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強颱風「山竹」襲擊港澳臺 港珠澳大橋無恙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9月17日電 超強颱風「山竹」16日17時在廣東臺山海宴鎮登陸,成為今年以來登陸中國的最強颱風,港澳臺地區均遭重創。針對網上不斷有人擔心「港珠澳大橋無法承受17級颱風山竹」的說法,中國氣象局已在官方微博闢謠。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局長朱永靈亦表示,現場情況一切正常。

9月16日傍晚,強颱風「山竹」襲擊下的香港到處是倒塌的樹木。通往金紫荊廣場的綠化帶上多棵大樹被連根拔起。 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香港:全城戒備 港珠澳大橋無恙】

香港天文臺於14日晚發出1號戒備信號,「山竹」當時距香港1000公裡開外,成為歷來中心距離香港最遠的「1號風球」。

16日上午,香港天文臺發出10號颶風信號及紅色暴雨警告信號,香港露天段鐵路及港鐵巴士服務均已暫停,多處道路出現水浸及塌樹封路狀況,受損較重。

此外,暴風雨還導致香港多地出現窗戶爆破事故,16日清晨8時許,將軍澳日出康城領都5座一高層單位的睡房,大玻璃窗突然爆裂,窗簾被吹跌,玻璃碎片散落一地,雜物被強風吹起,屋內一片狼藉。網上還有片段顯示,整幢大廈被吹至搖晃。

圖為紅磡海濱廣場二期,當日有數十隻玻璃窗被強風損毀,玻璃碎散落一地。中新社記者 麥尚旻 攝

另有位於紅磡的商廈海濱廣場辦公室玻璃幕牆被強風吹毀,室內的雜物及文件等隨玻璃渣一同破窗而出,散落一地。附近有目擊市民表示,大廈每15分鐘掉落一塊大玻璃,目測有70至80個辦公室玻璃被吹毀。

針對「山竹」導致的受損及救援情況,港府各部門也即時跟進統計,截至16日下午5時,特區政府1823電話中心收到179宗塌樹報告;醫院管理局表示,共213名市民,分別為117男96女,在風暴期間受傷,前往公立醫院急症室求診;渠務署確認26宗水浸個案;土木工程拓展署及地政總署未有收到山泥傾瀉報告。

此外,香港民政事務總署統計,截至16日下午6時,在各區共開放48個臨時庇護中心,共有1219人入住。

針對網上不斷有人擔心「港珠澳大橋無法承受17級颱風山竹」的說法,中國氣象局官方微博16日闢謠稱,「山竹」進入南海後風力已削弱,港珠澳大橋所在區域將於颱風登陸前遭遇最大風力,大約14級至15級左右。而橋梁專家表示,港珠澳大橋設計建設能抵抗16級颱風。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16日有83人駐留,其中東西人工島分別21、31人,主要為監控、救援、應急用電及排水保障人員。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局長朱永靈說,現場情況一切正常。

9月16日,今年第22號颱風「山竹」強勢來襲,給澳門帶來狂風暴雨,內港等低洼地帶幾成澤國,水深及腰。圖為海關出動橡皮艇及蛙人,協助區內居民進行撤離。 中新社發 鍾欣 攝

【澳門:海陸空交通癱瘓 特區政府充分應對】

超強颱風「山竹」肆虐澳門逾24小時,澳門氣象局16日上午11時發出10號風球。「山竹」風力強勁夾帶暴雨,引發海水倒灌,最高級別黑色風暴潮警告同時生效。狂風暴雨,高層大廈搖晃,對外口岸及海陸空交通癱瘓,內港及低洼地區大面積嚴重水浸,較一年前的「天鴿」毫不遜色。10號風球懸掛9小時,是自1968年以來最長。

由於澳門16日凌晨2時已發出8號風球,凌晨1時起,關閘、跨境工業區邊境站和路凼城邊境站等珠澳陸路口岸全面關閉,3條澳凼跨海大橋亦在8號風球後全面禁止行車。15日晚10時起,澳門往香港客輪已停航,國際機場航班亦取消。「山竹」令澳門海陸空對外聯繫及內部交通全面癱瘓,碼頭及機場均有旅客滯留。

