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鹽公司鹽雕藝術「翠玉白菜」獲大陸客青睞

2020-12-24 參考消息

中新網7月2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翠玉白菜」赴東京展覽,讓日人驚豔;臺鹽公司的「翠玉白菜」鹽雕藝術也獲大陸青睞。

臺鹽表示,至今已銷售多座1米高、售價新臺幣24萬元的「翠玉白菜」大型鹽雕至大陸。

臺鹽董事長洪璽曜指出,臺鹽有獨步全球的鹽雕技術,具體呈現文創軟實力,利用天然避邪的鹽製成圓潤如玉般的鹽雕「翠玉白菜」,強化富貴雙全的意義;不但是對傳統文化的尊崇,更彰顯臺灣創新優勢。

臺鹽解釋,「翠玉白菜」有「擺財」諧音,招財進福,又傳達身家清白,白菜上的螽斯和蝗蟲更有多子多孫的意涵。

「翠玉白菜」鹽雕除1米高的大型尺寸外,還有適合當桌上擺件的1.6公斤、6公斤規格,以及方便攜帶的掌上型鹽雕白菜,可當作吉利擺飾,致賀商家開幕及新居落成,更適合作為新婚賀禮。

臺鹽公司表示,深耕核心鹽品多樣化,於2009年成功開創「鹽如玉」鹽雕藝術的鹽文化創意產業。

臺鹽「鹽如玉」鹽雕發展3大系列產品,包括經典獸首系列源自清代圓明園的12生肖獸首、典藏精品系列以經典文物為主題的藝術品,還有文化創意系列結合傳統創新的創意作品。

臺鹽強調,全臺北、中、南僅圓山飯店、通霄觀光園區、七股鹽山這3個地方可盡覽全部臺鹽鹽雕;更展出全球最大1米翠玉白菜鹽雕,白菜和昆蟲雕工細節引人讚嘆。

相關焦點

  • 臺鹽牙膏今年有望海滄造 年產量將達1億支
    而在具有臺灣公營事業民營化背景的臺鹽公司裡,鹽通過生物科技,不僅可以變成牙膏、香皂,還能變成了面膜、膠原蛋白、保養品,甚至還開發出極似玉石、但硬度還更高的鹽雕文創品。更妙的是,臺鹽這些熱銷兩岸的「鹽生品」,很快就要在廈門落地生產。
  • 大陸這件翡翠蟈蟈白菜,造型精美不遜於臺北故宮的翠玉白菜
    大陸這件翡翠蟈蟈白菜,造型精美不遜於臺北故宮的翠玉白菜現代很多家庭裡面都會看到一些工藝品,其中最多的是玉雕工藝品,有的時候我們可以在別人的家裡面看到一個大大的玉佛,或者是玉白菜,其中翠玉白菜比較多,那麼這個其實也是有含義的
  • 中國有幾顆國寶級「翠玉白菜」?傳說有6顆,最值錢白菜不在大陸
    中國有幾顆國寶級的「翠玉白菜」呢?傳說有6顆。最珍貴的翠玉白菜,是在北京故宮的永和宮內發現的。永和宮是光緒帝瑾妃的住處,據說,她是這件稀世國寶的主人。關於這顆翠玉白菜,還有一個數百年來讓人們津津樂道的故事。
  • 翠玉白菜在臺灣?國內這個博物館還有一顆精美的翡翠蟈蟈白菜
    在臺北故宮中價值最高的文物可能爭議很大,但是名氣最大的一件文物卻絕對就是翠玉白菜了。這顆翠玉白菜來自於清末光緒皇帝妃子瑾妃的隨嫁品,這顆白菜就材質、年代、價值而言,並不能算得上頂級的國寶。但是這顆由翠玉所琢碾而成的白菜與真實白菜簡直一模一樣,而且當時高明的工匠因材制宜,將白玉雕刻為潔白的菜身,翠玉雕刻為翠綠的葉子,在菜葉上還雕刻了兩隻昆蟲。這兩隻昆蟲可不是純天然、無公害、無農藥的意思,而是寓意著多子多孫的兩種昆蟲:螽(zhōng)斯(蟈蟈)和蝗蟲。
  • 翠玉白菜稱不上臺北故宮鎮館之寶
    、肉形石和翠玉白菜。這是一個典型的以訛傳訛,因為要論臺北故宮的鎮館之寶,毛公鼎或許可以入選,但是往下再數兩百件,恐怕也輪不到翠玉白菜和肉形石。翠玉白菜是清朝晚期的工藝品,尺寸很小,長只有18.7釐米,是棵「小白菜」。材料用的是雲南緬甸一帶的綠玉,色澤青白,寓意「清清白白」,菜上有螽斯蝗蟲兩隻蟲子,寓意多子多孫。這本是個插件,白菜幫子插在一個木託上,相傳是光緒瑾妃的陪嫁。
