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必看!小兒生長痛的應對方法!

2021-01-14 玖玖骨科

還記得那部曾風靡一時的美劇《成長的煩惱》嗎?這個劇的英文名是《Growing Pains》,如果直接翻成中文就是成長的疼痛。成長也有疼痛?沒錯!且不說孩子在長大的過程中,將會在心理上遭遇怎樣的變數,光是生理上的痛,也是一件不小的煩心事。



疼痛趁著夜色來

  

近段時間,上幼兒園的齊齊每天吃完晚飯後就開始喊腿疼,特別是到了晚上,疼痛就更厲害了,偶爾幾次還會從睡眠中疼醒,哭鬧、折騰。可奇怪的是,到了第二天早晨疼痛就消失得無影無蹤,齊齊照樣能跑能跳,絲毫沒有生病的跡象。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帶齊齊到醫院一檢查,原來齊齊這種疼痛是典型的「生長痛」。幼兒處於生長發育階段,代謝旺盛,而發育生長對骨膜刺激會引起腿關節酸痛的不適感覺。 


「生長痛」好發於3—12歲的幼兒(根據統計數字以男寶寶居多),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活動量較大,長骨生長較快,造成局部肌肉筋腱生長發育不太協調,才會引發生長痛。

生長痛最常見的發生部位在膝、小腿和大腿的前面,偶爾會在腹股溝區,疼痛一般在關節以外的地方。典型的是雙側疼痛,也有一側疼痛的。

生長痛主要是肌肉疼痛,而不是關節或骨骼的疼痛。疼痛的部位也不會有紅腫或發熱的現象。

生長痛最大的特點就是幾乎都在晚上發生。難道孩子白天就不會感到疼痛?其實並非如此。白天時由於孩子的活動量比較大,就算感到不舒服,孩子也可能因為專注於其他事物而不易察覺。等到夜裡身心都已放鬆下來,準備要好好休息時,「疼痛」的症狀就會讓孩子感到特別不舒服,甚至難以忍受。

雖然生長痛不是疾病,但是,一旦當寶寶有此類不適狀況出現,父母還是應該儘快帶孩子去醫院診斷,千萬不要自行判斷或者忽略病情。在去醫院之前,爸爸媽媽最好先確認以下四個問題:


  •疼痛的部位有沒有腫脹或者發熱?

  •孩子白天疼不疼?

  •走路或跑跳時疼不疼?

  •孩子有沒有發燒?


因為醫生在診療時,首先會檢查寶寶的疼痛是否由其他疾病所導致,等到完全排除其他可能致病的因素後,才能判斷其為「生長痛」。而小寶寶很多時候還不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因此需要父母提前了解,掌握更多正確情況,以配合醫生的診斷。


確定寶寶是「生長痛」之後,除非是疼到不能忍受時,醫師才會開一些止痛藥,大部分情況,生長痛是不需要特別治療的。但是緩解疼痛的方法媽媽們有必要知道。

確定寶寶是「生長痛」之後,除非是疼到不能忍受時,醫師才會開一些止痛藥,大部分情況,生長痛是不需要特別治療的。但是緩解疼痛的方法媽媽們有必要知道。

轉移注意力是讓寶寶忽略疼痛的有效方法。爸爸媽媽可以用講故事、做遊戲、玩玩具、看卡通片等方法來吸引寶寶。對待病寶寶要比平時更加的溫柔體貼,因為家長的鼓勵和精神支持,對孩子來說才是最重要的鎮痛良方,有時甚至比藥物還有效。

爸爸媽媽可用熱毛巾對寶寶疼痛部位進行按摩或熱敷,這樣能緩和孩子的緊張情緒,從而緩解疼痛帶來的不適感覺。按摩時,一定要注意揉捏的力度。讓寶寶在溫柔的撫摸下入睡。

生長痛不是病,不需要限制寶寶的活動,但如果疼痛比較厲害時,應該注意讓寶寶多多休息,讓肌肉放鬆,不要進行劇烈活動。

應該讓寶寶多攝取可以促進軟骨組織生長的營養素,如牛奶、骨頭、核桃、雞蛋,都含有彈性蛋白和膠原蛋白。而維生素C對膠原合成有利,可以讓寶寶多吃一些富含VC的蔬菜和水果,如青菜、韭菜、菠菜、柑橘、柚子等。

