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童:清朝沒有盲君,明朝沒有君,這是荒謬可悲的

2020-12-20 朝菌雜談呀

「清朝無昏君,明朝無明君。」的觀點一經提出,引起了很多討論,眾說紛紜。其中,昊童更是直言不諱,這是荒謬和悲慘的。哪個是對的,哪個是錯的。

一、關於「昏君」和「明君」的定義

每個人的眼睛都不一樣,視角也不一樣,這意味著他們一定會經歷不同的風景。例如,「昏君」和「明君」和範疇沒有確切的定義。

畢竟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壞。每個人判斷好壞的標準大致是比較自己的世界觀和值,然後做出判斷,給事物一個好的或壞的定義。

從通識的角度來看,在大多數人的眼中,什麼樣的皇帝可以稱為「明君」,「昏君」的標準是什麼?

歷史上,被稱為「渾君」的皇帝中,最受批評的是秦始皇嬴政,隋朝末代皇帝楊廣,秦二世胡亥等。

乾隆

他們之所以被稱為「渾軍」,無非是殘暴、濫殺無辜等等。如果以此為標準,唐玄宗是不是沉溺於享樂而忽視政務,導致「安史之亂」不是昏君嗎?

相反,明君的標準是勤政,國泰民安,並取得了成績。如果這是標準,那麼日本紀念館的秦始皇嬴政不應該勤政?隋煬帝楊廣挖掘大運河不成功嗎?

這樣,根據不同的評價標準,有不同的「昏君」和「明君」。

更何況,史書上記載的一定是正確的?一直有「歷史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的說法,這是真的。

縱觀朝代更迭,所有新政權都會對被推翻的政權進行批判,以證明建立新朝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以吸引人們的支持。

就像生活中,當我們無意中看到某個事件的某個場景時,我們認為我們已經看到了整個畫面,所以我們產生了誤解,事實上我們所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雍正

或者出於習慣性思維,我們認為一個常年犯錯的人是錯誤的,這是一種不合理的看待事物的方式。

畢竟貧瘠的土地也可能出產玫瑰,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對錯。

因此要正確看待歷史,首先要站在客觀的立場上,看到任何事情都不能先入為主,只有經過反覆的思考和思考,我們才能得出更現實的結論。

至於史料,我們不能置之不理,我們在獲取信息的同時要形成自己的邏輯思維,「盡信書,不如無書。」應該對獲得的內容持懷疑態度。

在我看來,如果你想評價一個皇帝是「昏君」還是「明君」,只有通過綜合考慮和仔細考慮,才能做出各種決定,畢竟不同的歷史環境意味著有些皇帝只要順水推舟就能有所成就。

最接近實際情況的是皇帝登基的背景、統治結束的背景、統治期間國力的變化、更重要的政治措施和行動、人民的生活狀況、統治時期對國家造成的破壞等,,被評估,利弊平衡後,再作判斷。

再者,皇帝最重要的焦點是國家的君主,所以在判斷的過程中,要以國家和人民生活的變化為主要依據。

秦始皇

二、明朝吳明君

既然說明朝沒有明君,那麼看看明朝16位皇帝中是否有「明君」。

如果16個皇帝中有一個最接近明君的圖像,那麼他必須是明仁宗朱高熾。

他的父親叫朱棣。

在朱棣統治期間,為了模仿朱元璋「文治武功」中的武功,五次北徵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實現「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的皇帝。當他第五次遠徵歸來時,他自己也死了。

