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生長痛的13個疑問

2021-01-13 搜狐網

第1頁: 第2頁:

  1、為什麼孩子會有「生長痛」

    「生長痛」是指兒童的膝關節周圍或小腿前側疼痛,這些部位沒有任何外傷史,活動也正常,局部組織無紅腫、壓痛。檢查之後,孩子患有其他疾病的可能性被排除了,即可以被認為是「生長痛」。

    生長痛的原因目前在教科書上還沒有確切的介紹,但醫學界普遍認為,生長痛的發生是由於孩子在發育過程中,骨骼的生長速度較快、而肌肉和韌帶的生長速度相對較慢,快慢不均導致肌肉和韌帶被牽扯而引起疼痛。而不像很多父母認為是缺鈣的緣故。

2、哪個年齡的孩子最易出現「生長痛」

    在臨床實踐中,3~6歲及8~12歲的孩子發生生長痛的情況較多見,其中尤以3~6歲居多。但其他年齡段的孩子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出現生長痛。

3、哪個身體部位容易出現「生長痛」

    「生長痛」的常見部位由於生長痛的特殊原因,使得疼痛部位不固定,凡是屬於下肢的各個部位,都有可能出現疼痛現象。而小腿肚、大腿、膝蓋窩3個部位,是最容易出現生長痛的位置。

4、哪個季節最容易出現「生長痛」

    雖然春天是公認的長個子的季節,但生長痛卻與季節性無關。生長痛在一年四季內均可出現,並且沒有出現某個季節發病特別普遍的情況。如果父母發現孩子在春夏兩季容易出現生長痛,可能與這個季節的溫度適宜孩子外出活動有關,如果孩子在冬季依然保持著較高的運動強度,生長痛同樣容易發生。

5、通常一天中什麼時間突然發作?

    與其他腿部疼痛症狀不同,生長痛多出現在晚上甚至午夜時分,在孩子休息時疼痛才變得明顯,而在活動中往往感覺不到疼痛。而且很有可能出現晚上疼痛,而早上醒來卻一點也不疼的情況。

6、生長痛的孩子往往還伴隨有哪些表現?

    國外有研究表明,出現生長痛的孩子,在詢問他們的病情時,有38%的孩子會抱怨自己肚子疼,21%的孩子同時出現頭疼,還有21%的孩子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這些狀況雖然不屬於生長痛的範疇,但是經常伴隨著生長痛出現,在生長痛消失之後,這些症狀也會隨之消失。

7、如何緩解寶寶「生長痛」

    確定寶寶是「生長痛」之後,除非是疼到不能忍受時,醫師才會開一些止痛藥,大部分情況,生長痛是不需要特別治療的。但有一些緩解疼痛的方法,父母不妨了解一下:

    1.轉移注意力

    轉移注意力是讓寶寶忽略疼痛的有效方法。爸爸媽媽可以用講故事、做遊戲、玩玩具、看卡通片等方法來吸引寶寶。對待病寶寶要比平時更加的溫柔體貼,因為家長的鼓勵和精神支持,對孩子來說才是最重要的鎮痛良方,有時甚至比藥物還有效。

    2.局部熱敷、按摩

    爸爸媽媽可用熱毛巾對寶寶疼痛部位進行按摩或熱敷,這樣能緩和孩子的緊張情緒,從而緩解疼痛帶來的不適感覺。按摩時,一定要注意揉捏的力度。讓寶寶在溫柔的撫摸下入睡。

    3. 減少劇烈運動

    生長痛不是病,不需要限制寶寶的活動,但如果疼痛比較厲害時,應該注意讓寶寶多多休息,讓肌肉放鬆,不要進行劇烈活動。

    4.補充營養素

    應該讓寶寶多攝取可以促進軟骨組織生長的營養素,如牛奶、骨頭、核桃、雞蛋,都含有彈性蛋白和膠原蛋白。而維生素C對膠原合成有利,可以讓寶寶多吃一些富含VC的蔬菜和水果,如青菜、韭菜、菠菜、柑橘、柚子等。

(責任編輯:秦曉雪)

