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個近視眼,寫了一首詩,結果現在小學生都會背

2020-12-24 十二讀書

曾經有個近視眼,寫了一首詩,結果現在小學生都會背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漢族,臨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除卻這些光鮮亮麗的名頭,其實王安石還有一個身份,就是近視眼。

王安石

因為近視眼,王安石的生活相當不便,一般只吃眼前的菜——因為他只看得清眼前的菜。

據說,有一次,友人去王安石府中吃飯,飯後王安石的夫人跟朋友抱怨,自己老公太難伺候,因為她無法知道對方喜歡吃什麼菜。

那位友人感到很奇怪,剛才吃午飯時,他明明看到王安石將一盤子鹿肉絲吃得乾乾淨淨,這不證明他喜歡吃鹿肉絲嗎?

王夫人忙問:「那盤鹿肉絲當時在什麼位置?」朋友回答:「在他眼前啊。」

王夫人說:「那麼明天你們把鹿肉絲放遠一點試試。」

第二天吃飯時,大家將鹿肉絲放得遠了一點,將另外一盤青菜擺在王安石眼前。

結果,王安石將眼前的青菜吃得乾乾淨淨。飯後問起來,他才知道剛才桌子上還有一盤鹿肉絲。

王安石與友人

近視眼王安石不修邊幅是出了名的。據說,他長時間不洗澡不換衣服,他的外套像餐館夥計的工作服,沾滿了油漬湯汁,最後連仁宗也在他的領口上看到了蝨子。

因為近視,還引起了他和宋仁宗的一場誤會。

有一次,宋仁宗召集一些大臣來皇宮釣魚,自助燒烤,王安石因為近視看不到浮漂,竟然生悶氣吃光了魚餌,可把其他人給嚇壞了,宋仁宗也覺得你平時邋裡邋遢就行了,怎麼這時候還如此不注意形象,不是故意跟我作對嗎!

其實王安石冤啊,他哪看得清浮漂,他能看到的就是魚餌。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王安石有一首詩,小學生都會背,沒錯,就是《梅花》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這首詩最精妙的語句便是「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相信上學的時候,老師一定說過:詩人嗅覺靈敏,獨具慧眼,善於發現——「不是雪」,不說梅花,而梅花的潔白可見。

其實真是誤會王安石了,以他的近視程度,一眼看去,白茫茫一片,哪裡分得清是雪花還是梅花,但是他聞到了梅花的清香,那就是梅花吧,至於他看到是不是梅花就無所謂了。

但王安石不能直接說看到了梅花,因為他啥也沒看到,保不齊梅花的香氣都是其他地方飄來的。那就「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妙哉!

梅花

王安石自幼聰穎,酷愛讀書,過目不忘,下筆成文。稍長,跟隨父親宦遊各地,接觸現實,體驗民間疾苦。

所以王安石後來積極主持變法運動,新法在一定程度上,對農業生產的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社會經濟發展,人民負擔減輕,呈現了百年來不曾有過的繁榮景象。變法的強兵措施也扭轉了西北邊防長期以來屢戰屢敗的被動局面。