生長痛的發生,多半是斷斷續續的,如果寶寶的疼痛是持續性的,就很有可能是其他疾病造成的,以下幾種疾病就最容易被誤認為「生長痛」。

由於孩子的活動量大,骨骼的發育尚未成熟,很容易就會造成骨折。而3歲左右的寶寶還不太會表達自己的感受,因此骨折是最容易被誤診的項目。

惡性骨瘤亦稱為骨癌,其發生原因,可能和遺傳、放射線照射、骨骼過度生長、慢性炎症刺激、特殊病毒感染及骨內血液回流不暢等因素有關。

兒童惡性腫瘤的發生率以白血病居於首位,它之所以被誤判為生長痛,是因為骨髓膨脹,骨膜受到拉伸,而引起骨骼疼痛,尤其是位在膝蓋的下方最為明顯,也常被誤判為關節炎。

青少年關節炎容易被誤判為生長痛,是因為觸壓關節時患者會感到疼痛;雖然肌肉疼痛才是生長痛的典型症狀,但年幼的孩子分辨不出肌肉疼痛和關節疼痛的差別。

文章來源:深圳平樂骨傷科醫院

創傷骨科主治醫師趙延虎

推薦閱讀:

鄭州兒童醫院侯廣軍教授:兒童幾種常見意外創傷的預防及緊急處理

越瘦的人越容易得骨質疏鬆?!嚇得我趕緊去測個骨密度

西京醫院孟國林教授:上肢骨折術後須知

脊柱側彎,你家孩子中招了嗎?

有一種傷不起的痛,叫肌筋膜炎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下載APP查看更多視頻、課件、病例和會議信息。

