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王代強 侯衝 攝影 楊樹
醪糟,又叫米酒、酒釀、甜酒,南方人、北方人都喜愛的一種大眾食品。可是你知道嗎,就這樣一碗醪糟,其釀製過程卻藏著大大的學問,還有醪糟國家標準。
8月25日,全省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現場會,走進中國糯米之鄉、中國醪糟之都達州市大竹縣。在位於大竹縣糯稻現代農業園區內的四川東柳醪糟公司生產車間,自動化、智能化生產線有序作業,加緊生產。
「我們的工業化生產已經幾十年了。」面對前來考察的嘉賓們,公司董事長唐祥華拍著胸脯自信地介紹,公司是醪糟國家標準的制定者之一。
「直到十多年前,醪糟只有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因標準不統一,存在醪糟生產不規範、質量安全難保障等隱患。」唐祥華說,憑藉悠久的醪糟生產歷史和領先的創新研發能力,2006年左右,在他們的積極推動促進下,公司與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及相關部門單位一起,共同研究起草制定了醪糟國家標準,內容包括衛生指標、理化指標、重金屬含量、外包裝要求等方方面面。
「從此以後,醪糟的行業標準、地方標準都要符合國家標準,工業化生產醪糟都要按照這個標準執行。」唐祥華說,先進的生產工藝,是公司領跑行業的關鍵所在。
建於1995年的東柳醪糟,佔地10萬平方米,年產值6億元,是全國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500強企業。現已建成醪糟、糯米粉加工生產線11條,醪糟生產規模全國第一,糯米粉加工能力全國第二,擁有中國馳名商標和地標產品,出口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園區名片:
大竹縣糯稻現代農業園區
園區位於月華鎮,屬省級培育園區,面積2萬畝,年產糯稻1萬噸,糯米加工品9.3萬噸,產值6.8億元。園區規模以上加工企業5家,實現產值7.8億元。園區基地「四網」配套覆蓋率、農機化率、「兩替代」綠色防控覆蓋率、秸稈綜合利用率、農膜回收利用率均達90%以上,化肥、農藥使用量同比減少15%。依託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四川東柳醪糟有限責任公司,實行「公司+基地+農戶」模式,打造全國農業產業強鎮糯稻——醪糟產業示範區、國家農產品加工業AAA級景區,輻射帶動全縣種植糯稻17萬畝,帶動全縣3萬農戶10萬多農民種糯稻,畝均增收690元,實現糯稻產值2.2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