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能真正讀懂孩子的世界,還談什麼愛孩子?

2020-08-03 夏小憂

文/夏小憂

前些天,因為要趕稿,白天忙其他事沒顧上,不得不準備等孩子睡著了熬會兒夜,偏偏怎麼哄孩子都不睡,一直在床上動來動去,跟她說讓爸爸哄、不答應,讓她自己抱著娃娃睡,哭著說就要媽媽抱......

我一著急,把她數落了一頓:「你真的很煩,這樣不行,那樣也不行,自己不能睡嗎?馬上都要上幼兒園了,你問問誰還天天要媽媽抱著睡?媽媽沒有事嗎?」沒過多久,小傢伙終於哭唧唧地睡著了。

我剛要出去,老公叫住我:「你不要動不動就跟她急,你有事你就去忙,幹嘛這樣訓她,你不是說過、你小時候也特別怕黑,想要媽媽陪嗎?為什麼不能理解一下小孩子的需求呢?你看她哭得多傷心。」

如果不能真正讀懂孩子的世界,還談什麼愛孩子?

老公的話,瞬間擊中了我。是啊,很多年前,當我也還是一個小女孩的時候,最怕的就是夜幕降臨,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屋子裡,得不到媽媽的回應、摸不到媽媽的手。

如今的她,恐怕也有著和當年的我一樣的恐懼吧?我又怎能如此責備她?自責、悔恨、愧疚......心裡五味雜陳。

而其實,生活中類似這樣的時候還有很多,這是我這兩天陪她看橋梁書《小小小世界》的時候才發覺的,這本書由備受孩子喜愛的「校園故事大王」黃宇所寫,累計銷量已超600萬冊的《小屁孩日記》系列正是出自她的筆下。

必須承認,如果不是這本書,恐怕我還會繼續誤解她,責備她,怪她像個話癆一樣整天問東問西、怪她刷牙總是不認真地敷衍、怪她把飲料罐上印有小公主的包裝紙抱著睡覺,怪她......

如果不能真正讀懂孩子的世界,還談什麼愛孩子?

《小小小世界》一共講了24個小故事,均由一個小女孩的視角和口吻進行講述,故事篇幅普遍較短,閱讀起來很輕鬆,對於年齡略小的孩子,可以由父母講給孩子聽,促進親子交流;而對於已經有了一定語言基礎的孩子而言,則可以鼓勵孩子講述,鍛鍊表達能力。

而所謂的「橋梁書」,就是一種介於幾乎由圖片組成的繪本和幾乎只有文字的書籍之間的一種題材,最適合5到9歲的孩子閱讀,當然,如果由大人講給孩子聽的話,年齡還可以適當往前移一點。橋梁書裡圖片和文字的比例各佔50%。

書裡的小女孩也很害怕一個人睡覺,在小女孩的想像裡,牆上的畫好嚇人、小熊的樣子也很可怕,就連娃娃的眼睛都足夠恐怖......

也不知道為什麼,在孩子的眼裡,黑暗就是會和妖魔鬼怪劃上等號,而能夠消滅這些的恐怕只有媽媽的懷抱。(讀到這裡的時候忍不住親了親我的小女孩,你的世界,我又多讀懂了一點了,我會繼續努力的)

如果不能真正讀懂孩子的世界,還談什麼愛孩子?


書裡的小女孩也愛吃糖果、還不太認真刷牙,牙齒黑黑的,不過爸爸媽媽並沒有責備她,而是在小女孩換了6顆恆齒後,告訴她:「所有的牙齒剛長出來時都是潔白的,可是當我們總把糖果和零食送進嘴裡、還不認真刷牙時,慢慢地,牙齒就會變成黑漆漆地醜樣子。

好在啊,我們每個人都有一次換牙的機會,換牙的時候,所有黑牙齒都會慢慢掉光,然後長出潔白的小牙齒,但新的牙齒要跟著我們一輩子呢,沒有機會再換了,所以一定要好好愛護它們。」

再反觀一下我自己,每天都要看著她刷牙,有時候說了不聽還要用吼的,吼了不管用還要忍不住上手幫忙.......為的就是想讓她趕緊把牙齒刷白,別長蛀牙受罪。

現在看來,或許這麼大點的孩子都避免不了有幾顆「黑牙齒」吧?那倒不如適當放鬆點,等到換牙的時候再嚴格要求吧,畢竟,那時候孩子也長大了許多,應該更能明白長蛀牙的壞處,以及掌握如何正確刷牙的方法吧?