因此在朱棣考察期間,朱高熾被監國取代,因此他熟悉政治事務,積累了大量的人脈,當靖難戰役發生時,他堅持北平。再想一想,永樂盛世可能是因為這個人。

在朱棣死後,他以朱高熾繼承王位,他生性很重,喜歡文學,不喜歡武術,因為胃口好,他很胖,他反覆守衛施監國的哨所。

朱棣

他登基後,利用「三楊」等賢良官員,減稅、收錢、赦免罪臣和反不公案件,並開設了「仁宣之治」。

對當時社會而言,朱棣統治時期的稅收極為高昂,明代稅收總額達到了高峰。這些稅用於鄭和下西洋,五倍於大軍北上和其他重大損失。

戰爭始於無數的白銀,所以連財政部也負擔不起朱棣接二連三戰爭,這給他統治後期留下了很多麻煩,其中最重要的是高昂的徵稅。

朱高熾

為了彌補這一困難,解決當前百姓的困境,他推出了一系列減稅改造政策,使頻繁出逃的群眾重新定居下來。這將打開「仁宣之治」。

雖然他執政時間不長,但他死後朱高熾到段時間的接班,顯然給了危難中的人民一個喘息的機會,國家變得穩定了。

沒有人是完美的,朱高熾也有一些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想吃東西,這也是肥胖的原因。

從綜合的角度來看,朱高熾顯然可以稱為「明君」。

切斷國家與外界的聯繫

三、清朝沒有昏君

作為一個有爭議的皇帝,乾隆在他的一生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別是在西藏和新疆中,這為後代奠定了基礎。。然而也正是他向清政府敞開了大門。

他最受批評的是他模仿了江南六次,並且模仿了江南花園廣修花園,大量農民勞動力被徵用,國庫迅速枯竭,同時,政治也趨向於腐敗,當時土地兼併頻繁,又沒有良好的治理措施,導致內亂發生。

他死後,金庫似乎是空的,但在他接班時,卻是雍正帝的累積金庫。

根據「昏君」和「明君」的通常定義來確定乾隆的壽命並不容易,然而從人們的生活來看,與雍正時期相比,乾隆時期的人們的生活,尤其是在這一時期的末期,似乎是悲慘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乾隆自然就是坐實,毫無疑問。

朱元璋

實質上,皇帝一生的功過難以總結,不是所有的度量都可以是「功在當下利在千秋」,通常是「於後世有功,與當時有罪。」或「當世功,後世罪。」

事實上當我們看任何事物時,我們不僅可以看到表面上的風景,就像皇帝一樣,也不能簡單地透過他一生的偉大成就。

同樣,所謂的「昏君」和「明君」也沒有意義,對於那些高舉「反清復明」大旗的人,無論皇帝有多聰明,都會從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結論。

