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棟棟新建的教學樓、一間間寬敞明亮的教室、一堂堂精彩紛呈的智慧課堂、一個個精神飽滿的孩童。70年來,彭州市的教育質量穩步提高,教學條件不斷改善,這些年,用翻天覆地來形容學校教育的變化一點都不為過。
目前彭州一中南部新城學校新建項目備受關注,總投資1.44多億元的彭州一中南部新城學校新建項目位於彭州市南部新城,勝利大街以南、香檳西大街以東,緊鄰置信逸景苑。
規劃出來的項目用地,東西寬約211米,南北長約306米,項目淨用地面積為64610.226㎡(約97畝)。建成後的彭州一中南部新城學校將是一所擁有51個教學班的義務教育學校,將為學齡孩子提供2200餘個學位。
項目預計將於2020年10月完成竣工驗收並交付使用。但考慮到學校一般是9月份開學,為了儘早解決南部新城學生的就近入學問題,工程將加快施工進度,力爭在2020年7月完工,9月投入使用。
70年來,與新中國共成長的彭州教育,也留下了一個個影響深遠的歷史印記。今天,彭彭帶大家一起揭曉:「新中國建國70周年,彭州教育十件大事」!
1、建立第一個黨支部
1956年,彭縣建立第一個學校黨支部;同年下半年,各中等學校逐步建立獨立的黨支部。全縣教育發展自此有了堅強的政治保障。
2、學《條例》、正思想、推改革
1963年,彭縣教育系統認真學習貫徹中共中央發布的《全日制小學暫行工作條例》《全日制中學暫行工作條例》。在正確思想的指引下,彭縣教育步入健康軌道。
3、掃除青壯年文盲
1979年,彭縣先後完成掃除文盲、半文盲124310人,文盲、半文盲人數由建國初的80%以上,降到13.2%。
4、優質學校成就優質教育
1981年,彭縣南城小學被確立為「四川省重點中小學」。2002年,彭州中學成功創建國家級示範性高中。2003年,彭州一中成功創建四川省級示範高中。2018年,創辦於2009年的成都石室白馬中學成功創建四川省級示範高中。彭州教育邁出優質發展堅實步伐。
5、學科競賽斬獲國際金獎
1988年,彭州學子何宏宇斬獲第29屆國際奧數滿分金牌;1993年,全國第四屆「華羅庚金杯賽」決賽在南城小學成功舉行,開創縣級市承辦全國大型賽事的先河;2003年,萬昕再次摘取第33屆國際奧數滿分金牌。彭州市成為中國西部唯一一個榮獲國際數學奧林匹克賽2枚金牌的郊縣。
6、完成「普九」與「普高」
1996年,彭州市以高質量、高水平通過國家「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檢查驗收,實現彭州教育第一次歷史跨越。2005年,彭州市完成「普高」工作目標,實現教育發展的第二次歷史性跨越。
7、引入民辦優質學校
2002年,蓓蕾幼兒園、沁園小學落戶彭州;2003年,創辦彭州中學實驗學校;彭州市嘉祥外國語學校和彭州市博駿學校這兩所高起點、高規格的民辦寄宿制學校先後於2015年和2018年入駐彭州。公民辦教育互為補充、高質量發展的格局逐步形成。
8、標準化建設看齊「高標準」
2004年至2007年,投入資金約1億元,完成40所農村中小學標準化建設項目;2012年,投入資金9800萬元,完成41所學校運動場標準化建設。彭州學校面貌煥然一新。
9、災後重建建出「新」校園
2008年「5.12」地震後,彭州市投入12.3億元,開展為期三年的學校災後重建,共新建(改擴建)中小學42所,新建幼兒園31所。全市學校辦學條件得到根本性改變。
10、職成教育實現新突破
2019年2月28日,國家教育部等五部門公布第五批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範縣名單,彭州市成功入圍。這是我市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取得的首個國家級榮譽。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70年以來
彭州教育事業闊步前進
實現了質的飛躍
今天
就讓彭彭把記憶拉回從前
找尋70年來
彭州教育領域的發展足跡
1949年,彭州這個近40萬人口大縣教育規模很小,僅有幼兒園7所,在園幼兒308人,教職工16人;小學203所,在校學生19781人,教職工755人;高中1所,初中3所,在校學生1145人,教職工168人。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重視教育,興辦學校,提高適齡青少年兒童入學率,各類教育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到1986年,普及小學教育;1996年,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2005年,完成「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工作目標。1982年創辦中等職業教育,1985年開辦地方高等教育,1990年開設特殊教育,成人教育也在1990年代得到蓬勃發展,2002年引進民辦教育來彭州辦學。