相關焦點

  • 寶寶生長痛需要補鈣嗎?
    文|曼修媽咪 我們寶寶在成長發育的時候會經歷一個名詞叫做「生長痛」,那麼什麼是「生長痛」呢? 現在很多家長特別重視寶寶的生長痛,如果發現寶寶出現生長痛都會認為寶寶缺鈣了,需要給寶寶補鈣,然後就會給寶寶補鈣,食補藥補一起上,因為補鈣後確實是可以緩解「生長痛」給寶寶帶來的不適
  • 寶寶常喊腿疼或是「生長痛」(圖)
    寶寶常喊腿疼或是「生長痛」(資料圖)案例:寶寶常半夜哭醒喊腿疼網友:寶寶自從會說話起就常說腿疼,去醫院看過,不缺鈣,醫生說外型沒問題,走路也正常。可是,有時候寶寶會半夜哭醒,說腿疼。該怎麼辦好?解析:腿疼或許是「生長痛」在經過檢查確定疼痛不是疾病或外傷引起的,那麼可以考慮是孩子身體生長迅速引起的「生長痛」。生長痛是兒童生長發育時期特有的一種生理現象,多見於2-13歲生長發育正常的兒童,主要表現為小兒無原因的膝關節周圍或小腿前側疼痛,但是局部無紅腫壓痛,活動正常。
  • 緩解寶寶生長痛,補鈣、熱敷、按摩哪種管用?
    四肢生長痛是正常生理現象,通常夜裡痛生長痛,顧名思義,是寶寶在童年快速生長期時特有的一種肢體疼痛,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生長痛一般發生在2~12歲之間。少數生長期較長的孩子,12歲之後仍可能出現疼痛,但不必過於擔心。四肢生長痛的表現,主要有4個特徵:偶然性、夜行性、自愈性、四肢聚集性。
  • 「生長痛」來無影去無蹤 還能不能讓寶寶愉快的長個?
    難道是傳說中的「生長痛」?你們的孩子有沒有這樣的情況?「生長痛」到底是個什麼鬼?一旦孩子「生長痛」爸媽要如何處理?」到底是個啥?生長痛不是病,媽媽們不用擔心。,對鈣的需求量也在加大,為寶寶補鈣很重要。每天保證寶寶攝入食物的多樣性,如碳水化合物類、蛋白質類、蔬菜類、水果類等。
  • 寶寶出現生長痛怎麼辦?注意局部護理和營養補充,讓寶寶安穩入睡
    比如:小嬰兒時期是生長發育最快速的階段,這個時期的寶寶就會出現生長痛。可能爸爸媽媽沒有意識到這點。這是因為寶寶除了哭之外,並不會用其他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覺,且寶寶即便感覺到酸痛,也容易被外界的事物吸引注意,從而暫時忘記生長痛,比如:媽媽哄一會就不哭了……從中也可以看出,生長痛對於比較小的寶寶來說,並不會特別的痛。
  • 以為「生長痛」沒事?7歲男娃被截肢
    1生長痛是何方神聖?我們常說的生長痛,多見於2~13歲的孩子。由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骨骼生長速度比肌肉生長的快,快慢不均,就造成了腿部(特別是小腿、膝關節)肌肉間拉扯的疼,極少數孩子也會出現腹部疼...如何準確判斷生長痛?
  • 許尤佳育兒堂|寶寶腿痛睡不著,是身體在成長!對付生長痛,補鈣...
    四肢生長痛的表現,主要有4個特徵:偶然性、夜行性、自愈性、四肢聚集性。偶然性 四肢生長痛一般沒有什麼誘因,除了個別孩子會因為白天過度體育鍛鍊而痛感增強外,四肢生長痛的出現並沒有什麼規律可言。注意:如果寶寶身體的同一部位疼痛持續1個月或更久,還是應及時就醫。二、關於生長痛,家長所不知的2大誤區①四肢生長痛就是缺鈣?
  • 寶寶無故腿痛腹痛,不一定是得病了,可能寶寶正處於「生長痛」
    在有一次和朋友聊天時,她無意中說到自己的寶寶到晚上經常會說腿疼,有時候是左腿,有時候是右腿,但到了第二天又恢復如初了,什麼事都沒有。她都開始都有些擔心寶寶是不是得啥病了。但其實寶寶沒緣由的腿痛腹痛,不一定是得病了,也可能是寶寶正處於「生長痛」。那麼,「生長痛」的原因是什麼?
  • 有寶寶的家長注意,有一種痛叫「生長痛」
    寶寶白天活蹦亂跳,到了夜晚出現莫名其妙的疼痛,甚至有時睡到半夜起來哭,疼痛的部位有時是大腿前側,有時是小腿前側及膝關節周圍,外觀沒有明顯異樣,但寶寶卻很不舒服,甚至表情看起來十分痛苦。而生長痛雖然稱為「生長」痛,但其實卻和小孩的快速成長並沒有關係,因為12歲到18歲間才是人體快速成長期,但這個時期卻很少發生生長痛。
  • 寶寶腿痛就是生長痛?醫生:別忽視這幾個罕見的大問題
    生長痛是兒童在生長發育的時候特有的一種生理現象,這是由於較快的骨骼生長速度和相對生長速度比較慢的肌肉、肌腱與骨骼周圍的神經就會發生牽引,從而導致了生長痛的出現,而且由於晚上的時候生長激素相對分泌會比較的旺盛,所以大多數情況的生長痛都會發生在晚上。而且一般來說當寶寶出現生長痛的現象的時候,家長不需要太過於緊張,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
