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本事給小鵬代工的海馬,卻沒有一款拿得出手的電動汽車?

2020-12-22 EV新動力

提起當年火遍大江南北的福美來,估計很多車迷朋友早都忘了這茬子事兒。而當小鵬汽車在選擇海馬汽車作為代工廠生產小鵬G3的時候,很多人才突然意識到,哦,原來中國還有一個自主品牌叫海馬。

福美來

打那以後,說閒話的人不少。有人理解為,小鵬這家新創車企救了半死不活的海馬汽車;還有人理解為,海馬汽車真的不行了,只能淪為代工廠了。

事實上,海馬汽車近年來略顯頹勢,特別是從2017年開始,業績上的下滑更加明顯,全年虧損高達9.94億元人民幣,同比跌超過500%,同時也是海馬汽車從2010年以來,首次由盈轉虧。而到了2018年,從2017年的40萬輛削減到18萬輛的目標銷量,更是只完成了63357輛。

如此看來海馬汽車確實遇到了不小的問題,而小鵬汽車的出現,頗有一種報團取暖的感覺。

海馬汽車的問題在於產品的更迭太慢,而小鵬汽車面臨的問題則是交付難,沒有生產資質等,於是有資質的海馬汽車,有了新的產品來生產。這是一種雙贏的局面,就像當時蔚來汽車授權江淮汽車為其代工生產新能源汽車,被譽為是輕資產造車的模式創新,新車企與傳統車企協同合作、資源共享,有效增強了造車勢力,加速了新型汽車的落地。

小鵬G3生產

兩者算是一種互通互融,由此小鵬汽車能夠實現在2018年底的交付承諾,而海馬汽車也能獲得雙積分政策方面的好處,同時為自己的下一代產品贏取時間和空間。

但問題是,海馬為什麼能給小鵬代工,自己卻造不出類似的熱門電動汽車呢?畢竟一個車企想要重新崛起,單靠給人代工是不夠的,只有在產品層面取得突破,才能徹底扭轉頹勢。

海馬汽車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特別是在現如今政府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研發,全球汽車產業正加速向電動化的方向轉變,未來國內將持續推進新能源發展的趨勢下。作為一家在燃油車領域的失意者,躋身新能源汽車市場是唯一一個能彎道超車的機會。

而此前,海馬就宣稱2025年將停售燃油車,成為了國內第三家宣誓全面擁抱新能源政策的車企。但卻雷聲大雨點小,直到目前一臺讓人印象深刻的的電動汽車都沒有。目前最暢銷的電動車型愛尚EV,綜合續航裡程才160km,放眼2019年實在不堪入目。

同時,海馬的主場海南省,也曾在2018年博鰲亞洲論壇上表示,海南省將於2030年前全島使用新能源汽車,成為全國首個明確提出禁用燃油車時間表的省份。海南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無疑將是海馬汽車的機遇。

作為生長在海南的海馬汽車,如何把握這次機遇,在新能源上有一番作為,又能否東山再起,無疑成為了大家拭目以待的焦點。

因此,在4月中旬的上海國際車展中,海馬是否會在新能源汽車方面有什麼新的動作,分外引人關注。結果未曾想,海馬只帶來了一款新車,還是突出強動力的燃油SUV車型8S,並且不可思議的為其定下了年內月銷過萬輛、全年10萬輛的銷售目標。

要說這樣的舉動其實也可以理解,海馬上一次擁有月銷量過萬的車型,就是2016年推出的SUV車型S5,而S5也一直傲居在海馬的重點車型目錄上,並推出二代、青春版等延伸車型。2016年,海馬還盈利2.3億元,S5在其中所佔份額不小。2017年,海馬開始啟動聚焦品類戰略,聚焦SUV和強動力,尤其突出聚焦年報中反覆提及的當家花旦S5。

但情況在2017年開始有了變化,國內這麼龐大的汽車市場中,海馬汽車在售車型不足10款且過度依賴SUV車型。近年來SUV造遇天花板,紅利不斷消退,由於海馬大部分銷量來源於SUV,導致公司整體業績呈現低迷。

也就是說,海馬的SUV戰略介入太晚了,2018年已經是SUV的天花板了,但也不見海馬的銷量有多大起色。這個時候,海馬的應對措施還想著利用8S這款新品SUV的上市契機,刺激產銷量顯然有點太過於異想天開。