經過70年的發展,彭州市構築起了從學前教育、義務教育、特殊教育、高中教育、職成教育到地方高等教育的完備教育體系,各類教育優質協調發展,為彭州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截至2019年8月底,彭州市共有學校(園)217所,有幼兒園159所(公辦66所、民辦93所),小學22所(含民辦1所),初級中學13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4所(含民辦1所),普通高(完)中5所,職業高中1所,十二年一貫制學校1所(民辦),特殊教育學校1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在校(園)學生人數91676人,是1949年4.3倍。
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市學校校舍大多使用以前的廟宇祠堂。六七十年代,又修建了為數不少的土坯牆校舍。這些房子,結構差,光線暗,通風不良,室內潮溼,加之超期使用,到八十年代初大部分破爛不堪。1982年,全市26.98萬平方米校舍中,有18.29萬平方米系舊中國遺留下來的祠堂廟宇,約佔校舍總面積的70%,中小學危房高達7.81萬平方米,約佔校舍總面積的36.3%。學校缺少桌凳,由學生自帶。已有桌凳中,用水泥板、磚塊搭建的簡易桌凳達1.5萬個。眾多村小斷瓦殘垣、籬穿壁漏、泥桌充斥。1983年初,在當時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全縣掀起了廣泛發動社會各方面力量,開展多渠道籌集辦學經費,改善辦學條件的高潮。從1983年至1990年,全縣共投資2421.9萬元,新建維修校舍21.68萬平方米,排除中小學危房13.38萬平方米。1991年到1994年,彭州市辦學條件的改善轉移到主要為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服務上,將改善中小學辦學條件列為「市重點建設工程」項目進行管理,共投入資金2860萬元,新建校舍9.38萬平方米,校舍建設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2004年,彭州市著手實施農村中小學標準化建設,歷時3年,投入資金約1億元,標準化建設學校40所;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後,在全社會特別是福建人民的大力幫助下,彭州市全面啟動災後重建,經過三年的努力,投入12.3089億元資金,新建(改擴建)學校42所,新建幼兒園31所,全市各中小學、幼兒園校容校貌煥然一新。
黨的十八大以來,彭州市教育投入持續加大,2012年開始實施運動場標準化建設,投入資金9800萬元,標建學校41所;2014年開始實施幼兒園標準化建設,投入資金3.5億元,標建幼兒園31所。2018年,彭州市規劃實施了13個教育重大民生服務項目和彭州中學(九峰書院)建設,總投資達12.35億元。今天的彭州校園,規劃布局科學合理,建築設計新穎美觀,功能設施齊全配套,工程建設質量優良,現代化辦學條件初具雛形。
1949年,彭州市各中小學、幼兒園共有教職工939人。新中國成立後,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教職工隊伍不斷壯大,截至2018年8月底,彭州市教育系統共有教職工5152人,比1949年增長了5.5倍。
近年來,彭州市著力師資隊伍建設,堅持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另一方面,持續開展隊伍全員精準培訓。強化領軍人才、緊缺人才培養,加強專兼職教培隊伍建設和在職教師學歷提升,培育一批名校長和名教師。加強班主任培養、激勵和表彰,積極創設促進優秀青年教師快速成長的機制和環境,培育一批具有先進理念、研究素養和實踐創新能力的「未來之師」。同時,優化人才引進的制度和辦法,吸引更多熱愛教育事業的優秀人才進入。豐富教師培訓手段,增強培訓實效性,實施分層分類分崗培訓,不斷提高師德修養和業務素質。
截至2019年8月底,彭州市專任教師幼兒園、小學、初中、普高教師學歷合格率分別為100%、100%、100%、98.41%,具有中級及以上職稱的專任教師佔比為71.88%。有全國優秀教師2名,全國模範教師1名,全國「三八紅旗手」1名,全國教育系統巾幗建功標兵1名,全國教育系統抗震救災英雄1名,全國抗震救災感動中國師德標兵1名,全國優秀少先隊輔導員1名,四川省特級教師5名,四川省教書育人名師1名,四川省其他各類名優教師28名,成都市未來教育家培養人選1名,成都市特級教師(校長)11名,成都市學科帶頭人38名,成都市其他各類名優教師274名。廣大教師初心不改,牢記肩負的責任使命,潛心育人,馳而不息描繪著我市教育高質量發展藍圖。