如果不能真正讀懂孩子的世界,還談什麼愛孩子?


還有種子的故事,書中的小女孩不小心吃下了一顆西瓜種子,她擔心得不得了,如果去幼兒園的時候,屁股後面長出來一串西瓜藤,上面還結滿了西瓜怎麼辦?小朋友們會不會覺得很奇怪?

很快小女孩就不擔心了,因為她想,這樣也挺好,想吃西瓜了就可以直接摘一個,還真是方便!可剛開心了幾分鐘,小女孩又有了新的擔憂:萬一結的西瓜太多,每天帶著它們上學多不方便啊?而且,寫字、唱歌、跳舞的時候豈不是都要帶著它們?

直到第二天,小女孩大便之後,在馬桶裡發現了這粒西瓜種子,哦,原來西瓜種子吃了不會長出西瓜啊,自己真是瞎擔心了這麼久。(是不是很可愛?)

如果不能真正讀懂孩子的世界,還談什麼愛孩子?


《小小小世界》裡還有很多很多讓人或恍然大悟、或啼笑皆非的小故事,它們讓身為父母的我們汗顏,汗顏自己不知不覺間、竟然弄丟了自己內心的小孩......

現在,是時候找回來了!畢竟,愛孩子絕非簡單地喊喊口號,更不是粗暴地買買買,同樣不是不在同一頻道的低效陪伴,真正的愛一定是基於「懂得」這個基礎之上的。

下一次,當我們再想責備孩子時,不妨先問問自己:孩子真的錯了嗎?我試著走進孩子的世界了嗎?會不會是我又拿大人的規則過於苛責孩子了?

不得不承認,如果不能真正讀懂孩子的世界,我們還有什麼資格說自己愛孩子?


如果不能真正讀懂孩子的世界,還談什麼愛孩子?

