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第2頁:
1、為什麼孩子會有「生長痛」「生長痛」是指兒童的膝關節周圍或小腿前側疼痛,這些部位沒有任何外傷史,活動也正常,局部組織無紅腫、壓痛。檢查之後,孩子患有其他疾病的可能性被排除了,即可以被認為是「生長痛」。
生長痛的原因目前在教科書上還沒有確切的介紹,但醫學界普遍認為,生長痛的發生是由於孩子在發育過程中,骨骼的生長速度較快、而肌肉和韌帶的生長速度相對較慢,快慢不均導致肌肉和韌帶被牽扯而引起疼痛。而不像很多父母認為是缺鈣的緣故。
2、哪個年齡的孩子最易出現「生長痛」在臨床實踐中,3~6歲及8~12歲的孩子發生生長痛的情況較多見,其中尤以3~6歲居多。但其他年齡段的孩子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出現生長痛。
3、哪個身體部位容易出現「生長痛」「生長痛」的常見部位由於生長痛的特殊原因,使得疼痛部位不固定,凡是屬於下肢的各個部位,都有可能出現疼痛現象。而小腿肚、大腿、膝蓋窩3個部位,是最容易出現生長痛的位置。
4、哪個季節最容易出現「生長痛」雖然春天是公認的長個子的季節,但生長痛卻與季節性無關。生長痛在一年四季內均可出現,並且沒有出現某個季節發病特別普遍的情況。如果父母發現孩子在春夏兩季容易出現生長痛,可能與這個季節的溫度適宜孩子外出活動有關,如果孩子在冬季依然保持著較高的運動強度,生長痛同樣容易發生。
5、通常一天中什麼時間突然發作?與其他腿部疼痛症狀不同,生長痛多出現在晚上甚至午夜時分,在孩子休息時疼痛才變得明顯,而在活動中往往感覺不到疼痛。而且很有可能出現晚上疼痛,而早上醒來卻一點也不疼的情況。
6、生長痛的孩子往往還伴隨有哪些表現?國外有研究表明,出現生長痛的孩子,在詢問他們的病情時,有38%的孩子會抱怨自己肚子疼,21%的孩子同時出現頭疼,還有21%的孩子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這些狀況雖然不屬於生長痛的範疇,但是經常伴隨著生長痛出現,在生長痛消失之後,這些症狀也會隨之消失。
7、如何緩解寶寶「生長痛」確定寶寶是「生長痛」之後,除非是疼到不能忍受時,醫師才會開一些止痛藥,大部分情況,生長痛是不需要特別治療的。但有一些緩解疼痛的方法,父母不妨了解一下:
1.轉移注意力
轉移注意力是讓寶寶忽略疼痛的有效方法。爸爸媽媽可以用講故事、做遊戲、玩玩具、看卡通片等方法來吸引寶寶。對待病寶寶要比平時更加的溫柔體貼,因為家長的鼓勵和精神支持,對孩子來說才是最重要的鎮痛良方,有時甚至比藥物還有效。
2.局部熱敷、按摩
爸爸媽媽可用熱毛巾對寶寶疼痛部位進行按摩或熱敷,這樣能緩和孩子的緊張情緒,從而緩解疼痛帶來的不適感覺。按摩時,一定要注意揉捏的力度。讓寶寶在溫柔的撫摸下入睡。
3. 減少劇烈運動
生長痛不是病,不需要限制寶寶的活動,但如果疼痛比較厲害時,應該注意讓寶寶多多休息,讓肌肉放鬆,不要進行劇烈活動。
4.補充營養素
應該讓寶寶多攝取可以促進軟骨組織生長的營養素,如牛奶、骨頭、核桃、雞蛋,都含有彈性蛋白和膠原蛋白。而維生素C對膠原合成有利,可以讓寶寶多吃一些富含VC的蔬菜和水果,如青菜、韭菜、菠菜、柑橘、柚子等。
(責任編輯:秦曉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