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高若瀛 繼捐贈創辦西湖大學之後,張磊找到了教育投資的新方向。
11月20日,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的「上海設計之都十周年」開幕式上,高瓴創始人兼執行長張磊宣布,將在上海發起籌辦一所培養AI時代設計人才的專門學院。
此前,作為創始捐贈人之一,張磊捐贈創辦的西湖大學,系中國第一所社會力量舉辦、國家重點支持的非營利性高等學校;他還在其母校人民大學捐贈創立了高瓴人工智慧學院和高禮研究院。而這次,張磊將聯合企業家、教育和設計名師,以上海創新創意設計研究院作為籌辦依託主體,推動設計創新研究和成果轉化。
「設計創新正在成為中國經濟產業升級的重要驅動力量。」張磊認為,技術創新之外亟需另一個重要的建設力量——設計創新。在他看來,設計創新是產業和產品創新鏈的起點、價值鏈的源頭,也是中國產業擺脫「微笑曲線」底端困境,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實現價值鏈攀升的關鍵。
崛起的創新力量
設計創新的力量已在加速崛起。
早在幾年前,DMI(美國國際設計管理協會)的一項研究就顯示:以設計為驅動力的企業,在過去十年間的商業表現力、其在資本市場受到認可的程度,比處於標準普爾指數平均值的企業高出228%。
張磊認為,將設計作為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在贏得市場的同時,也在創造更大價值。設計創新正在成為很多企業難以模仿、不可複製的內驅力量,正在成為企業有關美學、藝術、思想的動態護城河。
事實上,在中國,很多企業已經自發開始設計驅動創新的探索。張磊就在現場分享了百麗、思靈機器人、公牛電器等企業的設計創新案例。這些企業憑藉某些產品的設計創新,近些年接連在國際設計舞臺上斬獲IF、紅點、紐約設計大獎等獎項。
張磊還特別提到11月19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完美日記。實際上,高瓴創投連續5輪投資的國產美妝品牌完美日記,也是從設計創新和產品創新做起。
但在張磊看來,設計創新不僅僅是產品創新,而是包含從產品到服務、運營、流程以及企業自身組織形式的全價值鏈的迭代。零售業商業系統的不斷進化和創新,正是在多維複雜環境變化下的一種主動設計。
「設計創新正在成為中國經濟產業升級的重要驅動力量。」在張磊看來,當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到基於硬科技、黑科技、原發科技的「科技創新2.0」階段,一方面需要在高端技術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形成以原發技術創新驅動的新產業生態,另一方面要實現從需求定義到創意構思再到產業產品落地的新供給,完成對新時代市場需求的適配更新。
設計創新正是產業和產品創新鏈的起點、價值鏈的源頭,也是中國產業擺脫「微笑曲線」底端困境,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實現價值鏈攀升的關鍵。「技術改變了世界,而真正塑造了我們生活的世界的,正是創新不斷的設計。」張磊說。
用教育捕捉創新
但設計創新驅動不是一日之功,特別是設計人才的培養。面對即將到來的以AI、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建設一座培養新時代設計創新人才的一流學院,就成為重中之重。
此次發布的「上海創新創意設計研究院」,張磊將聯合企業家、教育和設計名師,以這個研究院作為籌辦依託主體,在上海市政府支持下,籌建一所全新的設計創新學院,通過聚合國際、國內設計人才和國際產業資源,推動設計創新研究、成果轉化,打造設計創新的國際化交流平臺。
而將創新和創意作為綜合競爭力重要資源,正在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的上海,成為落地這一未來學院的絕佳之選。
據悉,籌建中的設計創新學院,定位人工智慧時代的創新設計,通過政府、產業、學界的合作,擁抱最新科技前沿。其中,圍繞產業創新命題的企業聯動,將是設計創新學院的重要辦學方向。
在談到學院人才培養的目標時,張磊介紹,未來這座設計創新學院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能同時綜合運用和交叉融合「藝術」「理工」「商科」三大學科發展引擎,具有人工智慧時代特徵的設計學院。其設計創新人才特質將具備「DESIGN」的特點,兼具「夢想」「同理心」「技能」「創造」「天才」「敘事」等複合、跨學科素質。
「我們想培養的是創造未來的魔法師、未來世界的夢想設計師。」張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