因此我們不應該堅持唯物主義原則,同時,我們應該能夠堅持唯物主義原則。

對所有人來說,我們應該有一個客觀的公正的心態,不應該有毫無根據的歧視,我們應該只談事情,不談個人感情,將「慧眼」添加到這個「忠奸莫辨」社會是沒有好處的。

相關焦點

  • 清朝修的《明史》,到底有沒有篡改歷史貶低明朝?
    但是現在有不少人認為清朝修的《明史》篡改了歷史,貶低甚至是抹黑了明朝皇帝及其明朝,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清朝到底有沒有篡改、貶低甚至是抹黑明朝呢,今天宋安之來具體說說。②、《明史》中對於清朝還沒有崛起時的建州女真部落與明朝的關係,是沒有記載的,並且選擇性刪除掉相關歷史,總之關於建州女真的歷史是一律刪除,是一片空白,至於原因很簡單,畢竟建真女真曾臣服於明朝二百多年。
  • 明朝宦官幹政的現象嚴重,學習明朝制度的清朝為何沒有類似現象?
    不過,清朝在各項制度上的創新,並沒有多少,大多還是在此前各朝代的或好或壞的經驗上修補。而清朝借鑑最多的,就是被它取代的明朝。清朝的絕大多數制度,都是在明朝的基礎上繼承,好的留下,壞的拋棄。明朝最被人詬病,也最讓人害怕的是,錦衣衛和宦官幹政,其中,宦官幹政的影響最大。其實,明朝宦官勢力的權力,即使是最巔峰期,也都不如晚唐的宦官們。
  • 明朝三大福利機構造福百姓,清朝啥也沒有
    明朝養濟院而且大明王朝規定,養濟院當中,每個人每個月分三鬥米、五斤肉,如果地方官沒有盡到自己的職責,贍養這些無家可歸的人,輕則撤職查辦,重則下獄問罪。明朝惠民藥局而到了啥也不是的清朝,情況完全相反,根本就不把這些底層的老百姓當人看。
  • 如果沒有清朝,明朝能否繼續存在?近代能否保得住漢地十八省?
    或許很多人很難接受,但是清朝在疆域版圖上的貢獻確實遠邁宋明,明末版圖收縮也是眾所周知的事。不過,這也並不是說沒有清朝就保不住漢地十八省,這不僅太過於武斷絕對,也小看了我們的民族。明朝的滅亡在於清朝否?清朝當然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卻不是清朝。
  • 為什麼明朝皇陵沒有一個被盜,而清朝皇陵卻頻頻被盜墓賊光顧?
    但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明代皇陵比清代皇陵存在的時間要長很多,但為何明代皇陵沒有被盜而清朝的皇陵卻被盜墓者大肆光顧呢?在明朝皇陵和清朝皇陵的被盜程度上來看,清朝的皇陵幾乎被洗劫一空。除了沒有陪葬品的孝陵,東陵和西陵都被盜了。
  • 「非常可笑,非常荒謬,非常可悲!」
    華春瑩談美「限制中共黨員籤證」:可笑,荒謬,可悲!有記者就美方限制中國共產黨及其親屬籤證一事和有關言論提問。華春瑩表示,當我讀著現在美方個別人士、極端反華的、仇恨中國的人發表的言論,我覺得我的眼前總是會浮現出堂吉訶德揮舞著他的長槍的鏡頭。
  • 昊童教育之「大樹哥哥」
    陝西昊童體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陝西昊童體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簡稱昊童教育)是一家專業從事幼兒體育教育課程研發與派師教學,大型親子活動的創編與執行的教育機構,2015年成立團隊,2016年註冊於古都西安。
  • 「清朝無昏君,明朝都是昏君」——清朝的皇帝贏在哪裡?
    文|逆北「清朝無昏君,明朝都是昏君」這種說法本身是經不起推敲的。首先,對於怎樣便算是昏君,需要給出一個明確的定義。像沉迷於聲色犬馬,不理朝政,疏遠愛提批評意見的大臣,親近阿諛奉承的小人都是昏君的表現。但標準過多反而不利於我們的進一步論述。
  • 清朝諷刺明朝時候絲毫不留情面,明朝使者被懟的啞口無言面紅耳赤!
    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聯手明朝山海關總兵打敗了李自成,這個時候清世祖順治帝決定將首都從盛京遷到北京,直到1912年清朝滅亡,北京一直都是清朝的中央政權。
  • 外國畫的明朝和清朝版圖對比:清朝奠定了中國版圖的基礎
    美國畫的明朝地圖不過西方國家的地圖卻一般不給明朝面子。一般西方畫的明朝地圖是沒有新疆、西藏、青海和蒙古的,最多會加上部分的東北黑龍江流域地區(奴兒幹都司)。俄羅斯畫的明朝地圖在領土方面,清朝就不同了。清朝興起了東北,首先就能夠基本統一東北地區,然後入關統一了中原漢地。之後康熙皇帝三徵噶爾丹,將整個蒙古納入了版圖。
  • 國外網友:如果沒有清朝,世界可能都會說漢語!
