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教缺失讓孩子終生缺鈣 專家:滅門案是童年危機爆發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專訪青少年教育研究專家孫雲曉

  ○親子話題

  本刊1月15日刊發了駱風教授上書溫總理呼籲重視家庭教育的文章後,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很多讀者來信來電請教家庭教育問題。為此,本報記者專訪了著名教育家、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研究員。

  孫雲曉1993年以《夏令營的較量》聞名全國,在長期的青少年教育研究中,他發現青少年問題與家庭教育息息相關。最近,他出版了《孫雲曉家庭教育文集》(新世紀教育出版社),裡面提出了許多廣受關注的教育觀點,如:「好的關係勝過許多教育」、「21世紀是兩代人相互學習共同成長的世紀」、「無批評教育是偽教育」、「良好習慣是健康人生之基」、「父教缺失會讓孩子終生缺鈣」等。孫先生本人不但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也是一位成功的父親。他的觀點,相信能給家長朋友們啟迪和幫助。

  北京大興滅門案是童年危機的爆發

  【孩子12歲以前特別需要有安全感、幸福感,這是一生健康發展的基礎。】

  記者:最近,有包括北京大興滅門案在內的很多家庭倫理案發生,從兇手歸案後的供述中,均發現與其從小接受的家庭教育有關,您能以這個作為案例給我們分析下,現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普遍而又沒有被重視的問題嗎?

  孫雲曉:關於北京大興滅門案,我同意犯罪心理學家的分析,根據李磊的供述,他從小家裡管教太嚴,做什麼事都要幹涉,家人見著他就非打即罵,他覺得不自由,沒有同齡人那麼快樂,他年少時離家出走後就產生了殺人想法。由此可以看出,關鍵是他的童年時代沒有建立起親密的親子依賴情感,這是一生的隱患。孩子12歲以前特別需要有安全感、幸福感,這是一生健康發展的基礎。李磊的悲劇在於他的童年遭到過於苛刻、嚴厲的管理,因而他沒有建立起親密的親子依賴關係。這種情況大部分在後天的成長中得到緩解,如果解決不了,就會發生問題。李磊的妻子是比較強勢的女人,他就覺得在家裡沒有尊嚴和自由,長期的積怨無處排解,導致瘋狂的行為發生。這樣的事件國內外都有發生,這是帶有規律性的問題,是童年危機的爆發。

  記者:您覺得現在家庭教育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孫雲曉:家庭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異化」傾向,看上去家長特別重視教育,誤區在於過於追求知識化、技能化,這是本末倒置。事實上家庭教育的本質在於品質教育,包括情感、道德、習慣等,這才是家庭教育的優勢。我們調查中發現,83.6%的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全班前15名,這根本不可能實現嘛。現在的家庭教育過於功利化,真正的教育被忽略了、荒廢了。

  道德教育的核心是責任感問題,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都要有責任感。我很贊同韓國前教育部長、首爾大學教育學教授文龍鱗的觀點———「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道德智能,核心是明辨是非的能力。2歲前的孩子要給予充分的滿足、無條件的愛,這樣孩子才會有安全感和幸福感;2歲到5歲之間,父母要敢於對孩子說不,讓孩子建立規則;5歲到10歲,則要繼續關心孩子的品德培養;10歲以後,則要尊重孩子。」

  培養道德智能就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人。明辨是非的能力包括同情並關心別人痛苦的能力、調節自己情緒和抑制欲求的能力、接受和理解與自己不同觀點的能力、尊重別人的能力等。為什麼現在很多孩子胡攪蠻纏,就是在教育的過程中沒有建立規矩,他沒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記者:廣州大學駱風教授最近上書中央、呼籲重視家庭教育,獲得了溫家寶總理的親筆批覆,此事在民間和網友中引起極大反響,您怎麼看?

