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體育教育促進學生身體、社會和心理綜合能力的發展,並通過塑造健康的身體形態提升個體主觀幸福感,是芬蘭體育課貫穿全學段的基本課程宗旨。
李佑發
芬蘭教育體制素以均衡發展享譽世界,一方面實現了全球範圍內最小的學業成績校際差異,另一方面實現了學生學業和身體素質的雙優發展。自2000年起,芬蘭在多項國際項目評比中名列前茅,尤以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活力健康兒童全球聯盟和全球兒童青少年身體活動現狀報告成績令人矚目。芬蘭怎樣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體育教育包含哪些內容,又是如何評估的呢?
順應自然
芬蘭位於歐洲北部,全國三分之一的土地在北極圈內,冬季嚴寒而漫長,夏季溫和而短暫。這樣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孕育出他們獨特的運動偏好。
冬春季節的芬蘭被皚皚大雪覆蓋,全國就是一個潔白的大雪鄉,在這樣得天獨厚的天然條件下,滑雪成為每個芬蘭人與生俱來的愛好。芬蘭人口稀疏,稍大的學校一般都有自己的滑雪場。滑雪場依地勢而建,有一定的坡度,面積一般有一個標準足球場那麼大。
每年的2月末或3月初,芬蘭的中小學生會休一周「滑雪假」。不同緯度地區還會錯峰放假,實現分流。這一周是全芬蘭人都期待的日子,家長帶著孩子穿戴好戶外滑雪裝備出門,擁抱銀裝素裹的世界。
冰球在芬蘭堪稱「國球」,其流行程度不亞於桌球在中國。芬蘭孩子從小上冰學習,鍛鍊自己的冰面平衡感。每一個芬蘭人都是在濃鬱的冰球學習氛圍中成長起來的,這對形成一個完備的體育項目普及體系至關重要。長大後,一部分芬蘭人將冰球變成了自己的興趣愛好,一部分則以此作為自己的職業。
在中小學體育課堂裡,教師會教學生滑雪和冰球的基本技能,並且每節課都留有一半時間讓學生通過自主練習加深鞏固所學的運動技能。
按身心發展規律設定目標
通過體育教育促進學生身體、社會和心理綜合能力的發展,並通過塑造健康的身體形態提升個體主觀幸福感,是芬蘭體育課貫穿全學段的基本課程宗旨。
芬蘭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將一至九年級劃分為一至二年級、三至六年級、七至九年級3個學段,各學段有逐級遞進的體育教學主題。
第1學段為「通過玩耍來鍛鍊」。教學內容包括在體育場、大自然中或冰雪天氣等不同環境下進行的遊戲、練習及能夠鍛鍊學生平衡感和運動技能的身體活動,如攀爬、跑步、跳躍以及不同的器械運動或球類比賽。此外,還包括提高學生身體意識、表達能力和節奏感的體操或音樂遊戲,以及水上項目。遊泳課時,老師並不是從「雙腿打水」「雙臂划水」這些自由式、蛙泳等的技術動作入手,而是先讓孩子在輕鬆愉悅的情境下「玩水」,體驗在水波中自由換氣、浮沉自如的快樂。
第2學段為「一起鍛鍊,提高技能」。體育課重視讓學生提高在運動中觀察問題和尋找解決方案的技能,例如在自然環境中鍛鍊,或進行球類運動。除了遊泳,體育課還會教其他水上運動以及水上急救措施。
第3學段為「一起鍛鍊,提升自我形象、促進技能應用」。隨著年級升高,身體素質方面的教學內容更為複雜,要求由「了解」變為「熟練」;社交素質方面,由簡單協作向利他及個人責任感的培養轉化;心理素質方面,由單一的情緒體驗轉向全方位意志品質的塑造。
在綜合類中小學校的學生學習項目中,排名前10的有60%都是團體運動,棒球是很普遍的團體遊戲。
想進一步發展運動技能的學生,需要加入校外的體育俱樂部進行專項學習。僅有500多萬人口的芬蘭,存在7000多個大大小小的體育俱樂部。芬蘭的競技運動員主要從各類體育俱樂部中選拔。從學校體育課到體育俱樂部,再到國家專業隊,芬蘭有一個完備的金字塔式競技運動人才培養體系。
體育教師有高度自主權
芬蘭有優秀的體育師資。《芬蘭教師教育法》和《芬蘭基礎教育法》規定,綜合學校的體育教師應具備碩士以上學歷,並通過體育教師資格考試,方能申請基礎教育體育教師崗位。同時,芬蘭有著良好的教師培訓計劃,如「多元文化教育計劃」等,不斷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以適應學生多樣性的需求。
芬蘭體育教師有課程規劃和課程評價的高度自主權。在課程規劃上,核心課程由國家教育委員會匯集教育專家並同芬蘭各地教師一起制定。學校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結合學校及周邊資源的實際情況,自主開發自己任教的課程,自主選擇教材、教學方式以及授課地點。
從一年級到六年級,體育課由擔任全科教學的「班級教師」任教,四年級以上採用男女分班制,七年級到九年級由專職教師任教。這種安排,可讓低年級學段的學生在更為宏觀的教育環境中學習,以便更好地發展優勢、補足劣勢。
芬蘭中小學階段沒有全國性的大規模測試,評估學生體育學習效果的主要責任由學校和教師承擔。評價手段主要是教師觀察學生的課堂行為及學習成果,同時指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大部分評價都在教師和學生的互動中完成。體育課的評價還會考慮學生的健康狀況及特殊要求。
在小學階段,芬蘭學校有權選擇並決定是使用等第制評價還是使用評語形式的評價。但在確定六年級學生的成績水平時,教師會使用國家體育評價標準進行評估。最終考試在八年級核心課程結束後進行,最終成績評定以國家體育評價指標的等第制評價標準為基準,如果學生達到知識和技能的平均水平,則算通過。
除此之外,芬蘭學生要在五年級和八年級參加「Move!」國家身體素質監測,項目包括20米折返跑、立定五連跳、上半身抬起、伏地挺身(男生)、屈膝支撐(女生)、伸臂蹲起、直坐屈腰、肩後拉手測試、拋接球組合。測試結果不作為學生體育學科學業評價的依據,而是通過直觀的身體素質信息,讓學生了解自己的身體素質現狀,以便在學校相關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提高練習。
(作者系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
來源:2020年12月9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25期
《環球》雜誌授權使用,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本刊聯繫
本期更多文章敬請關注《環球》雜誌微博、微信客戶端:「環球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