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橄欖王。
福州新聞網12月22日訊(記者 邱陵)功夫橄欖醋魚、包心橄欖荔枝、鍋仔橄欖山牛……22日,在閩清縣梅溪鎮白河江自然村,一道道創意十足的菜品,構成一桌具有濃鬱福州特色的橄欖宴,吸引眾多市民前來品嘗,這些由本土名廚創新研發的「新花樣」,首次推出並通過網絡展示,賺足了眼球。
當天,由福州市農業局、閩清縣人民政府主辦,閩清縣農業局、閩清縣梅溪鎮人民政府承辦的「萬山欖閱 梅邑飄香」——2018中國·福州(閩清)橄欖節在有著「中國橄欖第一村」美譽的白河江自然村舉辦。
記者在現場看到,遊客們沿著上山道路,一邊欣賞著閩江兩岸美麗風光,一邊漫步在漫山遍野的橄欖林中,體驗摘橄欖的樂趣。尤其是半山腰上的一棵橄欖樹,樹齡超過三百一十年,前不久福建省園藝學會組織專家對其進行了勘查、測量和鑑定,認定為福建省歷史最長的橄欖樹,堪稱「福建橄欖王」。據介紹,這株橄欖樹每年還能產出五百公斤左右的橄欖。
在體驗互動區,遊客們不僅了解到不同品種橄欖的知識,還品嘗到不同口味的甜橄欖以及冰橄欖、橄欖醋等橄欖加工產品。特別是來自臺灣的青年文創團隊帶來別具一格的吃法,如用橄欖熬煮湯底的火鍋、橄欖和白米煮成的炊飯等,令人大開眼界。
記者了解到,閩清縣梅溪鎮的橄欖合作社、橄欖大戶還與福州市重點企業、新零售企業以及知名電商對接,現場籤訂《購銷合作意向書》,初步達成價值超過千萬元的銷售訂單。
健身跑。
在「橄欖產業高峰論壇」上,種植專家、營養專家和品牌專家圍繞進一步挖掘橄欖文化涵義、拓寬橄欖產業等範疇展開研討。
福州是我國橄欖的主要產地。在中國農產品品牌價值評估中,「福州橄欖」品牌價值18.8億元,進入全國百強。專家表示,橄欖是福州的傳統名果,又具有極高的藥用和保健價值,早在漢朝就有記載,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數據顯示,2018年全市橄欖種植面積12.5萬畝,產量8.05萬噸,產值15億元。橄欖栽培種植主要分布在閩江下遊兩岸,形成了「閩江兩岸橄欖綠」特色農業景觀。
據閩清縣農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福州橄欖以閩清、閩侯的產量最多,以閩清來說,目前全縣橄欖種植面積6.5萬畝,今年產量將突破4.9萬噸,僅白河江自然村,這裡的種植戶年平均收入就超過60多萬元,人均12萬元,橄欖真正成為果農的致富之果,幸福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