  孫雲曉:這事駱風跟我提過,他的建議是對的。他提倡的「大教育」觀念,是將家庭教育納入教育中長期規劃當中,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大家教體系。我們各種調查發現,家庭教育對人的影響重大,也曾經向教育部提交相關的方案,專門談到了將家庭教育作為國民教育的一部分。

  今日做父母需要上崗執照

  【「晚入學一年」是「送給男孩的最好禮物」。】

  記者:家庭教育對家長有什麼要求?

  孫雲曉:《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應該努力學習家庭教育知識,包括讀書看報等,使自己具備教育能力。世界上很多職業需要上崗執照,好父母也應該通過努力學習拿到上崗執照。

  忠告天下父母六句話,第一句:「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健康人格」;第二句:「好的關係勝過許多教育」;第三句:「領導幹部包括一些成功人士要警惕教子誤區」;第四句:「今日做父母需要上崗執照」,當然不可能真的給你發一個執照,說明今天時候的父母比任何時候的父母更需要學習;第五句:「好父母與孩子一起成長」;最後一句:「習慣決定孩子命運」。

  記者:您覺得男孩、女孩在教育上有什麼差異?

  孫雲曉:我們以前認為男孩女孩都一樣,其實很不一樣。一是男孩生理和心理髮育都比女孩晚一些。我曾提出「晚入學一年」是「送給男孩的最好禮物」,晚入學一年,可以讓男孩支配精細動作的運動神經和認知技能,讓他有更充足的時間發育,人為縮小男孩和女孩的發育差距,使男孩跟女孩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當然,這也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小學教育階段男孩相對落後,這是特點,而不是缺點。二是男孩與女孩的認知風格與學習方式是不一樣的,應該注意到這種差異性,比如女孩獲得語言、發展言語技能的年齡較男孩更早,而男孩需要更多的運動。

  要把男孩教育跟運動結合起來,沒有運動就沒有男孩,運動有多種意義,只有大運動量才能滿足男孩的成長需要。運動本身就是一個塑造男子漢的過程,有教育專家說:「運動是兒童社會化最有效的途徑」。運動讓人體驗到很豐富的品質,例如規則、團隊合作精神、榮譽感,孩子是在體驗中長大的,體育又是男孩子喜歡的。

