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城區有座生態藝術園:建在東湖之畔,遍布創意雕塑成攝影聖地

2021-01-13 喵星人日誌

武漢是湖北省省會,歷來是九省通衢之地,市區內生態和諧,環境優美,分布著非常多的公共綠化區,公園數量也位居各大城市前列。旅遊武漢,漫步市區,很容易就能偶遇公園,這其中有一座特色非常鮮明的生態藝術園,它建在美麗的東湖之畔,內部不僅景色秀麗,還修築了非常多創意雕塑,成為休閒和攝影的好地方,它就是華僑城生態藝術公園。

遊覽武漢,除了對城市裡的商圈和美食印象深刻外,城區內部的公共綠地同樣讓人感受良好,這些綠地包括公園、口袋公園、綠道和溼地園區等。得益於武漢特色的環境布局,江河湖泊遍布,水網密集,為這些公園的孕育和發展創造了獨特的條件,公園的壯大和良好運營又給城市形象加分,兩者相互融合,促成城市生態穩步提升。不過,在城區,多數公園的狀態並不「宏大」,而能被稱作生態園區的就更加稀少,華僑城生態藝術公園算是其中一個例子,既是生態公園,又是藝術公園,定位高雅,規模龐大。

從名字裡就能看出來,這座生態藝術公園的前綴是華僑城,冠名的是一個企業,看似「小氣」,但只有真正走到公園內部,看到實際規劃和建設的景象才會理解,它遠比人想像的要大氣。在位置選擇上,公園定在了洪山區的銀杏原路和漁光路上,也就是東湖之畔;在規模設計上,近100公頃的面積不算小;在風格規劃上,生態加藝術定位,衍生出斑斕多彩的文化內涵,辨識度較高。以此換來的實際周邊環境是,雖然有旁邊的華僑城樓盤項目,但好在另一側全是東湖湖區,湖景浩瀚,園區自然,即便面向著一側的生活區域,也充滿了藝術氣息,可謂雙贏結果。

遊覽過華僑城生態藝術公園的朋友大概都會對它的布局大加稱讚,它雖然面積不大,但周邊幾乎全是「風光」的好地方,比如北邊自家的生活區,隔著一條漁光路,高樓大廈盡在眼前。即便有這些大樓存在,卻不會讓人覺得壓抑,馬路隔開,自然植被區分,加上一塊塊水塘和葦草點綴在園區裡,反而襯託出大樓的意境來。沿著公園漫步,欣賞湖景,駐守停留,驀然留戀,只覺得繁華都市裡,這一方淨土彌足珍貴;如若是住在附近的人,那更加幸運,樓上觀湖景,攬自然秀美水光,一派怡然自得之境。

有意思的還有,華僑城生態藝術公園四周幾乎都被東湖景區毗鄰的景點所包圍,比如它的東北邊,近紫薇路山上是另一座娛樂園,即歡樂谷;公園的南邊是九女墩,也是東湖景點之一。這樣布局的公園,交通也沒有拖後腿,西邊有歡樂大道和二環線,南邊有東湖隧道,四通八達。無論從宜居角度還是生態角度來看,華僑城生態藝術公園都有便利一面,對著東湖水域一角,哪怕是普通的地帶都能衍生出光環來,這大概也是武漢特色之一。

和大多數公園一樣,華僑城生態藝術公園也設置有多個大門,從銀杏原路主門進入,看到的是最具風格的園區面貌。這座大門主路非常寬闊,還開拓有一片廣場,以此為基礎規劃建設,眾多元素慢慢加上,雕塑必不可少,植被點綴其中,畫面感強烈。比如有一座很有氣勢的朱色虹橋,弧形彎度,婉約美感;繼續往裡走,則是一片開闊地帶,大理石地面,綠色草皮鑲嵌,蘆葦和銀杏,組成了黃色系的冬季主題色。除此之外,常綠的香樟坐落於是個角落,黃色綠色夾雜在一起,反差明顯,生機盎然。

