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愛是什麼?愛孩子的幾種表達方法

2020-12-24 寶寶知道

施愛

在愛的力量是教育中的重要力量。有位科學家說:「人類在探索太空、徵服自然後,終將會發現自己還有一種更大的能力,那就是愛的力量,當這天來臨時,人類的文明將邁向—個新紀元。」

父母的愛是博大的愛,會讓孩子刻骨銘心,永生不忘。

但是,在愛的記憶中,有的愛讓孩子幸福,促孩子成長;有的愛讓孩子痛苦,令孩子反感。

有的父母,總是用挑剔的眼光看孩子,總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家的好,總嘮叨孩子這不行那不行,其結果是孩子真的不行了。

有的父母,認為孩子是接受愛的大口袋,拼命往裡塞,卻不給孩子愛他人的機會。其結果,孩子感覺不到愛,認為這一切都是應該的,誰讓你生了我,於是變得無情無義,自私冷漠。

還有的父母,把孩子看成自己的私有財產,想打就打,想罵就罵,還認為「打是疼,罵是愛,不打不成才」。

究竟什麼是真正的愛?今天我們應該怎樣愛孩子?

一是愛的目光--注視孩子,用賞識的神情告訴孩子:「太好了!你讓我驕傲!」

二是愛的微笑--面對孩子,傳遞給孩子的信息是:「我愛你,孩子!」

三是愛的語言--鼓勵孩子,父母常常對孩子說:「孩子,你真棒!」孩子會自豪地回答:「媽媽爸爸,我能行!」

四是愛的渴望--調動孩子,讓孩子在朝思暮想中獲得愛,使他們明白:幸福不會從天降,你要尋找快樂嗎?自己去努力!

五是愛的細節--感染孩子,細節最能使人心動,要讓孩子從生活的細節中學會發現愛,感受愛。

六是愛的管教--約束孩子,讓他們從小懂得,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要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七是愛的胸懷--包容孩子,讓他們有重新開始的機會。

