因為要放下鉛筆,掰手指頭算出答案,再用鉛筆寫出答案,浪費了大量時間而只完成一半不到的計算題?

我的寶貝女兒上小學一年級就是這樣:她5分鐘時間只算對了28道。(我當時也是腦殼都是大的!)

這次期中數學測試,女兒89分,數學老師給的學習建議是:需要增強「口算」練習。

那為什麼同年級的孩子,有的孩子」口算「毫不費力馬上可以算出,而自己孩子卻總是從1開始數起?

那是因為數學是「抽象」的語言。

理解不了「抽象」哈!舉個例子。我們都知道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問題來了,請問:兔生肖+雞生肖=?(打臉了吧!)。

一年級初期小孩子理解」5+4=?「就和我們理解」兔生肖+雞生肖=?「處於一個水平。

在孩子眼中「+」「—」「="還沒有跟平常認知語言」加上「」少一個「」一共「對上號,更加理解不了」5+4=?"可以理解成」5往後面數4個數「。所以,真不是孩子笨!

為什麼要學習掌握「口算」能力?

「數學是科學之母。」孩子如果具備了紮實的數學根基,對於將來學好任何一門學科來說都是非常必要的。而經由數學加減做反覆練習,提升數學能力的訓練,更可使孩子擁有聰慧的頭腦,具備靈敏的反應能力。

當然,隨著孩子的年齡認知理解的增長,會發現不知道哪一天孩子就突然掌握10以內加減法的抽象理解,但後面隨之而來就是「進位計算」,所以,別坐等,按照數學老師的學習建議:增強「口算」練習。一定強度的反覆練習是可以高效率記憶理解並掌握」口算「能力的。

OK,分享一個我和女兒經常玩的一個有效有趣算術遊戲—「加法拳」

算術遊戲——加法拳

遊戲規則:兩人用伸出的手指頭代表數字,誰先算出兩人手指頭代表的數字之和,誰就贏。

嘴裡念著「加法拳,加法拳」,雙方都只用一隻手,伸出1到5根手指頭;對方是2根手指頭,自己是3根的話,馬上說出答案5,先說的為贏;玩得比較熟練了後,用兩隻手,伸出1到10根手指頭,算相加之和;用同樣的方法還可以練習減法和乘法。這是小學低年級練習加減運算的最好方法。

大家還有什麼有趣有效的算術遊戲?歡迎在評論區說一說!