沿著東湖湖邊走去,湖堤小道加固,又看到了蘆葦叢中的景色。冬日時分,湖水看著是淡淡的霧色,近處是泥土色,遠處是蒼茫色,掩映在一片光線裡,若隱若現。這一邊的湖水有縹緲感,那一片的湖岸邊又站著零星的釣魚人,不知道是否有漁獲,但垂釣的心情讓人敬佩。走到北段的湖堤處,視野再次開闊起來,創意雕塑一座座出現,還有一座拱橋建在路的邊緣處,形成立體觀感。因為場地平整,這一塊又有很多休閒漫步的人,他們坐在公共凳子上曬著陽光,愜意得很。雖然已經是冬天,園區裡的植被還是以綠色係為主,顯示出園林管理的精髓來。

從漁光路上進生態藝術公園的觀感很獨特,主要在於漁光路也是一片茂密的植被,行道樹種得很有規律,沿著馬路蜿蜒,形成流線方向。騎單車的人,沿著馬路走,看到的公園景色慢悠悠倒退,休閒的心境完全展現。不過,到底旁邊還有一座華僑城,那密集的大樓讓人對城市的理解逐漸深入,以至於離開馬路到公園裡面,還是覺得大樓近在咫尺。自然生態和人工建築是兩種狀態和風格,在公園裡慢悠悠散步,最終會感嘆,只有天然的環境合乎人的心性,能夠放鬆心情。