而燃油車競爭力不足的海馬,轉戰到新能源汽車中銷量也一直不景氣。去年,海馬汽車純電動車的銷量為6000輛,相較於其他自主品牌明顯偏弱。在傳統汽車業務整體低迷的情況下,海馬卻大力進軍新能源汽車市場,無疑給企業增加了負擔,致使虧損進一步擴大。

更有意思的是,此前海馬汽車董事長孫忠春曾經在公開場合比喻海馬正在經歷第四次創業。2018年,海馬新能源汽車實現了73%的同比增長,但全年銷量僅為1.05萬輛,而2019年甚至都沒有新能源新車的推出時間表。

海馬汽車表示,在8S之後,海馬將於2020年開始,推出插電式混合動力和全新可變平臺電動汽車,能夠達到300公裡、400公裡、500公裡三種續航車型,並相繼投放市場。但到了2020年,電動車補貼已全面退坡,海馬彼時才重點推出新能源汽車,顯然是繼SUV市場紅利之後,又一次的錯過了最佳時機。

況且,去年底斥資20億元的海馬智能汽車工廠才正式投產,該廠不僅要服務小鵬汽車的電動車生產,還要服務傳統燃油車製造,比如車展上的新車S8就在此投產。但行業內布局新工廠,尤其是布局新能源汽車的資金遠不止這個數。

海馬智能汽車工廠

好比廣汽新能源的智能產業園區投資47億元、北汽新能源的「擎天柱計劃」規劃投資100億元、上汽大眾的新能源汽車工廠投資170億元,和這些數字相比,海馬的20億元資金顯得太過微不足道。

廣汽新能源智能生態產業園

汽車行業跟其他行業其實是一樣,落後就要挨打,這是一個不變的規律。曾幾何時,海馬、長城、吉利和比亞迪等車企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先前因有馬自達在背後支撐,海馬汽車比它們還強點。現在,長城和吉利年銷量已破百萬,並相繼推出高端品牌,成功轉型,新能源子品牌的誕生也成功躋身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榜單,比亞迪更是一躍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領先者,去年銷量破20萬。

反觀海馬汽車近年來銷量下滑,利潤虧損嚴重,甚至在上個月下旬還被停牌一天,同時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其最後能握住的一根救命稻草,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前景也仍是黯淡無光,至今沒有一款可以拿得出手的電動汽車產品。現有的愛尚EV,續航160km,既比不過同級別競爭對手,還享受不到政府補貼。要知道,其他車企純電動車綜合續航裡程達400Km早已是2019年的起步價了。

看著當年的小夥伴一個個飛黃騰達,海馬汽車如今依舊遊蕩在低端市場,承受最激烈的競爭,獲取最低的利潤。如果借著國家政策、海南省大力推廣新能源的天時地利,明年仍然不能緩過神來,推出靠譜的電動汽車產品,海馬汽車或許已經不再是落後的問題,而是真的會涼涼。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原創文章,轉載需授權