相關焦點

  • 解鎖計算技能,10以內的加減是基礎
    1加減運算的基礎我覺得所有的運算基礎來源於10以內的加減。只要把10以內的加減搞通透了,大數的運算就很容易上手。不信?聽我一一道來。20以內的加減,一般運用「湊10法」做加法,「破10法」做減法,湊10和破10的本質不就是10以內的加法嘛。
  • 寶貝,你掰手指算10以內加減法究竟到什麼時候?
    一旁的政媽急了,連聲說:「掰手指哦,掰手指算哦。」政政不好意思撓撓頭,伸出一雙手,左手伸出2手指,右手伸3手指,很快告訴我是5。後來我又隨機報了幾道10以內的加減法,政政不掰手指就算出來。政政已6歲多了,10以內的加減法還需要掰手指計算,對於快上小學的他來說,很明顯速度慢了,上學後剛開始可能看不出多大問題,但是慢慢到20以內加減法的時候孩子就會很吃力啊。
  • 幼升小數學銜接,你家孩子還在用掰手指計算嗎?暑假如何科學糾正
    10以內加減法和10以內所有數的分成是入學小一年級的重要基礎。如果學前還用掰手指計算,暑假一定要通過正確的方法糾正過來。通過手指等實物,認知數與量之間的聯繫,幫助孩子理解「數『,發展數概念系統是某個階段的必經過程。數概念系統的發展包括數的認知,數的大小比較,數的組成等,是計算的基礎。符號運算比較抽象,藉助實物的幫助,更符合這個階段認知特點。
  • 自己家孩子5歲還在「掰手指」學習算術,看看別人家的孩子?
    都需要在那裡掰手指頭算半天,而且還算不明白,怎麼教都教不會,就和家長對著幹。我能說,他家的孩子才剛剛3歲嗎,能夠很聽話地掰手指都是對5+2最大的支持了。許多家長擔心孩子掰手指算數學會形成依賴,總會加以制止,「掰手指」對孩子來說真是不好的行為嗎?
  • 孩子算術能力差?掌握3個「速算」法,計算快又準
    孩子5歲的時候,為了準備上小學我就開始試著教她一些數學算術題,本來我對孩子的算術能力是很有信心的,但真的開始算術的時候我真的感受到了逐漸崩潰。在我看來很簡單的算術題,孩子就是不明白,10以內的加減法算得很慢,10以上的加減法基本靠猜。
  • 6歲孩子還在掰手指做加減法,家長該不該制止?
    加減法計算,一直是孩子早期學習的難點。對於孩子在計算中遇到的問題,我們經常收到家長這樣的反饋:孩子在做加減計算時,必須要掰著手指頭數,才能知道結果,怎麼辦?掰手指算加減,真的代表孩子不聰明,掰手指真的是不好的行為嗎?
  • 你學你的速算,我掰我的手指!速算,不香嗎?
    而這些廣告詞,更是讓人驚在當場,恨不得馬上掏錢買課,生怕孩子輸在計算的起跑線上。「你的孩子還在掰手指算題嗎?」「不用列豎式,輕鬆算大數。」「當你孩子還沒列完豎式,其他孩子已經交卷啦。」是我out了麼?此前萱4歲半,幼兒園同班的有一個小夥伴,就開始邀約著一起去學手腦心算。不到半年,萱還掰不清自己十個手指頭的時候,小朋友已經可以飛快的點著小手指算連加連減了,重點是得出答案的速度幾乎跟讀題速度同步。說實話,當下是突然被衝擊了一下,差一點也跟了個風。
  • 怎樣教孩子學習20以內的加減運算
    20以內的加減運算是數學運算的基礎,之後的所有運算都是建立在20以內加減運算的基礎之上,20以內加減運算的熟練度將直接更複雜運算的準確率和速度。在成年人來看,20以內的加減運算比較簡單,秒算是沒有任何壓力的,可是對於初學者來說,這難度有點大 ,尤其是進退位加減法是很多學生數學學習上一直很難跨越的鴻溝,見過都到了四五年級得了還在掰手指計算20以內進退位加減法的學生,對於這樣的學生,在數學成績上是很難有所突破的。如何來教授和輔導孩子20以內的進退位加減法呢?
  • 10和20以內的加減法計算方法,掌握技巧!
    小學一年級學生數學的基礎就是要掌握20以內的加減法,這是學好數學的啟蒙教育。有的學生由於計算速度跟不上,開始拖拉作業,成為數學學習困難者。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我認為,掌握一些計算方法,提成數學成績能有效提成學習興趣,提高數學成績。
  • 教孩子學習加減運算,有趣的方法讓孩子樂在其中,別再機械訓練了
    配圖是,女兒用手指和腳趾計算的過程,可見孩子還處於掰手指計算階段。記得小時候,開始學算數的時候,就是用手指計算,如果超過10,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後來又學習了加減法口訣,反覆背誦,經過大量練習,終於能夠熟練運用。在做運算練習時,不需要思考,直接憑藉慣性寫出答案。