相關焦點

  • 武漢城區餐館一條街:位於東湖景區核心地,700米路上遍布農家樂
    武漢這座城市擁有豐富的美食文化,美食江湖包容並蓄,匯集天南地北的特色,不過,對於大部分人而言,美食不在喧鬧的街道裡,而在僻靜的旮旯地帶,比如一些蒼蠅館子,民宿館子等等。還別說,在武漢城區就有一條特色的小館子街道,它位於東湖風景區的核心地帶,長度不到700米,但街道上遍布各種農家樂菜館、特色館子等,運營的有聲有色,它就是毗鄰武漢植物園的植物園路。
  • 武漢城區最具創意產業園:毗鄰龜山,遍布藝術景點,名字有歷史感
    比如在漢陽鸚鵡大道龜山腳下就有一處創意產業園,它裡面的建築大部分是利用舊工廠改造,經重新規劃設計,翻新為企業園區。這座園區最大亮點便是創意規劃和設計,裡面的建築可謂棟棟有特色,儼然成為街拍聖地,它就是漢陽造藝術區。
  • 武漢城區少有的自然村莊:接壤東湖綠道,原生環境讓人以為在鄉下
    然而,在城區三環線以內,卻有一處(或者說多處)自然村莊,它「蝸居」在東湖之畔,接壤東湖綠道,村子裡遍布矮小民房,泥濘鄉道,原生環境讓人完全看不到城市痕跡,很容易誤以為是在鄉下,它就是在青王路邊上的胡楊村。
  • 武漢有座「沒有名字」的公園,景美卻低調,關鍵還是燒烤聖地
    武漢有座「沒有名字」的公園,景美卻低調,關鍵還是燒烤聖地文/旅者心心哈嘍,大家好,我是旅者心心,歡迎閱讀本篇文章。武漢是一座溫暖的城市,也是一座散發著人性光輝的城市,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座城市當中,有一處「沒有名字」的公園,雖然沒有名字,但是卻很少被人叫錯,而且這裡的景色非常優美,關鍵還是燒烤聖地。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武漢,作為「九省通衢」,一直以來都以自身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眾多遊客。武漢很大,城區規模很大,曾經有這樣一種說法,坐高鐵圍繞武漢一圈,四個小時都沒有走完。
  • 東湖綠道 讓世界遇見最美武漢
    日前,東湖綠道三期「顏值」提升工程完工,101.98公裡東湖綠道串接成網,國內最長5A級景區城市環湖綠道驚豔亮相,帶動了一座城市近400公裡的綠道網絡體系建設,進行了一次將城市生態、人文、功能融於一體的生動實踐。東湖邊上這一條路,讓湖北、武漢成為「美麗中國」的典範,贏得社會各界讚譽。
  • 東湖國際公共藝術園26日迎客 荷包蛋"打"在綠道上
    12月26日,伴隨著東湖綠道二期的建成開通,坐落於歡樂大道旁白馬洲頭桃花島上的中國東湖國際公共藝術園也將正式開園。步道、水邊、草坪上、湖岸邊,處處可見藝術品。由武漢地產集團投資建設的公共藝術園以「超越·返璞」為主題,佔地約7萬平方米,國內外17位藝術家的18組雕塑、裝置藝術品將與武漢市民見面。
  • 打造深圳北休閒新高地 觀瀾湖大地生態藝術園正式開業
    20 多座雕塑共組環保主題矗立在園區內的雕塑群《回歸方圓》頗具深意,噴塗成天空藍的圓形雕塑和鐵鏽紅色的方形雕塑均是由廢舊空調、顯示器等材料製成,彼此相映成趣。方與圓是兩個基本的幾何元素,同時天圓地方也是我們中國古老的宇宙觀,整個雕塑即圍繞著"方"和"圓"展開闡釋。
  • 武漢風景名勝系列第一部之「大美東湖」:第三篇-人與自然和諧的...
    武漢風景名勝系列第一部之「大美東湖」,共分為10篇來介紹,分別是第一篇-東湖景區的前世今生;第二篇-東湖聽濤景區;第三篇-東湖磨山景區;第四篇-東湖落雁景區;第五篇-東湖吹笛景區;第六篇-東湖梅園;第七篇-東湖櫻園;第八篇-東湖植物園;第九篇-東湖森林公園和第十篇-東湖綠道。
  • 東湖綠道二期開放 10大精華亮點各具匠心
    至此,東湖綠道一期、二期扣環成網,串聯合併為7條主題綠道,全長達101.98公裡,宛如一條「綠鏈」,盡展大東湖之美。連日來,楚天都市報記者多次探訪東湖綠道二期,冬日暖陽下,萬頃碧波上,一條優美的綠道蜿蜒向前,在湖光山色間移步換景,或鬱鬱蔥蔥,或山丘小島,或溼地田間……盡享「怡然東湖畔、行吟山水間」之境。
  • 武漢城區環境最好的村莊:建在森林公園,別人遊玩之地是他們的家
    武漢城區的發展,代表的其實是新舊城區的改造和擴張過程,在這個過程裡,對於環境的保護越來越受到重視,居民的生活方式也發生著翻天覆地變化。不過,相對於現代時尚的商品房小區,在武漢城區仍有相當部分的原始村莊和原住居民,比如洪山區境內就有一座可能是市區環境最好的村莊,它建在景色優美的森林公園裡,被茂盛植被覆蓋,只留一條水泥路通向外面。這樣一處村莊被森林公園包圍,也算是一種保護,遊人進出遊玩村民進出回家,堪稱世外桃源,它就是位於馬鞍山森林公園內的西都陳村。建在森林公園裡的村莊,位置獨特。
  • 720°全景看武漢|東湖綠道二期
    2016年12月28日,東湖綠道正式建成開放。一期工程全長28.7公裡。2017年12月26日,武漢東湖綠道二期項目向市民開放,這條貫穿森林和湖泊的全新主題綠道,全長73.28公裡。東湖綠道二期分為湖城道、湖澤道、湖町道、湖林道、森林道五大主題,串聯起磨山景區、武漢植物園、馬鞍山森林公園等生態旅遊景區資源,與一期綠道扣環成網,形成百公裡綠道景觀,宛如一條「綠鏈」,盡展大東湖之美。
  • 世界級綠道造福千萬武漢市民,東湖綠道二期最全攻略一手掌握