相關焦點

  • 小鵬G3正式開啟海外交付 由海馬汽車代工生產
    根據小鵬汽車官方的消息,小鵬汽車首批向挪威市場出口的一百輛 G3 智能純電 SUV 已向分布於挪威 28 個城鎮的用戶交付。官方表示,交付遠抵北極圈,這一舉動不僅標誌著 G3 成為首個在北極圈內交付的中國智能汽車,而且使得小鵬汽車成為首個真正向歐洲消費者直接交付的中國智能汽車品牌。
  • 車友銳評丨小鵬汽車「買買買」,但代工或收購併非keypoint
    日前,小鵬汽車通過收購廣東福迪汽車有限公司,正式獲得了造車資質。這意味著過去長期依賴海馬汽車代工生產的小鵬汽車,即將獲得自有造車工廠。但從長遠來看,困擾造車新勢力的銷量問題,依然是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即將獲造車資質在中國,造車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要有錢,要有技術儲備,還需要獲得發改委和工信部頒發的兩個生產資質。
  • 觀察|小鵬蔚來理想,誰會是第一個告別代工生產的新勢力?
    造車新勢力中最有希望的三匹黑馬,當屬小鵬、蔚來和理想,不僅先後赴美成功上市,最近幾個月的銷量表現也都不錯。不過,在人們印象中,這三家車企在初創階段,並沒有自己的工廠,而是跟傳統車企合作,利用它們閒置的產能,代工生產汽車。作為一家整車生產企業,代工生產總不是個事兒,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後面會專門介紹)。因此,真正該發力的地方,應該自己建廠生產汽車。
  • 小鵬汽車叫囂:這回打臉了沒?我們不用PPT造車
    對於傳統的汽車廠商來說一款車型的研發從零到有通常需要三到五年的時間。而近幾年電動車是一個新的發展趨勢,不少廠商開始由汽油車向混動車型再向純電動車的方向開始轉變。市場上更是出現了一些新起的電動車品牌,但造車並不是做PPT那麼簡單,對於沒有經驗的新公司更甚。之前高調造勢的法拉第未來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 小鵬汽車收購廣東福迪汽車,解決自建工廠生產資質|36氪獨家
    工商信息也顯示,3月19日,福迪汽車的股東方已變更為小鵬汽車旗下公司肇慶小鵬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同時,股東備案信息顯示,福迪汽車董事長、法人葉青,董事陳巖、沈振強、王殿武等均已退出,由小鵬汽車總裁夏珩擔任福迪汽車執行董事,小鵬汽車副總裁何濤擔任監事。
  • 小鵬收購福迪,資質到手更好造車
    「按照當前的進展情況,不會對小鵬P7的上市和交付節奏產生影響。」小鵬汽車回應。圖註:小鵬P7;圖片來源:小鵬汽車官網據此前報導,小鵬的第二款量產車P7將會在自建工廠生產,或將於4月27日正式上市。小鵬P7現已出現在3月8日工信部公布的第329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中,車型名稱前綴仍然是「海馬汽車有限公司 小鵬牌」。
  • 特斯拉用膠帶、小鵬驚現訂書釘:新造車的製造黑洞
    隔音板上的訂書釘近日,有部分小鵬車主告訴未來汽車日報(ID:auto-time),在小鵬汽車目前唯一的一款車G3前兩輪中間,隱藏在底盤護板後面的隔音降噪材料,使用了一些訂書針進行固定。「沒想到汽車和訂書釘掛上鉤了。」一位小鵬G3車主無奈地表示。
  • 小鵬汽車G3漲價了,沒出手的會後悔嗎?車友:自娛自樂去吧
    今天要說的是小鵬汽車,其實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這個品牌,其實這也是正常的,因為這個品牌在2014年就成立了,直到2017年才正式推出量產車型,但是熱度還是可以的其實小鵬G3是小鵬汽車的第一款量產車型,在去年12月份上市,因為是電動車當時補貼前的價格是22.78到25.78,補貼後公布的價格是13.58到16.58。
  • 外界眼裡身處「高風險」的海馬汽車還怎樣撐下去?
    在車市「大洗牌」過程中,海馬汽車在許多人眼中,被列入將「高風險」名單的前列。近兩年,海馬汽車銷量下滑態勢仍在持續,通過賣房賣地彌補經營「虧空」,這些負面消息對於海馬汽車品牌傷害很大,更是影響到消費者對於海馬車型印象。但實際上海馬汽車運營狀況,並沒有目前銷量數字和財報上,表現的那麼嚴峻。
  • 小鵬汽車質量不靠譜?智能化小鵬G3i遠渡重洋,它到底有何真本事?