居住在筷子基的黃女士則對去年的「天鴿」風災仍舊心有餘悸,「整棟樓在搖晃,停水停電,上下樓需要爬17層樓梯」,黃女士回憶道,「今年特區政府已經做好充分的應對措施,我自己也備了3天的乾糧及飲用水,希望能夠平安度過。」

圖為澳門消防局出動橡皮艇,沿水浸街道搜索被困居民。 中新社發 鍾欣 攝

據報導,「山竹」風力強勁,10號風球期間,不少高層大廈住戶均感到大廈有明顯搖晃,由於有去年「天鴿」的經驗教訓,各區出現大廈爆窗、水浸車、地庫停車場水浸等情況明顯比「天鴿」減少,商戶及早加設的擋水閘發揮效用。

此次「山竹」來襲,澳門民防中心錄得180多起事故,共18人受傷,2家醫院及衛生中心共接收17名傷者,有15人為澳門本地居民,2人為內地居民。近1200人到16個避險中心暫避,救援人員助5600多人撤離。

「山竹」吹襲澳門期間,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5度坐鎮民防行動中心的跨部門工作會議,並統籌部署應對颱風「山竹」的工作。特區政府亦將在風球解除後,立即開展清障等工作,儘快恢復社會秩序,讓居民重過正常生活。

強颱風「山竹」暴風圈外圍16日上午擦過鵝鑾鼻南方海域,在海岸掀起逾4米高巨浪。(臺灣《聯合報》記者潘欣中 攝)

【臺灣:颱風擦邊仍掀起狂風巨浪 致民宅毀壞】

臺灣「氣象局」恆春氣象站稱,強颱風「山竹」300公裡的暴風圈外圍16日掠過恆春半島,帶來8至10級陣風。

16日上午,暴風圈外圍擦過鵝鑾鼻南方海域,在海岸掀起逾4米高巨浪,恆春半島一早只有小雨,上午9時突然出現狂風暴雨,時雨量35至50毫米不等,並颳起10級強陣風,10時後雨勢和風勢減緩;短暫1小時狂風暴雨的恐怖場景,讓恆春人心驚膽顫,終於見識到「山竹」的強大威力。

受「山竹」影響,小琉球的漁港受損不少,不僅傳有紫外線燈杆斷裂,漂流木堆積的情形更是嚴重,而颱風雖遠揚,但長浪未止,16日不僅小琉球觀測到5.5米的長浪,東港碼頭也出現1樓高的浪花。

花蓮港出現3米高浪(圖:臺灣《聯合報》/蔡翼謙 攝)

此外,臺東尚武村亦受到颱風「山竹」外圍環流影響,遭龍捲風橫掃,許多民宅屋頂全毀。一家海產店監視器錄到當時的恐怖畫面。

該店老闆呂塗葛說,15日下午2點半左右,他與兒子在店內突然聽到「轟隆」巨響,不到3秒,連叫都來不及叫,屋頂就飛走了,1艘橡膠筏在他面前飛過。據了解,店家損失、整修至少得花百萬元新臺幣,起碼要停業1個多月。

臺東縣農業處長許瑞貴表示,尚武漁港內漁船半沉1艘、漁筏全毀18艘,概估損失1000萬新臺幣。(完)

