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柴燒遇上彩繪: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

2020-12-13 茗嘴

WOOD HOUSE

柴燒茶器

柴燒茶器中陶瓷彩繪的藝術美的塑造,得益於創作者獨特的視角,對形式美感個性化的理解,以及對器型、柴燒變化、功能尺度等要素的深諳其道。

層次對比,梯度變化是塑造三維空間,推進平面縱深的藝術語言。陶瓷彩繪以層次變化為美,體現在對立體布局的經營,對空間透視的處理,對色彩層次的鋪陳。通過線條的疏密與濃淡變化,色塊的大小對比,物像的錯落穿插及空間過渡,構成充滿韻律感的美學關係。

「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以形寫意,以意感人,陶瓷彩繪的藝術美表現在意境渲染、氣氛營造、情趣追求、韻律構築。平淡的彩繪效果往往是因為不注重空間關係、不懂得取勢、孤立地塑造細節,使景物之間失去有機聯繫。

簡單地羅列物象,照抄自然或脫離自然,不知取捨就失去了秩序感和韻律美,從而傷害到作品的完整性與生命力。陶瓷彩繪的形式美塑造與藝術處理中,始終強調感官知覺與藝術理性的融合是一個藝術家應有的素養。

一個有趣的表現主題,在獨特的視角下,會創造出引人入勝的趣味中心;強烈的元素衝突,意料之外的變化會賦予作品藝術生氣和精神特質。繁簡有序地捕捉物象中的形式美,在虛實、疏密之間,充分融合柴燒自然變化與彩繪的視覺表徵與內在氣象。

合理摘取、調和、組織物象,將選取、組織好的動物、人物等形象,恰如其分地安排在畫面裡,運用形式美法則將諸多自然形象統籌在陶瓷的材料美與工藝美之中,如用青花勾勒清秀飄逸的靈山秀水,墨彩鋪陳層次分明的疊嵐群山,很能考驗一個彩繪師的素養。

柴燒茶器豐富的變化襯託出自然的神跡,在此基礎上進行陶瓷彩繪的點染,是迅速打動人心的重要途徑。根據不同的特徵運用相應的技法來描繪恰合的對象,如工筆花鳥、寫意山水等,使畫面形成豐富的意境美,突出物體的質感表現和藝術趣味。運用透視法描繪出遼闊的空間和澄明的意境,恰當的運用光影,表達特定的光線下物體的相互關係,都是建立在創作者敏銳的知覺和深厚的藝術素養的基礎之上的。

柴燒茶器

遇見陶瓷彩繪

柴房柴燒茶器的藝術加工,彩繪師不僅從經典繪畫作品中汲取靈感,更注重從自然中學習形式美感的營造法則,賦予作品真情實感。柴燒茶器遇見陶瓷彩繪仿若詩歌遇見吟唱者,跌宕起伏的變化遇見邂逅的欲說還休。