相關焦點

  • 專家稱父教普遍缺失易致女孩戀父男孩女性化
    有媒體報導,2009年一項調查顯示,在1988名被調查者中,60.7%的人認為「現在的孩子缺失父教」,僅有13%的人認為「父教並不缺失」。在回答「在你的成長過程中,誰承擔了更多教育責任?」時,46.9%的人選擇了母親,28.7%的人表示「父母均擔」,僅有13%的人表示是父親。
  • 日本宮澤家滅門案
    一樁罕見的兇殘滅門案。死者:男主人宮澤幹男(44歲)、女主人宮澤泰子(41歲)、女兒宮澤妮娜(8歲)、兒子宮澤禮(6歲)。圖:宮澤一家四口日本媒體稱這起滅門案為「世田谷一家殺害事件」,警方則稱「上祖師谷三丁目一家4人強盜殺人事件」。
  • 孫雲曉:父教不可缺,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聯盟
    「父教的缺失為家庭教育埋下了巨大的隱患。父教缺失的孩子可能終身『缺鈣』,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聯盟,父教缺失可能導致三代人的悲劇!對於這樣的現象,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孫雲曉特別指出:「我覺得全社會都應當推廣這樣的理念:父教不可缺!要制定相應的法律,明確父親的責任,像瑞典就有《父親法》。現在絕大多數人還是認為教育是媽媽的事,實際上是很不夠的。如果是男孩的話,父教缺失的傷害會更大。」
  • 日漸嚴重的——父教缺失
    我們中國傳統家庭教育有很多缺陷,父母沒有太多時間和精力來陪伴孩子。父教缺失的的情況,日漸嚴重。在新浪網有一項調查,有67%的被調查者認為,現在的孩子缺乏父親的教育,可見父教缺失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我們今天的家長,都要求孩子,掙大錢、當大官、住大房子、開好車。但是曾國藩的標準不一樣,他希望孩子能夠,不憑藉外在的東西,就能夠找到內心的快樂和寧靜。
  • 童年閱讀的缺失,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影響?
    或許,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童年閱讀的缺失。童年閱讀的缺失在敏感期內,兒童學習相應的技能會比較容易,而錯過這個時期則會發生學習困難,甚至影響終生。我們常常會發現,一個從小愛讀書的孩子,長大後也會繼續熱愛閱讀,但要讓一個沒有閱讀習慣的成人喜歡讀書,則非常困難。6歲之前的閱讀經驗,可能會決定一個人一生的閱讀興趣和能力。
  • 近代大案紀實:北京大興滅門案背後真相
    北京大興滅門案,很多人應該聽說過,是指2009年11月23日,在北京市大興區黃村鎮發生的一起震驚全國的滅門慘案,一家六口在家中被害,最小的年齡不到2歲。這起案件震驚了全國,然而更令人震驚的是兇手竟與被害人是一家人。聽著是不是感覺毛骨悚然,那麼北京大興滅門案背後真相到底是怎樣的呢?
  • 中國大案紀實:北京大興滅門案背後的真相
    北京大興滅門案,很多人應該聽說過,是指2009年11月23日,在北京市大興區黃村鎮發生的一起震驚全國的滅門慘案,一家六口在家中被害,最小的年齡不到2歲。這起案件震驚了全國,然而更令人震驚的是兇手竟與被害人是一家人。聽著是不是感覺毛骨悚然,那麼北京大興滅門案背後真相到底是怎樣的呢?
  • 中國大案紀實——三大滅門案
    2、找不到殺人動機的花蓮滅門血案花蓮滅門血案,又稱劉志勤夫婦浴室殺孩失蹤迷案。2006年9月7日,警方進入事發民宅,發現五具屍體幾乎是迭在一塊,頭部都被大型的垃圾袋套出,陳屍的浴室門縫、透氣窗被密貼膠布,門鎖也未破壞,包括大門、浴室都反鎖。
  • 中國大案要案紀實——三大滅門案
    2、找不到殺人動機的花蓮滅門血案花蓮滅門血案,又稱劉志勤夫婦浴室殺孩失蹤迷案。2006年9月7日,警方進入事發民宅,發現五具屍體幾乎是迭在一塊,頭部都被大型的垃圾袋套出,陳屍的浴室門縫、透氣窗被密貼膠布,門鎖也未破壞,包括大門、浴室都反鎖。
  • 曾破兩起滅門慘案,為知名刑偵專家,掃黑辦主任涉「警傘」被雙開
    閻鴻長期在西安市公安局工作,負責刑偵和掃黑工作,是警界知名的刑偵專家,曾偵破「西安高陵滅門案」和「西安曲江六號滅門案」。 去年6月,中央掃黑除惡第12督導組進駐陝西省督導,閻鴻落馬。雙開通報稱,閻鴻為涉黑惡勢力充當「保護傘」,涉嫌貪汙、受賄、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犯罪。
  • 繼北大學子弒母案後,青島又一女生弒母!看看教育專家怎麼說