八是愛的機會--還給孩子,讓他們體驗到:索取可以使人滿足,但付出才是真正的快樂。

我們今天有幸成為父母,就不能忘記父母的責任是在孩子心中播種愛,培養愛,傳播愛;我們今天有幸培育孩子,就要讓孩子明白,他們的責任是發現愛,感受愛,發揚愛。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我是小扒扒)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愛孩子的五種方法
    愛是孩子最大的情感需要,那我們如何愛孩子,並往親子帳戶中存款呢?  蓋瑞.查普曼博士在他30多年人類學領域的工作中發現,人類基本上藉助5種方式來傳達和感受愛,愛有五種語言。 愛的第一種語言是:身體的接觸
  • 讓孩子學會愛 教育愛的八種方法
    比如:帶著孩子去逛街,看到有乞討的人,給他們幾元錢;有些地方發生了自然災害,主動帶著孩子為災區人民捐款;看到路邊的流浪貓,把自己手上的食物給貓吃;等等。這些都是在給孩子進行潛移默化的愛的教育,在父母的愛的感染下,孩子碰到這樣的問題,也會用父母的方式來做,這就是一種愛的教育、愛的傳染。
  • 《愛的五種語言》:教你如何表達愛
    圖片來自網上蓋瑞 · 查普曼《愛的五種語言》是作者寫過已婚人士的,希望孩子可以在一個愛和安全感的環境中成長。那麼未婚人士可以在書中學到東西嗎?作者借《愛的五種語言》這本書,來教我們如何表達愛。這五種愛的語言,可以存在於每段關係,更準確點說,是每段需要「愛」的關係——父母、伴侶、摯友、朋友、同學,甚至陌生人,我們都可以表達愛。
  • 是什麼讓孩子正在喪失「表達愛的能力」?
    親們,當你聽到某些家長對自己寶寶說:「寶貝,爸爸愛你呦」「寶貝,媽媽愛你呦」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是感到溫馨還是肉麻?是表示認同還是牴觸?愛的深沉,愛的厚重,卻因為愛的表達匱乏缺失,將孩子的壓抑感釀成一杯慢性毒藥。侵蝕的確實一代人的幸福觀。媽媽的那一句話,儘管有一部分開玩笑的成分,但還是讓小明有些沮喪。小明心想:「我對媽媽說{我愛你},為什麼媽媽的回應顯得我做了一件錯事兒?」
  • 孩子沒有安全感?這位媽媽花式向孩子表達愛的方法值得借鑑
    它主要是教父母從看見孩子、懂得孩子、滋養關係、愛的溝通、情緒平和、家庭和諧這六個方面,去給與孩子愛與安全感。《童年不缺愛》一書的作者心心媽也介紹了花式向孩子表達愛的具體方法:第一,充滿愛的語言。心心媽舉了一個例子:有一次她睡著了,心心自己坐著聽了兩個小時故事,忍住沒有打擾她。她說:「謝謝你,謝謝,媽媽睡得真的好舒服哦。你說,媽媽怎麼就生了你這麼好的寶寶呢?」這句充滿愛的表達,很久以後心心還能記得很清楚。
  • 真正的愛是什麼?
    我們常常會說,一個母親對於孩子的愛是全然的、百分之百的,真的嗎?當一個人內心還存有恐懼時,他對另一個人的愛就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真正的愛是什麼?並不是你能把自己的命都給他,也不是他要什麼你都能滿足或給予。真正的愛與此無關;真正的愛是一種無為;真正的愛是完全無條件的。
  • 正確表達,讓孩子感受到愛的溫暖
    媽媽總是對我說,爸爸媽媽最愛我,我卻總是不明白愛是什麼。爸爸總是對我說,爸爸媽媽最愛我,我卻總是搞不懂,愛是什麼。愛我你就陪陪我,愛我你就親親我,愛我你就誇誇我愛我你就抱抱我。相信很多家長朋友都聽過這首充滿童趣的歌曲《愛我你就抱抱我》。這首歌真實地唱出了孩子們對愛的請求,也給家長們帶來了很好的啟發。
  • 要向孩子表達你的愛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慢慢長大了,不需要表達愛了,似乎表達出對孩子的愛是一件難為情的事情,殊不知,孩子時刻需要感受到你的愛,你不表達,他也許會誤解。表達愛的方式不是只有一句:「我愛你,孩子!」,我們可以有其他的表達方式。
  • 如果不能真正讀懂孩子的世界,還談什麼愛孩子?
    《小小小世界》一共講了24個小故事,均由一個小女孩的視角和口吻進行講述,故事篇幅普遍較短,閱讀起來很輕鬆,對於年齡略小的孩子,可以由父母講給孩子聽,促進親子交流;而對於已經有了一定語言基礎的孩子而言,則可以鼓勵孩子講述,鍛鍊表達能力。
  • 父母與孩子關係不好的家庭,需要掌握向孩子表達愛的方式
    情緒失控帶來的傷害記憶往往都比較長,對孩子的影響很大,這都是父母不懂得控制情緒,不懂得向孩子表達的原因,需要讓孩子知道你是愛他的,很多時候的責罵都是善意沒有惡意的,這都是需要家長去掌握如何向孩子表達愛他的方式。
  • 愛情中的幾種表達方式,能讓對方更加愛你在乎你