  •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翠玉白菜:獨具匠心的珍寶
    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存放著一件名氣很大的文物——翠玉白菜。我國古代的玉器雕刻藝術一向世界聞名,因此具有巧奪天工技藝水準的這件「翠玉白菜」理所當然成為了臺北故宮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可為什麼這件接地氣的「大白菜」能夠既受當年皇家大內的喜愛,又得到如今芸芸眾生的推崇呢?
  • 翠玉白菜,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為什麼能成為無價之寶
    被稱為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之一的聞名世界的翠玉白菜,便是臺北故宮博物院中,眾多珍寶中的代表。翠玉白菜採用中國傳統的玉石雕刻中的巧雕技藝,達到了幾乎與真正的白菜不相上下的藝術水準。這件翠玉白菜材質為翠玉,工匠在一塊兒白綠相間的玉石上,用白色雕刻成了白菜的菜幫,用綠色雕刻白菜的菜葉,並且在白菜葉之上,聰明的工匠還雕刻了兩隻昆蟲。這兩隻昆蟲是蚱蜢和蟈蟈。
  •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翠玉白菜,到底是誰的陪嫁?
    「翠玉白菜」是翡翠中的極品,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這件更是極品中的極品,它不僅是臺北故宮十大國寶之一,更是臺北故宮的「招牌」。這件「翠玉白菜」來自於清朝皇宮,據說出自於一名天才工匠之手,是其嘔心瀝血之作。這位匠人根據玉料自然形成的外形與色澤,發揮超凡的想像力,終於設計出了最合適的形狀,成就了「翠玉白菜」量材就質的美譽。
  • 翠玉白菜家喻戶曉,但卻稱不上是國寶,專家認為至少有幾點不達標
    這棵翠玉白菜原是光緒皇帝和瑾妃所居住的永和宮的陳設品,據考證,它是瑾妃的陪嫁之物。它除了賞心悅目的觀賞性之外,還象徵著新娘的純潔,雕刻之白菜上的兩條昆蟲,象徵多產,有多子多孫的含義。關於這棵翠玉白菜的來歷,民間也有一個傳聞。據說翠玉白菜是瑾妃從她妹妹珍妃那裡「搶」來的。她們同時參加了清宮選秀,同時被選為光緒帝的妃子。
  • 臺北故宮的三寶之一,翠玉白菜的傳奇故事
    1、翠玉白菜,臺北故宮的三寶之一。傳說是光緒皇帝一後二妃,排名第三的妃子,也是最不受「待見」的妃子、瑾妃娘娘的嫁妝。皇宮中不缺吃穿,但嫁妝卻是給自己的女兒裝點門面的東西,自然是不能少,長敘給自己二女兒準備了豐厚的嫁妝,其中,最重要的一件嫁妝就是翠玉白菜。
  • 海的精靈:海洋館初開的翠玉白菜式和冠狀式水母
    優雅的姿態,鮮嫩的肉體,怎麼看都像白玉,帶著溫潤的質感;怎麼看都像白菜,永遠是春日萌發的氣息。自然的姿態,是任何藝術家都無法創作的。所謂巧奪天工,天工怎麼可能由人類來搶奪呢?在水母面前,我們只有嘆息造物主的偉大。這隻水母,怎麼看都像冠狀病毒。然而,他無害,他大千萬倍,他以絕美的舞姿奉獻給人類的眼睛。
  • 臺北故宮內的翠玉白菜造型精美,天津博物館的白菜同樣價值連城