相關焦點

  • 世界史上最貴的大橋,港珠澳大橋厲害之處在哪?
    D、2019年12月10日,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工程榮獲「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E、2020年8月,港珠澳大橋榮獲「2020年國際橋梁大會(IBC)超級工程獎」。建設港珠澳大橋是中國中央政府支持香港、澳門和珠三角地區城市快速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是"一國兩制"下粵港澳密切合作的重大成果。為什麼要建港珠澳大橋?
  •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中國結」寓意共創大灣區美好未來
    作為我國橋梁建設史上技術最複雜、環保要求最高、建設標準最高的「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是總設計師孟凡超心目中「力與美」的化身。但並不滿足的他,豪氣十足地對記者說,「設計港珠澳大橋對於我的職業生涯來講,是事業的高峰,但不是頂峰」。
  •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自嘲是「橋痴」:「我的生活中只剩下了橋」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孟凡超2018年7月17日,廣東珠海,傍晚時分的港珠澳大橋。大學學的專業是橋梁與隧道設計,曾主持設計杭州灣大橋、青島膠州灣大橋、馬來西亞檳城二橋等多座跨海、跨江大橋。但對他而言,設計港珠澳大橋仍是一個極大的挑戰。電話裡,孟凡超難掩興奮之情,在他看來,港珠澳大橋的修建,標誌著我國已經進入了世界大型跨海交通通道建設的頂尖行列。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孟凡超。
  • 超強颱風「山竹」來了!
    2018年9月16日,香港、廣東多地,強颱風「山竹」來襲,根據氣象部門預計,颱風「山竹」將於今天下午到夜間以強颱風或超強颱風級正面襲擊粵西。廣東汕尾,颱風「山竹」來襲,實拍街頭景象。(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綜合)(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綜合)廣東汕尾,颱風「山竹」來襲,實拍街頭景象。(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綜合)廣東汕尾,颱風「山竹」來襲,實拍街頭景象。(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綜合)廣東汕尾,颱風「山竹」來襲,實拍街頭景象。(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綜合)廣東汕尾,颱風「山竹」來襲,實拍街頭景象。
  • 港珠澳大橋一些驚豔的攝影作品
    港珠澳大橋於   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時正式通車   屆時,珠海、香港、澳門三地口岸   實現24小時通車、通關   原來4個小時的陸路車程
  • 17級超強颱風山竹逼近!百裡嘉馬上登陸!珠海預警再升級!
    就是大麻煩精——今年第22號颱風「山竹」(超強颱風級)。超強颱風「山竹」具有「範圍廣(直徑接近1000公裡)、強度強、移速快,路徑穩」的特點,上午8時其中心位於我市東南方約2600公裡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7級以上(65米/秒)。
  • 【港珠澳大橋】英文怎麼說?
    港珠澳大橋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 1.Hong
  • ——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港珠澳大橋建設紀實
    比如說颱風來了以後,它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這些都會記錄下來,然後就可以分析對大橋的影響,是一種對土木結構更加人性化的管理。」裴岷山說,「三地業主對大橋出現事故的可接受度很低,因此大橋的維養工作尤為重要。」港珠澳大橋健康監測面臨高空、外海、密閉空間三大挑戰,鋼箱梁中高溫高溼的環境對設備危害較大,監測人員進入後也容易缺氧。
  • 氣象「工匠」為港珠澳大橋保駕護航
    早出晚歸 歷經四年完成氣候可行性論證據珠海市公共氣象服務中心預警信息部部長塗建文介紹,港珠澳大橋地處伶仃洋海域,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每年遭受3-4個颱風影響,年均暴雨近11場、雷暴天氣62天,在全國屬於強雷區。在這個全球氣象災害的多發區域能建跨海大橋嗎?
  • 港珠澳大橋
    資料圖:港珠澳大橋。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裡,是中國第一例集橋、雙人工島、隧道為一體的跨海通道。    港珠澳大橋工程包括三項內容:一是海中橋隧主體工程;二是香港、珠海和澳門三地口岸;三是香港、珠海、澳門三地連接線。
  • 港珠澳大橋最強通行指南來了!
    行駛在港珠澳大橋的風光有多震撼?花花先給個視頻大家看看一起來「哇」聲感嘆!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裡,集中國第一例橋梁、雙人工島、海底隧道於一體,也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16級颱風,在之前「山竹」到來的時候毫髮無傷;它還比國內其他橋梁「長壽」20年,使用壽命高達120年。
