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樓
在期中測驗中,我的古代漢語考得不好,感到很焦急。周聖偉老師見到我說,這次散文測驗,考得還可以,但還達不到優的程度。他說,分析散文作品,必須抓住重點,每次著重寫一個方面,不要光記住四個字的形容詞;必須掌握每個作家的特點,這樣隨便分析哪篇作品,才能抓住實質。
離寒假就一個多月了。一想到三門主課:古代漢語、中國當代文學史、歷代散文都要考試,都要取得好成績,太不容易了。根據期中測驗的體會,我考慮,「歷代散文」的複習,按照周老師所說的,把重點作者和作品準備好,考起來就比較有把握。壓力較大的,是「現代與當代文學史」,時間跨度大,作家和作品多,非下大力氣不可,重點思考題,需要儘早準備參考答案,逐步補充,這樣到了考試時,不至於偏差太大。「古代漢語」,過去接觸少,基礎薄,下的功夫不少,但說不上很紮實,盡力而為吧。我只希望自己,本學期的成績有所提高。考試成績,相當重要。按照有關學位制的新規定,今後本科大學生畢業,只有成績優良,才可獲得學士學位。
12月18日,上海市大學生「我和祖國」演講比賽預賽在校大禮堂舉行。參加比賽的,有五所大學的選手。師大三位選手與交大的兩位選手獲得好評。他們或神情激昂地評述政局,針砭時事,或對十年動亂、體制改革、信仰危機等問題提出尖銳看法,如認為「為劉少奇平反是毛澤東思想的勝利」是十分荒謬的,「三十年前就宣布,中國人民站起來,可看看現在怎麼樣的姿勢?」等等。他們這些演講,說出了在場大多數人的心聲,引起很大的共鳴。另外一些人的演講,或像朗誦,或唱讚歌,很不受歡迎。
期末考試前,正值上海的隆冬,比起老家溫州要冷很多,經常風雪交加,寢室窗玻璃上,結滿了冰花。晚上看書複習,冷得受不了,不得不坐在床上,披著棉襖,蓋著棉被。實在沒辦法,我給家裡寫信,提出給我買雙鞋。母親和妹妹接到信後,不僅做了棉鞋,還買了件大衣,趁我表哥出差來上海,託他送來,解決了我過冬的問題。
進入期末,為了在期末考試取得好成績,我與許多同學一樣,都在拼命努力。誰都知道,要在幾十位同學中嶄露頭角,並不容易。這學期,歷代散文、現代文學史和古代漢語等三門主課,都要考試,壓力非常大。為了取得滿意成績,沒有假日,不寫回信,一心撲在複習上,每天複習到深夜。
終於迎來了期末考試。「歷代散文」考試,感覺題目難度不大,其中兩道問答題,一是《試談﹤教戰守策﹥的思想意義》,一是《試比較﹤張中丞傳後敘﹥與﹤段太尉逸事狀﹥在人物形象方面的不同點》。我自認為做得比較充分,只是時間不夠,最後一道題沒做完,草草收尾。「中國當代文學史」,同學們花得時間最多,感覺搞得最透,但其中兩道大題,《從﹤李有才板話﹥看趙樹理小說的藝術特色》;另一道是《﹤新認識的夥伴﹥人物塑造的方法》,出乎大家的意料,大多數人都沒有複習到。《李有才板話》的篇幅這麼長,誰知道會考呢?《新認識的夥伴》,王老師沒講過,而且他常說這是大躍進的產物,大家都認為不會考。好在我對趙樹理的作品,掌握得還算好,另一道題也有所涉獵,要不然真要抓瞎。倒是「古代漢語」比較容易,出乎意料,大家考得較輕鬆。
雖然這次考試,很強調考場紀律,考試時,前後各有一位老師監考,但考試作弊現象不少。以前,有些人考試偷看,可能迫不得已,可現在,完全是有意為之。這些人考試前,每天圍著成績好的同學轉,抄他們的筆記;考試頭天晚上,就到考場去,用書包或特價書,事先佔好座位。考試時,幾個要好的,坐在一起,遞紙條,交頭接耳,甚至交換試卷。監考老師看嚴點,他們收斂點;不嚴格,作弊情況更嚴重。更有甚者,自己考得不好,還埋怨別人不告訴他答案。
第三學期成績單
那天,有同學從老師那裡,抄來歷代散文考試成績,告訴我得了個「優」,全班只有7個人得優,其他大多數人是良。最後,另外兩門專業必修課,我的考試成績均為優。這學期我三門全部為優,真有點出乎我的意料。
緊張的考試過去後,有些同學忙著組織舞會,一進舞場,隨著音樂節奏,踏著舞步一走,什麼疲勞、煩惱都沒了。有些同學要回家,開始準備東西;還有的同學忙著打牌,連夜「四角大戰」。(未完待續)
註:壓題彩色照片,作者2013年回母校時手機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