新中國成立之初,彭州市青壯年文盲率高達80%以上,經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特別是幾代教育人的不懈奮鬥,從普及小學教育到現在的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目前,全市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99.7%,義務教育入學率和鞏固率達99.95%,高中段教育毛入學率達99.4%,18周歲人口高等教育錄取率達86.8%,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2.4年。
1988年,彭州學子何宏宇斬獲第29屆國際奧數滿分金牌;2003年,萬昕同學再次摘取金牌,彭州成為中國西部唯一榮獲國際數學奧林匹克賽2枚金牌的郊縣。近年來,彭州市曾先後在教育教學質量,教育綜合改革,未來學校建設,教育技術裝備工作,國際理解教育,法治、體藝、科技、技能、讀書徵文比賽活動,思想道德建設,教育現代化,公辦幼兒園標準化建設提升,普通高中教育教學質量評估,全民終身學習活動等方面被教育部、省、成都市相關部門評為優秀等級和成效顯著單位。2013年創建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
今天,彭州市普通高中教育已實現省級示範校「1+2」,彭州中學、彭州一中創建成都市「領航高中」和「特色高中」,彭州中學入圍成都市「拔尖人才早期培養基地校」,普通高考成績連續保持成都市郊區新城前列。義務教育校際均衡總指數為0.21,居成都市第五位,教育優質均衡邁出堅實步伐。學前教育三期提升工程總投入4859.71萬元,公益性幼兒園學位覆蓋率123%,新增成都市等級園27所,全市等級園覆蓋率達94.4%。職業教育實現歷史性突破,首獲國家級大賽獎項,進入首批省示範中等職業學校和成都市特色職業院校建設項目,彭州市市民體驗中心建成開放,成功創建了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範縣。
新的時代,全體彭州教育人將圍繞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奮力書寫新時代彭州教育現代化的嶄新篇章。
到2022年,優質教育供給能力將得到極大增強,彭州中學(九峰書院)、南部新城學校、濛陽九年制學校、牡丹新城小學、西郊小學擴建相繼竣工投用,主城區、城市新區和產業重點鎮學位緊缺和「大班額」問題基本解決,彭州市區域教育發展格局將再次迎來歷史性改變。
普通高中教育將實現由分層教育向分類教育轉型,形成領航高中、特色高中和綜合高中優質特色多樣化發展格局;義務教育辦學模式多樣並存,對外合作辦學、集團化辦學、社會力量辦學等競相發展,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持續加大,薄弱學校全面消除;學前教育資源布局合理、公益普惠、公平均衡。職成教育更好地服務彭州市城市戰略、產業發展、企業需要,更多的學生通過普職融通方式進入更高層次院校深造。彭州教育發展水平躋身成都市第一方陣。
學校辦學自主權進一步擴大、發展活力充分激發;校長以身作則,情懷深厚;教師理念先進,德藝雙馨;學生全面發展,樂學善學;尊師重教之風濃厚,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和幸福感顯著提升。
教育,關係每個孩子的前途,決定一個民族的未來。新中國成立70年來,彭州教育在祖國建設的宏偉浪潮中急流勇進,與彭州日新月異的發展同頻共振,同百姓不斷攀升的幸福指數相向而行,從「學有所教」到「學有優教」,彭州教育不斷書寫奮鬥華章!
想了解更多要聞和資訊,請關注品鑑彭州APP↓↓↓
期數:1596期
文字:彭州市教育局 陽陽
圖片:彭州市教育局 雷田文 李立新 舒煥英 胥平川 陳良 唐雪程 張鴻 竹德琴 喬剛 張丹
編輯:龍洋 責編:葉韜
親,讀完文章,記得在頁面最下方點讚哦!謝謝關注和支持!
文章由品鑑彭州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並標明來源出處!
有一種美好生活,叫彭州!
弘揚天府文化,傳播城市精神!
親愛的小夥伴們,「品鑑彭州」微信面向全網徵集優秀稿件啦!
投稿郵箱:2840955915@qq.com
主辦:彭州市委宣傳部
主編:王玉巖
副主編:葉韜
責任編輯:梁丹 龍洋
編輯: 孫小潔 劉代萱 鄧茹月 魏悅
出品:彭州市融媒體中心