相關焦點

  • 你知道什麼是生長痛嗎?生長痛和疾病痛的區別,你應該看看!
    生長痛是指兒童的膝關節周圍或小腿前側疼痛,這些部位沒有任何外傷史,活動也正常,局部組織無紅腫、壓痛。經過對兒童的檢查,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後,可確定是生長痛。那麼你知道如何區分生長痛和疾病痛嗎?那今天就和櫻桃君一起去看看寶寶生長痛的注意事項吧!
  • 神秘出現的生長痛,我們應該如何對待?
    如果有,不用那麼擔心,這可能是「生長痛」。那麼,什麼是生長痛?如何判斷是否生長痛?家長們又該如何對待呢?現在,讓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生長痛是許多小朋友都會經歷的一種痛,由於常常發生在孩子生長期,因此被稱為「生長痛」,它是兒童時期特有的一種生理現象。近年來因孩子生長痛而到小兒骨科門診就診的人數越來越多, 可達小兒骨科門診就診人數的 1 / 3 以上。生長痛一般是指兒童的膝關節周圍或小腿前側疼痛。如果這些部位沒有任何外傷史,活動也正常,局部組織無紅腫、壓痛。
  • 兒童生長痛3大原因及治療,注意白血病也腿疼
    晚上孩子突然對李媽說,「媽媽,我的腿好痛!從昨天就開始腿。」李媽穿上衣服,驅車直奔醫院,掛號、取號、等號花了約半個小時時間,看病只用了3分鐘,醫院也沒有說出孩子是啥問題,估計是生長痛。李媽表示,「停車場找車都比看病時間長,老娘被兒子折騰的想去屎!
  • 孩子睡覺喊腿疼 原來是「生長痛」
    這種情況持續了好幾天,爸爸媽媽開始發現孩子並不是撒嬌,而是真的腿痛,便帶琪琪到醫院骨科就診。醫生經過檢查後表示,這是「生長痛」,很多小朋友都會有這種現象,不用過於擔心。 兒科專家表示,出現「生長痛」的年齡大約在4~7歲,因為這個年齡能夠說清楚什麼部位不舒服,12歲以後逐漸減少,18歲基本就沒有「生長痛」了。
  • 出現3個顯著特點就是「生長痛」,別讓孩子忍著,試試這樣來緩解
    昨天跟表姐聊天時,她對我說:「最近嘉浩老是說腿疼,特別是晚上睡覺的時候,但是到了第二天又沒事了,覺得他是不是生長痛啊?我原來年輕的時候也痛過。」在孩子長身體的時間裡,有的孩子會抱怨腿疼,開始出現「生長痛」!那麼到底什麼是生長痛呢?孩子出現生長痛,我們要如何應對呢?
  • 夜裡常聽孩子喊腿疼 難道是傳說中的"生長痛"?
    家長有沒有注意到孩子有這樣的情況:一到晚上就喊腿疼,有時候說膝蓋疼,尤其是在生長發育期的孩子,難不成是遇到了傳說中的「生長痛」?北京積水潭醫院小兒骨科主任郭源認為,事實上,醫學中並沒有「生長痛」一說,任何專業醫學雜誌、期刊等也並沒有「生長痛」的表述,這是個偽命題!孩子說的疼痛跟「生長」沒關係郭源表示,沒有無緣無故的疼痛,所有的疼痛都有因可循。孩子所說的這種疼痛跟「生長」並沒有關係,大部分所謂的「生長痛」都跟運動有關。
  • 小孩說腿疼不要著急,很可能是小兒生長痛
    生長痛指的是兒童的膝關節周圍以及小腿的外側,突然出現疼痛,並且多發於夜間。孩子在這段時間說自己腿疼的時候,排除了外傷或者其他方面的疾病的可能性,就可以確定是生長痛的原因。因為兒童時期總是非常的好動,他們的活動量非常的大。生長骨頭長得非常的快,肌肉和肌腱的發育不協調,也就是說跟不上骨頭生長速度,就會出現生理性的疼痛。
  • 寶寶生長痛的13個疑問
    2、哪個年齡的孩子最易出現「生長痛」    在臨床實踐中,3~6歲及8~12歲的孩子發生生長痛的情況較多見,其中尤以3~6歲居多。但其他年齡段的孩子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出現生長痛。3、哪個身體部位容易出現「生長痛」    「生長痛」的常見部位由於生長痛的特殊原因,使得疼痛部位不固定,凡是屬於下肢的各個部位,都有可能出現疼痛現象。
  • 夜裡常聽孩子喊腿疼,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生長痛」?
    北京積水潭醫院小兒骨科主任郭源認為,事實上,醫學中並沒有「生長痛」一說,任何專業醫學雜誌、期刊等也並沒有「生長痛」的表述,這是個偽命題!孩子說的疼痛跟「生長」沒關係郭源表示,沒有無緣無故的疼痛,所有的疼痛都有因可循。
  • 也許是「生長痛」 兩個方法有效緩解
    我家寶寶現在是一個月月齡,最近我發現寶寶一到晚上10:00-12:00就會特別的鬧騰,查看尿不溼沒有異常,室內溫度合適,也不是餓了,但是寶寶就是怎麼樣哄都不行,一個勁的哭,我只能心疼的看著,又沒有方法,那個難受勁真的不知道怎麼樣形容。後面問了月嫂,月嫂說這個是寶寶的處於猛長期的「生長痛」。