    大家好,我是大咖說史工作室的大慧,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民間非常有名氣的「蟈蟈白菜」和「翠玉白菜」。在臺北最有名的博物館內放著一件寶貝,雖說這件寶貝並不見得價值有多高,但是在民間卻有非常高的知名度。這件寶貝就是翠玉白菜,是晚清光緒皇帝其中一個妃子的陪嫁品。其實這顆白菜本身的價值並不是很高,至少無法與國寶級的寶貝相比。但是這顆玉白菜的雕刻手法卻非常精緻,表面上看起來就像真正的白菜一樣。工匠在製作這顆白菜的時候,根據材質特定工藝,用白玉雕刻成白菜的菜身,再把翠玉雕刻成白菜的菜葉,而且菜葉上還有兩隻昆蟲。
  • 臺灣寫真:繁華洗盡重獲新生的臺南七股鹽山
    中新社臺南10月25日電 題:繁華洗盡重獲新生的臺南七股鹽山  中新社記者 楊傑 陳立宇  曾是臺灣最大曬鹽場的臺南七股鹽場,在洗盡繁華廢曬之後,主打「鹽業觀光文化」,在鹽場聳立起一座皚皚鹽峰,成為臺南七股的知名地標,吸引了遠近遊客前往。
  • 翠玉白菜美味好吃,這麼做的白菜人人愛
    白菜是很多人都喜歡的一款蔬菜,吃起來味道非常的不錯,而且營養價值也是特別的高,所以很多人對白菜情有獨鍾,不論是糖醋白菜還是各種各樣的白菜都可以算得上是在白菜界裡數一數二的好菜。把菜的味道非常的好吃,甜甜的味道更是吸引了很多小朋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做一道翠玉白菜改變了原有的白菜吃法,而且還能夠提升把菜的味道都讓菜的口味特好吃。需要準備主料土豆一個、白菜一百五克、肥牛五十克,輔料蒜五克、生抽五克、白砂糖五克材料準備完畢之後,我們就可以開始製作了,首先我們要把準備好的土豆去皮切塊,然後放在一邊等待備用。
  • 翠玉白菜豬肉水餃
    翠玉白菜豬肉水餃By 愛吃de胖子小寶寶喜歡吃麵食。給她擀麵片,一次就能吃上一小碗。而且喜歡吃餃子皮,一次能吃上3,4個餃子皮。為了給她補鐵,特意在和面的時候加了菠菜榨的汁,包出來的餃子翠綠翠綠的,她也喜歡吃。
  •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年底開館 翠玉白菜打頭陣(圖)
    圖片來源:臺《聯合報》 照片/姚仁喜提供華夏經緯網9月1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翠玉白菜」要暫時搬家了!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昨在故宮南院宣布,因應臺北故宮南院12月28日日開館試營運,人氣「國寶」翠玉白菜屆時將暫離「老家」臺北故宮北院,到「新家」臺北故宮南院展出10個月。
  • 臺鹽董事長:兩岸"健康美麗產業"商機無限
    擁有50多年歷史的臺鹽公司在臺灣可謂家喻戶曉,該公司近年來積極拓展大陸市場,公司董事長洪璽曜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兩岸消費者對「健康」「美麗」日益增長的需求,為企業創造了廣闊商機,臺鹽的目標就是力爭成為「兩岸健康、美麗產業的領航家」。
  • 臺北故宮博物院有一道不錯的菜:「東坡肉」炒「翠玉白菜」
    翠玉白菜臺北故宮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翠玉白菜。更多的遊客因它而來,翠玉白菜是清朝的作品,雖然年代不久,但珍貴就在於它的精美和美好的寓意,翠玉白菜長18.7釐米 ,寬9.1釐米 ,厚5.0釐米 ,與真實白菜相似度幾乎相同的作品,是由翠玉所琢碾而成,潔白的菜身與翠綠的葉子,都讓人感覺十分熟悉而親近,觀看時,別忘了看看菜葉上停留的兩隻昆蟲。栩栩如生的精湛工藝,深受人們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