名垂千古,功利萬世,堪稱千古一相。

王安石

相關焦點

  • 「詩佛」王維最美的一首詩,小學生都會背,但不一定懂
    大家都知道唐詩作者中有幾位赫赫有名的大神,「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鬼」李賀,還有一個「詩佛」王維。今天七哥想說的是「詩佛」王維堪稱最美的一首詩,這首詩短小精悍,全詩不過才二十個字,小學生很快就能背熟,可是小學生並不一定能理解其中的唯美意境。
  • 王維最美一首詩,全文僅20個字,小學生都會背,讓人忍不住驚嘆
    大家好,當你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你已被小編的華麗文採吸引了吧,你一定要成為小妹的鐵桿粉絲哦~   王維最美一首詩,全文僅20個字,小學生都會背,讓人忍不住驚嘆   唐朝有一位詩人特別討厭這樣囉囉嗦嗦的一大堆,他的詩不但簡短,而且連生僻字都很少,他就是詩佛王維
  • 蘇軾最有名氣的一首詩,小學生都會背,最後14個字飽含了人生哲理
    而蘇軾大大是有骨氣的,他要做只做第一,於是在前人的基礎之上,另闢新徑,專心工詞,終於在宋詞領域裡闖出了一片天,被後人稱為蘇仙。成功地與李白並駕馳騁於「仙」界。說起來蘇軾的詩並不多,但確實所作的詩皆被後人傳頌。
  • 唐朝詩人科舉落第,晚上失眠寫出一首千古名詩,現在人人都會背
    導語:唐朝詩人科舉落第,晚上失眠寫出了一首千古名詩,現在人人會背,還進了日本小學生教材。情感是人類最有價值的板塊,正是因為有情感,人才被稱之為人,也因為有情緒,詩人寫下了無數傳世名篇,詩人了心情舒暢寫一首,鬱悶了寫一首,名落孫山了寫一首,金榜題名寫一首,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抒發著自己的情感。不論是抒發何種情感,只要能讓人感受到其中的情緒,這就不失為一佳作。
  • 小學生都會背《詠鵝》它有什麼「奇妙」的地方?
    小學生都會背《詠鵝》它有什麼「奇妙」的地方?說到詠鵝我們應該都讀過這首詩吧,他的意思是白天鵝再叫,脖子長長的向下彎曲,經常想聽這樣動聽的聲音,擁有一身潔白的羽毛,但在綠水上面,他的腳上全是紅紅的,波動的清水遊來遊去。
  • 清朝人的一首短詩,深得唐詩神韻,入選現代教材,小學生都會背!
    清朝人的一首短詩,深得唐詩神韻,入選現代教材,小學生都會背!「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記住了他的詩卻忘了他的名。在一般讀者的印象中,清代的詩歌是很難與唐詩比美的,但是,有一首清朝詩人創作的七言絕句,卻深得唐詩神韻,往往被人誤解為唐人作品。因為入選小學的語文教材,並且為必背篇目,所以,小學生人人會背。這首清新歡快的小詩,就是高鼎的《村居》: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 微信群裡「飛花令」 小學生們背詩忙
    這個群有200多名小學生,一年來已背了270多首詩。孩子們在背誦過程中體會到了文字和音韻之美,深深地愛上了詩歌。&nbsp&nbsp&nbsp&nbsp一年背誦了270多首詩&nbsp&nbsp&nbsp&nbsp這個背詩群是去年3月成立的。群主劉竹玲從小就熱愛詩詞。
  • 王維最美的一首詩,標題僅一個字全文僅20字,小學生會背卻不懂
    王維最美的一首詩,全文僅20個字,卻如詩如畫美得讓人心醉 推薦語:山的壯闊和高低沒有關係,水的風採和深度也不相關,一首詩的精彩與否和字數也是不搭噶的。試問古代眾多朝代當中哪一個朝代的佳作最多,出的詩人最令後世敬佩,相信大家都會異口同聲的回答道:唐朝。
  • 李白很簡單的一首詩,小學生都會背,其中兩字卻難倒詩詞大會39人
    有些詩可能我們背得很溜,但若要問該怎麼解釋詩中的某些字眼時,便答不上來了。 記得有一期詩詞大會考查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連小學生都會背,可是其中的兩字卻難倒了百人團39人。
  • 賀知章最著名的一首詠物詩,新穎別致給人無限美感,小學生都會背
    但這些當時最有才情的騷人大多不是狀元,大多一生仕途不暢。但是,賀知章是個例外,他不僅是狀元出身,而且一生仕途順暢,直到86歲得玄宗皇帝親自送行——告老還鄉。賀知章,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唐代著名詩人、書法家。
  • 教娃背詩有道道
    :教娃背詩有道道。 現在呢,不論是孩子的父母,還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喜歡教孩子背詩。像我的愛人,她就是每天打開喜馬拉雅,讓羊兒跟著齊兒父子讀,那個齊兒爸,讀詩非常有氣勢,他的小齊兒,讀起詩來,也抑揚頓挫,非常有氣勢,而我的羊兒呢,也受齊兒的影響,讀起詩來,頭高昂,身筆直,一口普通話,該高的高,該低的低,一有來客,稍加鼓勵,他就會跑到大家的正面,背有手來,站好軍姿,鄭重其事地開口,一首接一首的給大家展示他的風採激昂。
  • 小學生寫了一首詩,發出靈魂的拷問!太可愛啦哈哈哈