柴房 柴燒精品賞析

圖文原創於柴房,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建水紫陶柴燒獨一無二的溼坯刻填彩繪裝飾工藝
    建水是一個崇尚儒家文化的滇南小城,孔子之鄉,也是許多文人墨客聚集之地,以陶為紙是這些文人墨客日常藝術的一部分,將自己的藝術思想表達於陶坯之上,通過建水陶溼坯裝飾、刻填彩繪這項獨一無二的工藝,將建水紫陶柴燒和儒學思想完美結合,讓建水紫陶柴燒更具生命力,與日本、臺灣等地區的柴燒茶具相比,建水紫陶柴燒茶具中文人墨客給予了更多文化附加值,自然古拙中帶有淡淡書生的含羞氣質
  • 柴燒窯變的一萬種可能
    在柴燒窯變的基礎上進行作畫,是一種頗為新穎的嘗試。傳統柴燒止步於落灰和火焰的自然審美意象,柴房所倡導的「新柴燒」摒棄了傳統柴燒的厚拙氣息,使得器物更趨向於宋瓷的審美形態,典雅精緻,極大地拓展了柴燒器的聯想和想像空間。
  • 無言的詩,無形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
    無言的詩,無形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 懷素《自敘帖 》 書法為漢族獨創的表現藝術 被譽為: 無言的詩,無形的舞
  • 「名家」寂悟詩畫同流取象書印同師志在四全妙境者——趙小巖
    《和龍槐詩》漢水悠悠育老槐,根深葉茂拒奔雷。謙謙二子成追憶,詩刻經年震九垓。中國傳統書畫藝術要求詩、書、畫、印四全之美。唐宋以降,藝苑輩至「三絕」「四全」妙境者,逐代增多,群星璀璨,千古風流。詩書畫印結合,為我國畫藝術一大特色,尤其妙者,為諸藝術相互滲透。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書中有畫,畫中有書:「畫即書之理,書即畫之法」。印從書入,詩從印見。
  • 丞暘書法課堂的妙境:無言的詩,無形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
    書法作為一門非常古老的漢字書寫藝術,從甲骨文、石鼓文、金文演變而為大篆、小篆、隸書,至定型於東漢、魏、晉的草書、楷書、行書等,被譽為「無言的詩,無形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書法也一直散發著藝術的魅力。
  • 詩畫本一律 天工與清新——讀湯立先生的大寫意花鳥畫
    筆墨的狂怪來自詩性,有詩性方能由野入文,為狂怪而狂怪只能是野狐禪。此外,大寫意之狂怪需要膽識作保障,無膽識者,不得作大寫意。大寫意之難,難在能放能收,收放自如。就作畫程序而言往往先「放」後「收」。「放」在於「膽」,「收」在於「識」,有「膽」者眾,髫齡畫童亦可為之,有「識」者寡,非工巧在身、學富五車者不能為之。善畫者之筆墨,雖點滴區區,乃學養浩浩。
  • 畫給孩子們的臉部彩繪
  • 學習「柴燒」需要知道的三件事
    有一天,趙佶以「踏花歸來馬蹄香」為題,在御花園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畫考。有的畫師畫的是騎馬人踏春歸來,手裡捏一枝花,有的在馬蹄上沾著幾片花瓣,但都表現不出「香」字來。唯有一青年畫匠奇思傑構,欣然命筆。構思很巧妙,畫了幾隻蝴蝶飛舞在奔走的馬蹄周圍,形象地表現了踏花歸來,馬蹄還留有濃鬱的馨香。
  • 齊白石的畫與詩
    齊白石的大寫意繪畫能取得這麼高的成就,自然離不開他題畫詩的幫助,他的許多題畫詩不僅表達了他的思想、情懷、世界觀、藝術觀,更使他的繪畫達到了一種更高的境界——文人畫的高度,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有人說「齊白石的詩是打油詩」,這實在是一種誤讀。在藝術品市場上,齊白石有題詩的畫價格會高出許多。
  • 牆體彩繪沙發背景牆一般畫些什麼?
    牆體彩繪沙發背景牆一般畫些什麼?能夠說在牆體彩繪中有兩個地方是很多人常會畫到的,一個是沙發背景牆,一個是電視牆, 那沙發背景牆一般都畫些什麼呢?都知道沙發背景牆由於有沙發的遮擋所以有一部份是畫不到的,除去沙發遮擋的空間所剩的空間都不多了,所以這種狀況一般不太合適畫滿牆的畫, 比方大的風景畫,需求滿足的空間來展示才幹顯示出它的意境的深遠,可是不是沙發背景牆就一定不合適畫滿畫的牆畫呢?
  • 彩繪燈籠~畫一盞獨一無二的幸福平安燈
    【作者:佛陀紀念館】去年春節佛陀紀念館成佛大道上,8888顆燈籠呈現濃濃年味,其中「彩繪燈籠──畫一盞幸福平安燈」成為最熱門打卡景點,今年更增特色,2019年末參與彩繪的小朋友們創意十足,紛紛在白色燈龍上繪製麵包人、蜘蛛人、open將、豆豆龍等,製做各式立體造型燈籠,將於2020年春節期間布置在佛陀紀念館臨近七誡塔及八道塔的成佛大道上彩繪燈籠區。
