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職場充電屋 世界500強程式設計師,分享職場身邊事,堅持原創,每日一更,關注我 ,助你快速成長,早日升職加薪~
文/職場充電屋 原創首發,抄襲必究
最近比較火的電視劇《三十而已》,引起了一大波熱議,周末我也抽時間快速看了一遍。相比人人稱讚的顧佳高情商,我反倒更關注王曼妮的滬漂生活。
撇開她的情感故事不說,就拿工作和生活來說吧,確實反映出滬漂真實的一面,尤其是她失戀裸辭後,再次找工作,遇到降級降薪,收入還不夠交房租,隨後她逃離上海回到老家這件事。
前段時間我一個朋友剛好也經歷了類似的事情,年前裸辭,疫情突如其來,往年的「金三銀四」是找工作最好的季節,今年卻因為疫情,變得特別冷清。
找了半年的工作,一直沒有合適的,極少的機會都是薪資等級都不如上家公司,最終他選擇了離開上海。畫面如此的相似,但卻是很多滬漂的真實寫照。
這件事給我的感觸還挺深的。
以前父母輩工作,一份工作做一輩子,很少有人辭職,但社會發展到現在,年輕一代換工作如同家常便飯。
就拿我比較熟悉的IT行業來說,業內流傳一句話:「跳一跳,薪資翻一番」,跳槽成了大家漲薪最快的方式之一,可想而知,頻繁跳槽早已常態化。
但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頻繁跳槽的背後也存在著很大的風險,尤其是裸辭,可以說是風險極大的一件事。那麼裸辭到底存在哪些風險?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一、收入中斷,經濟壓力增大
裸辭後,如果一時找不到工作,收入中斷,每天只出不進,如果你是一個對財務沒有規劃的人,沒積蓄,那我真的沒辦法想像裸辭後你如何生活,在上海,每月的消費房租哪怕合租也要2000+,除此之外一日三餐,日常支出的費用,少說也得5000+的支出,這還只是單身一個人的消費,如果有對象、有家庭那就更高了。
可能你會說既然敢裸辭,那手裡還是有點積蓄的,就拿最理想的情況來分析吧,文中提到的朋友,上海重點高校畢業,程式設計師,也做了幾年了,手裡積蓄不少,並且他是領了年終獎後離職的,也算是不愁吃喝的狀態。
但是現在物價漲,消費高,如果你一年半載的還找不到工作,那手裡的餘錢也會一點一點被花光的。
二、社保斷繳,影響社會福利
裸辭後找不到工作,還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社保斷交。對於一個在上海打拼的外地人來說,社保就是你對上海市貢獻的價值所在,所以在你想要享受上海市的公共資源的時候,社保是最好的門票。
舉個例子:如果你想在上海買房,但是你又沒上海戶口,那社保就是你買房的機會,上海限購條件之一就是:
"非上海戶籍,需要結婚,且連續5年社保,可購一套房"
很多人,因為經常換工作,不注意社保繳存的時間,而出現社保斷繳,想買房的時候,發現社保年限不夠。其實也不僅僅是購房,在上海很多事情都會和你的社保繳存基數、年限有關係,如果大家想長期在這裡發展,最好不要斷繳。
三、心態崩潰,人生軌跡被迫改變
裸辭後,長期找不到工作,每天呆在家裡沒事做,或者隨意找個臨時性的活做著,每天都不開心,看著自己的前同事、朋友,每天都在忙工作,收入還在蹭蹭蹭往上漲,心態就會崩,人的心態,一旦崩潰就很容易讓你做出不理智,或者違背自己心願的決定。
上文提到的朋友,家裡長輩是一直想讓他回老家工作的(故事情節是不是和《三十而已》的情節特別像),但是由於他一直做的IT工作,薪資待遇還不錯,所以在他的堅持下,一直沒回去,這次半年沒找到工作,家裡知道了,就不會輕易放過,七大姑八大姨輪番上陣,加上他半年沒找到工作,開始自我懷疑,每天都很焦慮,但是不合適的又不願意將就,就這樣心態都崩了,最終妥協,回老家。
先不說回去是好是壞,但是人生的軌跡從此肯定是發生了變化。
寫在最後
以上就是結合我身邊朋友的裸辭的案例,進行分析,裸辭後存在的風險有:收入中斷,增加經濟壓力;社保中斷,影響到社會福利的享受;心態崩潰,自我懷疑,甚至改變人生發展軌跡等。
所以說建議大家謹記「裸辭一時爽,再就業火葬場」不要衝動裸辭,如果非換工作不可,最好騎驢找馬,找到更好的工作再辭職,提前預防風險。
【話題討論】你認為裸辭還有哪些風險?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