    小鵬汽車近年來,發展迅速,尤其是今年各類大事件讓廣大消費者應接不暇。作為小鵬P7國產新能源汽車圈的熱門車型,小鵬P7更是賺足了眼球。
  • 小鵬汽車質量如何?小鵬G3國產新能源良心之作,為小鵬汽車證言
    【天極網IT新聞頻道】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勢頭迅猛,各類電動新能源汽車不斷發展更是消費者目不暇接。小鵬汽車作為新能源汽車行業得佼佼者,賺足了眼球,小鵬汽車儼然成為國產新能源汽車圈的熱門品牌。那麼「小鵬汽車成為國產新能源得熱門車型到底有什麼真本事?小鵬汽車的質量靠譜嘛?消費者該如何選擇國產新能源汽車呢」接下來,咱們一起去探究一下。
  • 小鵬汽車為何取名小鵬
    但是,在國外的汽車圈中,像法拉利、福特、本田、豐田、特斯拉等車企,都是以人名來命名的,為什麼國內有消費者覺得這些高大上,而小鵬汽車就覺得「土」了呢?難道是外國的月亮比較「圓」? 在此,汽車以國內創始人姓名命名「土不土」的話題,我們暫且先不討論。而小鵬汽車為何取名小鵬,小鵬汽車董事長兼CEO何小鵬則親自回答。
  • 華爾街券商對電動汽車股蔚來、小鵬和理想汽車估價
    瑞銀(UBS)高盛和摩根史坦利分析師沒有對小鵬進行評估,但瑞銀(UBS)分析師Paul Gong將小鵬的股票評級定為持有,目標價為59美元。這一目標是以特斯拉目前12倍的市盈率為基準,基於企業對2022年銷售額的11倍。
  • 小鵬汽車:為肇慶工廠運營做準備
    「我們註冊資金4億多,面積60畝,從這樣的體量可以看出,我們僅是為工廠進行配套,並沒有開發房地產的念頭。房地產公司拿地動輒幾十億元,假如我們要從事房地產,大可選擇在小鵬汽車總部的廣州,而沒有必要跑到樓價比廣州低許多的肇慶。我們成立房地產公司,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自己把控成本。許多主機廠旗下都有房地產公司,不過,並不是為了賣樓而是解決員工住宿等。」上述人士如是說。
  • 海馬銷量又下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看來一樣也行不通
    這個數據不用筆者說大家也能猜到海馬汽車現在的處境了吧!猶記得,當年處在鼎盛時期的海馬汽車,也是有一定資本和實力的,整體銷售量超20萬輛。但是時過境遷,現如今的海馬汽車哪裡還敢談什麼雄偉發展、宏偉藍圖,能夠"活下去"對於海馬汽車來說已是萬幸。所以我們看到了海馬汽車一系列的"自救"。
  • 小鵬首輛量產車下線 網際網路造車告別PPT
    10月12日,「讓想像發生」——小鵬汽車首輛整車在鄭州下線,其與海馬汽車的戰略合作,令小鵬汽車成為國內首家從概念走到量產的網際網路造車企業。網際網路造車不再是「PPT」今年7月,小鵬汽車與海馬汽車合作,並成為國內首家產品取得國家工信部產品公告的網際網路汽車企業,10月順利實現量產下線。
  • 小鵬汽車發布了上市後首份財報
    近期,小鵬汽車發布了上市後首份財報。根據財報顯示,小鵬汽車三季度總收入為19.90億元,同比增長342.5%;毛利率為4.6%,實現毛利率首次轉正。 上述搶眼的財務數據,再一次把小鵬拉進人們的視野,小鵬汽車也用數據再一次證明了自己能位於新造車勢力前三甲的實力。 博主在此公眾號最早期的文章中解讀過同為造車新勢力前三甲的蔚來ES8的Pack製造產線。
  • 小鵬花費巨資獲生產資質,將生產P7,擺脫代工真的好?
    5月19日,工信部發布了第332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小鵬汽車作為被許可的整車生產企業在該批公告中予以發布。這意味著小鵬汽車已經有了新能源汽車的生產資質,日後小鵬P7將會在肇慶工廠進行生產。
  • 雲度π3對比小鵬G3
    不得不承認,近年來國內新能源汽車工業發展迅猛,國產新能源汽車的品相和品質越來越好了,10-15萬價位區間車型,無論是純電轎車還是純電SUV,自主品牌已經佔據了主場,它們擁有超靚的顏值,令人刮目相看的工藝品質,接下來小編就在10萬價位區間的純電動SUV中,選取了兩款比較有看頭、且價格相近的車型進行對比——雲度π3Pro遠行版和小鵬
  • 小鵬G3推出兩款電池電芯,你會為0.5度電量加錢嗎?
    另外,小鵬G3提供四年10萬公裡的整車質保,針對電池,並沒有額外的質保承諾。在此次國內首發的全新 G3 是小鵬汽車旗下首款面向消費市場的產品,同時也是一款高顏值、高品質、高性價比和高智能進化的純電動 SU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