  • 寶寶出現生長痛怎麼辦?注意局部護理和營養補充,讓娃安穩入睡
    生長痛,顧名思義,就是寶寶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出現的疼痛,這是一種生理現象。  生長痛多發生在生長發育快速的兒童身上。比如:小嬰兒時期是生長發育最快速的階段,這個時期的寶寶就會出現生長痛。  可能爸爸媽媽沒有意識到這點。
  • 如何區分兒童生長痛和病理痛 兒童生長痛怎麼辦
    原標題:如何區分兒童生長痛和病理痛 兒童生長痛怎麼辦  兒童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經常出現下肢疼痛或腹部疼痛的現象,如果是正常的生長痛的生理現象,那麼父母就不必過於擔心,否則就需要帶孩子及時就醫了。
  • 寶寶可能正在經歷「生長痛」
    文|秘籍君很多新手媽媽都有這樣的體會:孩子一到夜裡就開始無故哭鬧,沒有尿床情況,也沒有外界的幹擾,可就是哭個不停,讓媽媽們很是抓狂。除了月齡較小的嬰兒會因為安全感未建立,引起無故哭鬧外,稍大一點的寶寶在夜間出現哭鬧不止,很有可能是正在經歷「生長痛」。
  • 寶寶總是哭鬧、煩躁不安?也許是「生長痛」 兩個方法有效緩解
    我家寶寶現在是一個月月齡,最近我發現寶寶一到晚上10:00-12:00就會特別的鬧騰,查看尿不溼沒有異常,室內溫度合適,也不是餓了,但是寶寶就是怎麼樣哄都不行,一個勁的哭,我只能心疼的看著,又沒有方法,那個難受勁真的不知道怎麼樣形容。後面問了月嫂,月嫂說這個是寶寶的處於猛長期的「生長痛」。
  • 寶寶總是哭鬧、煩躁不安?也許是「生長痛」兩個方法有效緩解
    第3個月、第4個月、第6個月、第9個月。「生長痛」呢?首次要保證寶寶的吃奶量,有寶媽統計,寶寶一天平均吃15.5次奶,這是個非常折磨人的工作,很多媽媽都感覺受不了,覺得自己是個行走的奶瓶,隨時隨地都在餵奶,這是寶寶獲得生長的能量來源,媽媽一定要多吃多喝,以保證奶水的源源不斷。
  • 小兒生長痛的應對方法!
    帶齊齊到醫院一檢查,原來齊齊這種疼痛是典型的「生長痛」。幼兒處於生長發育階段,代謝旺盛,而發育生長對骨膜刺激會引起腿關節酸痛的不適感覺。 「生長痛」好發於3—12歲的幼兒(根據統計數字以男寶寶居多),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活動量較大,長骨生長較快,造成局部肌肉筋腱生長發育不太協調,才會引發生長痛。
  • 兒童「生長痛」是什麼?
    經過詢問後,原來是因為寶寶最近個子長得太快,出現的「生長痛」。今天呢,就給大家說一說這個「生長痛」什麼是「生長痛」 生長痛多表現為下肢肌肉疼痛,最常發生的部位是在膝、小腿和大腿的前面,偶爾會在腹股溝區疼痛,一般是以關節以外的地方,典型的就是酸痛疼痛,也有部分病例是一側疼痛,主要是肌肉疼痛,而不是關節或者骨骼的疼痛,疼痛多發於夜間。
  • 孩子睡覺喊腿疼 原來是「生長痛」
    醫生經過檢查後表示,這是「生長痛」,很多小朋友都會有這種現象,不用過於擔心。 兒科專家表示,出現「生長痛」的年齡大約在4~7歲,因為這個年齡能夠說清楚什麼部位不舒服,12歲以後逐漸減少,18歲基本就沒有「生長痛」了。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生長痛」,根據統計,有13%的男孩和18%的女孩有這類問題,佔每年小兒骨科門診病人的7%。 這什麼會出現生長痛?
  • 孩子夜間腿疼 會是生長痛嗎
    生長痛不是疾病,在2歲~13歲的兒童(多為男孩)中較多發生,由於孩子生長快,加之春季人體新陳代謝旺盛,生長激素分泌增多,孩子骨骼生長迅速,而肌腱發育與其不相匹配,特別是當孩子營養跟不上、劇烈運動後,在孩子膝關節周圍、小腿的前側就會出現酸痛感,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 有一痛叫「生長痛」
    寶寶白天活蹦亂跳,到了夜晚出現莫名其妙的疼痛,甚至有時睡到半夜起來哭,疼痛的部位有時是大腿前側,有時是小腿前側及膝關節周圍,外觀沒有明顯異樣,但寶寶卻很不舒服,甚至表情看起來十分痛苦。通常經過按摩或者安撫以後,疼痛可以減輕或消失,這樣的情況可能周而復始,隔一陣子又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