    愛情中的幾種表達方式,能讓對方更加愛你在乎你兩個人戀愛結婚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能夠共同邁入幸福的大門,在一起會讓你感到快樂和滿足,兩個人的相處也會很舒服、很安逸。其實愛一個人很簡單,首要的就是要有積極的心態,也要積極地愛一個人。在為另一個人付出的過程中,要心甘情願,不要一直想著能得到對方的回應或回報。即使會有對此有一些期待,但更多的還是要坦然,如果對方有所回應,要心存感激,如果沒有,也要平靜面對結果。愛一個人不能總是要求能給自己什麼,而是享受付出時,自己能獲得什麼。如果你用心,你會收穫意想不到的快樂。
  • 掌握向孩子表達愛的途徑(育兒小技巧)
    如果一個孩子在年幼的時候嚴重缺乏關愛,那麼他成年之後,他可能就不具備愛的能力,也不懂得愛的表達,一生都會受到愛的困擾。看到這裡,相信很多父母都會感到疑惑,難道天下有不愛自己孩子的父母嗎?但問題是,愛不等於會愛,很多父母並不了解自己的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愛。
  • 真正的富養,是「看見」孩子「學會」愛
    看到孩子們對答案的解讀,父母們才恍然大悟,自己在教育中究竟缺失了什麼?雖然時代進步了,如今很多年輕父母都注重學習教育方法,但仍有一些父母受原生家庭的影響,或者自身懶於學習和成長,育兒方法依然簡單粗暴,吼叫式育兒仍佔上風。
  • 孩子對愛的表達
    七、八歲的孩子正是貪玩的季節,做作業時手指也要摳弄一個石榴籽之類的東西,一經被發現,做媽媽的馬上以獄警的口吻嚴厲訓斥。尤其是孩子的作業,稍有差池,便暴跳如雷。有時我常常懷疑,難道他們母子更年期和青春期統統提前,而恰好狹路相逢?做媽媽的對兒子無疑愛到極致。不敢放手讓他一個人過馬路,不敢讓他一個人在家裡,上學放學都要充當他的保護神,據說是擔心會被人販子盯上拐走。
  • 汪培珽:真正的愛,不會寵壞孩子
    小小和家長們分享過很多治理熊孩子,糾正熊孩子的妙招,卻從來沒有跟爸爸媽媽們講過:其實真正的愛,是不會寵壞孩子的。
  • 如何讓孩子愛家?更顧家?6個方法營造「愛而不溺」好家風
    6個方法營造「愛而不溺」好家風一、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父母做好家庭教育的基礎是什麼呢?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出發,換位思考,把自己當成是一個孩子,如果自己是一個孩子了,自己會怎麼想一個問題,會怎麼去做。保持一顆童心,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
  • 面對孩子,你會表達愛嗎?
    面對孩子,要怎麼表達愛?就這是個既簡單又深刻的問題,我們邀請了家長王林來與我們分享她是如何一步一步學會跟孩子表達愛、讓愛流動的。今天整理文字分享給大家,願大家都能自我覺知、習慣「愛」這件偉大的小事。我第一次說「我愛你」、「對不起」,都是對著孩子開始的。
  • 這部寫給孩子的童話,讓忘了「愛」的我們,看到什麼是真正的愛?
    什麼是愛?什麼才是真正的愛?關於這個問題,看起來簡單,卻又難以回答,似乎找不到合適的語言來描述,而我們多少成年人已將「愛」這個字遺忘很久。然而一部寫給孩子看的童話故事,卻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原來愛就是如此。這部童話故事的名字是《魔法國度:以愛之名》(以下簡稱《以愛之名》),它的作者是創作了《馴龍高手》的英國作家克蕾西達·考威爾。
  • 愛孩子的方式千千萬,你會表達嗎?
    讓孩子表達自己精神育兒專家克裡斯汀·馬林說:「向孩子展示真實、無條件的愛的一部分,意味著父母或看護者要給他們自由表達的空間。」你可能更傾向於支持孩子積極的自我表達,但值得注意的是,允許孩子消極的自我表達也很重要。當你的孩子說出消極的情緒時,不要馬上去判斷或糾正。相反,把它說出來,給予支持,建立信任,這意味著當你的孩子需要一個肩膀時,他會很自然地來找你。
  • 寶寶這幾種行為,寶媽最討厭,卻是寶寶愛的表達
    動作一:扯頭髮相信在養育寶寶的路上,大部分的媽媽都有過被寶寶扯頭髮的經歷,那種疼痛感真的無法表達。的確,被寶寶拽著頭髮不放手是一件非常難受的事情,有些媽媽為了讓寶寶知道這種行為是錯誤的,甚至大聲斥責孩子或者乾脆對著寶寶的屁股就是幾巴掌。可是媽媽們知道嗎?寶寶的這些動作都只是想和媽媽互動,增加自己的存在感來獲得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