  • 詩堪入畫方稱妙
    松鼠 李建春「高情逸思,畫之不足,題以發之。」(清代方薰《山靜居畫論》)題畫詩多出自文人畫,有著特殊的審美標準:畫美、書工、詩妙。畫中蘊含著文人情趣,畫外流露出文人思想,具有文心、詩情、畫意。故古人以「詩堪入畫方稱妙,畫可融詩乃為奇」來讚譽題畫詩。今年上半年,詩人、書畫家李建春連續創作了以野生動物為題材的一百幅集詩、書、畫為一體的藝術佳作,讀來饒有趣味。詩是無形畫,詩傳畫中意。唐代大詩人王維是「以詩入畫」的開創者,蘇軾稱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李建春在詩與畫的意境融合上別出機杼。
  • 日本柴燒——備前燒
    備前燒日本柴燒 備前燒燒產於日本六大古窯產地之一的岡田縣,是六大古窯中最古老的一個,距今已發展一千多年備前燒所採用的登窯是半地下式的穴窯,是一種效率較為低下的窯。沿山的斜面挖溝,用黏土搭建頂棚和側壁,在備前燒的發展過程中,為了更有效地實現高溫燒成,不斷加大地面的傾斜度、地面面積以及更寬廣的頂棚。在燃料充足的情況下,燒制過程中產生不同斑紋,這種斑紋的生成被稱為「窯變」,是備前燒的生命之所在,也成為現代柴燒主要的藝術表現。
  • 品色知美 詩與畫的同生共長
    遠離疫情下的浮躁,沉浸於詩與畫的審美感知、創新創作。2020年度南星小學美術組積極參與並落實學校特色課程建設項目,發現並發揮師生美術才能,積極參與校、區、市等各級各類活動和比賽,成果喜人。一、詩與畫的同生共長1.張豔、顧瑜兩位老師為兒童詩配插畫
  • 淺談柴燒鈞瓷和煤燒鈞瓷的本質區別
    從新中國鈞瓷復燒一來,鈞瓷文化得到了廣泛的傳播,鈞瓷的燒制工藝由柴燒發展為煤燒,然後又發展為氣燒,是鈞瓷的成品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隨著氣燒的發展,煤燒和柴燒少了很多,只有少數的堅持傳統燒制藝術的窯口,還在堅持柴燒和煤燒。
  • 柴燒的時代已經落寞,為什麼大師們還在堅持?揭開柴燒的神秘面紗
    電窯燒制然而,伴隨著瓷器發展數千年的傳統柴燒,依然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流傳至今。而現代柴燒,在古老柴燒窯爐的基礎上結合現代技術,其作品與古代作品相比在藝術形式與審美內蘊方面既具有共同特性,又具有顯著區別。宋代,面對最原始的柴燒窯爐,數代窯工在不斷的嘗試與改進中,依據地形來建造龍窯,其燒成技術是劃時代的,即使在現代也有值得借鑑與參考的地方。
  • 齊白石的詩、印、書、畫
    齊白石自謂:「我詩第一,印第二,書第三,畫第四」,可見他對自己的詩有多麼自負。齊白石的大寫意繪畫能取得這麼高的成就,自然離不開他題畫詩的幫助,他的許多題畫詩不僅表達了他的思想、情懷、世界觀、藝術觀,更使他的繪畫達到了一種更高的境界——文人畫的高度,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有人說「齊白石的詩是打油詩」,這實在是一種誤讀。
  • 畫家用自己身體做畫布,畫出超現實主義彩繪,你怎麼看?
    人體彩繪我們並不陌生,可以說這是近十年裡最博人眼球的新型藝術之一。每一年都會有大量的人體彩繪藝術家誕生,隨著而來的則是大量的人體彩繪作品。將人體作為畫布,本身的局限性就很大,可以進行創作發揮的空間少之又少,於是我們經常可以見到幾種類型的人體彩繪,有在身體局部畫畫的,也有將整個身體塗滿顏色變形成各種物體的。
  • 「柴叔簡筆畫」用鋼筆畫城市的一角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柴叔,雖然柴叔不是科班出身,但是平時喜歡小畫一筆,各位漫迷朋友們如果不嫌棄柴叔的畫技,可以和柴叔交個朋友,大家一起加油提高畫技!今天柴叔就給大家帶來一幅柴叔自己畫的鋼筆畫——城市的一角,下圖是成品,如果喜歡可以往下滑,後面有比較詳細的過程圖。
  • 張移峰:歸隱竹林山居,做柴燒器皿上的書畫家
    除了火痕、落灰、釉面變幻這些共性,筆者關注到這裡的柴燒多了一縷詩情畫意,器皿上一幅幅別出心裁的小畫讓古樸的作品多了別樣的風情。在柴燒器皿上作畫,張移峰是德化第一人,這也成為他獨特的標籤。可能因為之前經營畫廊的緣故,張移峰對於藝術有著獨到的見解和執著。張移峰認為,柴燒只是一種技法,並不能稱之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