  • 也許是「生長痛」兩個方法有效緩解
    我家寶寶現在是一個月月齡,最近我發現寶寶一到晚上10:00-12:00就會特別的鬧騰,查看尿不溼沒有異常,室內溫度合適,也不是餓了,但是寶寶就是怎麼樣哄都不行,一個勁的哭,我只能心疼的看著,又沒有方法,那個難受勁真的不知道怎麼樣形容。後面問了月嫂,月嫂說這個是寶寶的處於猛長期的「生長痛」。
  • 關於「生長痛」,家長要了解的二三事
    「媽媽,我腳疼!」臨睡前,5歲的豆豆眉頭緊縮,抱著雙腿向媽媽哭訴。豆豆媽仔細檢查了孩子身體,沒有發現異樣,然後仔細詢問了豆豆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確認豆豆沒有磕磕碰碰後,她滿心困惑,邊安慰孩子,邊幫著揉腿,邊觀察。
  • 媽媽別瞎補鈣,生長痛的區分護理不能盲目
    這段時間,有些媽媽問到一個問題,孩子為什麼總是喊腿疼呢?一開始媽媽們還不以為意,覺得孩子白天玩得那麼瘋,難免磕著碰著,可是仔細查看,也沒有任何外傷,也就不理會。但細心的媽媽總會在夜晚,孩子睡著以後聽到孩子哼哼,有的孩子甚至會疼醒。這種影響到睡眠的疼痛,通常老人們才會有,在孩子身上怎麼會這麼頻繁呢?有老人說,孩子腿疼是在長個子,長身體,骨頭拉伸就會疼,不用管,自己就沒事了,可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今天我們就來好好分析一下——生長痛。
  • 寶寶常喊腿疼或是「生長痛」(圖)
    寶寶常喊腿疼或是「生長痛」(資料圖)案例:寶寶常半夜哭醒喊腿疼解析:腿疼或許是「生長痛」在經過檢查確定疼痛不是疾病或外傷引起的,那麼可以考慮是孩子身體生長迅速引起的「生長痛」。生長痛是兒童生長發育時期特有的一種生理現象,多見於2-13歲生長發育正常的兒童,主要表現為小兒無原因的膝關節周圍或小腿前側疼痛,但是局部無紅腫壓痛,活動正常。
  • 對付孩子的「生長痛」,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不是吃藥哦!
    生長痛通常影響10%~20%的兒童。英國一項研究表明,生長痛發生率為2.6%~36.9%。希臘對532例4~12歲的兒童進行研究,結果顯示生長痛的發生率為24.5%。  王守豐說,雖然生長痛的確切機制目前並不十分清楚,但有幾種設想或推論有助了解生長痛的發生。
  • 小兒生長痛是怎麼回事?教你3招幫助孩子緩解
    生長痛指的是兒童的膝關節周圍以及小腿的外側,突然出現疼痛,並且多發於夜間。孩子在這段時間說自己腿疼的時候,排除了外傷或者其他方面的疾病的可能性,就可以確定是生長痛的原因。因為兒童時期總是非常的好動,他們的活動量非常的大。生長骨頭長得非常的快,肌肉和肌腱的發育不協調,也就是說跟不上骨頭生長速度,就會出現生理性的疼痛。
  • 生長痛,孩子長大的必經之路?
    那麼孩子可能出現了生長痛。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相關知識。「生長痛」是指一些學齡前兒童和早產兒雙腿出現痙攣、肌肉酸痛等情況。這種疼痛通常發生在傍晚或夜晚,雖然並無危險,但它可能會導致孩子半夜驚醒。它通常始於兒童早期,大約在3~4歲左右,8~12歲的兒童往往會再次發作。
  • 如何區分兒童生長痛和病理痛 兒童生長痛怎麼辦
    原標題:如何區分兒童生長痛和病理痛 兒童生長痛怎麼辦  兒童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經常出現下肢疼痛或腹部疼痛的現象,如果是正常的生長痛的生理現象,那麼父母就不必過於擔心,否則就需要帶孩子及時就醫了。
  • 「媽媽,真的好痛」:當孩子老喊痛時,當心「生長痛」這個惹禍精
    「媽媽,我的手和腳又痛了,真的好痛的!」9歲的女兒一放學回來,就淚眼汪汪的跟我哭訴。讓我的心不由得懸了起來。這就是磨人的生長痛。生長痛對孩子的影響?生長痛疼痛的程度是因人而異的,有的孩子出現的疼痛感並不太嚴重,在孩子能承受的範圍內,而有的孩子則會被疼痛折磨得難以忍受。直接影響了日常的學習生活。
  • 小兒止咳的方法,這些方法最有效
    小兒止咳的方法有哪些呢?哪些方法最有效呢?呼吸道發生炎症時,黏膜充血、水腫、黏液分泌增多,毛細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槳液滲出,滲出液中包含紅細胞、白細胞、巨噬細胞、纖維蛋白等成分,與吸入的塵埃、以及一些病原菌等混合在一起,形成痰液。治療以化痰、祛痰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