    如果沒有清朝,那麼世界將會怎樣?國外網友給出的答案是:假如沒有清朝,現在全世界可能都在說漢語。古代中國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很多國外網友沉迷其中。於是,就像我們論壇上,有討論各種外國歷史一樣,外國人也喜歡討論中國歷史。
  • 迎接開學季 昊童K28雙背護脊椅驚豔亮相
    近日,為迎接即將到來的開學季,昊童學習桌傾力打造了一款人體工學雙背護脊椅——K28,並且率先在天貓平臺上開售,著實是令人側目的一款產品。針對這些問題,昊童學習桌設計團隊結合多年來人體工程學的研究成果,推出了多款兒童學習桌椅,這款K28雙背護脊椅,就又是一款全新力作,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市場的熱捧。
  • 清朝已經沒了百餘年,為何《清史》還沒有完成?中間經歷了什麼?
    清朝的崛起以及中間的興盛狀態自不用多說,但在滿清後期以慈禧太后為代表的人物當權在一定程度上給清帝國帶來了滅頂之災。這其中包括但不限於賠款割地等一系列行為,導致在清朝損失了諸多土地以及民心。但無論如何,即便清朝做的再差或者中間階段以及最後階段做的再不好,也無法否認清朝帶來的貢獻。
  • 1億明朝人為什麼最後會敗給30萬清朝人?崇禎手下一錦衣衛用4個字回答
    在此次集會中,努爾哈赤正式起兵造反,挑戰大明朝。明清戰爭由此拉開帷幕。從表面上看,這是一場不對等戰爭,努爾哈赤一方的清朝無論控制地區面積、人口數量、經濟實力、兵員數量,都遠遠比不上明朝,實力相差懸殊,然而戰爭的結果卻讓人目瞪口呆。
  • 清朝頂戴花翎造價百萬,為何卻輸給明朝造價很低的烏紗帽?
    在有關明清兩朝的古裝電視連續劇中,人們看到,明朝的官員和清朝的官員除了服裝不同,而且戴的帽子也不相同。明朝官員頭戴有兩個翅子的烏紗帽,而清朝官員的紅頂子的官帽上都要插上一束花翎。最早的烏紗帽其實起源於東晉,在明朝以後才正式成為做官為宦的代名詞。比起清朝的官帽,明朝的官帽確是在設計上更加簡潔圓潤。更重要的一點是,清朝大臣官員頭上不是頂著紅寶石就是翡翠之類,而明朝官帽不僅更加注重實用性,而且看起來也比清朝官帽顏值高了太多吧。
  • 清朝最尷尬的職位,名稱震天響卻沒有一點實權
    清朝是滿族建立的一個王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時期可以說已經是封建社會的最鼎盛時期。經濟文化都得到了發展。清朝時期大部分的官職都是沿襲了明朝。其中就有一個官職是跟著明朝學的,就是內閣大學士,聽著非常厲害,但是實際權力有沒有呢?
  • 與清朝王爺們相比,那些蒙古王公,為何沒有實際權力?
    在清朝統治期間,有一群非常特殊的貴族,那就是蒙古王公。當時,蒙古草原上活躍著很多部落。為了穩定邊境局勢,這些部落首領們基本上都被清朝封王。親王和郡王加在一起有40多位,但在這些王爺們沒有什麼權力。與京師的滿清王爺們相比,待遇差別很大。
  • 外交部再談"美收緊對中共黨員籤證政策":覺得可笑、荒謬、可悲
    華春瑩稱,「你知道,當我讀著現在美方個別極端非常反華、仇恨中國的人所發表的言論,我的眼前總是會浮現出堂吉訶德揮舞著他的長槍的鏡頭,我覺得非常的可笑,非常的荒謬,也非常的可悲。」對於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發表的相關聲明,華春瑩指出,作為國家的外交官,需要很好地了解自己的國情,了解跟他打交道的其他國家的國情,要有起碼的專業知識,而且也要有起碼的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態度。
  • 明朝最後的「大捷」:擊退清朝鐵騎,挽回面子,卻失去機會
    在此期間,皇太極的大軍先後攻破灤州、永平、遷安、遵化四城,他在撤退時,並沒有放棄這幾座城池,而是派兵駐守,作為插入關內的楔子。對於明朝來說,清朝駐軍關內,這四座城池猶如四把鋼刀,讓明朝的統治崇禎皇帝坐臥不安。因此清軍主力還沒有完全退出關內,明朝就已經決定收復四座城池。最先出徵的是兵部右侍郎劉之綸,他率領一萬人來到遵化城外。
  • 明朝朝貢國148個,清朝7個,什麼原因造成這懸殊的差距
    根據史料記載,明朝的朝貢國148個,清朝的朝貢國7個,什麼原因造成這懸殊的差距呢?讓我們來看一下。明朝初期,朝貢國有佔城、爪哇、西洋、南安、渤泥、朝鮮、三佛齊、暹羅、真臘、日本、索裡、琉球、薩裡、朵甘、彭亨、百花、須文那達、撒馬爾罕、墨刺、哈梅裡、別失八裡、緬甸、泥八刺、闍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