相關焦點

  • 愛孩子,請先讀懂孩子的心
    樊登的《讀懂孩子的心》分享了一些育兒書籍中重要的教養規律,以及作者自己在親子教育中的心得體會。我們給孩子「無條件的愛」,不是控制孩子,也不是毫無邊際地放縱孩子,而是讀懂孩子的心,並與孩子一同成長。一是不要打斷孩子正在通過「重複練習」來探索世界,比如重複玩一個玩具、重複做一個遊戲。第二要允許孩子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比如有的家長不允許女孩玩坦克玩具,就是在阻止她探索。第三是孩子很喜歡秩序感,給孩子太多的玩具就會分散他的注意力。第四是尊嚴感,小孩對大人的侮辱和嘲笑是會很認真對待的,不能隨便否定孩子的情感和行為,要把他當做獨立的成年人來看待。
  • 讀懂孩子的心理,才是真正的關愛
    那麼,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是什麼呢?推薦閱讀《童年之謎》,讓你進入孩子們的童年內心世界;讓你讀懂孩子們在各個時期的行動與語言。教你如何根據孩子的心理思維而進行兒時教育,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童年之謎》是以色列心理學家羅尼.索蘭五十多年從事心理學治療的經驗之作。
  • 愛孩子,就要讀懂孩子的心靈世界
    孩子是上天賜給父母的天使,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們會傾儘自己的全力去愛孩子,但是千萬不要讓這種愛成為束縛孩子成長的包袱。成為父母之後,我們的心變得非常脆弱,甚至變得有些玻璃心,孩子的一言一行都牽動著父母的神經。
  • 讀懂孩子這本書
    孩子就是一本書,但要真正讀懂它卻十分不容易。我們姑且以孩子愛「說謊」為例來探討一下孩子這本書。孩子為什麼說謊?其實更多的時候是因為孩子們不敢說真話:說真話的結果往往是懲罰,而有時說了謊話,反而受到了表揚。
  • 全面了解孩子,就要讀懂孩子觀察世界的方式。
    現實世界裡,我們總是用成年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用我們理解世界的方式去代替孩子的理解,導致我們跟孩子溝通上造成障礙。 其實孩子處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對作為世界的感知,是在不斷發生變化的。我們要讀懂孩子,就不能用成人一成不變的眼光來看待孩子。我們要蹲下身去,了解各個年齡階段孩子的心理特點及外在表現形式,真正地讀懂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
  • 以智慧與愛讀懂孩子——愛的智慧在哪裡?
    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尤其是在家庭教育中,我們經常在「愛」的名義下做了許多反教育的事情,用所謂的「愛」摧毀了孩子的尊嚴、自由與發展。這就是缺乏智慧的愛導致。讀懂孩子,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用智慧與愛。愛應該與智慧同行,愛才有深邃雋永的價值。智慧應該與愛同行,智慧才有生命的溫度。
  • 真正的愛是將真實的世界展現給孩子,而不是用「愛」強迫孩子
    都說父愛深沉如山,母愛溫柔似水,父親和母親給孩子的愛,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愛,那是一份發自內心深處的最真誠的情感。我國從古至今也有很多偉大的詩人寫下了無數的精彩絕倫的詩句來讚美父愛和母愛,比如說杜甫,孟郊等人。父母們對於孩子的愛,從她剛剛成為一個生命就開始了。
  • 真正的富養,是「看見」孩子「學會」愛
    這孩子多次反抗無效,反而被父親打得越狠,只能默默地受著,課餘時間就喜歡寫日記,用文字發洩對父親的不滿和怨恨。每次聽女兒講起她同學的遭遇我都心潮起伏,特別心疼那個孩子。顯然,女兒同學的父母完全沒有看到孩子內心真正的訴求,而一味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去管理和控制,這樣做只能讓孩子更壓抑和痛苦。所以只有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內在需求,才能真正「看見」和「讀懂」孩子。
  • 如何通過繪畫讀懂孩子的內心世界?
    孩子感知了外部世界,會產生表達的欲望,他看見什麼都想「說」出來。但是因為年齡的限制,他們可能不擅長用語言來表達。因此,畫畫是孩子抒發情感的自由形式。除此之外,畫畫也是一種有效的減壓方式。當孩子情緒不好的時候,通過畫畫來發洩內心的憤怒、悲傷或者不滿,從而放鬆和調節心情,達到心理平衡。那麼,毫無繪畫基礎的家長該如何通過畫面讀懂孩子的內心世界呢?這裡分享幾個兒童畫面表達與心理狀態有關的小知識。
  • 《父母的界限:給孩子真正的愛》讓我們的孩子有更多的機會做自己是...
    #每周讀懂一本書#曉曉 2020年第20本(4月份第2本)《父母的界限:給孩子真正的愛》,閱讀時間2020年4月6-8日。作者:明天,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心理專欄作家,湖北省婚姻家庭研究會副會長。長期從事心理諮詢工作,在兒童和青少年心理指導方面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