  • 一大波港珠澳大橋的題目向你們奔來
    地理試題中的港珠澳大橋   1.目前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於2016年9月27日全線貫通。大橋全長近55千米,中間段的海底隧道和兩端各建一個人工島,港珠澳大橋一旦建成通車,從香港到珠海、澳門驅車僅需40分鐘。
  • 南方電網鼎力護航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23日上午在廣東珠海舉行。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裡,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據了解,南方電網公司承擔著港珠澳大橋本體工程及人工島的供電任務,同時為粵港澳三地綜合運輸體系和高速路網提供電力保證。儀式舉行期間,南方電網廣東珠海供電局啟動特殊保供電護航,在黨員突擊隊和青年突擊隊連日來對相關供電設備進行特巡基礎上,安排6輛應急發電車等應急設備分別接入重要保電場所,確保了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現場供電安全穩定。
  • 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
    【新中國的第一】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央視網消息:2018年底,經過6年籌備、9年建設,全長55公裡的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這一超級工程集橋梁、隧道和人工島於一體,其建設難度之大,被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
  • 颱風天百態:山竹走了,還會回來嗎?
    而如果哪個颱風最終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和傷亡,就會被除名,即意味著這個名字的颱風再也不會出現,比如至今讓人心有餘悸的天鴿。那麼泰國人取名的山竹,以後還會再出現嗎?在颱風到來前,受颱風影響的省份,已經有數萬名消防官兵隨時待命。昨天下午五點,山竹在廣東江門臺山市海宴鎮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4級,相當於45m/s。令很多老百姓牽掛的港珠澳大橋,在颱風登陸前一天,就啟動了Ⅰ級響應。
  • 港珠澳大橋旅遊越來越豐富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薇薇新鮮旅遊產品上線組合多樣性價比高記者從各大旅行社了解到,旅行社紛紛上線「橫跨港珠澳大橋」的新旅遊產品,選擇豐富。目前,主要是經港珠澳大橋去香港的一地經典遊以及港澳聯遊產品,行程為一到兩天,「橫跨港珠澳大橋」的價格在339元至459元之間。這類「橫跨港珠澳大橋」的產品主要會從珠海經港珠澳大橋前往香港,再從港珠澳大橋由香港到澳門,而所搭配的也主要是距離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較近的景點,比如大嶼山、大澳村等。
  • 工地報告 | 港珠澳大橋順利通車 悍馬壓路機功不可沒
    2018 年 10 月 23 日上午,港珠澳大橋(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開通儀式在廣東珠海舉行,標誌著港珠澳三地天塹變通途。而在助力港珠澳大橋成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中,維特根集團旗下的悍馬(Hamm)壓路機功不可沒。項目背景
  • 港珠澳大橋通車,一大波地理題目正在朝你襲來丨收藏!
    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裡,由橋梁、海底隧道以及連接隧道和橋梁的人工島共同構成,即「橋—島—隧」。港珠澳大橋的設計壽命為120年。並要求能抗8級地震,抵禦16級颱風。C.避開颱風的威脅D.使旅客有多種風景體驗珠澳大橋是連接香港、珠海、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長55公裡,建成後將成 為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其中海底隧道長約6.75公裡,如圖1所示。
  • 港珠澳大橋是這樣順利「通關」的
    原標題:一橋連三地 天塹變通途 港珠澳大橋是這樣順利「通關」的   港珠澳大橋收費站。南方日報記者 關銘榮 攝   ■港珠澳大橋深調研   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會長張學修喜歡用「一二三三三」來概括粵港澳大灣區的現狀: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種貨幣、三個獨立關稅區、三個獨立的管理體制。
  • 【考向預測】世界上10大最長的跨海大橋,有5座來自中國,港珠澳大橋...
    1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全長為49.968公裡,主體工程"海中橋隧"長35.578公裡,其中橋長約15公裡,設計時速為100公裡。港珠澳大橋主體建造工程於2009年12月15日開工建設,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車!! 世界十大最長跨海大橋排名,中國大橋就佔據了五個席位,不得不感嘆中國工程的強大。今天為大家盤點了中國最長跨海大橋排名,中國最長的跨海大橋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