    所以她做母親後,從來不會讓孩子覺得孤獨無助。我曾經把這歸咎為感恩教育的缺失。把孩子撫養長大成人,這是一項非常艱辛的工作,更不用說單親母親一個人又當爹又當媽的帶孩子,還要工作賺錢養家餬口,那份辛酸,孩子應該更能切身體會,應該更加珍惜疼愛母親才對。就像我們說的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他們會更孝順,更懂得體貼母親。
  • 中國大案要案紀實——001.三大滅門案
    2、找不到殺人動機的花蓮滅門血案花蓮滅門血案,又稱劉志勤夫婦浴室殺孩失蹤迷案。2006年9月7日,警方進入事發民宅,發現五具屍體幾乎是疊在一塊,頭部都被大型的垃圾袋套出,陳屍的浴室門縫、透氣窗被密貼膠布,門鎖也未破壞,包括大門、浴室都反鎖。
  • 大案紀實:文興家 惡性滅門案
    這個案子不長,因為從發生到結束只有一天時間,確切的說也就1-2個小時,所以不會長篇大論,但是情節很緊促,這就是著名的文興家慘無人道滅門案,文興家,男,漢族,出生於1977年,家住位於湘西北邊陲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管轄的龍山縣桂塘鄉四壩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家庭,案發時年僅20歲;
  • 北京大興滅門案兇犯李磊獲死刑 被指破壞人倫綱常
    今天上午,大興首起滅門案兇犯李磊,被北京市一中院以故意殺人罪一審判處死刑。宣判後,李磊未表示是否上訴,即被帶出法庭。李磊的叔父和幾名親戚在旁聽席上旁聽了宣判,面對眾多媒體記者的輪番詢問,其叔父等人均表情冷漠,不發一言,並在宣判後一起離開。  因李磊父母、妻子、妹妹、兩個兒子的死亡,李磊的奶奶、姥姥、嶽父母共提出450萬餘元的索賠。
  • 大案要案紀實:淮南滅門案實錄
    至此,24年前震驚全省乃至全國的「淮南滅門案」迎來終章。欠下血債的犯罪嫌疑人終於在警方一代又一代的接力追捕下被押回案發地,指認現場,告慰亡靈。安徽省公安廳將該案列為掛牌督辦案件,派出刑偵技術專家予以支持。經現場勘查及屍檢,三名死者系被他人用銳器致急性失血性休剋死亡,初步判斷死亡時間是8月24日中午11點以後。室內有翻動跡象,損失物品不詳。
  • 30年前滅門案告破,牽出一樁案中案,兇手曾對恩人「霸母辱妻」
    1990年夏天,安徽含山某村發生的一起一家三口滅門案轟動全國。2020年11月17日,此案終於真相大白。>一場30年前的滅門慘案30年前安徽含山一家三口遇害案又稱"1990.6.4"故意殺人案。
  • 大案紀實:中國三大滅門奇案之福建前世今生輪迴強姦滅門奇案
    最詭異令人髮指的當屬「福建一家四口滅門案」,該案被專家稱為「中國3大滅門奇案之首」。然而李某福出來後把某忠一家都殺了,用的是殺豬刀,男主人死在屋內被連捅7刀,再用被子蓋住,其妻子與兩個孩子一併殺害後,扭曲地塞在裝稻穀的柜子裡。兩個孩子分別只有12歲和6歲。
  • 父母給予孩子成長的最珍貴的禮物:一個幸福的婚姻
    奶奶身體一直不好,也沒多少精力管教她,小敏的生活環境是典型的父教母育缺失,爺爺奶奶無力管教,這樣的家庭環境,讓她缺乏安全感,形成了自私、冷漠、自控力弱等人格特質。缺乏同情心,遇事只能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按照自認為對自己有利的方式處理,漠視他人的感受和生命。 如果父母婚姻幸福,把她帶在身邊,悉心管教,這種悲劇也許可以避免。
  • 最後關頭,蔡英文的「誠信危機」爆發了
    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大選」最後關頭,蔡英文的「誠信危機」徹底爆發了。2019年9月,臺灣地區領導人行政官邸曾針對「論文門」案召開記者會,公布論文原稿,本意是要平息爭議,不曾想在幾位學者的探究下,發現這份論文內容諸多疏漏缺失,錯別字更是數不勝數,說是論文,更像是一份草稿,「論文門」事件因此正式進入所有臺灣民眾視野。
  • 孩子,錯過你的童年我很後悔。父母角色缺失,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每一個孩子的呱呱墜地,就註定著他將面臨不同的家庭境況。孩子是老天贈予我們初為人母人父的禮物,可是卻是有著這樣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生活置之不問,卻愛泛起生活的一地雞毛。@圓圓:從我記事起,父母就吵架打架,有一次我哭著說叫他們別打了,沒人理我。每次我有不開心的事情沒人可講,父母只知道忙他們的,從來不願意聽我說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