  • 孩子算數的時候還要掰手指?五個口訣教會孩子「湊十法」
    後來有人跟我說可以給孩子學學「湊十法」,對孩子的數學有好處,我就去打聽,給我孩子用上「湊十法」,果不其然還是有效的,孩子再也不用「掰手指」了。自己就可以算。簡單來說:就是將20以內的進位加法轉化為10+N的計算題,屬於一種由難化簡的算數方式。例如7+3=10,3+7=10的簡易版「湊10法則」;比如相對來難度高的7+4,便可以將7分為6與1,隨即6+4=10,再加1又得到了11,這樣的算數方式簡單易理解。
  • 「推薦」一款玩轉「心算」的桌遊,比刷題更有趣
    牆裂推薦,給5-7歲的小朋友。三角多米諾骨牌適合年齡:6+ 遊戲人數:1-4人這是一款 抽象棋類的桌遊,經典的多米諾骨牌的玩法,數理邏輯,數學運算,體驗一下純數字運算帶來的樂趣!推薦它,需要理由?2分鐘,秒上手遊戲規則真的是超級超級簡單。
  • 加減法啟蒙系列|實戰篇一(10以內加法)
    二,我們玩過的10以內加法遊戲我們通過很多小遊戲來讓孩子熟悉10以內的加法,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熟練掌握了10以內數字的拆分和組合。需要說明的是,10以內的加法啟蒙我們按照先湊5,再湊10的順序進行的。在熟練掌握5以內加法後,再進行10以內的加法計算,效率會提高不少。
  • 7歲孩子不會10以內加減:學好數學有技巧,此方法值得家長借鑑
    前兩天發了一條:「老師在班級群點名某家長,說你家小孩2年級還不會10以內的加減法,再不管你娃就廢了因此,幼兒階段家長不用刻意的去讓孩子去學數數、計算,只需將生活中的「數學」通過玩遊戲的方式教給孩子,克服視知覺的局限,對數量有一定認識就可以。
  • 7歲孩子不會10以內加減:學好數學有技巧,此方法值得家長借鑑
    前兩天發了一條:「老師在班級群點名某家長,說你家小孩2年級還不會10以內的加減法,再不管你娃就廢了」的微頭條,引發讀者熱議。其中有個媽媽留言說:我家孩子小一,勉勉強強會一點加減,教到大人精神崩潰,就是學不會呀。你說這孩子是不是沒數學天賦?
  • 孩子只會掰手指算數?試試這個方法,提高孩子計算能力!
    答案:解析:孩子只會掰手指算數?試試這個方法,提高孩子計算能力!家長可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讓孩子算6+4時,孩子掰著手指能輕易給出答案,但是如果讓孩子算6+6時,孩子一般會卡殼。再讓孩子好好想想,孩子多半給出「手指不夠用」的回答。
  • 「每周好文」如何引導孩子學習算術的加減法?
    可能有的家長一聽到說孩子要接觸加減法學習,頓時覺得「一個頭兩個大」,算術學習成為了孩子一個不可避免而又難以跨越的難題,孩子學習辛苦,家長、老師輔導也困難。相信我們都遇到過這樣的孩子,數字都認識,會數會寫,但卻一直不理解怎麼進行運算;而也有的孩子,學習了一段時間的計算,但卻依舊無法脫離外物進行運算......
  • 積木育兒:自製10以內加減法神器,幼兒園一年級孩子必備
    總看到孩子掰著手指頭做十以內的加減法題,從幼兒園開始到小學一年級,依然沒有告別手指頭。家長開始到處找題讓孩子練習,培養計算能力。問題是,重複的練習容易讓小孩子產生牴觸情緒。今天教大家做一個算術神器,簡單又精緻。
  • 四歲娃已學會兩位數的加減數學題,按照這位媽媽的方法,你也能教
    別家的小朋友都已經能抓著糖果計算數學題了,我家小朋友還在掰著指頭算10以內的加減法,可把我愁死。直到我有一天去接孩子的時候,請教了同一個班級另一位小朋友的媽媽,才知道原來除了早教班的時候,她家小朋友會在課程上學數學,回家以後玩的玩具,都和數學相關。
  • 幫助孩子掌握「湊十法」,告別「掰手指」,輕鬆學數學
    可是孩子不能總停留在掰手指計算的階段,因為孩子總要面對更困難的挑戰,一時的投機取巧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而湊十法的計算技巧,可以幫助孩子緩解新知識帶來的疑問,並且促進孩子成長。2、10以內的數可以倒數倒數數字是練習孩子逆向思維的一個過程,就比如說大多數孩子都知道4+6=10,可是他們卻很難反應過來誰加6等於10,所以練習倒數數字很有必要,家長千萬不要忽略對孩子逆向思維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