    但在小學生看來,數學書裡的世界卻是奇怪又有趣,比如雞和兔為什麼總在一個籠子裡?小明上學為什麼老是忘記背書包要來回跑?12月11日,記者收到一首題為《數學書》的打油詩。小羅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謝亦冰看到這首詩後,忍不住第一時間和數學老師沈海亮分享,兩個人都被小羅獨特的腦迴路逗笑了。「這首詩是我上周五布置的回家作業,要求學生們用兒童詩的形式寫周記,主題不限。因為最近語文課上到了兒童詩內容,我想改變一下周記形式,讓孩子們更了解兒童詩。」
  • 15歲上北大,25歲臥軌自殺,生前一首詩火了幾十年,小學生都會背
    我國上從來就不缺少少年早智的傳說,古有仲永五歲作詩震驚秀才;孔融十歲辯得士大夫啞口無言,今有13歲進入北大學習的田曉菲;被解放軍招募的8歲神童何雪豪。本文要講的也是一個神童的故事。
  • 杜甫52歲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流傳千年,小學生必背
    ,但是今天安久想和大家分享一首小詩,是杜甫心情非常好的時候寫下的。這首詩很短,但是非常經典,小學生都會背。詩歌原文:《絕句》唐·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這首詩是小學生必背古詩之一,也是其中最為經典的一首。相信很多人都會背,因為這首詩很短小,讀起來朗朗上口。情感基調很是歡快活潑。此詩寫於什麼時候?這首詩寫於杜甫52歲之時,當時的杜甫在成都草堂生活下來。人生已經到了暮年,為何杜甫此詩中沒有憂國憂民之心呢?
  • 王安石這首詩,辭舊迎新,小學生必背!
    自古以來,就有很多的詩詞來讚嘆春節的盛況。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王安石的一首詩,這也是小學生必背的古詩,不知道你還記得嗎?《元日》宋·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賞析:這首詩的意思很簡單,就是說在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了。溫暖的春風,伴隨著新的一年到來了,人們都飲著新釀的屠蘇酒。陽光照耀千家萬戶,大家都忙著把舊的桃符取下來,換上新的桃符。這裡的桃符就是當時的人們,在大年初一的時候,會用兩塊桃符,分別寫上神荼、鬱壘的名字,用來闢邪。
  • 杜牧最出名的一首詩,幾乎人人都會背,卻有兩處爭議至今仍未平息
    這首是他夜泊秦淮,觸景生情所寫,描述的是陳後主因追求享樂導致亡國的歷史。其中的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流傳度很高,當然,也曾在必背古詩中。還有他的赤壁,同樣是因歷史有感而發,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那篇阿房宮賦也是他的,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其實杜牧的人生也才49年,但49年的人生中,他給後世留下了不少不朽的作品,就拿律詩來說。
  • 他把他睡的懶覺寫進了一首詩,這首詩又被寫進教科書
    原文標題:他把他睡的懶覺寫進了一首詩,這首詩又被寫進教科書,每個小學生都要背誦!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一問一文,ID:dainikaiw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這是一個唐朝的大詩人,這個人很會寫詩,會寫到什麼程度呢?
  • 王維最美的一首詩,全文20個字無一生僻字,如詩如畫美得令人心醉
    唐代詩壇群星璀璨,有些詩我們讀起來覺得太美了,卻不一定能讀懂它的意思。有些詩難懂是因為生僻字多,也是因為太長了,比如李白就有一首詩叫《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標題就有22個字,全文共是有800多字,詩仙寫起來或洋洋灑酒,後人背起來卻是頭上冒汗。
  • 語文老師鼓勵小學生寫作業勇敢創新,然後,這些小學生的詩火了!
    01這些小學生的詩火了有一位小學四年級的語文老師給學生們布置了一項作業:抄寫兒童現代詩,但老師也不忘鼓勵孩子們勇敢創新,於是便有了意外的驚喜趕快飛走這位小學生說,因為作業太多,下午又有課,肯定寫不完了,恐懼寫作業之餘,深感焦慮,於是突發奇想,如果颱風能把作業吹走就好了,這樣就不用寫作業了。
  • 看完這位《逆水寒》小姐姐的莊園 我記住了曾經背不下的那些詩
    「誰家新燕啄春泥」,詩句很熟,但「新燕」是什麼意思,一般人都沒思考過;「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這首詩小學生都會背,但它寫的是哪個季節,即使是博士生也可能選錯答案。很多玩家用十年時間學詩,然後用一輩子來忘記它。究其原因,是因為很多詩句在我們心裡沒有足夠的畫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