  • 「活動簡訊」讀懂繪本,讀懂孩子 11期: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規則
    【活動簡訊】讀懂繪本,讀懂孩子 11期: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規則 珠海市圖書館 珠海市圖書館微信號 zhslib 功能介紹 珠海市圖書館位於新香洲迎賓北路,佔地面積3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6000平方米。
  • 真正的愛是什麼?愛孩子的幾種表達方法
    父母的愛是博大的愛,會讓孩子刻骨銘心,永生不忘。但是,在愛的記憶中,有的愛讓孩子幸福,促孩子成長;有的愛讓孩子痛苦,令孩子反感。有的父母,總是用挑剔的眼光看孩子,總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家的好,總嘮叨孩子這不行那不行,其結果是孩子真的不行了。
  • 如何讀懂孩子的心
    其實,這個問題是現在這屆高三孩子存在的一個普遍問題。做為一個對心理學特別感興趣、閱讀了大量心理學文章的醫生,做為常常幫助朋友的孩子走出心理陰影的家長,在女兒的焦慮面前卻束手無策,此時沒有辦法疏解和開導孩子,看來關心則亂,果真是「醫者不能自醫」。不過,我覺得還是不能放棄自己,還是需要通過向心理學專家學習來讀懂孩子的心,學會如何有效和孩子溝通,從而緩解孩子的壓力。
  • 讀懂愛的責無旁貸
    原標題:讀懂愛的責無旁貸 你如果讓我給那些對真愛抱有幻想的女孩一些忠告的話,那我只能說——「小三」有風險,要做需謹慎。  李芸(女)24歲 廣告公司職員  大學畢業那年我進了現在這家公司,那時候還是個初出茅廬的小丫頭,什麼都不懂,他是我們部門的頭兒,比我大8歲,在這個行業很資深。
  • 如果連生活都保證不了,還談什麼多陪伴孩子?
    無數的育兒專家、育兒教育視頻裡都強調著,參與孩子的成長很重要,家長要多多陪伴孩子。陪伴的重要性,哪位家長會不明白呢?但是,如果連生活都保證不了,還談什麼多陪孩子呢?就像那句說出無數在外打拼的家長心裡話的句子。「我雙手搬磚就無法抱著你,抱著你就無法搬磚掙錢養活你。」多陪陪孩子,就成為了對家長最奢侈的要求。
  • 望子成龍的父母,還需讀懂「未成年孩子的主張」
    看到這則新聞,筆者不禁發聲:望子成龍的父母,還需讀懂「未成年孩子的主張」! 如今,很多父母對孩子抱有很高的期待,費盡心思地培養孩子,試圖幫助孩子找到一條通向成功的快車道。甚至有些父母通過包裝孩子,幫助其「年少成名」。父母對孩子的過多期望,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層一層地包裹住他們的身體,包裹住他們的翅膀,也包裹住了他們的靈魂。
  • 讀懂孩子說"我討厭你"的真實需求和情感,教孩子對愛的正確表達
    這就可以在和孩子的互動過程中形成一種良性循環。孩子每次說出類似這樣語言,我們都要向孩子說出我們的感受。你這樣對爸爸說話,爸爸感覺很傷心。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一次兩次可能還改不了這樣的毛病,但是的孩子的同理性會越來越強,孩子出於對我們的愛,慢慢的會用我們可以接受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 每周薦書 | 新的一年,讓孩子讀懂家人的愛!
    每周薦書 | 新的一年,讓孩子讀懂家人的愛!新的一年,我們更應該重新審視親子關係,聚焦在孩子的親情教育上,親情是孩子學會愛的起點,是孩子一生幸福的源泉。在對兒童的教育中,除了學習知識和規矩,每個家庭都還面臨一個更為現實的問題,就是如何為孩子注入家庭的觀念,讓孩子如何懂得與家人之間的關係。
  • 孩子的哭只是一種無理取鬧嗎?讀懂孩子的哭聲,不阻止孩子哭泣
    孩子這時接收到信號,是鼓勵我要堅強,是安慰我帶我去玩,不會越哭越嚴重。02父母讀懂孩子的哭是什麼了嗎?有的孩子是天生就愛哭,天生的多愁性格,遇煩惱事也要哭,別人不理他,也要哭,這種性格的孩子通常是以哭鬧、發脾氣來表達,這是一種性格使然。
  •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請給孩子真正的愛,而不是你以為的愛
    關愛成長究竟什麼是愛呢?打著「我愛你」的旗號就可以為所欲為嗎?馬歇爾.盧森堡在《非暴力溝通》一書中有這樣說如果我們想利用他人的內疚,我們通常採取的辦法是,把自己不愉快的感受歸咎於對方。不能否認眼鏡仔的爸爸媽媽肯定是愛他的,但是他們的愛太殘酷,沒有過溝通,也沒有考慮過孩子的需要和感受這個故事中如果爸爸和媽媽商量孩子的成績問題而不是直接甩一個通知:成績不好就要送出國。也許媽媽就不會因為害怕孩子離開而變本加厲的逼迫。如果他們和孩子好好溝通,可能會發現他確實不是讀書的料,但是他有別的優點。又或者眼鏡仔自己並不反對出國呢?畢竟國外不會有媽媽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