    薺荷塘原來是一個養殖魚塘,建設中沒有大拆大建,而是以原始自然肌理的方式,將水塘改造為觀荷之地。柳堤上原來有數株垂柳,為了保留這些大樹,綠道整體偏移數米。沉船木用枕木鋪成一段園路,臨湖的一段為「沉船木」。「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詩句頓時呈現在眼前。
  • 觀瀾湖大地生態藝術園開園
    深圳商報記者 韓墨 攝昨日,位於龍華區的觀瀾湖生態體育園正式升級更名為「觀瀾湖大地生態藝術園」。觀瀾湖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朱鼎健出席了活動。20多座造型別致、內蘊豐富的環保藝術雕塑矗立在園區內,其中有出自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教授杜宏宇等專業人士之手的《回歸方圓》《幻象》,也有眾多生態環保藝術愛好者設計的《一念間》《活力》等雕塑作品,所有作品均用廢舊電器、球車等物品製作。開園當天,園區免費開放參觀並組織了多項環保主題活動,近10000名市民遊客共同見證園區升級更名。
  • 遊覽武漢城區原生態村莊:藏在植物園旁,森林茂盛宛若世外桃源
    武漢是中部地區最大的城市之一,對於武漢的印象,一千位遊客會有一千種總結。不過,也有很多常年生活在此的朋友調侃說,武漢是一座大縣城,這樣的調侃看似俗套,實際也表露出一部分人對武漢的「愛之深責之切」。當然,有一點可以確認的是,武漢城區的確還有很多類縣城和鄉鎮風格的生活區,比如在東湖風景區內就有很多村莊,其中有一座毗鄰武漢植物園,四周全是茂盛的森林植被,原生態清幽環境,少有人打擾,宛若世外桃源,它的名字叫做小東頭村。說到城市裡的鄉村,其實在中國大部分城市都存在,它們的實際狀況和武漢城區的鄉村也類似。
  • 職高新生東湖之畔軍訓,楚望臺上學武漢城史
    以上這些可不是導遊在給遊客做講解,而是武漢華中藝術學校高一新生軍訓的場面。8月22日起,武漢華中藝術學校開始了為期8天的新生軍訓。為了讓同學們熟悉校園周邊環境,了解武漢歷史文化,今天上午308名新生分成四個連隊,在教官和老師的帶領下齊步踏入東湖風景區,一邊軍訓一邊遊學,完成了開學第一課。
  • 五一小長假去武漢東湖綠道騎行,在百花與山水間探秘江城綺麗之春
    在很多武漢人心中,她是特別的存在;在很多來武漢旅遊過的遊客心中,她的湖光山色與碧波蕩漾,讓人印象深刻,甚至是流連忘返。她有一個很別致的名字——武漢東湖綠道。磨山景區從北開始,依次建有楚天極目、天台晨曦、常春花苑、朱碑亭等四景。值得一提的是,磨山作為東湖綠道有名的景區,附近還覆蓋了大大小小的熱門景點,比如:東湖梅園、東湖櫻花園。往年的3月中下旬,會吸引眾多遊客來此賞梅花及櫻花。相信明年的春天,這裡會再現遊人如織般的景象。
  • 追求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武漢著力打造生態宜居之城
    城市發展,是為了人民美好生活的發展;生態宜居,是現代城市發展中最動人的底色。12月7日,武漢百裡長江生態廊道工程正式開工建設,以「打造世界級濱水城市、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示範區、國際文化旅遊目的地」為目標。武漢不斷探索追求山水人城和諧相融,著力突出濱江城市特色,打造生態宜居之城。
  • 後湖國際藝術園12月9日開園,將打造文創與科創產業發展新高地
    後湖畔的腳手架創意空間。    數年前,這裡還是嶽麓區最大的城中村,被人們稱為「嶽麓漁場」;如今,這裡已蝶變為一片風光旖旎、創意無限的國際藝術園。在破繭成蝶的建設中,一座集原創藝術創作交易、湖湘文化展示、藝術休閒娛樂、傳統文化傳承於一體的無邊界藝術園區,正向世人展現其美麗的容顏。  在經過3年多建設期後,後湖國際藝術園將於12月9日全面開園。
  • 以生態綠色的城市更新 打造英雄城市豐沛自然元氣
    城市更新,對於剛經歷過疫情洗禮,正煥發出蓬勃生機的武漢來說,更顯意義非凡。由湖北省武漢市人民政府主辦,武漢市城鄉建設局承辦2020武漢創意設計大賽已於9月底結束徵集,已進入評委初審階段。圍繞此次大賽主題――城市更新,不少參賽單位提交的作品既具有專業性,又充滿煙火氣,讓人從一草一木、一花一樹的設計中,觸摸到武漢這座英雄之城的溫度和鮮活。激活沉睡的空間武漢市園林建築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曾在去年以光谷綜合體設計項目摘得了首屆武漢創意設計大賽的金獎。今年,該公司共選送了8件作品參賽。
  • 武漢「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白雲黃鶴的地方!
    位於武漢市東湖生態旅遊勝地,風景區,它的地理位置非常有利,位於城市的中心,其內部優越的自然環境被評為國家5a級旅遊景點,是全國旅遊景點的典範,我們偉大的毛澤東同志一生喜歡東湖,毛澤東還住過東湖酒店,調查了解了當時的資料,那時毛澤東又嘆息:這裡有山,另外,這裡被稱為「白雲黃鶴的地方」,我知道毛澤東同志嚮往這裡,在這些詞語中,我覺得東湖的魅力真的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